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1300000013

第13章 敦煌藏经洞藏品中新发现一件纪年最晚之绢画(1)

——兼及敦煌藏经洞的封闭年代

公维章

一 (泰山学院)

斯坦因所获敦煌藏经洞藏品中,有一件绢画,编号为S.P.32(Chxxxvii004),现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此画为绢本着色,纵152.3cm,横177.8cm。全图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正中药师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上,一手托钵,一手作说法印,药师佛左右有众弟子、菩萨围绕。中部左为骑象之普贤菩萨及其侍从,右为骑狮之文殊菩萨及其侍从。下部左为如意轮观音菩萨一身,中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一身,右为不空羂索观音菩萨一身。上部药师佛的前方有一香案,香案之前有一大块长方形墨书发愿文汉文题记,为从左向右竖书。此题记的笔迹墨色已经淡褪,后来经人以红外线照相拍摄,绝大多数字迹才约略可识。对此汉文题记的辨识,1978年,日本学者藤枝晃的辨识如下:

1.敬画药师如来法席

2.一铺,文殊、普贤会一铺,

3.千眼一躯,如意轮一躯。不

4.空羂索一躯。

5.以此功德奉愿先亡□□

6.妣□姪□法界苍生,同沾慧

7.□共登觉路。

8.丙辰岁九月辛卯朔十五日乙巳

9.弥……离达悉□笔

1982年,英国学者韦陀(Roderick whitefield)的辨识如下:

1.敬画药师如来法席

2.一铺,文殊、普贤会一铺,千手

3.千眼一躯,如意轮一躯,不

4.空羂索一躯。

5.以此功德奉为先亡□

6.□□□法界苍生,同

7.□共登觉路。

8.丙辰岁九月癸卯朔十五日丁巳

9.建造毕。

1992年,台湾学者金荣华对此题记的第8行进行了重新推断,并以藤枝晃、韦陀的录文互校,并参酌题记照片,重录其文为:

1.敬画药师如来法席

2.一铺,文殊、普贤会一铺,千手

3.千眼一躯,如意轮一躯,不

4.空羂索一躯。

5.以此功德奉为先亡□

6.妣□□法界苍生,同沾慧

7.□共登觉路。

8.丙辰岁九月乙卯朔十五日己巳

9.弥……离这悉□笔

在此汉文题记的下方有两行横写的藏文,依据卡玫女士(Heather Karmay)的译述,文义如下:

辰年,比丘荜央(dpal—dbyemgs)敬画药师如来、普贤、文殊、千手千眼观音、如意轮观音、不空羂索观音诸像,以此功德,祈愿己身康健,众生普济。

关于此画年代的判定,关键是此画汉文题记的第8行,而第8行诸家录文又各不相同,但据金荣华称:

兹以放大镜细辨这张以红外线拍摄的题记照片,记年月日的这一行,“丙”字清晰可见,“辰”字则模糊难辨,但依藏文题记的“辰年”,“丙辰岁”三字可以断定无误。其次,“九月”二字也明白可识,而其下的干支则无法看出,“朔”字也难辨明。然而往年记时,先记月初干支为“某某朔”是固定形式,所以“朔”字也可以确定。再下面的“十五日”三字可辨,接着的干支,也就是这一行的最后两字,地支“巳”字很清楚,“巳”字上面的天干则笔迹几乎已都褪失,只能看出是一在顶端以一横起笔的字。所以,就初步的辨识而言,这一行的实录是:丙辰岁九月(?)(?)朔十五日(?)巳。

从此可以看出,藤枝晃、韦陀对此行的录文也是符合以上“实录”的。而金荣华却否定藤枝晃、韦陀的此行录文:

就藤枝晃的记载看(丙辰岁九月辛卯朔十五日乙巳),“九月辛卯朔”就是九月初一的干支为辛卯,今检《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自东汉迄宋,所有丙辰年九月初一的干支都不是辛卯。现依此画风格,将这“丙辰岁”置于隋唐两朝再检索。则隋唐两朝共有六个“丙辰岁”,而在这六个丙辰岁的七十二个月里,初一的干支是“辛卯”的,只有唐显庆元年(六五六)的十二月初一。可是在用红外线拍摄的题记照片中,“九月”两字是很清楚的,所以月份不会有误。如果“九月”不误。那么“辛卯”两字就必然有误。“辛卯”两字若有误,则十五日的干支也必然不是“乙巳”了。就韦陀的记载看(丙辰岁九月癸卯朔十五日丁巳),《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自东汉迄宋,所有丙辰年九月初一的干支也都不是癸卯。此外,倘使这“丙辰岁”果如韦陀言是唐开成元年(八三六),那么那一年的阴历九月初一是“丁卯”,不是“癸卯”;十五日是“辛巳”,不是“丁巳”。

金荣华否定藤枝晃、韦陀录文的理由是“自东汉迄宋,所有丙辰年九月初一的干支都不是辛卯,……也都不是癸卯”,这种理由是不充分的,因为在唐宋时期,敦煌地区使用的是敦煌当地历法——敦煌历。此种历法与中原历法略为不同的是,非闰年时,每月的朔日干支,两者相较,有时相同,有时相差一、二日(据敦煌现存的30余件敦煌具注历,未见有相差三日及以上的)。闰年时,敦煌历与中原历的闰月有时并不相同,如敦煌遗书北图位079《唐贞观八年五月十日高士廉等条举氏族奏抄》文末题记为“大蕃岁次丙辰(836)后三月庚午朔十六日乙酉鲁国唐氏菇茗悟真记”。查陈垣《二十史朔闰表》,此年中原历闰五月。以此为例,我们比较一下二历朔日干支的区别。此年敦煌历闰三月,正好是中原历的四月,查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中原历四月为庚午朔,三月为大月,即30天。而据此敦煌历“后三月庚午朔”推算,若此月为小月,即29天,则敦煌历四月为己亥朔;若此月为大月,即30天,则敦煌历四月为庚子朔。则此公元836年的四月,若敦煌历闰三月为大月,则二历四月朔日干支,敦煌历比中原历晚30天;若敦煌历闰三月为小月,则二历四月朔日干支,敦煌历比中原历晚29天。以此推断,若为闰年,再考虑大小月因素,有时敦煌历比中原历某月的朔日干支相差为29至31天。金荣华根据中原历法去比对敦煌所出土的敦煌文献,而忽略了敦煌历的存在,其所得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

关于此画的绘制年代,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唐开成元年(836)”,一种是“唐大历十一年(776)”。首倡“唐开成元年”说的是韦陀,其在《西域美术》中首倡此说,其理由是根据其录文“丙辰岁九月癸卯朔十五日丁巳”及此汉文题记下的两行藏文题记,而判定这“丙辰岁”就是公元836年,即唐开成元年,因为那时候的敦煌正是吐蕃统治时期。韦陀的这一判定,其理由也是不充分的,因为此藏、汉并用的题记文字,只是显示了这幅佛画的供养僧人荜央是藏族,不一定是吐蕃统治敦煌期间才有的现象。另从此藏、汉题记来看,此画为荜央与另一位汉族供养人共同出资绘制的。从敦煌的历史来看,此种情况只能出现于吐蕃统治敦煌及以后的时期。另外,若据藏文题记中的“辰年”而判定此画是吐蕃统治敦煌期间所画,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敦煌文献中有时干支纪年下并用地支纪年。如S.1947va《咸通四年(863)敦煌管内寺窟算会》载“大唐咸通四年岁次癸未河西释门都僧统,缘敦煌管内一十六所寺及三所禅窟,自司空吴僧统酉年算会后,至丑年分都司以来,从酉至未一十一年。”。很明显,此文献中“从酉至未”的“未”为“癸未”。又,S.6781b《丁丑年正月算会帐》载“丁丑年正月十一日,就库算会,北梁户张贤君乙亥年丙子贰年课应见纳及沿梁破余,谨具抄录如后:准契见纳油数。先乙亥年八月与后于都师文进手内纳油壹斗肆胜,都师原惠于贤君手下领亥年秋季油五斗”。此文献中的“梁户”为归义军时期敦煌寺院中的常住百姓中的一种,则此文献为归义军时期的作品。此文献中的“亥年”为乙亥年。正如金荣华以上所言“倘使这‘丙辰岁’果如韦陀言是唐开成元年(八三六),那么那一年的阴历九月初一是‘丁卯’,不是‘癸卯’;十五日是‘辛巳’,不是‘丁巳’。”学术界多追随韦陀的“唐开成元年”说。另一种说法是此画绘制于“唐大历十一年”,主张此说的是金荣华,其根据是依据其录文“丙辰岁九月乙卯朔十五日己巳”而得出的。笔者不同意此说。若为“唐大历十一年”,题记就不会称“丙辰岁”,而称“景辰岁”,因为在吐蕃于唐贞元二年(786)占领敦煌前,唐代的避讳制度在敦煌是严格执行的,凡“丙辰”皆作“景辰”,此为避唐高祖李渊之父李晒讳而致。据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70“旧唐书避唐讳”条载“旧书避唐讳,凡丙皆作景。”唐前期,这种避讳制度在敦煌乃至吐鲁番是严格执行的。如现存于敦煌莫高窟第148窟前室南厢的《大历碑》及此碑文抄件敦煌遗书P.3608文末皆称“时大历十一年龙集景辰八月旬有十五日辛未建”。“大历十一年”为丙辰年,则此“景辰”实为丙辰。吐鲁番阿斯塔那第210号墓出土的《唐显庆三年(658)具注历》第7行有“□日景戌土成”、第24行有“七日景戌土建”。此二处“景戌”实为丙戌。而敦煌现存的30余件中唐及以后的敦煌具注历中,只有后唐时期的一件称“景辰”外,其余的皆称“丙辰”,不避唐讳。所以,从“丙辰”来看,此画应绘制于中唐及其以后。

对此画年代的考定,首先要确定此画绘制年代的上、下限,然后再对汉文发愿文题记中的“丙辰岁九月(?)(?)朔十五日(?)巳”进行考证。据唐智升《开元释教录》,不空绢索类佛典的初译为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于开皇七年(587)译《不空羂索咒经一卷》,千手千眼观音类佛典的初译是在初唐贞观年间,如意轮观音类佛典的初译是在初唐武则天时期。但莫高窟如意轮观音变、不空弱索观音变首次出现于大历十一年的第148窟。又据前所述,至迟在“大历十一年”时,在敦煌地区还严格执行唐代的避讳制度,故此画上限不会早于“大历十一年(776)”。另外,从敦煌文献中有纪年的文献来看,吐蕃占领敦煌前,多用中原年号纪年;吐蕃占领敦煌及归义军时期,时用干支纪年。另据前所述,有汉、藏僧俗共同出资绘制供养佛画,从敦煌的历史来看,只能出现于吐蕃占领敦煌及归义军时期。再从此画的风格及用色来看,此画绘制于中唐以后。从以上因素综合考察,此画绘制年代的上限不会早于吐蕃占领敦煌的“贞元二年(786)”。其下限不会晚于敦煌藏经洞的封闭。而对敦煌藏经洞封闭的时间,学者们有不同意见,但大都认为莫高窟第16窟甬道表层壁画大致属于曹氏归义军晚期或西夏早期重绘的,而西夏统治敦煌的时间为1036~1227年。西夏早期则为11世纪末12世纪初,故此画年代下限不会晚于12世纪初叶。8世纪末至12世纪初期间的“丙辰”年有唐“开成元年(836)”、“乾宁三年(896)”、后周“显德三年(956)”、“大中祥符九年(1016)”、“熙宁九年(1076)”、“绍兴六年(1136)”。而据前金荣华所称“这一行的最后两字,地支‘巳’字很清楚,‘巳’字上面的天干则笔迹几乎已都褪失,只能看出是一在顶端以一横起笔的字。”在六子甲子中,地支为“巳”的组合有“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五个.而以“‘巳’字上面的天干……只能看出是一在顶端以一横起笔的字”来看,所以这“丙辰岁九月十五日”的干支必然是“己巳”、“乙巳”、“丁巳”三者之一,即为“丙辰岁九月乙卯朔十五日己巳”、“丙辰岁九月辛卯朔十五日乙巳”、“丙辰岁九月癸卯朔十五日丁巳”三者之一。

同类推荐
  • 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正一原始佛学是佛学的母体,其因果论和“迁流”观,蕴涵着辩证思维的内容,对后世佛学影响极大。因果论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众生的行为与其果报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二是宇宙万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关系。在原始佛学看来,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依一定的。
  • 中观精要

    中观精要

    著名藏学家、学者、翻译家白玛旺杰,对包括藏传佛教在内的藏文化的各方面,有深厚的功底,同时对中文及世界文化也有广泛的涉猎,他精通汉藏英三种语言。在翻译领域,可称得上是一位翻译家,在学问方面,则是一位大学者。
  • 低调才好

    低调才好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七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情形,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该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证严法师讲孝道

    证严法师讲孝道

    父母爱子女真如源远流长的河水啊!他们爱子女的心,就像水由高处往下流,非常的自然;而要求子女以同样的心孝顺父母,就像水由低处往上流般的困难!我常说父母疼爱子女是一辈子的事,直到自己的生命终了才停止;而子女爱父母的时间又有多长呢?父母辛辛苦苦地把子女抚养长大,大多数的子女一旦成家立业,就会说:“我自己有家庭要照顾,哪有办法再照顾到父母呢?”如果对自己的父母——给你很多亲情的人,你都不知道要去爱他们,你真的能去爱那些与你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吗?所以说百善孝为先,真正的好人是从尽孝开始。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热门推荐
  • 沉冤曲之西行悲歌

    沉冤曲之西行悲歌

    天帝十子为祸人间,后羿射杀之,天帝怒,人间洪水滔天。被世人称为“四凶兽”的饕餮、梼杌、浑沌、穷奇为使洪水得治,被世人误会追杀。善?何为善?梼杌说:“为了更大的善不得不付出一定的恶,无可选择。”
  • 重生之妖娆帝后

    重生之妖娆帝后

    她被人诬陷勾结外男,不守妇道,被皇帝无情地处死。重生之后却发现,原来这一切不仅仅是被人诬陷这么简单,她成了别人利用的工具。为了复仇,为了给自己讨回一个公道,她步步为营,一步步向上攀登,成就一代帝后!曾经,诬陷她的人,她要一个个向她们讨回公道。曾经,辱她伤她的人,她要他们一个个付出代价!
  • 南派

    南派

    三叔什么时候把狗皇帝的墓给掘了。哈哈,我南派三叔誓要盗尽天下之大墓。一个天才,一个落迫的家族。一人一派,南派这个三流都算不上的门派。在一个坚强男孩手中崛起的故事。传说中的武神可否再现江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花语程行同人文

    花语程行同人文

    白云悠悠,他因家族之间的争议而弃族来到一片陌生的地界,在这里,他无依无靠,靠自己的能力与修为,在此逐雄
  • 返魂石之情有所困

    返魂石之情有所困

    一次意外让他提前回到了冥界,一次意外让他遇见了当初的有缘人,也是孽缘的再次开始。本不该再相遇的人会演变成怎样的情况?早已该逝去的人,突然又活了过来,站在他们二人面前不知又会有怎样的结果......
  • 天地無仙

    天地無仙

    天地夺我挚爱!我要这九天不存仙!这是起源于九天之下的故事,风云为谁而撕扯,大地为谁而崩毁!此路我要走出自己的無限!
  • 身怀吞食天地系统

    身怀吞食天地系统

    夜修,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却意外获得了吞食天地系统,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 超级菜鸡召唤师

    超级菜鸡召唤师

    “戒指从何而来?”“星星又为何化为士兵?”“从何而来的武器?”“各种宝石从何而来?”“自己为何如此菜鸡?”“自己该乐于助人还是冷漠无情?”“面对异族入侵该如何是好?”菜鸡召唤师李泽天,带着众多疑问,在这危险的末世中寻找答案,却不料答案竟是……
  • 心魂炼天

    心魂炼天

    一个赤手空拳的小小少年,在风雪夜里,报了血仇,亦是葬送了自己。孤魂悠悠,少年在一个山洞内醒来,却面对着被抛弃的残忍和决然。···这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这里有一个面瘫的狼性少年和一只喜欢吐槽卖萌的魂兽。何为心,何为魔?历尽磨难,却终是不懂。那就只以我心,炼葬了这片天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