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中国人比美国人厉害
物事贵精,西夫拉姆现身说“法”--OK,中国人比美国人厉害--西班牙再露锋芒--这是一种真自豪--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经营企业的心理支柱--领袖的话,深沉而馨香物事贵精,西夫拉姆现身说“法”
西夫拉姆最早的故事源头,发生在胶东屋脊那些山峦之间的一个小平原里。一个农村的小伙子,因为命运的多舛而没念几年书,后来却成为这方土地上人们交口称赞甚至引以为荣的企业家。
如果光说企业家,也很平常,这些年来,从农村到城市里当老板的人并不少,富贾一方、名贯乡里的也大有人在,可是,西夫拉姆公司这位老板之所以被人津津乐道,并不仅仅因为他是企业家,而是因为他有不少传奇的故事。
其中最让人感到神秘的是,他到法国去,竟然在世界著名的葡萄酒庄里,赢得品酒大师的称号。
这还不算,更让人高看一眼的是,在这件事上,他还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当时,人家酒庄的管家就跳起来说:“OK,中国人比美国人厉害!”
这个故事,下面马上就会讲到它。这里要说的是,西夫拉姆文化的一大要素,就是这个故事里蕴含的“物事贵精”的道理。
为什么要先说道理呢?
因为这个道理是从这个故事里生出来的精魂。看了道理再看故事会更有味儿。
审视西夫拉姆文化中的成功要素对人生的启迪,可以作这样的比喻:信心是成功之本,创新是成功之剑,而精益求精则是成功之关键。无本则无以立身,无剑则无以立威,不抓关键则无以成事。
在后面的章节里,我们会谈到信心与创新,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西夫拉姆成功中的关键之点:精益求精吧。
中国葡萄酒业近些年发展的总体大势显示,正是因为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葡萄酒市场的快速成长,才出现了西夫拉姆葡萄酒品牌的引进和西夫拉姆酒堡;由此而产生了西夫拉姆文化。如果把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比做海里的“涌”,那么西夫拉姆便是这大“涌”上开出的最美艳的一朵浪花。
人们之所以称西夫拉姆为中国葡萄酒业界的一匹黑马,是因为从它身上可以看到中国葡萄酒行业中中小企业生长的骨龄。它的奔跑速度和状态,已成为中国葡萄酒业一种成功的象征。
西夫拉姆凭什么会成为中国葡萄酒业界的一匹黑马?难道仅仅是因为一个酒堡吗?显然不是,酒堡只是一个建筑。西夫拉姆成功的彩虹桥下,显影出他们地位确立的奥秘,除了信心与创新之外,就是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打造中国葡萄酒的高端品牌。
精益求精这样简单的道理,竟然是西夫拉姆成功的关键之点。说起来也很简单,就像《卖油翁》里老翁把油从钱眼里倒进油葫芦里一样,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就是一个练字。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知道了却做不到。原因说起来就在于他们没有信心的本和创新的剑,而只醉心于速成,醉心于自己的“聪明才智”。
特别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很多人像瞧不起“卖油翁”一样瞧不起技术,更瞧不起知识,觉得只有凭自己的“聪明”才能赚大钱。“读书无用”在兴起,羡慕“温州人从小做买卖”,却不知道不是个个温州人都是富翁,有多少温州人客死他乡。
同样一件事,做到不同的境界就有不同的收获,就有不同的价值。别的先不说,就说人人都会的吃饭,吃到一定的水平,能对菜肴、酒席给出一个文化的判别来,那就叫美食家;再比如写字,只要是能拿起笔的人,大约都会写字,但不可能人人都是书法家。
西夫拉姆跟很多同行们都在做葡萄酒,鲁祥云之所以能够成就“拉姆世家”,就因为他做得“精”,精益求精。
精,说白了就是通透了,为官为民为农为工为技术为武术皆是同理。真正成事业者,成大业者,必有他身怀的“绝技”在身。只有鄙薄“技术”踏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以为自己所做的无意义的人,不容易知道这人生最要紧的简单道理。
凡事惟精,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到了一定的程度,这个“精”字会成为人生的理念支柱。细微之处见精神,最精妙的人生,最精妙的道理,无不隐藏于精义之处。
西夫拉姆酒堡及文化的成就与坚立,深深地印证了这一点。
精益求精就是对酒品质量的精益求精的把握,而鲁祥云凭什么就说自己的酒好呢?除了选好外方供应商,更为关键的是丝毫不差的判断力。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下面的故事,会张口向我们说这些道理的原委。
OK,中国人比美国人厉害
从北京飞往巴黎的大型波音客机,正在万米高空耕耘着云海。鲁祥云看看窗外如絮的白云,思谋着此行的考察目的:“无论如何,也要赢得法兰西同行的信任,开展合作。”
这已经是鲁祥云第八次飞向法兰西了,此前鲁祥云的威斯诺·查尔斯酒业已经做成了中国白兰地的头牌,如今,他又做起了西夫拉姆(国际)酒业有限公司,要向干葡萄酒大进军,他带来了精明干练的考察团队:翻译和两名企业高管。
鲁祥云很相信自己的直觉,他隐隐感觉到,此行会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是福是祸,是好是歹,他不知道,但他必须面对,不论事情多么出人意料,多么激烈。
当客机在法国的天空飞过,色彩斑斓的法兰西大地呈现在鲁祥云眼前的时候,他的心情亢奋起来,心里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要到这里来收获丰收的果实。”
法兰西的秋天,美丽如画,你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它的美丽,如果您有机会来到这里,它肯定是“唯美派”画家,会把它的美丽直接描绘在您脑海里的画布上。
鲁祥云的团队没有拿出整块时间欣赏巴黎静谧的大街,欣赏那古朴典雅的老式欧洲建筑,也来不及细看秋天的树叶红黄绿三色的鲜亮,第二天,就匆匆踏上去勃艮第地区的波玛酒庄(chateau,de,pommard)的行程。
约好了上午九点半到酒庄,没想到,走到半路,一个消息传来说:“今天上午,酒庄不能接待你们中国客人了。”
“什么时间再接待我们?”翻译问。
“下午,下午两点半。”
鲁祥云的团队,在半路上吃了午饭,下午不到两点,车子就到了波玛酒庄。
波玛酒庄,是1726年建成的法国最大的私人酒庄,占地40英亩。典型的古式欧洲建筑,使酒庄里的酒堡带着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觉。那种建筑的灰黑相间色调,在秋天原野七彩的调色板上,好像是一位专门向人们讲故事的历史老人。
鲁祥云看了一眼天空,万里蓝天,朵朵白云泛着一种柔柔的写意。
在这片蓝天下,鲁祥云看到了酒庄飘扬着美国的星条旗,而另一支旗杆上,中国的五星红旗正在冉冉升起。
一种被人瞧不起的滋味瞬间从他心头掠过。
“上午美国人来了。”鲁祥云说,“他们把我们推了,接待美国人。”
鲁祥云指指还在飘着的美国国旗说:“咱就是比不上人家美国人啊。到现在还挂着美国国旗来压咱。”
大家默不作声。
鲁祥云心里说:“看来,今天必有一番较量。”
法国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葡萄酒之乡,在法国的酒庄里,早些年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以庄主品酒的水平,来断定酒商或酒堡的层次。据说,这与波尔多葡萄酒的有名与酒商善于经商有关。
鲁祥云知道这种文化的厉害,人家不跟你说别的,只看你品酒的水平,然后才跟你谈事。
此时,鲁祥云知道今天必是一番硬碰硬的较量:如果我品酒比不过美国人,从今天以后,不光我鲁祥云,就是再有中国人来,人家也不会瞧得起。
往小了说,是品酒,往大了说,是为国争光。
果然不出所料。
看出来,接待的也是酒庄的头面人物,后来才知道是酒堡的管家。他彬彬有礼地把鲁祥云的团队带到了酒堡里,直接把他们领进了世界级的品酒室。
那是上了年头的品酒室,柔和的灯光,是白炽灯带着红光的温和,长长的品酒台,标示着品酒者主次高低的位置。
人家让鲁祥云的团队穿上一次性白色的品酒服,再戴上一次性的白帽子,像个研究员。到了这个阵势,鲁祥云扫一眼同行,脸上都没有一丝笑意。
谁心里都清楚,这是上了没有硝烟的战场。
鲁祥云知道人家的用意,这是叫我的中国团队暗中跟美国人比试。
人家让鲁祥云坐在首位上。
“不用怕,我自己遭了那么些罪练成的品酒技术,不是吃醋的。”鲁祥云暗暗给自己打气,“你美国人下不了我这个功夫,更遭不了我那种品酒的罪。”
随团的翻译也担心,就凑到鲁祥云耳朵上说:“老鲁,你能行啊?”
“行。”鲁祥云咬着牙说出了一个字。
落座后,人家就发下评酒册子来,上面印着法文、英文和中文三种文字。册子上全是提的问题,比如:
“请问这瓶酒产自哪个区,请问这瓶酒是哪年产的?”
同伴之间递个眼色:你这个酒,产自法国哪个区,我们中国人知道你几个区?知道你拿了几年的酒?这不是难为我们中国人吗?
“请问这瓶酒口感如何,请问这瓶酒勾兑得如何?”
有个企业高管把头扭了扭,明显不服气:你法国人的口感如何,我们中国人能知道吗?勾兑得如何,不是很主观的指标吗?
“请问这瓶酒干浸出物如何,请问造这瓶酒的葡萄叫什么名字?”
翻译抬起头来,看一眼鲁祥云:这瓶葡萄酒是什么葡萄生产的,本来不成为问题,如果是好几种葡萄混合生产的呢?如果干浸出物中法概念不一样怎么办?
“品评结论,是好、一般还是特好,请您给出答案。”
后来,同行们说出心里话,当时心里说:我说好,不一定好,那是我的观念,谁知道你说得好是什么意思?能够在全世界的范围内统一吗?
评酒册上问的项目之多、之细,问的问题之复杂之特殊,让鲁祥云团队的人都感到很压抑。又仿佛走上了青藏高原,顿时感到空气稀薄起来。
鲁祥云看着眼前这份评酒单,嘴角的棱角分明,眼神如鹰隼般迅速环场扫视了一圈。
翻译双手攥着评酒书,担心地用汉语问:
“老鲁啊,你行吗?”
“没问题。”鲁祥云用很自信的语气,给大家传递信心,原来心中那一丝不踏实一扫而空。
鲁祥云原来心里不踏实,是因为他心中惧怕,就像一个战前的士兵没进战场,又像一名高考生在考场外等待一样,心里忐忑不安,一旦进入战场和考场,见到了真刀实枪,心里反倒平稳下来。
鲁祥云不认为人家会故意难为中国人,人家这样做,自有人家的道理。“入乡随俗。我要在这里真正搏一次。”
鲁祥云下定决心要赢得这场比赛,他心里不再惧怕这场比赛。
人家在鲁祥云面前摆上了六个大玻璃杯,打开底灯,灿然的照射光,立时从玻璃桌底下透射到酒杯上,光灿灿的,一杯又一杯的葡萄酒斟上来,恰如一位位美女模特,在他面前走台展现风采。
而此时,这些美艳的一杯杯葡萄酒杯,在鲁祥云眼中,毫无模特的感觉,倒觉得是一位位美女考官,她们虽然美丽,但终究是要考试自己的品酒成绩。
鲁祥云慢慢地举起酒杯,轻轻地摇着、晃着、闻着……
“法文、英文我不懂,但中文我懂,就往中文栏目里填吧。”鲁祥云边品边想:“我就按我的思路大胆地品,背水一战,拼吧。”
这瓶是什么酒,那瓶是什么酒?是蛇龙珠还是赤霞珠,是VDT还是AOC?
--VDT是日常餐酒,是便宜货;
--AOC是法定产区的,还有VDP、VDQS等等系列的;
--有地窖里放的,有橡木桶里面放的……
品酒室里静静的,只有偶尔放杯的声音和斟酒放瓶的声音,光和空气都在此时凝聚着能量,几双眼睛同时盯着鲁祥云的表情……
鲁祥云的笔,在表格上一次次地刷刷地画出细微的声音。
表格一格一格地满了。
翻译郑重地接过表格。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然后很谨慎地问:“老鲁啊,敢不敢公布?”
“敢。”鲁祥云这时心中有了数说,“我要借着这个机会,鉴别一下我的能力,把我自己考考--难得有这么个机会考我。”
翻译拿着鲁祥云的表格开讲了,老外在那里仔细听着看着……
在鲁祥云品尝的三十多款酒中,只有两种他评得一般般,这个一般般不是他说错了,而是说的酒精度不是那么准确。鲁祥云觉得,这次品酒能达到人家的满意。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当翻译说完了以后,那个接待的酒堡管家,竟然夸张地跳起高来,用英语说:“OK,中国人比美国人厉害!”
听到这句话,四位中国人乐了,脸上笑开了花。
鲁祥云感到一种从没有过的高兴,从没有过的激动,他感到眼里的泪要向外涌。他看到了法兰西秋天的美丽,他看到了原野上那丰收的葡萄园,随风吹来悠扬的歌声,金色的落叶,朱红的鲜花,蓝色的天空中,悠悠的白云正向着他笑……
法兰西的秋啊,丰饶的秋,法兰西的秋啊,应有尽有。鲁祥云一举打开了法兰西的“宝藏之门”!
品好酒以后,老外态度完全变了。
“请鲁大师跟我们一起参观生产线。”
“请鲁大师再看看我们这条新流水线。”
“请鲁大师参观我们的大地窖。”
在大地窖里,庄主把他们最好的酒拿了出来,给每一个人斟上酒,请鲁祥云他们喝。
然后,庄主特地举着酒杯,对鲁祥云说:“鲁大师,请。”
清脆的碰杯声,在大地窖里短促而有力。
晚上,庄主又到酒店里盛情地举行招待酒会,“请中国的品酒大师鲁祥云先生喝酒。”
更凑巧的是,鲁祥云又在酒宴上露了一手,让大家更加佩服。
法国酒店里的酒,全部是躺着摆的,一垛一垛的。那真是一个葡萄酒的世界。
鲁祥云他们坐在一个长条桌子两边,服务员倒上酒来,鲁祥云一闻,就对翻译说:“这个酒就是今天下午品的第三款酒。”
翻译有点惊讶地问:“是真的?你可别瞎说啊。”
鲁祥云很有把握地说:“是真的,一模一样的。”
翻译跟主人们一讲,他们高兴地说:“对,就是我们的酒。”
大家轮流着看了一圈这瓶酒的酒标,果然就是那款酒。
又是一阵称赞声。
从此以后,鲁祥云在法国的酒庄中的名声响了。每次去,人家对鲁祥云都很尊重。只要他一去,人家就说:“中国的品酒大师来了。”
鲁祥云心里真是一个高兴加自豪啊。后来,他说起这事时,往往会加上这么一句:“真是没想到,品酒还为国争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