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16年那场大病之后,爱因斯坦一直有胃痉挛、头晕、恶心和呕吐等毛病,但他有做不完的工作,始终就像一支两头点燃的蜡烛,从不知道什么叫保重自己。1945年和1948年又因发现主动脉上有瘤,连续做了两次手术,从此身体状况更是每况愈下。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长了。然而对此心里越清楚,他工作就越拼命。他要为人类做尽可能多的事,他希望再多做些工作,在呼吁世界永久和平方面能够奏效。他当然也希望在统一场论的研究上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他76岁生日过后不久,1955年4月13日,爱因斯坦右腹部感到阵阵剧痛,胆囊发炎,还有别的一些症状。为了不使家人为他痛苦,他咬紧牙关,强忍着疼痛,硬是一声也不吭。第二天,心脏外科专家格兰医生从纽约赶来了。病人很虚弱,动手术很危险,但不开刀更危险,所以经权衡利弊,医生还是建议动手术。爱因斯坦听后脸上现出一丝疲倦的微笑,摇摇头说:“不用了。”
人生最后的一件大事就要来临了,他已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什么可怕的,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他不怕死,他这一生,凡是能做到的,他都努力去做了。
4月16日,病情进一步恶化。杜卡斯又匆匆跑去请医生。医生要爱因斯坦住院,但他只管摇头,执意不肯。但几年前的一件事使医生有了主意。
有一次,他给爱因斯坦治病,给他配了几种药片、一瓶药水,要他服用。爱因斯坦顺从地吞下药片、药水,叹了口气说:“你觉得好点了吗?”似乎吃药完全是为了医生。医生由此看出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身上的同样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即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医生说:“教授先生,你看杜卡斯小姐,她实在顶不住了,我看她也要病了。”
这一招果然奏效。爱因斯坦看了一眼杜卡斯——他的忠实的助手,把自己的全部都献给了他所从事的事业的人,自1928年爱因斯坦生病以来,杜卡斯就一直跟着他。她是秘书,后来又兼管家。他有病时也全靠她护理。她年龄也已不轻,她确实疲惫不堪,快顶不住了。
爱因斯坦住进了普林斯顿一家医院。但他一到医院就打电话回家,要人把他的眼镜、自来水笔、一封没有写完的信和一道未做完的计算送到医院来。老人在病床上欠了欠垂危的身体,伸出颤颤巍巍的手拿起笔,可是笔尖尚未碰到纸,就感到天昏地暗,一阵头晕目眩。他侧过身去,静了静。这时,他的宽大的、布满深深皱纹的前额上又渗出了汗珠。那支用了几十年的钢笔从不听使唤的手中滑落了!他为这个世界做得太多了!他太累了!“上帝”也不忍心让他再干了!
第二天是星期日,爱因斯坦感到好些了。在加利福尼亚当工程师的大儿子汉斯·阿尔伯特特地坐飞机来看了他。他的好朋友、经济学家那坦教授和高等研究所里几位亲近的同事都来看他。他和朋友们谈话,照旧那样从容不迫,幽默深刻。他看到一位朋友愁容满面,还安慰起这位朋友来:“别难过,人总有一天要死的。”
他谈到了自己身后的事,再三叮嘱,切不可把梅塞街112号变为人们“朝圣”的纪念馆,他的高等研究所的办公室一定要让给别人使用,把他的骨灰撒在大地上。他希望除了他的科学理想与社会理想,他的其他的一切都随他一起死去。他也谈到了科学。在谈到美国公民权遭到践踏和世界和平前景暗淡时,他的脸上满是忧伤。他请他的老朋友那坦教授当他的遗嘱执行人。他把手稿赠给艾伦·杜卡斯,房产留给玛尔戈,把他心爱的提琴给孙儿伯纳德·爱因斯坦。
晚上,他让杜卡斯回去休息了。玛尔戈当时也在闹病,正好与他住在同一家医院。她坐着轮椅请人推着去看了他。玛尔戈看到他由于痛苦而变了形的脸感到非常难受,伤心地落了泪。他亲切地对她说:“我这里没有事了,你好好地去睡吧!”后来,她在回忆爱因斯坦临终时的情景说:“他是那样静静地,还略带幽默的口吻谈论医生,像是等待着即将到来的自然事件一样等待着他的末日。他正像他的一生那样无所畏惧,面对死神的来临仍是那么泰然自若。他既不感到悲伤,也不感到遗憾,从从容容地离别了人间。”
深夜,值班护士突然听到了他的急促的呼吸声,赶忙跑到他床头,听到他在讲话,但听不清讲些什么,他说的是德语。不久,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那是1955年美国时间4月18日1时25分。
当日16时,只有12个最亲近的人跟在灵柩后面,把他的遗体送到了离城有几里地的火葬场。没有花圈,没有乐队,没有演说,没有任何宗教仪式,只是当这位伟人的遗体送入火中之前,沉默才中断了一下。人们扶着棺盖,缓慢地背诵了歌德对席勒亡灵说的那几句话:
……这一切,
他在黑夜的沉寂中,
用感人的力量创造的一切,
他并未带入坟墓——
他把灵魂的热力献给了人间。
他像明亮的彗星一般,
从星丛间飞向我们之后,
他又把光芒四射的,
他自己的火花送入了永恒。
那天傍晚,当政府官员和大批记者赶到时,只看到了他那即将撒向大地的骨灰。
巨星陨落了。噩耗迅速传遍全球:
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逝世,终年76岁。
许多国家的报纸,在头版登出了大幅讣告和悼文。各国学术刊物出版纪念爱因斯坦的专号。到处是镶着黑框的爱因斯坦像,到处痛悼“世界失去了最伟大的科学家”,“人类失去了最伟大的儿子”;到处是颂词:“爱因斯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爱因斯坦改变了人类对世界和宇宙的认识”。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正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参加第一次亚非会议。会议举行了特别的追悼爱因斯坦的仪式,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人民致了悼词。中国科学院的院刊《科学通报》在该月发表了爱因斯坦的中国学生、中国物理学会会长周培源教授撰写的纪念文章。
唁电和唁函像雪片一样从世界各地飞向普林斯顿。这些唁电和唁函,有的来自学术团体,也有的来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有来自著名科学家,也有来自普通老百姓,甚至是未成年的学生。人们怀念他,因为他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拓宽了科学造福于人类的领域;人们怀念他,因为他反对暴力,争取和平、民主,为人类进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人们怀念他,是因为他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留下了无比崇高的做人的道德风范。
只有把全部身心奉献给自己的事业的人才有希望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师,因为大师的高超才华需要一个人的全部心血。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个把全部身心都奉献给了自己的事业的超级大师。他的挚友、伟大的物理学家朗之万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
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史中,爱因斯坦将位于最前
列。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
巨星。很难说他究竟是同牛顿一样伟大,还是比牛顿更伟
大;不过,可以肯定地说,他的伟大是可以同牛顿相比拟
的。按照我的见解,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
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
过去,人们为了向贝克表示敬意,准备出一本纪念他的文集,请爱因斯坦为之撰写文章,爱因斯坦答应给他们一些提炼出来的小药片(精辟的格言),同时他还给贝克本人写了这样一段颂词:
在你的一生中你总是助人为乐,从无恐惧,从无抱怨和仇恨。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我们悉心效仿的楷模;只有在这种人身上,人类才能在由自己一手造成的痛苦灾难之中找到安慰。
1936年11月30日,他在祝布兰代斯寿辰时写道:
……没有人能像你这样,把如此深奥渊博的知识、才能,同严于律己的自我克制精神融为一体,在默默无声地为社会服务之中寻求自己生活的真正乐趣。我们大家衷心地感谢你,不仅因为你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因为我高兴地发现,在我们这个缺乏真正的人的时代,竟然还有你这样一个人。
其实,这些正好是他自己的写照,可能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他的老朋友劳厄在祝贺他60寿辰时才说:“……只要地球上存在着文明社会,他的事业就将经久不败。”
事实也正是如此。爱因斯坦逝世40多年了,他生前许多政治主张正日益被世人所接受;他对科学执著追求的精神,也进一步得到了发扬和光大。当时那些显赫一时的人和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已灰飞烟灭;而爱因斯坦的名字却像一块金子,历时越久,就被人们记忆的火光磨得愈亮。
我之所以愿意先后应安徽人民出版社唐绍雄先生和江苏人民出版社吕佳女士之请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和《现代世界十大思想家》等书,从大的方面讲,是因为在我看来,有思想巨人才有国家富强。而我们这个民族在理陛方面,在思维能力上,较之西方有不足,希冀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提高广大读者乃至全民族对理论的兴趣,更加重视理性,逐步改变原有的思维特征,从而使我们的国家进步得更快。因为传记形式不仅要介绍大思想家们在思想创新方面的成就,而且要交代他们是如何作出这些创新的,所以比纯研究著作更容易为读者,特别为不是专门从事理论工作的读者接受。这使思想家、科学家的传记可以作为通向纯理论著作的桥梁。对我个人来说,则是想通过它来进一步打思想史的基础。而我之所以乐于花很多时间钻研爱因斯坦,写爱因斯坦,则是想通过做这件事补自然科学方面的课,并逼着自己去提高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来,爱因斯坦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国内外有关他的材料浩如烟海。在这方面,我们已很难增添什么新东西。把原有的东西拼拼凑凑,意义几乎等于零。但在看了大量材料、作了一定钻研之后,自己反而有了写作冲动。原因在于,我作为时代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学者,一个中国人,一个哲学工作者,感到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材料的选取上,在阐述的重点上,在对思想和事件的认识、分析与评价上,还有很多事可以做。这可能就类似于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厨师能够做出口味完全不同的菜,不同的设计和建筑师可以建筑出风格迥异的房屋吧?!
不管怎么说,本书所用的全部原材料都是包括爱因斯坦本人在内的前人和同代学者辛勤劳动的结晶。特别值得提出来的是,书后关于爱因斯坦的年表和著作目录的附录就是直接从许良英、范岱年、赵中立等先生编译的《爱因斯坦文集》中转过来的。在此,向本书刊用过他们劳动成果的所有的先贤和同辈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面对爱因斯坦,就犹如置身无边的大海和高耸入云的山峰,感到自己是何等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我是以无比敬仰同时又是诚惶诚恐的心情来写这位对人类作出的贡献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的伟人的。但愿他一生在思想上和科学上的重大成就,他的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在本书中都得到了较为忠实的反映。书中所作的大量评述也基本上是中肯的,不至有损于他的光辉形象。当然,爱因斯坦,作为如此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对他的真正深刻的认识需要时间,是一个过程。相信以后还会有许多人一代一代地接着去做。由于作者知识水平的限制,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缺陷,在写作过程中虽然看了不少有关著作,有些问题也请教过研究物理的专家学者,相信书中的错误仍在所难免。诚恳欢迎广大读者,特别是有关专家批评、赐教!
易杰雄
2000年9月于北京三励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