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大人、唐大人来到景德镇,刚下轿子,就看到街道两旁站了一排排的人,原来景德镇的群众听到年大人、唐大人来到景德镇,他们自发组织起来欢迎二位大人的到来。
看着此情此景,年大人和唐大人深受感动。
国强和刘亮也在欢迎的群众中,刘亮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影,张茂盛和白江川,与此同时他们也看到了刘亮,兴奋地向刘亮挥手。
原来张茂盛和白江川以为那天晚上兰芝死了,连夜赶回了北京,后来才打听到兰芝并没有死,还有人看见在街上买东西,就放松了下来,张茂盛的父亲得知年大人他们来到景德镇烧制高仿瓷,就派儿子张茂盛和白江川紧随而至。
刘亮刚刚安置好住的地方,有些劳累,正准备歇息片刻,忽听有人来访,正在纳闷,张茂盛和白江川已经来到自己面前,刘亮正感到来景德镇有些寂寞,看到二人,不禁欣喜。
“他乡遇故知,真是人生一大快事!看到你们,我心里好舒服!今儿我请客,走,我们去德星楼去!”刘亮确实有些兴奋。
“哪能让你做东,走,我们请客!”张茂盛一脸真诚的样子。
刘亮喊上国强,他们来到德星楼,一一落座。
“你们消息还够灵通的,想不到比我们还先到。”刘亮冲着张茂盛和白江川说道。
“在商言商,商业上时间就是金钱,不到消息灵通,还要行动迅速。”张茂盛说道。
“哈哈哈哈哈,是呀是呀!”刘亮先是一阵大笑,然后伸出大拇指,表示赞成。
国强看着这两个纨绔子弟,想起那天晚上他们在山上破庙的事情,就有些不平,故意说道。
“二位少爷,曾经到过神垕,也算是故交,听闻你父亲张大人在神垕瓷器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四通八达,在神垕也算名人,深受人们敬仰。”
“在神垕宴宾楼听众人议论,张老板前一段时间,疯了一样寻找张少爷和白少爷,说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还真以为二位少爷走失,今日一见,二位少爷毫发未伤,确实为何?”国强紧紧盯着二位少爷。
张茂盛看了看白江川,不由得脸上直冒汗,再看看国强一脸的挑衅的样子,吞吞吐吐说道:“我和江川老弟回了京城,走得匆忙,忘记告诉父亲,不想父亲爱子心切,慌得四处张扬寻找我们。”
张茂盛用袖子擦了擦头上沁出的汗水。
“喝酒喝酒,以后还望刘公子和国强老兄多多照顾!”白江川急忙岔开话题。
“是呀,喝酒喝酒!”刘亮也端起酒劝道。
很快,年大人和唐大人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雍正皇帝搜集哥窑、官窑、定窑、钧窑和汝窑五大宋官窑的实物及碎片,年大人和唐大人亲自到作坊,和作坊师傅研究宋代五大官窑的形状、大小、制作方法。
多少个日日夜夜,景德镇的能工巧匠,再加上从禹州带回来的师傅,他们在一起相互切磋,很快,五大宋代官窑已经制作出来,经过不断的修改完善,年大人和唐大人非常满意,可唯独迟迟烧造不出钧瓷,皇帝规定的期限已到,只好亲自带领一帮押送瓷器的人员送往宫中。
“啧啧啧,真个是与宋代那些哥窑、官窑、定窑和汝窑一模一样,难辨真伪!真个是物华天宝,瓷器中的极品!”大臣们称赞道。
雍正皇帝邀请宫中瓷器方面的几个专家,还邀请了来自意大利的宫廷画师郎世宁,大家观看着,不住地点头夸赞,就连郎世宁也翘起了大拇指,用生硬的中国话说道:“好,实在是太好了!”。
郎世宁的腔调逗得大家是一阵大笑。
看到大家一一点头夸赞,雍正皇帝的脸上也有喜色,年大人和唐大人忐忑的心才稍稍有所放松,正在这时,雍正皇帝突然绷住了脸,大叫道。
“这哥窑、官窑、定窑和汝窑四大宋代高仿瓷烧制,朕虽然非常满意,但五大官窑瓷器,怎么可以少了钧瓷瓷器呢?尔等大胆,就拿这些来应付朕不成?刀斧手,给朕绑了他们,速速推出去斩首。”
刀斧手上前,立刻绑了年大人和唐大人,就往外推。
群臣一阵骚乱,年羹尧更是吓得目瞪口呆,跌跌撞撞向前两步,跪在地上,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张廷玉上前一步,大叫:“吾皇开恩,求皇上赦免二位大人,年、唐二位大人在瓷器界可以说名声在外,况且钧瓷烧造技术失传多年,非二人不作为,这样杀了二人,恐没人再能胜过他们,也寒了群臣之心!”
年羹尧也上前两步,跪求皇上:“求皇上开恩!念在兄长和唐大人为烧制宋代五大高仿瓷日夜操劳,劳心劳力,法外施恩,饶恕二人!”
“求皇上法外施恩,饶恕二人,让他们戴罪立功,早日烧制出高防宋代钧瓷!”群臣一齐跪下求情。
年、唐大人跪在地上看着皇上,一阵紧张,众位大臣也屏住呼吸,等待着皇上发落。
“众位大臣求情,朕顾念二位为大清烧制出哥窑、官窑、定窑和汝窑四大宋代高仿瓷之功劳,望加紧时日,在三个月之内,务必烧制出宋代高仿瓷钧瓷紫釉玫瑰菱花式洗,如若到时仍然没有按时完工,朕将国发处事,定斩不饶!”雍正皇帝缓和了一下语气说道。
哥窑、官窑、定窑和汝窑宋代四大官窑高仿瓷虽然相继烧制成功,可唯独钧瓷烧制不出宋代钧瓷那种艳丽的颜色,这等于一切功劳都被钧瓷烧制的失败所掩盖,年大人和唐大人从京城回来后,想想差点被推出舞门斩首,还有些惊魂未定,不敢怠慢,吩咐师傅们日夜加紧研制烧造钧瓷技术,唐大人不由得想起了在禹州的吴大人,伏案疾书,给远在禹州的吴大人修书一封。
再说吴尧甫大人,不断总结上次烧制钧瓷失败的原因,反复试验、反复琢磨,仍然无果,收到唐大人来信后,更觉身上担子之重,寝食难安。
吴尧甫大人苦苦思索、研究,却一次次以失败告终,觉得有些灰心泄气。
这天,吴尧甫便带上老杨上了角子山,天气有些闷得喘不过起来,心中更是郁闷,连续几天在山上苦苦寻找无果,让吴大人有些失望,两个人漫无目的地往山上爬,忽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不一会,雨水就落了下来,豆大的雨滴砸在吴大人和老杨身上,吴大人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忽听得天空“咔嚓”一声炸雷,吴大人被雷声惊了一下,脚下一滑,慌忙去拽脚下的树木时,已是来不及,一下子连滚带坠落,跌下山谷,杨大人慌忙寻找,沿着吴大人跌落的地方往下攀援,大约有60米处,终于在一个灌木丛中,发现了吴大人,吴大人躺在地上,昏迷过去,腿被划伤了,往外流着血。
杨大人摇动着吴大人的身体大叫:“吴大人,吴大人,你醒醒啊!你快醒醒啊!”
终于吴大人慢慢睁开眼睛,雨水打在吴大人的脸上,老杨用身子挡着吴大人的脸,然后慌忙撕下衣襟,为吴大人包扎,看到吴大人冷得有些哆嗦,老杨吧衣服脱下来给吴大人披上。
雨水仍然在下,吴大人感觉后脊梁有一阵冷风,惊喜的叫道。
“老杨,怎么后背有一股阴风吹过来,是不是身后有山洞,对,身后有山洞,你快找找看,肯定有山洞!”
杨大人向身后摸索着,雨水打湿了眼睛,他勉强睁开眼,藤子缠绕到一处,他艰难地扒开灌木丛,果真有个洞口,更大一股凉气冒出来。
“吴大人,你真神了,真的有个山洞,身后真的有个山洞!我们快进去避避雨吧!看情况这雨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下来。”老杨说着伸出胳膊搀住了吴大人向山洞走去。
山洞口长了密密麻麻的灌木,老杨用力地清理着洞口的灌木丛,艰难地清理出一条路,终于看到了洞口,而且洞口刚刚能容得下一个人爬进去,如果不是吴大人说这里有个山洞,根本就看不出来。
“吴大人,从洞口两个手也把不住那么粗的灌木老藤来看,当地人很多年代没有来过,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里有个山洞。”
吴大人和杨大人顺着洞口,慢慢爬进了洞,借着洞口微弱的光,吴大人隐隐约约看到洞内地面很平坦,又像是曾经有人来过,继续往里走,老杨脚落下去,被一个圆滚滚的东西滑了一下,跌倒在地,他借着洞**过来微弱的光线仔细查看,原来是一堆白骨,老杨吓得一声惨叫,一阵晕眩。
两个人正惊魂未定,环顾四周,从地上捡起一根木棍,敲打着洞壁,忽然从山洞的缝隙中,蹿出来几只蝙蝠“扑棱棱,扑棱棱,刺棱棱,刺棱棱”飞出来窜向洞顶,撞击着山洞的顶部和四周,在头顶盘旋着,两个人不觉有些毛骨悚然,老杨紧紧地抓住了吴大人的衣服。
“刺棱棱”蝙蝠拍打到山顶的声音。
接下来,寂静,片刻的寂静,两个人都有些心惊,但很快吴尧甫大人镇定了下来。
“这声音怎么怪怪的?”吴大人镇定下来,抬头寻找着蝙蝠飞行的轨迹,洞内光线很弱,再加上外边下着雨,果然,吴大人和老杨几乎同时发现,看到洞顶上模模糊糊好像有些瓶瓶罐罐,两个人一阵惊喜。
“吴大人,有人在山洞顶上藏了瓷器。”
“是呀是呀,我也看着是一些瓷器。”
“肯定是瓷器,那堆白骨说明了这里曾经有人居住过这里,但又从那堆白骨来看,这已经是很遥远以前的事情。”
往前走,老杨摸到了一样东西,外边用布缠着,涂了一层蜡,他们打开了,更觉得惊喜了,原来是一包火药,老杨摸到两块石头敲击着,不一会碰撞出了火花,吴大人急忙把布扔上去,火越烧越旺,他们点起了火把,洞内亮堂多了,他们又看到了地上堆放着得石凳、石床和一些做饭的瓦罐,显然有人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
“会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的事情呢?肯定是当年躲避战乱什么的。还有那些瓷器,会不会就是宋代的钧瓷?”
吴大人听着老杨的分析,心潮有些澎湃。
“老杨,我和你想到一块了,不会就是宋代的钧瓷吧?老天在上,求你保佑这些瓶瓶罐罐是遗留下来的宋代钧瓷,求老天保佑让我们能够从中找到烧制钧瓷的秘密。”
吴尧甫说着竟然跪在了地上,直磕头。一向什么都不信的吴大人竟然对着山洞上方的那些瓶瓶罐罐磕起头来。
“快,快,我真想飞上洞顶,立刻拿到这些瓶瓶罐罐。”吴大人说道。
两人仔细观察着洞壁,洞壁陡峭,藏瓷器的地方向里凹陷着,距离地面有两人多高,根本就够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