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普兰
创作背景
1938年,美国卡拉文芭蕾舞团指导林肯·柯尔斯坦,委托科普兰为描写美国西部传奇人物牛仔比利冒险活动的芭蕾舞剧《小伙子比利》谱曲。科普兰就以多首牛仔歌曲、美国流行音乐曲调和墨西哥民间舞蹈音乐为素材,创作了这部优秀的现代歌剧。
后来,作曲家选取了舞剧中的几段音乐,写成了管弦乐组曲《小伙子比利》。
美国西部平原的一个拓荒小镇,骑着马的牛仔们在闲逛,墨西哥姑娘跳着耶拉波舞。有两个醉汉在争吵,人们在一旁围观。十二岁的比利和他的母亲也在围观的人群中。
醉汉突然拔枪射击,比利的母亲不幸中弹身亡。比利非常愤怒,他拔出腰刀,杀死了醉汉,从此过起了逃亡的流浪生活。
有一次,比利在枪战中被捕,但不久他就越狱了。当他筋疲力尽地在一个地方休息的时候,被追捕者发现,他被杀死了,结束了充满传奇的一生。
这首组曲就是根据剧情的线索,选取了六段音乐,依据剧情的发展创作的。
作者风采
亚伦·科普兰(AaronCopland,1900-1990),美国作曲家。祖籍美国,是第一位被认为有本土风味的美国作曲家。科普兰生于布鲁克林,十五岁时,科普兰聆听了波兰钢琴家帕德雷夫斯基的一场音乐会后,决定以作曲为职业。1921年他前往巴黎,先后在纽约和巴黎学习音乐,成为娜迪亚·布朗热门下第一个正式的美国学生。1925年他获得古根海姆奖,这是该奖项第一次发给一位作曲家。他的第一首作品是《管风琴交响曲》(《第一交响曲》,1924年)。这首作品1925年首演后,科普兰被贬为不协和音的信徒,指挥家达姆罗什当时曾说:“才二十三岁就写出这种东西,再过五年会杀人。”但他日后声名日隆,曾于1945年以作品《阿帕拉契之春》获得普立策音乐奖。晚年创作极少,主要从事指挥工作,他现在已经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是美国民族风格的代表。
作品欣赏
乐曲是根据舞剧《小伙子比利》中的几段音乐改编的。它们一共六段,按故事情节连续演奏。这六段音乐是:一、《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二、《拓荒者城镇的大街》;三、《夜晚玩牌》;四、《枪战》;五、《比利被捕庆祝会》;六、《尾声》。
第一曲《一望无际的大草原》。bE大调,3/2拍,速度较慢。这原是舞剧的序曲,双簧管和单簧管奏出徐缓的民歌风味的第一曲主题。
这个主题是整个乐曲的主导动机。宽广抒情,描写美国西部的大草原,辽阔无垠。乐曲渐渐热烈,似乎接近有了人烟的城镇了。
第二曲《拓荒者城镇的大街》。这一段音乐由五首民歌连奏而成,生动地描绘了美国早期西部城镇的生活,是一幅美国西部城镇的风俗画。
主题一,bA大调,4/4拍,中板。由短笛引奏,略似进行曲,表现城镇生气勃勃的景象,与第一曲形成对比。
主题二,f小调,4/4拍。情绪较为昂扬。
主题三,F大调,4/4拍。节奏转为明快,如同牛仔们骑马在街上蹓跶闲逛,这是典型的西部小城镇的景象和牛仔形象。
主题四,bB大调,5/8拍,其中又有一些4/8拍节奏,热情生动,富有生气,表现的是墨西哥姑娘热情而奔放的歌舞场景。
主题五,G大调,3/4拍。由小提琴奏出,优美舒缓,旋律起伏不大,节奏平稳,仿佛夜幕已经降临,一切都归于宁静。
第三曲《夜晚玩牌》。夜晚,牛仔们聚在酒吧中,饮酒玩牌,气氛热烈。
主题为bA大调,12/8拍,旋律一直在主和弦的三个音上流动,有一种淡淡的不安和紧张的感觉,很好地描写了玩牌的场面和玩牌人的心情。乐曲快结束时,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不安的音调,预示着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第四曲《枪战》。C大调,快板。这一段是整个组曲的高潮。
乐曲一开始,就是大鼓和定音鼓奏出的枪声节奏的音型,钢琴也在低音区奏出同样的枪声动机。
接着,枪声动机由小号奏出,使气氛更加紧张。
这一段旋律是主音上的七和弦的分解。
第五曲《比利被捕庆祝会》。C大调,2/2拍。警察抓获了比利,举行庆祝会,大家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第六曲《尾声》。第一主题的再现,徐缓而宽广,就像是摄像机镜头,又摇向了广袤无垠的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