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的命脉,不在于把东西卖出去,而在于实现消费者与企业的互利共赢,而云端技术的出现,让企业真正看到了互利共赢的曙光。企业要把“云上”的东西分享给客户,让他们了解企业,信任企业,从而把他们的数据反馈给企业,丰富企业的云端。这样,数据相生相息,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就能帮助带动企业的大数据营销更进一步。
11.1互利共赢:每个人既是数据的受益者也是制造者
现在的数据技术日新月异,每一家企业都在尝试用数据盈利,在很多消费者看来,这实质上是在压榨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只不过想让他们花更多的钱而已。而数据技术的弊端也在逐渐暴露出来: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频频被提到台面上来,企业对于数据安全保护意识太差;客户时刻被那些数据骚扰着,各种各样的企业都会想方设法从你口中套出你的个人数据……看起来确实是这么一回事,但其实,在“大数据时代”没有真正的输家,每一个人都是数据的受益者。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些用户所提出来的问题的确存在,但毕竟是极少数的意外情况,因为很少会有商家愿意把自己辛苦来的数据跟别人分享,他们恨不得找个保险柜给锁起来,又怎么会拿出来到处炫耀呢?数据泄露的问题只是极少数情况。
那么,企业收集数据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当然是为了从客户的性别、年龄、购物心理、消费习惯这些特征当中,了解到你到底属于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需求或者是在将来可能又怎样的需求。就比如说某教育网站收集了一个高一学生的数据,那么在三年后的高考前,网站就会给他推送一些考前备战纲要、考试心理辅导之类的内容。即便是企业最终的目的是为自己赚钱,但是首先它要讨好顾客,提高顾客的消费体验,让顾客受益。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使用的云技术,就是反映这个问题的最好体现。云技术是指通过庞大的互联网收集用户的信息,经过系统地整理和归纳之后加以储存的技术。云储存不需要占据现实当中的空间,只要提供服务器,就能让这些数据“永世长存”,而这些数据也能通过云技术,随时随地回传给需要它们的企业或者是个人用户。这项技术的基础建立于互联网的发展,没有实体所以显得飘渺无比,就像是天上的云一样难以捕捉,所以被人们称为“云”,而储存数据、处理数据的地方,就是“云端”。
专注于母婴用品和孕妇产品的帮宝适公司就是一个非常注重消费者消费体验的企业,也是云技术的一大受益者。像这样的专业日化用品行业,如果不能对客户表示实实在在的关怀,给他们提供真切的便利,那么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所以,利用云技术来实现双方共同收益就成为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正是因为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帮宝适的每一个营销环节,都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帮宝适在同行业内,首创云端数据管理模式,借助一款名为Mobile Mom的手机软件,能够时刻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比如刚怀孕妈妈的孕期等数据,都会被上传到帮宝适的云端服务器中。针对收集来的这些信息,帮宝适进行了严密的分析处理,然后将这些处理过的数据以各种小工具的形式推向顾客,比如预产期计算工具、孕妇体重控制工具、婴儿取名工具、孩子踢肚子计算器等,都能很好地帮助孕妇群体掌握怀孕后的身体状况以及发生的变化。这些有趣的功能,实际上就是对于用户数据进行云端处理后的产物,然后再将这些数据从云端“摘下来”,作为成熟的果实提供给消费者,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而帮宝适也没有忘记自己做营销的初衷,对于这些顾客,他们通过数据分析出他们所处的怀孕阶段,然后再给她们推荐每个阶段将会用到的公司产品。有了数据和云技术开路,帮宝适的营销自然是无比成功的。
帮宝适公司做的这些事情,并不是没有意义地讨好顾客然后取得顾客的信任再进行销售,而是实实在在地在为客户的利益着想,手机APP如此,利用云端技术同样如此。
每个人都应该是数据的受益者,因为他们是数据的创造者。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之所以能够实现数据的收集,除了靠自己选对了方法以及不懈的努力之外,最主要的数据来源便是客户的主动配合。提供数据给企业,就是客户创造数据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客户虽然中途不一定会再次给企业提供数据,但他们依然是数据的创造者,原因我们在前面早已讲过——随着人的成长,数据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所以只要客户一直存在,那么他们就等于是在不断地创造新的数据,让数据充满生命力。帮宝适公司的云端数据系统,就是从客户的身上不断收集数据,并且把这些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以及细致的分类之后,以一些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回馈给客户,让客户受益。企业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必须树立其正确的数据观,要让客户的数据为他们自己服务,客户才会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数据交给企业。否则,企业骗了一个客户的感情,就会永远地失去他。
凡事多为客户的生活考虑,客户自然会为企业的营销考虑。这句话,不应该仅仅是一种方式方法了,而是应该上升为一种理念。真正树立凡是为客户考虑,以客户的利益为先的服务理念和态度,站在客户的角度,学会从他们的利益出发看待问题,这才是人性化服务的精髓。帮宝适的数据化营销,就是一个全方位服务的过程,它替孕妇群体考虑到了很多问题,其中有很多问题甚至是孕妇自己都没有想到的,这样的服务堪称细致入微,这一点我们从那些新奇有趣的数据管理小工具就可见一斑。企业只有清楚地认识到人性化服务的核心内容,并且投入实际行动,客户自然会被企业的诚意打动。而这些被打动的客户,会很快成为企业的忠实“粉丝”,那么营销自然就不成问题了。
云端数据技术并不是光收不用,还要取之于顾客,用之于顾客。企业的数据,是通过各种渠道从消费者那里收集来的,收集来的数据总不能放在那里等着发霉吧?最终还是要使用这些存在云端的数据做营销的。而就像我们前面讲的那样,数据来源于顾客,那么企业就要把加工过的数据还给顾客,让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享受到自己的数据所带来的成果——这也是企业的成果展示。最终,消费者与企业双方,才能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11.2数据挖掘:只有分析过的数据,才能成为营销数据
2013年,是大数据浪潮汹涌的一年。
2013年,腾讯公司在广州举办的年度“智慧峰会”上,各大企业大佬纷纷汇聚于此,共同探讨企业在“大数据时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希望能够结合各行各业的智慧,来思考国内各企业的发展方向。会议期间,梦芭莎集团的董事长佘晓成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他以梦芭莎自身的数据管理经验为例,说:“企业要做好大数据,必须学会数据分析,深挖大数据的隐藏含义,梦芭莎在使用数据技术时,就是通过分析后的营销数据,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让企业库存的销售率从去年的80%上升为今年的95%,大大提高了订单的成功率与仓管效率。”
佘晓成的发言引发了我们的深思:什么叫营销数据?难道我们收集来的数据不是营销数据吗?不能够直接使用吗?
营销数据其实并不是企业通过直接数据收集就能得到的,因为数据反映的是现象,而营销数据反映的是这个现象背后的本质,自然是不同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收集回来去年的销售数据,知道去年的销售量和销售种类,这就是最原始的数据。只有我们深度挖掘,通过这个销售量知道了今年比去年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销售种类的分布,哪一种卖得好、哪一种卖得不好,这些才是对企业有用的营销数据。就像上面的案例中所说,梦芭莎集团的营销数据,就是他们的库存销售率从80%上升到95%,意味着他们有可能要扩大库存储量,来放置更多的产品,避免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除了梦芭莎之外,其实能把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工作做好的企业还有很多,也正因如此,它们无不是业内的领军人物。化妆品牌巴黎欧莱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巴黎欧莱雅集团推出了一款他们专属的APP,名为“时妆时刻”,目的是为了在收集顾客的需求信息同时,完成对于信息数据的统计及分类工作,以帮助巴黎欧莱雅发现自己的彩妆产品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在这款APP上,用户可以通过彩妆拼图的功能,来给自己的照片进行网上试用化妆品,并且给用户提供巴黎时装周、戛纳电影节现场那些大牌明星的化妆方法,作为参考。软件还提供给用户一些常见的学习化妆的技巧,以及大牌潮流资讯等服务。这个功能通过彩妆互动,拉近了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时妆时刻”对于数据收集与分析有着天然的优势,通过调查消费者对于哪一类型的化妆品需求最大、欢迎度最高,软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数据上传到云端,让管理者一眼就能看到,并且根据营销数据所提供的发展趋势决定是否进行产品调整。
从巴黎欧莱雅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呢?除了它与用户在互动环节做得很好、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消费体验之外,还非常注重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千万不要轻视这一点,因为数据技术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做到的,而是要企业去真刀真枪地学会数据的管理与转化,才是真正玩转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