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用糊弄的心态面对工作
没有10%的销售利润率,就算不上真正的经营。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一个人只要理解工作的含义,并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那么他就能够拥有一个充实幸福的人生。
稻盛和夫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处于一个没有方向感的时代。这种说法来自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人们找不到一个给予明确方向的行动指针;另一方面,人们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带来极大的困惑。比如说,整个社会的老龄化,年轻人的比例减少,人口负增长,地球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等。在这些危机与困惑中,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在变化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混乱。
在人们价值观的混乱中,表现得非常显著的一点就是对于“劳动”观念的扭曲,以及对于人们赖以为生的“工作”的认识改变。现在社会的大多数人已经无法对工作目标和意义有一个正确地认识。于是,“劳动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努力工作”这样的问题出现得越来越多。
现在的年轻人中间,有相当的一部分不喜欢自己的日常工作,讨厌劳动,而且还尽可能地逃避工作责任。这种倾向在明显的滋长。更有甚者把“努力做好自己工作”、“拼命进行劳动”看得无足轻重。他们报以积极工作的人嘲笑和轻蔑。
稻盛和夫认为,一个人难得来到人世上走一遭,如果就这样马虎度过的话,可以说没有什么价值。稻盛和夫多年来对工作的实践体验和思考说明:劳动和工作可以给一个人的人生带来巨大的喜悦和收获。
员工之“行”
许多人刚刚一脚踏入社会,就把工作看做苦役,而且认为这种苦役剥夺人性,甚至很多人,选择了啃老,干脆不去求职、不去工作,在双亲的庇护下混日子,还有人不从事正经职业,靠打零工做兼职填饱肚子。
劳动观念、工作意识的改变,导致了无固定工作的自由职业者的增加,这是必然结果。很多人都希望工作又轻松、赚钱又多。这些人都是抱着心里不愿意工作,但因为要糊口又不得不做的心态。以这样的心态怎么能做好工作上的事呢?不愿意受工作环境的束缚,只重视私人生活的时间,只对个人感兴趣的事情投入精力,这样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警惕。
当你在为公司工作时,无论老板把你安排在哪个位置上,都不要轻视自己的工作,都要担负起工作的责任来。那些在工作中推三阻四,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对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的人,往往是职场的被动者,他们即使工作一辈子也不会有出色的业绩。
工作即是磨砺心志的修道坊
无论成功或者失败,真正的胜利者都能利用造物主给予的机会,磨炼出纯净美丽的心灵。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工作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崇的行为,它能够铸造人格、磨砺心志,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
稻盛和夫曾谈到,他在一个电视访谈类节日中看到记者采访一位木匠师傅。这位修建神社的木匠师傅所说的话,很令他感动。
那位木匠师傅说:“树木里居住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树木中生命发出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龄的木材时,我们须以精湛的工作态度来对待,因为我们的技艺必须像有着千年树龄的树木一样,要经得起千年岁月的考验。”
这种动人心魄的话出自一个平凡木匠之口,但是,这种话只有终身努力、埋头于工作的人才能说出来。
木匠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呢?它的意义不在于使用工具建造美轮美奂的房屋,不在于不断提高木工技术和工艺,而更在于磨炼人的心志,铸造人的灵魂。这是稻盛和夫从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木匠师傅的肺腑之言中听出的深刻意蕴。
那位木匠师傅已逾70,职业生涯一直就是修建神社。只有小学毕业的他几十年间从事着木匠这项工作,辛苦劳累。他也曾不胜厌烦,甚至有时也想辞职不干,但坚忍的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几十年如一日地承受和克服了种种劳苦,勤奋工作,潜心钻研。像这样的,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种职业。埋头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塑造了他厚重的人格。孜孜不倦的他在经历了一生的劳苦和磨难后,才用自己的体会说出如此语重心长、警醒世人的人生智慧。
像那位可敬的木匠师傅一样,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项职业,埋头苦干,这样的人最有动人心弦的魅力,也最能打动人。稻盛和夫曾经说过,工作是对万病都有疗效的灵丹妙药,通过工作可以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让自己的人生命运时来运转。将自己的工作当做信仰,把劳动看得高贵神圣,是非常值得推崇的。
员工之“行”
提升心志是一件说来容易做来难的事,许多寺庙里的僧人经过了长期严格的修行,也没有能够做到真正的提升心志。然而,在工作中却埋藏着可以达到这个伟大目标的强大力量。
一个人的发展与成长,天赋、环境、机遇、学识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勤奋与努力。没有自身的勤奋,就算是天资奇佳的雄鹰也只能空振双翅;有了勤奋的精神,就算是行动迟缓的蜗牛也能雄踞塔顶,观千山暮雪,渺万里层云。成功不能单纯依靠能力和智慧,更要靠每一个人自身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
工作能够强大一个人的内心,帮人克服人生的种种磨难,让命运获得转机。只有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不断磨砺心志,才会具备厚重充实的人格,在生活中像大树而不是芦苇,做到沉稳而不摇摆。
生活在现代的年轻人,承担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以及创造未来的重任,在工作中不可好逸恶劳,不要逃避困难。怀着一颗纯真自然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是接近成功以及磨砺心志最好方法。
辛勤的劳动是人格精进的“道场”
艰苦奋斗地过一生,要比好逸恶劳、追求轻松的日子好得多。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凡是功成名遂的人毫无例外,都是不懈努力,历尽艰辛,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才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成就伟大功绩的同时,他们也造就了自己完美的人格。
在给人类带来近代文明之光的西方社会里,“劳动乃是苦役”这个观点相当普及。也就是说,对于西方社会的人而言,劳动本是一种令人厌恶、让人痛苦,但又无法摆脱的无趣的事情。因而人们产生了近代的劳动观:应该尽可能缩短工作时间,并且尽可能增加工作报酬。
稻盛指出,在日本,本来并不存在这样的劳动观。而且,在还没有进入现代社会的日本,人们无论从事哪种职业,总是从早到晚辛勤地工作,并以此为荣。他们认为,劳动能带来成就感、兴奋感、充实感、自豪感,并能让人明白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劳动是尊贵的行为,尽管劳动本身十分辛苦。
比如说,有很多心灵手巧的工匠,他们潜心提高技能,打造出令人愉悦的产品,他们的内心就会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和成就感。原因在于他们把劳动看做是实现自身价值、完善个人人格的“精进”的道场。他们认为劳动是一种修行,这种修行既能锻炼技能又能磨炼心志,一举两得。可以这么说,曾经很多日本人都是以这种有深度的、正确的劳动观和人生观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
但不幸的是,近年来随着社会逐步西化,日本人的劳动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许多日本人把劳动单纯地看做一项苦役,甚至产生厌烦劳动、厌恶工作的心理。其实,正如稻盛指出的那样,劳动不单单是为了获得维持生活的食粮,更是完善内心的一种途径。
稻盛和夫认为:想活得好,就要干得好,这一点非常重要。
员工之“行”
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每天的工作来不断磨砺自己的心智、提高自己的品格。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全身心投入当下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中去,全神贯注,精益求精。将人的心灵比作一块土地,这样全心工作就是在耕耘心灵的土地,深沉厚重的人格将成为最宝贵的收获。
劳动能塑造一个人的品格,我们应通过每一天认真、努力、踏实的工作,逐步完善自己独立、诚实、优秀的人格。
工作增添生命的味道
遭遇艰难困苦而想要摆脱,这就是人。想要摆脱却怎么也摆脱不了,这种情形往往居多。倒霉也罢,厄运也罢,忍受它们,保持开朗的心境朝前看,坚持努力、不懈怠,这就是人生。我的人生就是这样,靠着开朗的心境和不懈的努力,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工作是增添生命味道的食盐,工作是奠定幸福的基础。要想在工作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当你迷恋工作的时候,工作才能给予最大的恩惠、让你获致最大的结果。
松下幸之助认为,工作是快乐之源,“在工作中我经常提醒自己,每件工作都蕴含着独特的美感,如简约之美,和谐之美,速度之美等,而我的任务仅仅是把美感发掘出来而已;别忘了,美的事物永远让人感到舒畅快乐”。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松下幸之助那样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稻盛和夫告诫年轻人,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你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则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一个人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概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而且,即使进了自己所期望的公司,也很少有机会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从“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开始。
在稻盛和夫看来,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当我们把“被分配的工作”当成自己的天职,当成自己的意愿时,就不会再把困难当苦难,相反,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获得无尽的动力去埋头苦干,做出成果。而一旦有了成果,就会获得大家的赏识和好评,这样你就会更加喜欢工作了。如此反复,良性循环就开始了。
稻盛认为,工作是增添生命味道的食盐,工作是奠定幸福的基础。要想在工作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当你迷恋工作的时候,工作才能给予最大的恩惠、让你收获最好的结果。
员工之“行”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的目标就是自我的完全展示,而工作正好提供了这样的舞台。当我们全力专注于一个方向,并真正为其付出心血,才能使我们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就像高山之流水,没有分支才会走得更远。工作也是一样,我们要试着去迷恋工作、热爱工作。当我们专心致志于工作直至痴迷,就会不经意忘却身边的烦恼,忘记身上的苦痛,从这个角度来讲,工作也是包治百病的良方。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也朝你笑;你对他哭,他也朝你哭。当我们不喜欢工作抱着勉强接受,不得不干的消极态度时,你就会经常牢骚满腹,那么很多潜力你也不会去挖掘,前程似锦的人生就会被虚度年华。
我们劳苦的最高报酬,不在于我们所获得的,而在于我们会因此成为什么。洛克菲勒说过,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所以当我们赋予工作意义,不论工作大小,你都会感到快乐,自我设定的成绩不论高低,都会使人对工作产生乐趣。如果你不喜欢做,即使简单的事也会变得困难、无趣。
注入深沉的热爱,事情才能尽善尽美
我要告诉你们,只要满怀希望,持续不断地努力,人生之路一定光明。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产品,倘若不注入如此深沉的关心和热爱,事情就很难做得尽善尽美。
京瓷公司在创建不久,曾制作过“水冷复式水管”,这种水管的作用是用来冷却广播机器真空管的。之所以订单发到了京瓷,是因为过去生产这种水管的企业的技术人员走了。
由于京瓷以前只做小型陶瓷产品,而这种水管尺寸太大,使用的是老式陶瓷原料,属陶器一类。并且要在大管中通小冷却管,结构很复杂。
当时京瓷本不具备制造这类产品的设备,也未能掌握相关技术。然而由于客户盛情难却,稻盛无意中便把任务应承了下来。既然接受了订单,就绝不可以失信于人,不管怎样都必须给客户一个满意的交代。
为了做好这种水管,京瓷付出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辛苦。比如说,原料虽然与一般陶器一样,使用相同的黏土,但是想让如此大的陶器均匀地干燥很困难。一开始,在成形、干燥的过程中,基本上几乎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因干燥不均而发生裂痕的现象频频发生。
产品的干燥时间过长,稻盛曾尝试在缩短干燥时间上下工夫,但结果并不那么尽如人意。稻盛采用各种方法反复试验,最后想出一招:在尚未完全干燥、处于柔软状态的产品表面裹上布条,然后向布条上吹气,让产品慢慢地、均匀地干燥。
这样,新的问题又来了。如果产品太大,而干燥时间又过于长的话,产品会受自身的重力影响而发生变形。为防止变形,稻盛又开动脑筋。最后,他决定抱着水管睡觉。
稻盛选在炉窑附近温度适当的地方躺下,把产品小心翼翼地抱在胸前,整个晚上都慢慢转动着水管。用这种方法干燥果然奏效,同时还防止了水管变形。
这在旁人看来,简直是疯狂的、不可思议的。当时的稻盛满脑子想的都是“把产品培育成人”,甚至把它当做自己的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正因为如此,稻盛和夫才能做到抱着产品转动了一个通宵。他通过这种让旁人看来心酸流泪的“认真不遗余力地工作”,顺利地完成了“水冷复式水管”的制造任务。
稻盛的经历告诉我们,不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多么发达多么进步,如果工作时缺乏那种认真不遗余力的感情,就无法品尝到那种成功的欣慰。
员工之“行”
在一些企业中,不少员工只是将工作当成一份养家糊口的、不得不从事的差事,谈不上什么荣誉感和使命感;甚至有很多员工认为,我出力,老板出钱,等价交换,谁也不欠谁的,谁也不用过分认真。他们只想做企业的老人,而不是企业的功臣;他们没有尽心尽力工作的精神,而是像老牛拉磨一样,懒懒散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些做法无异于浪费自己的生命,断送自己的前程。
年轻人常常对工作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许他们常常抱怨薪水太少,工作时间太长,在他们眼里,“工作是工作,自己是自己”,而这二者之间没什么关系,而且要保持距离。然而,想把工作做好,就应该消除二者之间的距离,领悟到: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
很多人可能会为了自己的不认真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实际上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果一个人总是为了自己的松懈而大伤脑筋琢磨如何辩解自己的话,那么他还有什么资格谈做人呢?有句话说得好: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