(离下乾上)
【原文】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日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译】
同人卦象征与人和睦相处,在野外聚集众人,亨通;有利于渡过险阻的大河,有利于真正的君子。
《彖》解释道:同人卦,柔顺得到正位且在中位,向上与乾天相呼应,所以叫同人卦。同人的卦辞说:在野外聚集众人,亨通。有利于渡过险阻的大河,这是乾的运行。上卦乾为天,文明而刚健,且居中正之位与下相应,这是君子端正的表现。只有君子才能沟通天下人的心志。
《象》解释道:上卦乾为天,下卦离为火,这是同人卦;君子从中得到启示,对天下的万物要按族归类,又要按物加以分别。
【智慧解读】
同人卦只有“六二”是阴爻,其他各爻均为阳爻。“六二”柔居柔位,在下卦之中位;“九五”阳爻阳位,在上卦的中位。这两爻上下相互正应,同心同德,上下一气,故称同人。上下一心就会无险不能克,无难不能过。同人是人与人聚,人与人同。但是同中应该有异,异中应该有同,这是客观的规律。如果光是求同而不存异,就会混同而丧失自己;如果知异而不求同,就会难以统一而导致分裂。因此君子从中得到启示,所以“以类族辨物”。这一卦在整体上强调的就是这种科学看待问题的方法。
【原文】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译】
初九,聚集众人开始出门行动,没有灾祸。
《象》解释道:聚集众人开始出门行动,谁能有灾祸呢?
【智慧解读】
“初九”是同人卦开始的第一爻,阳刚坚毅,处阳位。这一爻与“九四”爻同性相斥,故此不能相应,但也能象征两者之间公正无私。“同人于门”是同人于门外,而不是门内,就是说与人交往广阔而没有偏私,亲者不私,疏者不远,公平相待,一视同仁。像这样的交往,能相互拓展视野,取长补短,社会因之趋于大同,怎么会有害处呢?从这一爻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相互和同、相互交往首先应该打破狭隘的门户之见。
【原文】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评】六二,只与同一宗族的人同心同德,有过失。
《象》解释道:只与同一宗族的人同心同德,是鄙吝之道。
【智慧解读】
全卦只有“六二”是阴爻,这一爻柔爻阴位,居下卦的中位,五个刚爻都希望能与这个全卦中唯一的阴爻同心相应,然而它只与“九五”相正应,这样做心胸未免有些狭隘,所以说这是“吝道也”。卦辞对“六二”爻大加赞美,而爻辞对之不无贬斥,因为卦是大局,而爻是大局中的一个片断、一个时期,所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考察,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了。这一爻提示我们:要成就大事业,必须心胸宽广,能容人,不能搞裙带关系。
【原文】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译】
九三,把军队隐藏在密林草丛中,还占领了制高点,但三年都不敢发兵。
《象》解释道:把军队隐藏在密林草丛中,是因为敌方刚强。三年不能发兵,是安于本位的行动。
【智慧解读】
这一卦只有一个阴爻,而每个阳爻都想与之相应,可是这个阴爻只与“九五”相应。“九三”阳爻阳位,不在中位,性情又过于刚强暴躁,且为尚武之爻,生性好动,“九三”想与它亲近,势必会得罪处于尊位的“九五”,“九五”强大,正面为敌,难有胜算,于是在草丛中设下伏兵,并登高勘察地形。但是畏首缩尾,瞻前顾后,到最后必然不了了之。这一爻说明正义之师、道义之盟必然会对不义者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
【原文】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译】
九四,登上敌方城墙,但是进攻不能取胜,吉利。
《象》解释道:登上敌方城墙,从道义上不能取胜,吉利,是因为受困后能返回到正道上来。
【智慧解读】
“九四”阳爻阴位,与“初九”同性相斥,不能相应。在同人卦里,不能相应就是相异,相异即有相攻之象。在进攻这一点上,它与“九三”有点相同,但是也有不同。“九三”阳爻阳位,所以“伏戎于莽”,“三岁不兴”,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有些执迷不悟。“九四”处柔位,不能克胜,能够迷途知返,所以结果是吉祥的。“九四”所以“困而反则”,主要是因为通过内心的挣扎发现所行与道义不合,于是返回正道,这是非常明智的。这一爻强调的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
【原文】
九五,同人,先号眺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译】
九五,聚集众人在一起,先号啕大哭,后放声大笑,大部队进攻胜利后相遇。
《象》解释道:聚集众人在一起,先号啕大哭,这是说它中心正直。大部队能够相遇,是说已经克敌制胜了。
【智慧解读】
“九五”刚健中正,在全卦的尊位,并且又与处于下卦中位的“六二”相互正应。但是“九三”与“九四”或埋伏或越墙,总是在苏秦六国封相中间作乱阻隔,难以结合。但是“九五”与“六二”的结合照应是以道义为基础的,外力是破坏不了的,“九五”的刚毅与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使这种结合成为可能。所以有“先号眺而后笑”的情况发生了。对于笑的理解也可以从此卦中只有“九五”能与唯一的一个阴爻“六二”相应来理解。所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说的就是这两爻的结合。这一卦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合乎道义的事终有一天会成功,但是需要主观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方可达到。
【原文】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译】
上九,在郊外聚集众人,不会后悔。
《象》解释道:在郊外聚集众人,是没有得志的迹象。
【智慧解读】
“上九”在全卦的最外层,有引退的迹象。另外,这一卦无爻能与它相应,本来应该与“九三”相应,可是与“九三”同性相斥,不能聚集,于是只好求之于野,这是不得志的表现。不过本爻中的“同大于郊”有无私的意思。从表面上看,这种不得志应该是不吉祥的,然而“上九”远离人群而能做到公平无私,虽存身僻野,却远离尘嚣,因此虽然谈不上吉祥,但是可以称之无悔。这一爻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一个地方如果不能有所遇合,应该另求发展,在他方会另有所遇,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这种遇合。这一爻带有很强的哲学思辨意义。
【经典例说】
以史为镜,名相魏征
魏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就失去父母,家境贫寒,但他十分喜爱读书。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任为书记。后来,魏征成了太子李建成的东官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太子先发制人,及早动手。玄武门之变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和才干的李世民非但没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经常询问政事得失。魏征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上他性格耿直,因而常常据理力争。
贞观元年,魏征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告他私自提拔亲戚,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去调查。结果,查明此事纯属诬告。于是唐太宗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唐太宗说:
“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他还请求太宗要让自己做良臣而不要让自己做忠臣。太宗觉得奇怪,就问忠臣和良臣有什么区别,魏征回答:“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不顾情面地当面争论,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也很敬畏他。有一次,唐太宗想去秦岭山中打猎,行装都已准备停当,却迟迟没有成行。后来,魏征问他怎么没去,唐太宗笑着回答说:“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氏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定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之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以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贞观六年,大臣们都请求唐太宗去泰山封禅,以此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一个人表示坚决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就问他:“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未服、年谷未丰、祥瑞未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还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什么要干呢?”封禅的事情也就此停止了。
还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官,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贞观十六年,主修《隋史》的魏征染病卧床。得知魏征一生节俭,家里没有建好大房,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拨给魏征建造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自去吊唁,痛哭失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果说李世民是封建帝王中杰出的明君,那么魏征可谓功不可没,因为正是这对君臣的通力合作,共同开创出了大唐的盛世中兴。
【大师讲评】
同人卦,上乾为天,下离为火,火示光明,向上燃升,如太阳初升,与上乾之天气上升相同,比喻人以类相聚,追求同心合力谋取事业,壮大力量。
否极终于泰来,然而,安定祥和的大千世界,并不会凭空到来,仍然需要积极追求。首先应本着大公无私的精神,以道义为基础,于异中求同,积极、广泛地与人交往,排除、牺牲小我,然后才能完成大我,先苦而后甘。
只有人人谦和,意志沟通,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形成天下大同的局面,这样就无往而不利。
虽然战争远离了我们,但人类文明的脚步还在继续往前迈进。合作与发展仍然是我们生活的主题。面对竞争和风险.我们更需要培养团队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通过共同的目标来加大凝聚力、向心力,发挥合力的作用。从自我做起,积极主动地容忍他人并做到讨人喜欢。因为一切伟大的事业,仅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个人只有融入团队之中。以一项对他人友善和有益的计划来发展我们自己,不断地提升“与人和同”的品质。如果我们这样去做了,就会赢得人们的大力协助,这样,“同人”的局面一定会为我们的事业撑起一片广袤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