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企业的决策者一直都是人,而且在未来也始终会由人来扮演。但是在当下,市场风云变幻,消费者的需求种类、数量也在时刻发生着改变。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在制定营销决策的时候,绝不仅仅只能靠人来参与。数据时代,终归还是要靠数据说话的——只有让数据参与到我们的营销决策当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脑与数据“双剑合璧”。
7.1唤醒数据:利用已有客户数据,而不是重新索要
数据收集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繁琐到人们做完一次就不想再做第二次。再加上即便数据技术让数据的收集成本降低了,但是企业总要投入一定的管理费用和数据的购买费用,这些都是钱。企业还会想:数据既然用过了,肯定就作废了啊,我们再去找顾客要,他们肯定会反感的。那么,有没有这种不做第二次收集的可能性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一起回顾一下前面,我们在讲“数据一生”的时候说过什么?数据是随着人的成长而在不断发生变化的,但是这种变化是可以预知的,因为我们自己本身也是时间长河中的一员,我们知道一个人生老病死会经历什么,需要什么,所以这些数据既是未知的,也是已知的。
针对这些已知的数据,企业要做的事情,无非就是三个:整理、保存、唤醒。跟着这“三步走”,企业的数据管理就不再是让人纠结的难题了。
众所周知,奥斯卡奖有24个奖项,而奖项的归属更是每年最大的悬念。可2013年,这一悬念竟然被一个人打破了,他就是微软纽约研究院的经济学家大卫·罗斯柴尔德。2013年,他利用自己的数据技术,分析往年获奖情况和规律,预测了当年24个大奖的归属,出人意料的是,24个奥斯卡奖项竟被他猜对了19个!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人们纷纷推测:他只是运气好,2014年的奥斯卡,他绝不会再如此走运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罗斯柴尔德这次的预测更加轻松,他只是简单录入了几个数据,就得出了2014年的奥斯卡归属,而这次24个奖项,更是被他“蒙”对了21个之多!当被人们问及他为何具备如此魔力的时候,他只是说:“这不是魔法,我只是在做最简单的数据收集、分析、整理、保存和再利用罢了,这就是大数据的魅力。”
我们可以在罗斯柴尔德的预测中看出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他的数据,绝不是一次性使用的或者是固定的。他只会在刚开始的时候索要、收集往届奥斯卡获奖的数据,但在之后2014年的预测当中,并没有再去做一次数据的收集工作,可却依旧能预测得如此准确。罗斯柴尔德的秘诀,就在于他的数据是活的,是有生命的,是不断发展着的。
这句话看起来有些难以理解,那么我们不妨把它拆分开来,看看其中的具体含义。
物以类聚,数据也是需要归类的。数据的归类整理,是我们把数据真正变成“自己的数据”的主要环节,因为不整理,你就不知道这些数据能够表达一些什么样的含义,那么数据就永远只能是数字。就以案例中罗斯柴尔德的奥斯卡获奖数据为例,往届各个奖项的获奖人员和作品名单、电影的种类、演员的受欢迎程度、电影制作过程甚至是演员的个人生活习惯等数据,都是通过他长期的整理和归纳,才显得如此的条理清晰。
建立属于自己的独家数据库,让数据不再流失。把数据归类整理,是为了更好地储存数据。而这种储存,就是企业建立数据库的关键过程。你或者是归类之后录入你的企业硬盘当中,或者是存入企业的专有数据库服务器,这都是行之有效的储存方法。罗斯柴尔德认为:存起来的数据,也会在将来给人们创造更多的财富。就像是我们买的菜,吃不完放在冰箱里,以后慢慢吃,这个道理是很浅显的。他建立起一个专有的“奥斯卡数据库”,来存放他的数据,以便日后的不时之需。这是数据技术中一个很有必要的环节,是值得企业去学习的——这既可以给我们节约数据收集的时间和成本,也避免了对客户的二次索要,让顾客厌烦,还大大提高了营销的效率。
数据不是死的,它们也会变,也会成长。有了数据的归类整理能力,再加上独有的储存数据的手段,还能够定时的唤醒数据,给用户发推送,这就意味着数据永远不会是死的,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既是人为施加的,也是数据主动发生的变化。举个例子,企业在收集某顾客数据信息的时候,他才20岁,那么十年以后呢?他已经是被归到30岁的客户范畴内了。这是很显而易见的数据变化,也是企业应该能够想到的最简单的事情。那么,我们能够观察到这种变化,了解了数据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又何必去扰人扰己,再做一次数据收集呢?
7.2唤醒客户:按时营销推送,让客户知道你记着他
光唤醒数据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企业营销的目标是人,也就是客户,所以企业最终的目的是唤醒客户。可是,企业拿什么来唤醒客户呢?客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睡着了需要企业去叫醒,而是他们的某些需求,使企业必须去通知他们:是时候花些钱,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了,要买什么赶紧买吧。
而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广告,数据满天飞的时代,所有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个同样的方法,来唤醒他们的客户,那就是营销推送。
营销推送也就是广告推送,说白了就是给用户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打广告。而广告的实质是信息,那么营销推送的真实含义,其实就是信息的推送。这些信息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溯本追源的话,还是企业在一开始做数据收集的时候,千辛万苦从各个渠道收集来的。企业通过顾客的购买,知道了他们需要什么,然后再把他们想要的东西推荐给他们,这就是一个数据无限循环、无限发展壮大的圈子。
企业的营销推送,是绕着这个圈子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目的,就是把这个圈子越转越大,越转越顺畅。那么,现在有哪些主流的营销推送手段或者说平台呢?
1.电话销售咨询服务。电话销售其实还属于传统的营销推送手段,在互联网出现后,无论是覆盖范围还是服务效率,都处于明显的弱势。但是作为一种独特的推送手段,电话推送还是有其天然的优势的。由于是跟客户直接聊天,所以这种方式得到的信息真实性仅次于当面咨询,也让客户更难以拒绝。但相对地,这种方式也更容易引起抵触,被归纳到骚扰的范畴内。
2.电子邮件销售。电子邮件销售的覆盖范围很大,大到每秒钟都可以群发数十、上百封邮件,但是准确度稍微差了些,因为在没有确定客户群的前提下,企业所选择的邮箱地址是随机的,被查看或是回复的概率也就更低,甚至还会发到很多无效的邮箱中,最后成了垃圾邮件。
3.使用微信、微博、人人等社交平台的营销账号。这是现今最主流的推送模式之一,几乎所有有名有姓、有头有脸的企业,都会在这些主要的社交平台上有自己的官方账号。利用这些账号,企业可以实时地发布广告推送给自己的客户群,也能利用这些庞大的人际资源,来给自己拉拢更多的客户。
4.借助淘宝、苏宁易购、一号店等网络销售商。网络销售商做的就是销售,他们立足于网络,占据了先天的优势,所以也是各商家的重点合作伙伴。热销产品,还有支付给网站推送费的产品,都有机会被推送给消费者,让全国的用户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企业的广告,范围大,效率高,也最能吸引眼球。
5.各公司自己的APP或者是植入其他APP中的营销广告。拥有一个自己的手机APP在现在也不是什么难事了,只要找软件开发方,支付一定的费用,一款属于自己的APP就诞生了。当然,如果企业担心推送的影响力不够的话,也可以利用一些热门的软件做广告,比如《找你妹》《捕鱼达人》《我叫MT》这些当红的游戏,都有很多植入广告和推送广告。
在唤醒客户方面做得好的企业数不胜数,他们的推送信息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下面就是一则成功利用营销推送达到企业预期目的的案例。
2013年,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正式入驻微信,创建了自己的公众账号。在很多人看来,航空公司需要做什么营销呢?利用微信这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东西,又怎么能帮助南航进一步发展呢?很多人甚至一开始就不看好这次营销,嘲讽说道:“他们还忘了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坐飞机不准用手机。”然而,南航用它的实际行动,让这些质疑者纷纷闭上了嘴。南航首创微信服务,在账号的主界面设置了几大类别的服务,包括航班查询、预订机票、在线支付、办理登机牌、获取电子机票等功能,都可以一键完成。这极大地便利了消费者的生活,再也不用大老远跑到机场,或者登机前急急忙忙地办理繁琐的手续了。而南航还会让每位客户填写一份数据统计单,然后妥善保存起来,定时地给那些经常坐飞机出差或者旅游的用户发送推送消息,让他们在第一时间掌握航班咨询。推送的内容除了广告之外,还有特价机票、旅游攻略等吸引人眼球的内容,深受广大用户喜爱。
南方航空公司的微信推送,就是利用微信客户端来完成的广告投递,不仅实时性强,操作简单,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又怎么能不受欢迎呢?
其实,不管企业是用什么手段实现营销推送的,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式方法,就能起到它应有的营销效果。
准时最重要:必要的时候,准时唤醒你的数据。存在冰箱里的事物,总是要拿出来吃的。数据在数据库存着,也是在必要的时候拿出来使用的。企业通过这些数据,能够获悉消费者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时候想要,就可以以此来判断他们的需求频率。判断出来频率,就要准时地唤醒这些数据,然后根据数据给出的判断结果,定时地给客户发送推送信息,让他们知道自己所关注的商品和服务的最新动态。飞机班次是一个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动态数据,那么就更应该注重消息推送的准时了,南航能够把营销推送跟微信账号结合起来,实在是航空行业的一个创新之举。这样,既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销售额,也能体现企业对于客户的足够重视。再比如上一节中,亚马逊会定期地给客户的邮箱发些广告、信息,就是在定期唤醒他们的数据。就像很多人打趣抱怨说:“根本没人关心我,我过生日,只有10086给我发祝福短信,还顺便让我开通什么业务。”虽然是抱怨,可即便是被10086关心,他们的心里也会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