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大胆些可以使机体做出应急反应。一位著名登山运动员说过,一个登山者偶尔会使自己陷入欲下不能的境地,这样一来,他只能向上攀登了。他补充说,有时他就有意识地让自己落入这样的境地,当除了向上别无它路时,你会爬得很起劲。
这一原则无疑也适用于日常事务。无论哪一种情形,你都得尽责,除非你无法胜任,否则,你就要尽责。你的自尊、竞争本能和义务感都会帮助你去做的。
最令人好奇的是,精神力量在物质世界里也常有其对应的位置。有这样一位足球好手,虽然他的体重远低于其他运动员的体重,但他还是以其凶猛封杀而闻名。有人对他不会负伤表示惊奇时,他说:“哦,这得追溯到我孩提时代的一个发现。在一次足球比赛中,我面对对方后卫,他看起来是如此庞大!我吓得闭上眼睛,就像一颗匆忙射出的子弹那样,把自己用力地掷向了他,而且真的阻挡了他!就在这时,我开始懂得:你封杀一名魁梧的选手越凶,你似乎就越不会受伤。
“道理很简单,动量等于重量乘以速度。因此,如果你足够大胆,勇于冲撞,那么即使运动定理也会来帮你忙的。”
这种无所畏惧,力达自身最高境界的品质,不是一夜之间可以造就的。信心是日积月累起来的。
当然,在开拓人生的每一过程中,都将有挫折与失望相伴随,光凭勇气也并不能完全确保成功;但尽力而为后失败了的人,总比那些不去努力坐等成功的人要好得多。现代人需要不断地学习
许多人以为,学习只是青少年时代的事情,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并且早已走向社会了,因而再没有必要进行学习,除非为了取得文凭。
这种看法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对的。在学校里自然要学习,难道走出校门就不必再学了吗?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就已经够用了吗?
其实,学校里学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工作中、生活中需要的相当多的知识和技能,课本上都没有,老9币也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完全要靠我们在实践中边学边摸索。
可以说,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我们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不仅不能搞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有些人走出学校投身社会后。往往不再重视学习,似乎头脑里面装下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再学会胀破脑袋。
殊不知,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基础知识,数量也十分有限,离实际需要还差得很远。
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以更大的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使自己丰富和深刻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以便更好地投身到工作和事业中。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1~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段技能的淘汰期是7~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lo年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L/4。
因此,学习已变成随时随地的必要选择。
美国人认为:年轻时,究竟懂得多少并不重要,只要懂得学习,就会获得足够的知识。
学习不光是学问家的事情。无论从事哪一种事业,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扩大视野,获取知识,得到智慧,把工作做得更好。
大凡杰出的人,都是终身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人。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即使再忙、再累、再苦,他们也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学习既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又是他们在逆境中的精神支柱。在他们看来,知识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也应该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使他们的思想、心理和精神永远年轻,也使他们的事业日新月异。
纽约市戴尔·卡耐基学院的一位学员名叫埃德·格林,他是一位十分杰出的推销员。他的年收入能超过7.5万美元,相当于在今天经济条件下的12万美元。格林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当我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有一次,我的爸爸带我参观了我们家的菜园。爸爸可以说是当时那个地区最好的园丁,他在园子里辛勤耕作,热爱它,并且以自己的成果为荣。当我们参观完之后,爸爸问我从中学到了什么?
而我当时只能看出来爸爸显然在这个园子里很下了番功夫。对这个回答,爸爸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对我说:“儿子,我希望你能够观察到当这些蔬菜还绿着时,它们还在生长;而一旦它们成熟了,就会开始腐烂。”
埃德说:“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我来上这门课,是因为我认为自己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坦白地说,我确实从其中一节课中学会了一些东西,那使我完成了一笔生意,并得到了上万美元,而我曾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试图做成它。我所得到的这笔钱,能够付清我这一生接受促销培训的所有花费。”
在人生的这场游戏中,你应当保持生活的热情和学习的热情,不断地吸取能够使自己继续成长的东西来充实你的头脑。正如一位学者所强调的:“知识需要提高和挑战才能不断增长,否则它将会消亡。”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一旦离开学校,就不再继续学习了。前几年,中央电视台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许多人家里根本没有买过什么新书,书架上放的几乎全是在校学习期间的课本。这反映了一个事实:上班后人们不再阅读一些严肃的书,不在工作之外求知,往往把时间浪费在闲聊与看电视上。电视节目固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电视节目都如此。我们更应该学一些工作之外的新东西,以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自己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这样才能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否学有所成,年龄不是决定因素
晋平公有一天对臣子师旷说:“我的年纪大了,已经70岁了,虽然很想求些学问,读些书,但是,总觉得太晚了!”
师旷说:“‘太晚’吗?为什么不把蜡烛点起来呢?”
平公说:“我和你说正经话,怎么你竟和我开起玩笑来了!”
师旷说:“我做臣子,哪里敢和您开玩笑?说实在的,一个人在少年的时候好学,他的前途就像早晨的太阳,辉煌而灿烂;壮年时候好学,像正午的太阳,还有半天的好时光;到了老年,就像蜡烛的火焰而已。蜡烛的火焰,虽然不见得怎样明亮,但是有了它,总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些吧!”
如果说,作为2000多年前的师旷就认识了老年人学习的重要性的话,那么,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在,老年人学习就更重要了。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和实施入口控制,在人类的入口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据国外未来学家预测,未来社会将是一个老年化的社会。例如,美国在20世纪初,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0岁。但到了70年代后期,人的平均寿命增到70岁以上。日本人的年龄也从战后平均寿命的50岁增到70多岁。将来,人的寿命还可能延长至100多岁。所以,国际上兴起了老年人才设计。所谓老年人才设计,就是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出发,结合他们的经验与专长,根据社会的需要来重新加以训练或培养,以有利于社会。
例如在美国,55岁以上仍在受高等教育的老年人共有170万人。在这些“学生”中,有一位72岁老年妇女获得学位,当上了一位律师助理;还有一位93岁的老年人正在学习法语,准备进入巴黎大学文理学院。在日本兵库县加古川市,多年前就设立了一个名叫“印南野学园”的日本第一家老人大学。这家大学规定的入学年龄是60岁以上,平均年龄是74岁,最年长者是84岁。
人生的事业开始得有早有晚。事业开始得早,青少年时代就起步,旱早地学业有成,这固然可喜;但是,在中老年时才开始起步,也同样珍贵。
学习语言,在37岁的年龄可能是比较晚了,尤其是异邦人士学习艰难的古汉语。但是,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却证明,这并不算晚。李约瑟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生物化学领域有重要成就。在他37岁那年,3个中国研究生跟他学习生物化学时告诉他,中国古代有巨大的科学成就,舍此则一切科学史都将是不完整的。李约瑟沉思良久,开始了人生新的长征。学写汉字,学说汉语,一字一字地啃古汉语。终于,他成为一个中国通。他54岁那年,出版了《中国科技史》第一卷,到他90岁时,已出了15卷。如果没有37岁的那个不早的开始,他就不可能在这个领域独领风骚。老来失偶的李约瑟于1989年与在共同研究中国科技史中结下了深厚情谊的鲁桂珍在教堂里结婚,这一年他90岁。他说:“两个80开外的老人站在一起,或许看上去有点滑稽。但是我的座右铭是:‘就是迟了,也比不做强。”’
身患绝症,来日无多,似乎一切都已经晚了。延续生命、与疾病抗争,已经是比较积极的心态了。但是,日本哲学家中江兆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却是在得悉身患癌症之后开始的。1900年在他53岁的那年,医生发现他患了喉头癌,只能活1年半。时间不多了,他没有时间担忧,他开始动笔写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一年有半》。完成后,他又紧接着写另一部著作:《续一年有半》。这两部著作也是日本明治维新年代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书成之日,他长吁了一口气,对朋友们说:“一年半,你们说是短促,我则认为极为悠长。若须说短,十年亦短,五十年亦短,百年亦短。”如果没有~年半前的勇敢的开始,就不会有这种光辉的结束。
然而,不少人总是对自己说,现在晚了,这辈子只能算了。他们总是不肯开始。许多本来能够实现的理想,都是在“算了算了”的自我叹息中烟消云散。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人的生活在40岁才开始。”是否学有成就,年龄不是决定因素,而是要取决于事业心和志气。活到老,学到老,不断进取,才能书写辉煌的人生。记住:迟开的小花也能结果,而且常常结出更加珍贵的果实。自强不息,不断超越自我
一个人在现代社会生存,知识面越广越好,得到的信息越多越好。否则,很容易变成鼠目寸光的人。鼠目寸光不但不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也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最终只能为大时代所抛弃。
有一位年近60岁的老医生,曾经远近闻名。但自从他出了医科学校之后就没有继续学习与研究的习惯,诊病下药无不用些老法子,于是渐渐步入没落之途了。他明明应该把门面重新漆一漆了,明明应该去买些新发明的医疗器械及最近出现的著名药品了,但他舍不得花钱。他从不肯稍微花些时间来看些新出版的刊物,更不肯稍费些心机去研究实验种种最新的临床疗法。他所施用的诊疗法,都是些显效迟缓、陈腐不堪的老套;他所开出来的药方,都是不易见效的,人家用得不愿再用了的老药品。他一点也没留意到,在他诊疗所附近早已来了一位青年医生,已有了最新的完善设备,所用的器械无不是最新的一种;开出来的药方,都写着最新发明的药品;所读的,都是些最新出版的医学书报。同时,他的诊所的陈设也是新颖完美,病人走进去,看了都很满意。于是老医生的生意,渐渐都跑到这位青年医生那里去了。等到他发觉了这个情形,已经悔之不及了。“不进步”使他失败下来,没人过问了。
成功的动力源于拥有一个值得努力的目标,和有勇气抛开自我,放眼寻求生命的真谛。胸怀大志的人所显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他们勇于超越自我,全力以赴去圆自己心中的梦。
成功不是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也不是为一点小小的成绩而自满。如果你有一双强有力的手,不仅带动你自己,而且也能帮助那些奋斗求成、寻找目标,坚持不懈的人,你才能算是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没有生活目标的人,生活的层面十分狭隘。他们总是只关心自己,只关心眼前的一点利益。这种人就像井底之蛙,只知道他们见得到的天空,而不知天空实际上有多大。这种人永远也不可能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生活。
追求超越自我的人,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得很踏实,他们尽其所能享受、关怀、做事并付出。除了工作和赚钱以外,他们的人生还有其他意义。若非如此,即使居高位,生活富裕,你也可能仍感到空虚、乏味,不知生活的乐趣究竟在哪里。
要享受成功,必须先明白自己工作的目的,辛勤工作,夜以继目,更要有一个确实的目标,懂得财富以外,更重要的是幸福。
人生战场上的真正赢家目标远大,目标明确,他们追寻生命的真谛和超越自我。他们能够把生活的各个层面融合为一体。为了享受生活的乐趣,他们不仅剖析自我,而且爱从大处着眼,展望生命的全貌。
不论是今人或古人,都对我们今日的生活有莫大的贡献,因此,我们必须竭尽所能,以求回报。我们必须要超越自我,全力以赴,为全人类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以求突破现状,开创新局面。
进取心始于一份渴望。当你渴望实现梦想时,进取心便油然而生了。而当你坚信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时,进取心便能滋长茁壮。渴望是原动力,当你想要一样东西时,想要做成一件事,你心中便有一份力量,推动你去获得、去进取、去追求。
进取心是内心的驱动力量.,是经由想象而产生的意念。我们可以利用进取心推动我们向目标迈进。有进取心的人会勇往直前,屡仆屡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力量,可以推动自己上进。然而,有许多人却不愿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其实,积极进取是享受生活乐趣的一个重要方面。想要在任何方面取得成就,都必须有进取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不满足自己,不甘于现状,不断进取的人,才能无限放大人生的光彩,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生的价值,获得充实而满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