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15700000043

第43章 媒体与友情(7)

为了选择碑文,流萤几乎跑遍了甘肃14个地、州、市的名刹古寺和文化馆、博物馆,有些重点地、县去了多次。为了鉴别碑文,他牺牲一个又一个休息时间,翻阅从古至今的大量史料,查详入微,务求真实。甘肃省、兰州市图书馆,博物馆,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及至北京的学者专家都成了他造访的对象。他还6次到北京求访学者专家,索墨宝、查资料,征求意见。被他拜访和求教的专家学者有数百名之多。要建好碑林,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如历史、文学、书法、文字学等缺一不可。流萤文史知识基础较为雄厚,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学,涉猎广、积累多。对书法近20多年来亦颇感兴趣,买了大批书法书籍,年年订阅书法杂志,潜心钻研。这就为从事碑林建设奠定了文化基础。就这样,他仍深感知识不够,除了向专家请教以外,每晚看罢电视新闻即关机读书,书法史、书法理论、书法大家作品必读,古文字学必读,文学名著、诗词歌赋,不时去翻,历史要事大事要查,重要碑文要写简介文字,几乎每一块碑从选择到镌刻成碑都要用大量心血去灌溉。作为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是绝对不行的。

东汉大书法家张芝,为甘肃敦煌郡人,系今草创始人,其后的草书大家张旭、怀素等无不受益于张芝。“草圣雄千古,芳名冠一时”,被世人誉为“草圣”,在中国书法史上,张芝的影响不可估量。流萤经过详细考证,将他作为兰州碑林的旗帜推出,一是将碑林的主体建筑命名为“草圣阁”,请书法大家启功书了匾名;二是突出介绍张芝的书法作品,特别是今草代表作;三是在碑林大院草坪上请何鄂为张芝设计了巨型雕像,使这位名冠群芳的一代大师再现于陇原大地。

临洮的哥舒翰纪功碑名扬四海,但因系风化石,许多字已不清楚。流萤三次亲临现场考察,此碑高7.05米,宽1.85米,流萤让人接上双梯爬上去详查细考,把顶端的碑额也拓了下来,新发现圣、功二字。清宣统时的《甘肃通志》说此碑90余字,民国时张维编《陇右金石录》说72字,经流萤亲自考察为15行73字。流萤为这块碑写了介绍文字,从富平订来大碑,给碑林和临洮县各刻一块留存。诗圣杜甫在天水留了117首诗,清顺治年间陇右道佥事宋琬,取杜甫诗、王羲之等人书法刻了其中的60首,名“二妙轩”,寓意诗妙、字妙。事后碑被毁了。现天水南郭寺已刻60首,流萤选了20首刻入兰州碑林,使《二妙轩》墨迹重新焕发青春。

武威是人文荟萃之地,多有文化珍藏,名碑不少。流萤亲自或派人六赴武威考察。那里有块西夏碑,全称《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碑阳为西夏文,碑阴为汉文,习惯称西夏碑。此碑是全国西夏文碑最完整的一通,价值和知名度均很高,是一块宝贝。流萤得到拓片后,找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宁夏社科院名誉院长李范文先生请教,最后请甘肃省博物馆西夏文专家陈炳应先生校阅、修补、指导刻制,终于将西夏碑完整地翻刻于兰州碑林。

求索考证是十分辛苦的事,流萤为兰州碑林建设行程数万里,翻阅史料书籍千百卷,精神实在可嘉。1999年7月15日流萤冒30度高温酷暑到定西地区搜集书法和碑刻资料,7天跑了6个县。下边是他当时记录的文字:“这次定西之行,正值酷暑天气,跋山涉水,汗流浃背,既要走路又要工作,7天跑了6个县,的确够紧张了,只感觉这把老骨头累得像散了架似的。在回来的路上,车向兰州行,心还在定西。一遍遍梳理在那里看到的碑刻和书画。人已老,心更痴,虽然累得够呛,却其乐无穷。”

碑是碑林的灵魂,建筑物、外环境都是它的载体。流萤说,一块好碑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即“四好”:内容好、书法好、石料好、刻工好。凡达到“四好”者才能算作一块好碑。反之字好,内容不好,或内容和书法都好,石料不好,或石料好刻工不好,都难称之为好碑。所以兰州碑林对四者都十分重视,坚持以“四好”为目标建造碑林。我国著名学者冯其庸在北京时对流萤说过一句话,十分深刻:“碑林搞好了流芳百世,搞不好遗臭万年。”为什么?就怕“四不好”,人家看了生气。所以流萤严把质量关。刻字一般讲形神兼备,形是形体,神是神采,好字无好刻工,就会形神皆失。刻工大有学问。光字底就有平、麻(珍珠底)、尖、半圆四种,字底处理不好神韵就出不来。刻工不好一切努力等于白搭。他们也曾用电脑刻,结果刻出的字呆板无神,不得不废弃。所以碑林的所有碑文皆为人工手刻。刻工从全国各地请来,先试后用,不过关的一律不用。流萤自己也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一看(碑),二求(求教专家学者),使碑林的整体质量和艺术水平达到了一个应有的高度。

古人写字有时用异体字,这就增加了识别的难度。遇此情况,流萤便反复求证考查直到弄清楚为止,并且为每块碑写一篇释文,使之好读。弘化公主是唐时与文成公主齐名的一位公主,嫁给了土谷浑王。弘化公主墓碑有9块,因系武则天时所立,将姓李改为姓周,唐改为周,弘化公主改为西平公主。原碑两块运到南京博物馆,现存7块。流萤经过考证选择了二块,一块记述弘化公主自己,一块记述她儿子的生平。碑上有武则天造的若干字,不好认。流萤请西北师大两位教授核查考证终于弄清楚了。通过考察,弄清了弘化公主的生平事迹,将墓碑重刻于兰州,使唐代又一位“和亲公主”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流萤是编辑记者出身,他同时也是多学科兼备的学者。他文史哲、诗词赋、书法等方面的知识都甚广博,又很谦虚随和。在筹办碑林的同时,他深思熟虑,孕育半年,写成介绍碑林全貌的《兰州碑林纪略》一文,文字生动,内容翔实,成为介绍兰州碑林的传世之作。

每一块碑后都站着一个人、几个人或一个群体,反映着一个时代的一段历史或风貌,包含着许多故事。流萤还将日积月累与碑石关联的史料和人文资料,不顾年迈,日夜鏖战,整理成生动感人的文字,长达40万字,名《塔影河声——兰州碑林纪事》,在碑林建成后不久推出,在《兰州晚报》连载,成为人们争读的优秀文史篇章。不久即可正式出版。流萤说他这一辈子没清闲过。一生最忙的是两段,一段是报社当编辑、值夜班,一段就是退休后搞碑林,当然当组织部长时也忙,但最忙的是这两段。此话言之有理。

这里还应提及的是流萤的工作作风:尊重人、关心人、体贴人。

这里讲件小事:2000年11月流萤去武都、徽县等地考察,长途跋涉,不辞劳苦,每到一地就工作,从不谈休息,白天晚上连续不断地工作,中午也不歇会。到徽县后人们求字,他伏案写了4个小时,刚写完洗了笔,一个站在旁边看了很久的小伙子提出也要幅字,流萤不愿使这位年轻人失望,又启笔为他写了字。在宁夏隆德考察时,那里给了一份求字的名单,因要赶赴庄浪,时间确实不允,流萤便将名单要来带在身上,说回兰州写好寄来,不久即将字寄去。

兰州碑林虽已对外开放,但它的后续工程和工作还有许多要做,正在分门别类抓紧进行。流萤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前山的步行道,从金城关到碑林,要尽快修好,方便游人。后山的车行道,有一段弯道多,路面窄,要另外选线兴修。环翠山前的摩崖,正在设计。著名的《西狭颂》将翻刻镶嵌在上面。古碑翻刻,还有三四十块正在搞。甘肃古碑很多,该进入碑林的要有价值:一是历史价值,一是书法价值。唐代狄仁杰做过宁州知府,政绩突出,为民感戴,宋范仲淹曾为之作文立碑,宁县也刻了名为“狄梁公碑”,很有价值,要翻刻。正宁县《承天观碑》,行书,非常好,要翻刻。甘肃是多民族地区,有多种文字,除汉字外,还有西夏文、藏文、蒙文、巴思八文等,也要翻刻。流萤说,名士手札已刻了一部分。手札,是历史、书法和文学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每一信札之后都有一个有趣或有益的故事。左宗棠的一封信札,讲述甘肃学生学习不错,但无钱作路费到西安考举人,主张在甘肃设立考场,就很有意义。再一个是碑林本身要出许多东西,如碑林画册、书法集、拓片集等均要搞,释文要花大气力搞。还要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如草圣张芝,有人已整理研究出几万字的东西,开个研讨会,从理论上探讨其草书的优点、特点和价值就很必要。王了望、朱克敏、魏振皆等陇上书法家,都应开研讨会加以研究。再一个是培训工作。成立陇右书艺院就是为了搞讲座,搞研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使我国国粹之一的书法艺术弘扬广大,造福于人类社会。流萤讲,碑林不出学术成果,不出书法家,那就是没有完全完成碑林的使命。单从上述简要介绍中便可得知,流萤休息后仍是“大忙人”的缘由。

得力助手

当记述碑林和流萤的时候不能不提及流萤的夫人李凡英。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后边,都站着一位得力的夫人。流萤也不例外。

流萤的夫人李凡英是个精明能干的人,是流萤的好参谋和得力助手。李凡英也是位老干部、老新闻工作者。她是河南人,生于1928年,年轻时能歌善舞,如今虽年逾古稀,仍经常演唱,歌声不断。新中国成立初,凡英在共青团甘肃省委做青年工作。从1953年起即从事新闻编采工作,直到离休。

几十年来,他与流萤倾心新闻事业,相濡以沫,互助互爱。那时流萤常常值夜班,工作繁忙,家务事多压在她身上。她既要上班,又要料理家务,抚育孩子,十分辛苦。流萤退下来以后,为了宣传甘肃,想搞碑林,她举双手赞成。她从小就喜爱书法,离休后,除参加合唱团演唱外,也经常临帖习字,作品多次在省上展出。2001年,她应邀书写的小楷苏轼《放鹤亭记》,在会宁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65周年书画展中受到好评,并被收藏。流萤搞碑林,本应是她学习书法的好机会,但她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支持流萤搞碑林上。

她除承担家务外,又帮流萤接电话、传信息,迎送宾客。还帮流萤在文字上推敲和校正史料。流萤为碑林写的不少东西,她作为第一读者,都曾提出过许多很好的意见,作了修改,使之更趋完善。怀素的《自叙帖》,存世的丁已本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兰州的丙辰本是清陕甘总督那彦成刻入碑石的,原碑已不存。流萤找到拓片并写了跋文,凡英帮助精心推敲修改,将它刻入碑石。流萤介绍碑林的纪实性巨著《塔影河声——兰州碑林纪事》,凡英先看单篇见报前的原稿,一篇一篇帮助校正文字史实,全书出版时,凡英又从头至尾仔细校阅一遍,发现和纠正了不少错误。李凡英是流萤当之无愧的生活中的伴侣,事业上的助手。

同类推荐
  • 美丽时光走丢了

    美丽时光走丢了

    新概念作文人气新星+90后主力青春作家,集体书写生命之初那些最美最真令人动容的友谊与爱情。
  • 我们还会再见吗

    我们还会再见吗

    人生多戏谑,世事总无常。缘聚缘散,离别无可避免。本书精选50首英文离别诗,收入约翰·多恩、罗伯特·彭斯、济慈、雪莱等著名诗人的代表诗篇,配以优美的人声朗诵和别有意境的内涵设计。
  •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甲申岁末,山西作家组团赴韩国作一周游访。作家们平日或有闲暇,不乏聚会,难得有十数同志如此多日朝夕相处,结伴共同休闲。男士离家,群雄麇集;长夜漫漫,旅途遥遥;口欲耳欲驱使,不约而有同好。故卧榻两侧、车辆上下,人人献艺,各各卖弄本事。说故事、讲笑话,侃黄色段子、来文字游戏,竟成旅途一大节目。韩国风景秀丽,所谓赏心悦目;而有“说部”相伴,同行诸君益发乐甚。
  • 诗咏萧山

    诗咏萧山

    《诗咏萧山》是以格律诗、词、赋和文的形式,分十一个专题对萧山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历史经济加以吟咏。
  • 抱一为天下式

    抱一为天下式

    本书收录有作家晋侯的散文代表作共十三篇。分为三类:一是以福建、山西两地为依托,对具有历史人文意味的古迹名胜予以深入的个性化解读与追溯。二是作者颇富哲理意味的诗意表达。三是作者亲赴晋北浑源县马咀村采风,走访马咀村唯一的一户人家,用诗意的笔墨,勾勒出这片远离尘嚣的土地上日泉一家几口人的生存状态和种种困境。晋侯写诗,所以他的散文读起来会自然生出诗的渺远和惆怅,如一曲曲牧歌沁入骨髓。同时,他的散文又有阅历和理性共同作用的痕迹,在诗意的表层下,涌动的是对时间和生命的敬畏,对人类和世界的反思。
热门推荐
  • 梦起山庙

    梦起山庙

    这是来源2020年1月30至1月31日的一场梦,为了做这个梦,醒来后又整整睡了一上午。为什么叫梦起山庙?是因为这件事发生在一座山上,山上有一座像庙的庙
  • 仙道保姆

    仙道保姆

    当年我也曾叱咤风云,自成枭雄。大道无常,陨落衰颓之后,蛰伏十年。那人说过顺为我命,我不信。布下棋盘,等待他转世觉醒。到时,我会杀了你,一定!
  • 哈利波特之爱你在心

    哈利波特之爱你在心

    出生在哈利波特的世界,只为改变,你应有的命运t
  • 魔法冒险物语

    魔法冒险物语

    西方魔幻与东方神话的完美交接,高中生谢小舞(女)和陆天启意外来到陌生的魔法世界,居然是来到一个叫做之列那魔法王国的地方,表兄妹关系的两人意外邂逅到一位老者,成为老人的魔法学徒后,进入魔法学校,开启了波浪壮阔的魔法冒险旅程.各个王国之间表面上的和平也许持续不了太久,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看不见的重重危险.天使与恶魔的篇章,与友谊之间的背叛,或是爱情的背离?神于人类的存在,所谓的神仅仅是活得时间相对久些,平行世界的魔法大陆,等着你们降临.
  • 朝天之路

    朝天之路

    大隋偏远小县,有一家小小的军事学院,一个名字叫作林栖的少年,带着他影子般存在的同伴来到这里。八十年前,“铁血军院”之名响彻大隋整个上空,震慑四野八方;八十年后,曾经响当当的军事学院,成了各种流浪汉孤儿收容所。而与铁血军院相连的那个名字,从此,再无人提起……
  • 叶家女修仙

    叶家女修仙

    “叶清,叶清你在哪里。你不是说你不会去吗?你回来啊!”叶清-_-||‘姐不就是要去修仙。怕你不让吗?你等着姐啊!'
  • 民国旧影之寒烟沉

    民国旧影之寒烟沉

    她与他倾心相爱,然而繁华飘摇的尘世,如一双力大无穷的手,翻搅着他们的人生。山河破碎,国殇家恨,他们被迫分离,七年后再重逢,却已各自为主,成为天敌……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姻缘,本不是那么容易成就。究竟什么样的结局,可以没有眼泪,没有惊惶,只有满心平静安详?
  • 道门高人绝世天人

    道门高人绝世天人

    第一道门第一人“赵天”风流浪荡都市,清纯校花,霸道总裁,极品仙女........一手掌握.,.,,“你们若是惹本仙长,本仙长定让你后生不振”
  • 凤妃绝色之柏宸

    凤妃绝色之柏宸

    自创世以来,九州诸神,尽心守护六界,可谓天下太平。创世神陨落,世间乱,九重殿中的莲婳女神陨落,莲莘暗谋杀害女皇莲婳,将其剑神封印,反自称帝。女主重生,杀尽天下,化身为修罗那又何妨,世人想让我死?那我不介意送你们去阎罗殿报道,诛神阻扰我报仇?我让你血流成河。看上慕容均?那是瞎了眼,以后我走我的阳关道,你走你的独木桥。
  • 末世之丧尸来袭

    末世之丧尸来袭

    岁月变迁,沧海桑田。相传,杜康醉酒,沉柯烂斧,庄周迷蝶。皆不知晓时光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