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品德好坏之差。”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塑造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这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动,对培养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这就要求孩子不光要有聪明智慧,还要尊重并遵守社会规范。
这些价值观、社会规范包括:诚实、勇敢、自律、忠诚、可信、谦虚、礼让、尊重他人、分享、无私、公正。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孩子们都在有意无意地接受这些价值观的熏陶。
对于孩子价值观的培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长期培养,点滴做起。
良好的品格,可以使一个人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正道,让自己和他人同时受鼓舞和启迪;不良品格则可能把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引上歧途,让自己和他人同时陷痛苦和沉沦。所以,培养一个好品格,对人生至关重要。
专家们提出,21世纪的人应具备如下的品格特征,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这些特征包括:
第一,要善于与他人相处,要有互相合作精神。乐于与人交往,乐于接纳别人,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二,能正确地认识现实,接受现实。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
第三,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第四,能够经常保持乐观、愉快的主导心境。能够微笑面对生活。无论遇到高兴的或悲伤的事情,他们都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可是,有关研究却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孩子身上有许多不良的品格特征。通常表现为不尊重长辈、任性、不合群、不容易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缺乏友爱、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粗暴、依赖性强,对困难、新的环境和陌生人表现出害怕、怯懦,喜欢听表扬,经受不起挫折等等。如果这些不良的品格特征不能及时得到矫正,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良好品格的塑造和不良品格的矫正应该从小做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前时期是品格初步形成的时期,虽然幼儿的品格特征还没有定型,但这是他们未来品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幼儿品格的形成与家庭环境、社会、学校(幼儿园)的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社会、学校(幼儿园)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始终具有独特的作用。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也是最基础的教育。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最先接触的人就是父母,父母以启蒙教育的角色成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正是在父母的关怀和教育下,才开始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特别是孩子最初的良好品格的形成、培养,都是家长教育的结果。
用讲道理代替责备。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曾对父母的责骂是否对孩子成长有所影响进行过研究,他把父母责备孩子的不良态度分为下列几种,并且举出了一些会使孩子变坏的责备方式:
难听的字眼:傻瓜、骗子、不中用的东西。
侮辱:你简直是个饭桶!垃圾!废物!非难:叫你不要做,你还是要做,真是不可救药!压制:不要强词夺理,我不会听你的狡辩!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威胁:你再不学好,妈就不理你了!你就给我滚出去!央求:我求你不要再这样做了,行吧?
贿赂:只要你听话,我就给你买一辆自行车。或者只要你考到一百分,我就给你一百元。
挖苦:洗碗,你就打烂碗;真能干,将来还要成大事哩!这种恶言恶语,强迫、威胁,甚至挖苦,都是一个年轻母亲在气急了的时候,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下,训斥子女时常采用的方法。但是,它们通常也是最不能为孩子,尤其是有些反抗性或自尊心强的孩子所接受的。它们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只会把事情弄僵,在不知不觉中给予孩子不良的影响。至于央求和用金钱来诱惑,更是只会把孩子引上邪路。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管教孩子,如果管得过于严厉,久了,孩子就成了唯命是从,成为缺乏主见的木头人。没有创新精神,老是被动,不能自力更生,更谈不上创一番事业了。在竞争强烈的社会中,是无法适应竞争要求的。因此,要松紧适度,严而有格,严而有度。在重复出现的失误、危害他人或造成不良影响以及对道德品质上的、带有原则性的是非问题等要适当地管严些,但绝不是严厉、严酷、声色俱厉。
斥责是父母在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斥责往往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1、伤害孩子自尊心。
斥责的语言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父母一次次的斥责声中,孩子会渐渐习惯这些词语,从而变得麻木不仁,缺乏自尊心。这正如有人指出的:“那些被认为没有自尊心的孩子,是外界没有给他们提供使自尊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他们的自尊心是残缺的,病态的,他们是斥责教育的受害者。”
2、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斥责易造成孩子与父母的对立情绪,孩子即使明知自己错了,也由于严重的情感障碍而拒绝承认错误。
3、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在父母看来,斥责孩子是为了管教孩子,而管教孩子就是为了让孩子听话。因此,经常强迫孩子照父母的话去做,否则,就开始声讨。这很容易使孩子变得被动,依赖,遇事只会等待大人的指令,不敢自行做出判断,唯恐做错事情遭到斥责,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也极其不利。
4、削弱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表面看,遭到斥责的孩子很快表示服从,似乎问题行到了解决。但事实上,孩子考虑的只是斥责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体验,而对自己的过错行为本身却很少自我反思,因此斥责反而会削弱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
为了避免斥责带来的负面效应,父母要尽量少用斥责,确有必要进行斥责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受斥责。
由于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少,能力有限,因此常常会惹出这样那样的事端来,父母应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讲讲道理,同时应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导他自我反省。
2、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
斥责本身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孩子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父母在斥责孩子的同时还要耐心地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最好是暗示,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判断,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改进。
3、尊重孩子的人格。
在大人眼里,往往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殊不知孩子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会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情感倾向,也需要别人的理解和信任。我们只有尊重孩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对待他们,才能把他们培养成有高度自尊心和责任感的人。因此,斥责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场合和分寸,切莫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孩子,也不要说粗鲁、讥讽孩子的话。
让孩子学会感恩。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感恩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就是要培育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使其成为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合格公民。家长在培育孩子的感恩意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家长要为孩子作出表率。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要想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的榜样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做父母的,平时无论工作有多忙、多累,都别忘了在假期带上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春暖花开时带上孩子一起陪老人去公园赏花观景;过年过节、老人生日时,和孩子一起为老人选购礼物;朋友送来的好吃的东西先给老人留出一份等等。用你对长辈关爱的言行来不知不觉地慢慢影响、感染孩子,使之能深深地印刻在孩子的心灵。同时,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子女间要相互尊重、关爱和体贴,既要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又要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相互间要多用“行”、“谢谢”、“对不起”等语言。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这种态度和行为,对自己的孩子会起到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2、注重孩子感恩能力的培养。
当一个人的感恩意识变成感恩行动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感恩能力。否则,一个人想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就成为一句空话。对孩子感恩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他们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实现个人价值和服务国家的统一。
生命的力量来自于感激。让孩子学会感激吧!感激所有的关怀、所有的知识和智慧,感激身边的世界,感激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支持过他们的人、鼓励过他们的人、批评过他们的人……
让孩子做一个感恩的人吧!用他们的爱,去关怀身边的每个人,给每个人温暖的笑容。
3、对孩子的感恩行为要及时给予鼓励。
孩子的感恩不能仅仅局限在对父母的感激上,感恩应该是更广泛的一种情感。孩子常常有意无意地会表现出一些感恩行为,例如,主动关心长辈的身体状况,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公益活动等等,家长一定要给予及时鼓励,决不能以学习任务重为由不予支持,要注意调动和保护好孩子萌发的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感恩意识。
4、以感恩文化熏陶孩子。
感恩,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德。汉语中有“知恩图报”、“投桃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词语和不少感人肺腑的关于“感恩”的传说故事。这些良好的道德文化,让许许多多人受到过熏陶和感染,对培育人们的道德情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父母的养育之恩是要用一生来回报的。可以给孩子讲讲乌鸦长大后,还返回来喂自己的父母,就像当初父母从外面寻找食物喂自己一样。鸟都能做到这一点,又何况是人。
要教孩子从小事做起,比如,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着力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使他“吃水不忘打井人”,永不忘记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激,而不是表面上做做样子,更不能忘恩负义。
5、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也是很重要的,可根据孩子年龄,经常有意识地指导孩子做一些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与做事能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孩子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例如,开展小区环境卫生治理、安全防范宣传以及访问、帮助孤寡老人等公益性活动,要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等等。从而在感受到为他人服务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的同时,体验父母的辛劳,更加珍惜家庭的幸福生活。
感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要懂得回报。周围的人给了我们良好的生活环境,那么我们也就应该回报周围的人。感恩不是口号,而应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比如不随地抛纸屑,夜深人静时不要把电视声音开得太响等,这些都是对周围人的一种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