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里,像小海父亲这样的家长并不是很多。很多家长在命令孩子“必须如此”的同时,并没有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这样做”的理由,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父母的“特权”和“独裁”思想在作怪。他们认为,没有必要给孩子作解释,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应该给孩子作一些很必要的、合理的解释。
我们不难想象,在这样“高压”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由于从小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长大后他还能不能建立起自尊、自信,还能不能摆脱父母“高压”政策的阴影,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因此,父母们很有必要在作出一项决定或命令孩子做某件事时,应尽可能地告诉孩子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并取得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如果身为父母的你还没做到这一点,那么就从今天开始学着去做吧,否则就晚了。贴心提示告诉孩子您这样做的理由时,还应该注意以下细节:“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不能从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跨越铁轨——那样太危险了!”“在公交车上,你应该为年老的爷爷、奶奶让座位——这是应有的礼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回水库——因为不到5寸的鱼都得放回,这是来垂钓时管理员就告诉过你的规定。”“你可以把女同学领回家玩,但仅此而已——因为你还没满1 8岁。”“每个星期六的上午,你必须帮妈妈干完家务后再去跳街舞——你14岁了,料理家务也是你应该学习的一门功课。”“今天你必须和妈妈一起去福利院做义工——那里的小朋友们也需要爱与关怀;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和你一样可爱。”“做完作业再看电视——有了好的学习习惯,你的成绩才能提高。”“你必须去向小海道歉——因为这件事是你的错.”不要把孩子只当孩子看待 只有把孩子当孩子的同时,我们还恕链当戚“大入”、朋友,甚至是最好的伙伴,最铁的“哥们儿”,孩子才能在父母的爱与尊重中健康地成长。
没错,如果我们永远把孩子只当孩子来看待的话,那么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我只是个孩子,我可以对自己的言行不负责任,我只是个孩子,没有人会在乎我的所思所想;我只是个孩子,我可以为所欲为……
无论你的孩子是3岁还是13岁,亦或是18岁,你都不能仅仅把他只当成孩子,而应该把他当成朋友,当成伙伴,因为在很多时候,当你把孩子当成朋友时,责任和自信就会在孩子心中产生。曾有一位智慧的母亲在写给孩子的信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从小妈妈就不断强化你的一种信念:我对于你,首先是朋友,然后是母亲。朋友和母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于,她们都怀有深刻的善意和爱,但朋友是平等的,妈妈则往往有可能专制,其最大的伤害是扼杀弱小的孩子的自信和自我认知能力。
的确,如果只把孩子当孩子来看待,孩子就会真的永远只是孩子,他的“思想”永远长不大,永远没有自信与尊严,永远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赖。只有把孩子当孩子的同时,我们还把他当成“大人”、朋友,甚至是最好的伙伴,最铁的“哥们儿”,孩子才能在父母的爱与尊重中健康地成长。
一位官员出国访问的时候,在一个洗手间里,他听到隔壁小间里一直有一种奇特的响动。这响动时间过长,而且也过于奇特,因此引起了这位官员的极大好奇心。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这位官员通过小门的缝隙向里探望。这一看使他惊叹不已。原来,小间里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修理马桶的冲刷设备。一问才知道,是这个小男孩上完厕所以后,因为冲刷设备出了故障,他没有把脏物冲下去,因此他就一个人蹲在那里,千方百计地想将它修理好。而他的父母或其他亲戚当时并不在身边。
“来,我帮你修修吧。”那位官员说。
“谢谢您!我相信自己可以修好它。”那位小男孩笑了笑,骄傲地说。
“你太小,这是大人的事,还是我来吧。”那位官员仍然热情地说。
“不,我不是小孩子了,我是大人,我可以独立地完成一件事情。”
“大人?你最多只有七八岁吧!”
“是的,的确,我的年龄只有七八岁,但我妈妈从来没有把我当成七八岁,她总对我说: ‘我们是好朋友,对吧,杰克!’而我呢,最自豪的就是妈妈把我当成朋友,而不是小孩子了。” 小男孩的话令那位官员感慨万千。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就因为他妈妈不仅仅把他当成孩子,还当成是自己的朋友,因此在面对困难时(马桶冲刷设备坏了),他能独立地去解决,而且有信心解决好。小男孩有如此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可见其母亲把他当成“朋友”这一独特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平等看待孩子,尊重其人格。信任孩子,给他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带孩子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成人活动。给孩子选择的权利。鼓励孩子适当地表现自己 父母应滚为孩子剑造大显身手的机会,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身边那些善于表现自己的孩子往往也是自尊、自信的孩子。敢于表现自己,说明孩子已具备了勇气,能够正视自己;而那些在公众场合只会远远地离开人群、孤独地待在一个角落里的孩子,大多是缺乏自信、有着自卑感的孩子,不要说让他们去主动表现自己,就是在特定的场合,需要他们“表现”的时候,他们往往也不敢抬起头来,在众人面前“亮出自己的风采”。
事实上,除特殊情况外,一般的孩子智力大多差不多,那为什么他们在青少年时代就有如此大的差别呢?答案只有一个:父母教育的差异。
敢于表现自己的孩子,其父母大多在孩子处于幼儿时期就开始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信心,并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由于充满了自尊、自信,所以处处显露出的也是自信的一面,因为他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因此他们有勇气表现自己。而那些不懂得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父母,当孩子在幼儿时期有自卑情绪或对某些事表现出胆怯时,他们没有及时地正确引导孩子,没有告诉孩子“你能行”;相反,他们给孩子的教育更多是“笨蛋”或“躲到一边去吧,别丢我的丑了”,亦或是“瞧你那熊样,你能做出一件令我骄傲的事情吗”?这些父母就如此残酷地扼杀了孩子残留的一点自信心。由于得不到父母的鼓励,即使他们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也会自我压制,或者是在表现自己的最佳机会来临时,他们会因自卑而放弃。
事实上,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大显身手的机会,鼓励他们表现自己。当一个孩子有勇气表现自己时,他已经具备成功人士身上必备的特质了。
可欣和启航是好朋友,他们俩都喜欢画画。他人则更看好启航的画,认为他将来肯定会比可欣有出息,因为他的画无论是在色彩搭配上还是在布局上都比可欣的好。 若干年后,可欣成了著名的画家,而启航则靠为一家广告公司做美工维持生计。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天资聪颖、极有绘画前途的少年最终成为一个平庸之人,而另一个资质平平的少年最终画出了让世界惊叹的作品呢?这一切还得从他们成长的环境说起。
当可欣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认真地练习画画时,她的父母便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挂了几幅她的作品,只要是有青少年绘画比赛,她的父母都会为她报名,并帮助她精心挑选参赛作品。可欣的父母说:“孩子的作品得奖与否并不重要,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她的信心,并为她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特别是后者,我们认为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极为重要。”
启航的父母却恰恰相反,虽然他们赞同儿子学绘画,但是当小启航要求把自己最“得意”的几幅作品挂在客厅的墙上时,却遭到了父母的拒绝。 “我们家经常要来重要的客人,他们有的是爸爸生意场上的重要合作伙伴,如果让他们见了这些拙劣的画,他们会认为你是一个小傻瓜,因为这些画实在画得不怎么高明,连表现的主题是什么都不明白。” “什么?你要去参加少年组的绘画比赛?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去参赛的那些人将来都会成为毕加索、达’芬奇!你有那个天赋吗?”
小启航见父母一再否定自己,甚至连参赛的机会都不给,他也开始认为自己不是绘画的“材料”了,尽管绘画仍是他的最爱。但由于受父母的影响,小启航后来一直不敢拿自己的作品“见人”,也因此一次次失去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并最终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问问自己,你为孩子创造了多少表现自己的机会?你鼓励过孩子表现自己吗?如果没有,赶快行动吧!从现在开始不要再拖延了。带孩子去看他感兴趣的展览。鼓励孩子参加他感兴趣的比赛。给孩子创造显示自己特长的机会。请客人欣赏孩子的作品。给孩子适当的赞美,而不是打击。千万别动孩子的任孩子,孩子又怎么镜头一
一位中年妇女站在窗户前,看着一个少女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出了小区的大门后,便赶忙转身锁上大门朝一间卧室走去。她打开卧室中的一个小书桌左边的抽屉,在里面小心地翻了好一会儿,然后关上,失望地摇了摇头;紧接着,她又轻轻地拉开了右边的抽屉,这时中年妇女两眼突然有了神采,只见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本本,一页一页地翻看起来…… ——读者千万别着急,这位妇女不是小偷,而是这栋房子的女主人,是那位背着书包出了小区的小女孩的母亲——此刻,她正在偷看女儿的日记! 镜头二 写字台上的台灯灭了,几分钟后,便响起了均匀的呼吸声,紧接着传出了一个男孩梦中的呓语声。这时,卧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着睡衣的中年男子,赤着脚溜进了男孩的卧室,他猫着腰慢慢地移到床头的书桌前,轻轻地拉开了靠床头的那个抽屉,准确无误地从里面拿出一个手机,又蛇一样地溜出了卧室,来到亮着灯的客厅里——女主人正在那里等着他,只见他们俩的头凑在一起,紧张地用手指按着手机的按键…… ——读者千万别着急,这两位不是里外勾结的一对小偷,而是一对夫妻——此刻,他俩正在偷看儿子手机里的短信!
当父母不相信孩子,采用各种手段来“窥视”孩子的秘密时,他们给予孩子的不是尊重,不是尊严,而是对孩子自尊和尊严的亵渎!我们可以想象,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还有什么尊严和自信可言——这一切早被父母用他们过分的、不合适的爱毁灭了!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秘密,这些秘密都深藏于内心,是一辈子不愿让人触动或知道的。孩子也一样,孩子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天空,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秘密,但孩子不像成年人一样把秘密藏在心里,而是喜欢把秘密写在日记里,留在给朋友的信件中……
但是,很多父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总是想知道孩子的秘密,以达到了解孩子内心真正想法的目的。其实,了解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唯独不能动孩子的“抽屉”——父母不信任孩子,孩子又怎么能树立起自尊、自信呢?
事实上,一个孩子有没有自尊、自信,不是取决于家庭物质条件的好坏,也不是取决于父母是否是高学历、高智商,而取决于他们生长和接受教育的环境。父母只有尊重孩子的隐私,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秘密,并且充分信任孩子,才能为培养出一个自尊、自信的孩子打下“精神基础”
然而,在对待孩子“私人”的问题上,父母却往往过分地去干预。他们像警察一样,时刻监视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孩子稍有不合父母心意的言行,他们便利用手中的“特权”,要么对孩子的房间进行秘密搜查,要么干脆进行来历“审问”。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任何言行都是正确的、天经地义的,因为自己的出发点是对孩子的爱。但是,也正因为他们这些过激的言行,往往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感,甚至是形成“代沟”的焦点。
千万别动孩子的抽屉,给孩子一份尊严和信任。当父母不再用“窥视”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孩子时,孩子才会在一个充满信任与尊重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当然,我们建议父母不要动孩子的抽屉并不是绝对的,当孩子出现意外或其他特殊情况时,父母可以动孩子的抽屉,但最好事先能征得孩子的同意或事后向孩子解释清楚,这样才能得到孩子的谅解,也更易于两代人之间沟通。要做到“不要动孩子的抽屉”,还要做戮以下几点: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秘密。给孩子一个独立活动的空间。尊重孩子的隐私,比如不私自翻孩子的书包,不私拆孩子的信件,不偷看孩子的电子信箱等。不要在孩子面前扮演“警察”的角色。不要抓住孩子的“小辫子”不放。不要动不动就跟踪、监视孩子。不要强迫孩子按照你的意志待人接物。不要限制孩子与异性交往,但提醒他要有分寸。希望要保留的东西 “敝帚自珍”,这是成年人的习惯。很多时候,我们合不得扔掉大学时代的一个笔记本或一本书,因为那里浓缩着我们青春的记忆;我们合不得扔掉家里那个已变色枯萎的花环,因为那是爱人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孩子也如此,孩子也有自己合不得扔掉、想保留起来的东西。不信,无论您什么时候打开孩子的“百宝箱”,里面肯定放得满满的。虽然那些被孩子认为珍宝的东西,不外乎是一本破损的故事书、一把木手枪、一个少了轮子的小汽车、一个陀螺、一根叫不出名字的鸟的羽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