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东西都不见了。
比如,真正的长江鲥鱼——七八年前,吃鲥鱼在京口与扬州之间似乎还不是什么难事,然而现在恰如一千多年前嵇中散所弹《广陵散》一般,“于今绝矣”!
板桥曾有诗云:
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板桥诗词中出现的吃物,似乎一直是家常居多,这也说明彼时鲥鱼是扬州一带常见的鱼类——从《扬州竹枝词》似也可见一斑,翻开《扬州竹枝词》是很难不注意到“鲥鱼”二字的,比如:“小东门外市声哗,走遍长街日已斜,樱笋鲥鱼都卖过,一声声喊大西瓜。”这是清代诗人臧谷写的,极是生动,想象自己过去在扬州路过小东门的经历,这样的市声几乎触手可及。还有郭士璟的:
“约指樱桃熟始回,蜀岗一上一徘徊,为甚郎挑丝网去,鲥鱼不见江边来。”话说得很是俏皮,然而都可以证明春夏之际扬州一带鲥鱼的多而繁。清代对“扬州八怪”一直支持的大盐商马曰琯曾有雅集品鲥,据说当时有“佼味河豚媲”、“海鲜来四月”、“煮宜加荻笋”、“和不用茼蒿”等联句——我怀疑板桥或许也是参加过这一活动的。
一江之隔的镇江当时同样如此——两地本来便是共有一片大江,当地有“焦山庙里吃鲥鱼”的民谚,金山焦山之下,其实都是出产鲥鱼的绝佳之地,清代张葆光回忆京口时有诗称:“金山旅泊忆前年,起网兴者雪色鲜。细雨独沽京口酒,出庭新到枇杷船。”
鲥鱼其实生长在海中,农历四五月间洄流长江产卵,色白如银,由于每年洄游,如候鸟一般,故亦称为“时鱼”,据说游入江中的鲥鱼不吃食物,全靠消耗体内积蓄的脂肪,行至镇江扬州一带的扬子江面,最是鲜肥,而若再往上,由于脂肪消耗过多,味道要差上不少,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称“时鱼为吴人所珍,而江西人以为瘟鱼,不食”。鲥鱼当然不是瘟鱼,但若明白鲥鱼沿江上游而脂肪耗尽的道理,对于江西人不食鲥鱼是可以理解的。
鲥鱼脂肪,一半在其鳞片之下,故制作鲥鱼并不去鳞,清蒸熟后,鳞片半已溶化,油脂则渗入肉中,极其腴美。《调鼎集》称其“性爱鳞,一与网值,帖然不动,护其鳞也。起水即死,性最急也”。这些话说得很有意思,也很形象,且是有依据的。
既然出水即死,那么吃鲥鱼当然以在江中食用为最佳了——就像现在上海人吃螃蟹讲究的要跑到阳澄湖中一般,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吃鲥鱼者,讲究些的还是要泛舟江心——时令当然以清明前后为佳,在江边现捕现吃,那鲥鱼也被称为“出水船鲥”,吃完后,面对江上清风,观涛品茗,那样的生活是没有理由不让人神往的——当然,也仅此而已。事实上,我倒想着跟在渔夫后面,看他们利索地捕鱼,需要的话帮上一把,然后一起坐下喝杯小酒,渔夫若有兴致做上一条,那就顺便尝几口——但这也仅仅是想象而已。
虽说江西人看不上鲥鱼,然而皇帝佬儿对此却青眼有加,以至于上演了一出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相差无几的闹剧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有:“鲥出江东,今江中皆有,而江东独盛,故应天府以充御贡。”至少说从明代“鲥贡”即已开始,但这种出水便死的尤物要送入宫廷中,且让“御口”食得开心,自然是极难的——然而地方官有办法,他们把出水的鲥鱼用窖冰冻起来,以快船沿京杭运河或干脆以飞骑“速递”,总之哪样“以供上御”快,便用哪种方法。据说三千里路程,若是飞骑,需动用千匹快马,日夜奔送,二十二个时辰内也即到达。所谓“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这当然是劳民伤财之举!然而这与新鲜的鲥鱼到底是有差别的——也不过聊胜于无,想想那些居于京城的皇帝也甚是可怜,为了品个鲜味,如此兴师动众,且落下骂名,况且送到的鲥鱼也不见得有多新鲜,或者就是臭的。唐鲁孙先生就曾在一篇文中述及徐世昌做北洋政府总统时,其贴身近侍吃鲥鱼觉鱼肉糟败不如家乡熬鱼贴锅子的笑话——就吃鲥鱼来说,天子还真不如渔樵江渚者。
今鲥鱼吃法以清蒸居多,我在靖江吃过一次即是此法,鱼约尺长,鳞片凝脂一般,鱼身中间斜切数刀,嵌有薄而红的火腿片、笋片等,再点缀几朵香菇,撒几茎嫩葱,清妙可人——先吃的当然是带鳞片的肉,夹一块,鳞说片入口果然鲜美,一嚼即化,鱼肉印象倒不算深,唯记得鲥刺确实较多;另一次在扬州吃的有些像红烧,因为上桌鱼为深黄色,伴以嫩蚕豆,不知是不是东坡所云的“芽姜紫醋炙鲥鱼”,服务员只端上桌让我们看了看,便撤下分在各人的碟子里,一人一小块,据云一小块就值百元之多,然而味道似不及靖江清蒸法。
回头想想,在靖江吃鲥鱼时靖江尚属扬州,距今已是八九载光阴,那时可能是有真正的江鲥的,而在扬州所吃鲥鱼却在一两年前,虽云鲥鱼,显然已非真正的江鲥,而是养殖的鲥鱼,如今江鲥万金亦难求得——因为绝迹了!
这当然不是因为滥捕滥捞,明清两代,捕鲥鱼并不比现在少,真正少的原因是长江上的大坝,那些人类的所谓杰作让鲥鱼永远无法回到那生它养它的故乡,它们再也无法按时回到故乡产卵繁衍。
有一段新闻文字,极是触目惊心:“当年葛洲坝建成时,由于阻断了中华鲟上溯产卵通道,中华鲟成群跃起,在坝体上撞得头破血流,场面极其惨烈;青海湖周围由于拦河筑坝,入湖水量减少,结果成千上万鳇鱼死在洄游的路上,甚至形成了一条百米长、半米厚的鱼尸带……每建一坝,首当其冲受到危害的就是这些鱼类。”这是可以让人流泪的——长江之中还有另一个规模空前的大坝,两三年前所谓的“截断巫山云雨”豪言犹在耳畔,这当然是壮举,然而其对鱼类的影响呢?鱼和人一样需要故里,然而,它们却回不去了——那些人类的杰作让鲥鱼永远无法回到故乡,永远无法在童年的故乡生儿育女,故乡只会是在它们心中的一个永远的梦想,或者泡沫,而那些泡沫只能在人类的文字里见证一二。
它们只能在海里,无奈地被称作鲞鱼。没有了一年一度的洄游,它们当然不再是按时而动的时鱼——鲥鱼已死。
有一句话一度颇为流行——“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若真像鲥鱼一样,当故乡“沦陷”后,我们可以依赖的精神家园也就永远消逝不见——当这一切真正发生时,当每个人都回不去时,我们又能走向哪里呢?我们的存在又是为了什么呢?
这实在是很严重的问题。
2005年1月23日于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