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做家务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是部分现代孩子的通病,但这种“病”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而是父母和家里其他人宠爱和娇惯出来的。这部分父母甚至认为,孩子只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其余的事父母愿意“全包干”。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些父母整天为孩子“鞍前马后”。在家里,早餐时要把鸡蛋剥完壳后放在碟子里,稀饭盛好后端放在餐桌上, “少爷、小姐”们才会从卧室里揉着眼睛出来。当孩子在餐桌前坐下享受早餐时,周到、勤快的父母则赶忙给他们整理卧室和书包。上学和放学时帮忙拎书包,而孩子们手里却拿着一大堆东西——不外乎是玩具、零食或饮料之类的。
父母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的结果虽然培养出了考场上的“高分儿”,但他们在生活中却是连双袜子也不会洗的“弱智者”。
各种媒体上曾常有这样的报道:某神童13岁上大学,毕业后又硕博连读。当周围人纷纷把羡慕的眼光投向这位神童的母亲时,却传来了他被学校劝其退学的消息——原因是该生不适应住集体宿舍,无法独立生活,身上换下的脏衣服、脏袜子在宿舍乱丢;吃饭后用过的盒子四处乱放等,严重影响了其他人的生活与学习。另一位大学新生刚入学时,其母亲为她雇了两个保姆,专门照顾她的日常生活。笔者的一位同事,竟然不知道如何使用煤气灶……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其实,给孩子金山、银山,还不如教会孩子劳动的本事。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将来能做一番大事,然而, “一屋不扫,又何以扫天下?”
俄罗斯有一个叫瓦利亚的男孩,他出生在一个较富裕的家庭,家里有祖父母、爸妈,还有一个姐姐。但是,这个家庭虽然富有,却从来不娇惯孩子,而是鼓励孩子放学回家后,自己动手做一些能做的家务活。
瓦利亚从7岁时就学会用吸尘器打扫房间,至今有4年时间。在这个家庭里,瓦利亚还承担了遛狗、洗碗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即使是清扫积雪和除杂草,他也是父母的好帮手。
在祖母60岁生日宴会上,瓦利亚在妈妈指导下代表晚辈祝词:“我们保证勤奋学习,认真劳动,感谢祖父母的爱护,我们决心用行动减轻长辈的劳累,以爱心解除祖母的忧愁,祝祖母永远欢乐,永远美丽……”在祖父61岁生日家宴上,瓦利亚忙着给客人斟酒、加饮料、换盘子,担当起服务员的角色……
如果你也像瓦利亚的父母那样,在保证了孩子的学习和娱乐时,适当地让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既能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又锻炼了他将来独立生活的处理能力,还能预防孩子变成“寄生虫”,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教孩子学做家务,一开始不要强调孩子能做多少和能做多好,主要是培养他爱劳动的兴趣,并且让孩子享受劳动后的喜悦,从而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动手做事和提高学习成绩一样重要。自己的事自己做。来客人时,端茶、倒水或洗水果。双休日洗碗,帮父母打扫卫生。买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教孩子掌握一生活常识打雷时不要站在大树底下;吃水果要先洗净或剥皮;花生是长在地里的;换灯泡时要先关掉电源;不能把水泼洒在电视、电脑等其他家电上;晚上回家时在楼梯间脚步要放轻等诸如此类的生活常识,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掌握,否则,孩子就会因为不懂得这些生活常识而给自己或家人带来烦恼。
现在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很多事情他们能从书本中找到答案。但是,有些事情书本上只是理论知识,而要在实践中去做去总结,就需要父母去示范、去引导。因此,父母不能在给孩子买一本《百科全书》或其他指导手册给孩子后就放任不管,因为理论的东西大多都需要在实践中亲自动手,孩子们才能真正地掌握。在这方面,郑军夫妇便做得很好。
他们经常抓住机会告诉孩子生活中应掌握的一些常识,并且只要有机会,就指导孩子亲自动手。在孩子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孩子爱动脑筋的习惯,更为重要的是给了孩子这样一种暗示:父母相信我,才让我动手去做的;我能行,他们才让我去做的。由于有了这样积极的心理暗示,因此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也是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因为他们知道父母和其他人相信他、尊重他、重视他。
“哟,灯泡坏了,儿子,你去换一下吧。”一天晚上,郑军发现客厅有一个灯泡烧坏了,便对14岁的儿子郑明说。
“好的,爸爸。”郑明拿来一个新灯泡后,先关掉了开关,然后用小手电照明,很快就将灯泡换好了。
“妈妈的自行车脚踏板上的螺丝松了,儿子,你去看看。”妈妈对郑明说。
“别着急,妈妈,我一定帮您修好。”郑明说完,从家里的工具箱里找出螺丝刀,到楼下的自行车棚里替妈妈修理自行车去了。
当星期天家里来了客人时,郑明总是不等父母吩咐,便主动拿一些水果放进水盆里,放入几滴清洗水果蔬菜专用的洗涤剂,待浸泡5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端到茶几上,礼貌地请客人吃。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说:郑明真是一个“小超人”,什么都会干。其实,郑明不是“超人”,他以前也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做事马虎,是个有名的“小糊涂虫”。放学途中,自行车的链条掉了,他不知道怎么装上,一时也找不到修理处,便急得在大路旁大哭,最后一位路过的年轻人帮他装上链条,他才得以在天黑前赶到家;只要妈妈买回了他喜欢吃的水果,他拿起来就往嘴里塞,根本不知道要先洗净或削皮……
见儿子如此马虎,郑军夫妇便开始抓住一切机会,有意识地教儿子掌握一些生活常识:比如,在马桶的水箱里放一个可乐瓶,就能节约用水;床上的被子要经常晾晒;买回家的水果要先洗净后才能食用,带儿子到郊区去采摘,让他了解一些水果蔬菜的生长过程;教他打雷时尽量不要外出或不要站在大树下;自行车的链条掉了如何才能装上;下大雨时要关好门窗等。
在父母的教育下,郑明从一个“小糊涂虫”逐渐变成一个生活常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的“小超人”了。
教孩子一些生活常识,不仅仅能帮助孩子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面临的困难,还能培养他的自信,使他认识到凡事只要肯学习、肯动脑筋,就一定能做到“我能行”!教孩子一些简单的自护、自救方法。运动时要适度,不能让性器官受到伤害,削水果伤了手时,伤口创面比较小,就可以自己用创可贴贴上等。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料理家务的常识。比如在厨房的地板上撒上少量的加入洗涤剂的水,能轻松地把地板拖干净。教孩子一些在天气突然变坏的情况下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气温骤降要加衣服,出门时要关好门窗等。教孩子一些简单的交通规则,横跨马路时尽量走人行天桥,或从斑马线上走,不能闯红灯等。告诉孩子在下雨天打雷时不能站在大树底下。对孩子进行消费教育 哲学家培根曾说:“金钱虽然是好仆人,有时候也会摇身一变,变成坏主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很多实例便印证了这句话。一些生活在富裕家庭里的孩子,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财教育,没有节制地滥消费、高消费,从而坐吃山空,或是对金钱有一种依赖,由此失去了自强自立的能力;而一些生活在贫困家庭中的孩子,由于手头拮据,必须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对怎样花钱、什么时候花钱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并能控制自己花钱的欲望。结果,两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其命运迥然不同。
现在,一部分父母也非常重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他们希望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消费观念,能树立正确的金钱意识,并且希望孩子养成节约用钱的习惯。事实上,消费教育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学会挣钱,大手大脚地花钱,而是要让孩子成为一个能干的、具有健康人格、能正确消费的人。
事实上,对孩子进行消费教育是非常有必要而且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孩子将来以什么态度去从事那些与钱财有关的活动,也关系到孩子在生活中为人处世的价值观。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对孩子进行消费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让孩子自由无度地花钱是对孩子的爱;有的父母则用钱来补偿自己对孩子的某种欠缺,或者是用钱来为孩子创造“高贵”的生活,以为这样就能培养孩子的尊严。事实上,以上种种行为对孩子来说没有丝毫好处,而只会误导孩子,使他们从小养成“一掷千金”、 “金钱就是一切”等错误的消费观念、价值观。只有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让孩子学会合理而又有节制地开支,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美国建筑业巨头约瑟夫·雅各布斯是凭白手起家的。当他的三个女儿进入青春期时,他和妻子与三个女儿就自己的巨额财产如何处理的问题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
“因为我非常爱你们,”约瑟夫·雅各布斯慈爱地说,“所以我决定不留很多钱给你们。”然后,他给女儿们讲了很多人生的道理,谆谆教诲她们要学会自立,自己去创造人生和财富。在得到女儿们的赞同后,他签字把自己的大部分财产在自己死后捐献给慈善事业,每个女儿只得到l 00万元——这只是他巨额财产中很少的一部分。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后来,约瑟夫·雅各布斯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一味溺爱孩子,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事情。”在这方面,很多拥有巨额财富的人都有相似的看法,他们不但教育孩子怎样用正当的手段赚取更多的金钱,也教育他们要合理地开支,不要奢侈和浪费。
约翰·D·洛克菲勒拥有的财富只能用天文数字来计算,但他却是这样教育孩子合理使用金钱的:
洛克菲勒经常告诉孩子们要学会过有节制的生活。洛克菲勒在厨房里摆放了6个杯子,在杯壁上写着每个孩子的姓名,杯子里面装的则是孩子们一周用的方块糖。如果哪个孩子过多地贪吃了杯子里的糖,那么等到别人喝咖啡放方块糖的时候,他则只有喝苦咖啡了。想要得到糖,那就只有等到下周父母再次发放了。
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孩子们都知道了有节制的生活是有好处的,而随便消费自己的东西,消费完了等待的就只有苦味了。洛克菲勒之所以这样做,是要用生活中的事例来教育孩子,金钱是来之不易的,花钱要有节制,要合理。
家政专家认为:即使再富裕,父母在给孩子零花钱时一定要有节制,不能有求必应,孩子要多少就给多少,而要把钱的数额控制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围内,另外,父母在带孩子去一些消费场所时,也不能“一掷千金”,随意挥霍。如果父母在孩子身上大手大脚花钱,就会给孩子留下负面的印象。因此,父母本身也应该有节制地花钱,这样做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欲望,有计划地花钱。给孩子一个记账薄,让他养成花钱后要记账的习惯。让孩子清楚自己的钱花在哪里了,事后反省每一笔钱到底该不该花,能不能少花或不花。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消费观念,比如不是所有的日常用品越贵的就越好等。买东西时尽量贷此三家,不急着用的东西就不要买,也不要因为贪小便宜而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买回家闲置着。教孩子一些省钱的小窍门。如和同学交换看卡通书,这样就不必花钱买一整套;坐公交车时买一卡通能打折等。偶尔让孩子“当家”,让他来支配一个月的生活费。教育孩子要养成储蓄的习惯,培养其理财能力。教孩子掌握简单的烹饪技巧 在每一个人或长或短的一生中,有很多技能是必须从孩 提时代就掌握的,烹饪就是其中的一种。当然,教孩子掌握简单的烹饪技巧,不仅仅是让他能自己动手做饭填饱肚子,更为重要的是,能建立孩子的自信,使他为自己拥有某种程度的独立能力而自豪。
但在现代社会,一些父母总是过分溺爱孩子,除了孩子的作业不代劳外,其他一切事情都代劳,都替孩子“包干”。结果孩子除了学习之外,什么都不会干,也不愿干。其实,这种过分的爱常常会害了孩子,因为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好逸恶劳,只会贪图享受,将来也很难有大的作为。
当然,孩子正处在成长阶段,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烹饪技巧,只是为了让他们掌握一种技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并不是强迫他们一日三餐都得自己去料理,必须要学会烧得一手好菜。因此,在教孩子烹饪技巧之前,父母要向孩子强调安全使用各种厨具、电器,并告诉孩子只是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因为多掌握一项技巧而更加自信。这样,孩子就会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而不是把它当成一项苦差事。
星期天,晓华夫妻俩由于外出办事,便把ll岁的女儿小晶留在家里。由于走得匆忙,夫妻俩未给孩子准备好饭,只是告诉小晶冰箱里有西红柿和鸡蛋,还有点剩饭,她自己可以尝试着做鸡蛋西红柿炒饭,也可以做鸡蛋西红柿汤。总之,中午饭得由小晶自己动手去“解决”。
小晶不情愿地答应了。父母走后,小晶看了一会儿课外书,又和同学打电话聊了一会儿。当她感觉到肚子开始唱“空城计”时,墙上的挂钟已指向12点半了。小晶走进厨房,打开冰箱,发现除了两个鸡蛋、一个西红柿和一盒剩米饭外,再也找不出‘点儿别的食物了。不过,她还是挺高兴的,因为妈妈平时做的鸡蛋西红柿炒饭和鸡蛋西红柿汤她都喜欢吃。然而,这高兴只是一瞬间,很快地她又沮丧起来。鸡蛋西红柿炒饭怎么做呢?是先炒鸡蛋还是先放西红柿?把剩饭倒进锅里,该放多少油、盐,小晶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在厨房犹豫了很久后,小晶还是不知道怎么动手,她只好悻悻地回到客厅,躺在沙发上,等父母回家给自己做。
下午3点钟,当晓华夫妇回家得知小晶还饿着肚子时,他俩又气又心痛。 “咱们得教她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饭菜,不然,她饿肚子的日子还多着呢!”
“妈妈,我可不想学做饭,太难了!”小晶见妈妈在厨房喊自己,极不情愿地进去对妈妈说。
“傻孩子,学一点简单的烹饪技巧,不但能解决自己的‘肚子’问题,你也能从中得到许多的乐趣呀!比如,这个西红柿,你可以把它切成半圆形,也可把它切成扇形、三角形等。你想想,一个普通的西红柿,能在你的刀下变成各种形状,是不是非常有意思?”
小晶觉得妈妈的话很有道理,便开始认真地看着妈妈做鸡蛋西红柿汤。妈妈边做示范边讲解,有时还让小晶自己动手。小晶渐渐兴奋起来,后来她干脆自己掌勺,让妈妈在一旁指点,做了一个鸡蛋西红柿汤、一个炒油菜。尽管汤和菜有点咸,但小晶的爸爸和妈妈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后来,晓华夫妇还教了女儿一些配菜的知识,什么样的菜放多少油和盐合适,煮米饭时锅内应加多少米和水,熬粥一般需要多长时间等基本技巧。一段时间后,晓华夫妇欣喜地发现,当他们下班晚回家时,小晶在家已动手准备晚饭,还能炒出几个可口的小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