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瑞士人后裔
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有一个风景秀丽的小镇,名叫塔斯堪毕亚镇。镇上长着许多草莓,还有玫瑰,四处洋溢着芳香。
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出生在这个小镇上。
海伦·凯勒的父亲,是一个定居于马里兰州的瑞士人。他名叫亚瑟·H .凯勒。他是拉斐特将军府上的一个幕僚之女的儿子,在美国南部邦联军中当一名上尉军官。海伦·凯勒的母亲,已经是他的第二个夫人了。
她母亲既年轻又漂亮。据海伦·凯勒自己介绍,她母亲家世也相当不错。母亲的祖父伯明杰·亚当斯与美人苏姗娜·伊·古德亨结婚,在麻萨诸塞州的纽伯里住了许多年。他们的儿子,即海伦的外祖父,就出生在这里,后来移居阿肯色州的赫勒纳。
外祖父在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之后参军,他为南方而战,战功显赫,因而成了一名准将。他与路丝·海伦·爱维利特结婚。战后,外祖父全家迁往田纳西州的孟菲斯。
海伦的曾祖父,卡斯帕·凯勒,一个瑞士人,是苏黎世第一位聋哑人教师。他写过一本关于聋哑人教育的书。她祖父是卡斯帕·凯勒的儿子。他占据了亚拉巴马州一大片土地,最后定居在此,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豪。她祖父每年都要骑马从塔斯堪毕亚到费城去为他的农庄采购物资。祖父文采飞扬,写过许多词藻华丽的信,绘声绘色地描述他当年的旅途生活。
她的祖母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乃是弗吉尼亚州首任州长的孙女。
总之,海伦家族中的这些人,都曾经有些来历。这给海伦后来的成功至少铺垫了殷实的基础。海伦有良好的条件受到教育,这是与她殷实的家底分不开的。
她是一个瑞士人的后裔。
2 突遭病祸
海伦·凯勒一家住在一幢别墅式的小屋里。此屋分为两间,一大一小,主人住在大间,佣人住在小间里。这栋小屋建于南北战争之后。海伦·凯勒父亲和她的母亲就在这里结的婚,并生下了她。这里风景优美,屋外爬满了葡萄藤,还有漂亮的爬壁蔷薇,以及好看的金银花藤蔓。还有一个小小花园。门廊掩映在黄玫瑰、牛尾草结成的屏风里,蜂鸟和蜜蜂常来常往,给人一种幽静恬淡的田园生活感受。
在海伦·凯勒未失明之前,小屋给她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蔷薇凉亭,老式花园,爬满英国青藤的栅栏,小屋……恍惚在梦中。
她祖父母的住宅就在她家附近,那是座富有古典气息庭院式建筑,花园中满是花草树木,围墙上则爬满了常春藤,因此,附近的人都称她祖父的住屋为“常春藤之家”。
祖父的花园里有茉莉花,还有花瓣像蝴蝶的蝴蝶百合花,以及许多散发出浓郁香味的花草。每当百花盛开的时节,许多花中,最诱人的是玫瑰花,这是种有枝蔓的玫瑰花,是玫瑰花中最美的一种,这种玫瑰花由于有枝蔓,可以由大门上垂挂下来,每当微风吹拂,附近都弥漫着清淡高雅的花香,尤其是在清晨,那种沾着露水的清香更是令人心旷神怡,好像走入了神仙的花圃。
她祖父刚迁来此地时,美国还处于拓荒时代,别说没有汽车,连个像样的城市也没有,这个小镇离费城有760英里,她祖父每一年都有一次骑马到费城去,采购些农场上所需的用品,而他在路途上的所见所闻,与今天的美国西部电影中的情景差不多。
海伦生下来,就成了家中最受宠的人儿。给孩子取个什么样的名字?为此,家中人争论许久。父亲说,她应该叫米尔德丽德·坎贝尔,这是父亲十分敬重的一个祖先的名字。母亲则不同意。她觉得这名字太别扭了,最后还是由母亲来定名。母亲说,要根据外祖母婚前的名字海伦·爱维利特来取名。父亲抱着小小的她去教堂正式定名,但是在路上他就把母亲给取的名字忘得干干净净。到了教堂,牧师问他:“您这女孩叫什么名字?”他恍然大悟,方记起祖母的名字,他说女孩的祖母名叫海伦·亚当斯。
“就叫海伦·凯勒吧。”父亲最后说。
幼儿时期,海伦就显示出好学而自信的个性。才6个月,她就能尖着嗓子说:“你……好……”
她是满周岁那天才开始走路的。据海伦自己回忆说,那天她妈妈把她从浴盆里抱出来,让她坐在大腿上。她突然被阳光映在光洁地板上轻轻摇曳着的树叶的影子吸引住了。她急忙从妈妈腿上滑下来,连跑带颠地扑向树影。但是,不一会儿,她那种兴奋感就消失了。她摔倒在地上,哭喊着要妈妈把她抱起来。
她开始感受着美妙的春夏秋冬。
春天来临,花开花落,处处鸟鸣,林木欣荣,景象万千,令她兴奋;夏日到了,满园硕果,玫瑰飘香,令她心旷神怡;秋天时光,四处都有金黄的景象,红枫飘落,令她活泼乱跳;还有,冬日……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就在次年2月,海伦·凯勒病倒了。
先是发高烧,接着几近昏迷。急得母亲和一家人团团转。可恶的病魔完全剥夺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使她变成了又聋又瞎的小孩。
医生说,她患的是一种怪病,叫做胃和脑的急性充血。
医生判断:她活不成了。
一家人哭得死去活来。他们是多么喜欢这个活泼的女童啊!
然而,奇怪的是她的病在一个大清早突然好了,高烧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全家人为此转哀为喜,万分高兴!
不过,谁也没有料到,从此海伦再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了。
关于这次生病的情况,海伦·凯勒本人有一段详细的论述:
我对那次生病的情况,似乎还模糊地记得一些。我特别记得,在我清醒的时候,我感到烦躁和痛苦,妈妈体贴入微地安慰我;我还记得,当我翻来覆去地从半睡状态中苏醒过来时,我感到极度悲痛和茫然不知所措。我把自己这双干热的眼睛避开光亮,转向墙壁;这光亮是我曾经十分喜爱的,可是现在却变得暗淡了,而且一天天越来越暗淡了。除了这些飞逝的记忆——如果它们确实是记忆的话——其余的一切似乎都是非常不真实的,就像一场噩梦一样。
3 盲女童年
在海伦·凯勒19个月的光明的日子里,她印象颇深地瞥见过碧绿的田野,无垠的草地,清清的河水,明朗的天空,葱翠的树木,鲜艳的花朵。后来,她渐渐习惯了黑暗,习惯了沉默。
最初明白她的“语言”的是母亲。比如她要吃冰淇淋,就做开冰箱的手势;要吃面包,就会做切面包的动作。她的母亲对此都能心领神会。母亲的慈爱和智慧,使她在茫茫黑夜中获得了一点光明和喜悦。
有时候,她动着嘴唇,发疯似地做着各种手势,可别人并不懂得她要干什么。于是,她就会大发脾气,又踢又蹦,大声叫嚷,直闹得精疲力竭。那时候,海伦·凯勒十分顽皮。她发脾气的时候,使劲地踢过她的保姆爱娜,而一旦安静下来,她又十分后悔。
5岁之前,她学会了折叠和收藏干净的衣服,并能认出哪些衣服是自己的,哪些衣服是别人的。她还能从母亲和姑妈梳洗更衣的情况中,判断出她们准备出门的信息。她总是要跟脚,要她们带她去。家中来了客人,她常像是新闻人物那样,被喊出来见客。她常常受到客人的称赞。那是因为她的天生聪明伶俐。客人走时,她会扬起小手,向客人表示告别。
一日,几位男人前来拜访母亲。她已经感到关上前门的响动,也知道客人已到客厅。她灵机一动,就跑到楼上去,穿上了她最喜欢的衣服,学着别人的样子,站在镜子前,涂上头油,在脸上扑香粉,然后戴上面纱,遮住脸,又在腰间系一条很大的腰垫,那垫子太大,悬在她的身后,几乎拖到裙子边上。她下楼去招待客人,结果,逗得客人们哈哈大笑。
她经常沿着方形的、坚硬的黄杨树篱笆摸索而行。
沁人肺腑的花香引导着她找到初放的紫罗兰和百合花。在她发了脾气之后,她常常会到此来寻找解脱和安慰。
她把灼热的脸颊埋在清凉的绿叶和青草丛中。她在一片花海中,就像一个迷了路的女孩,她四处周游,惬意极了!
她在自传中回忆说:“突然我会碰到一棵可爱的葡萄藤,我能辨认它的花和叶,知道那是覆盖在园子最尽头那个倒坍了的凉亭上的藤蔓。这里还长着一些争藤兰、茉莉花和一些很稀罕的香花叫蝴蝶莲。然而蔷薇毕竟是最令人喜爱的。”
这种爬壁蔷薇,赏心悦目,只有南方人家才有。
爬壁蔷薇织成一串串花球,悬挂在门廊上。
它四处散发着一种纯正的芳香。
清晨,洁白的花瓣上甘露晶莹,她摸上去,感觉十分娇柔。她居然能够想到,这就像上帝的御花园中的常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