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30700000024

第24章 坎坷人生(3)

海伦就是在霍列斯曼学校教师沙拉·郝拉先生的指导下,用手轻轻摸他的嘴唇,知道发音时的舌头与嘴唇的动作,从而学会发音的。然后,海伦又在纽约市的雷特·哈玛逊聋哑学校,学会了读唇法和口语术,她的手指的感觉细胞练习得极其敏锐,因而只要把手指放在人家的嘴唇上就可知道人家说的是什么。这么一来,她就可以应用语言与健康人正常交流思想了。但她并不以此为满足,又拜怀特先生为师,使自己的说话更有节奏,使声音更加具有音质和音调,最后达到了能用优美的抑扬顿挫的语言当众演讲的水平。一个11岁才呀呀牙学语的又聋又瞎又哑的姑娘,最后成了一位在美国各地作演讲旅行的杰出人士,其中她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是何等巨大呀!同时这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海伦常把自己与另一个盲聋女童罗拉·布莉姬相比,罗拉有幸亲自受到郝博士的指点,接受教育也比海伦早,并且她用功上进的程度远在海伦之上。但为什么罗拉的成就比不上海伦呢?

这主要是因为海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她不但有一个富有的家庭,而且有一位像沙利文这样的老师来教导她,再加上她本人的天资格外聪慧,性格特别顽强,长相又很美丽,因而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成为盲聋者中的明星式的人物和佼佼者。

海伦的成功,沙利文老师有大半的功劳。

沙利文老师自己的视力从小就很差,当她来到海伦家中任家庭教师时,也只能看到些许光线而已。沙利文以一个不太健康的弱女子只身远离她的朋友,来到阿拉巴马州的一个小村落,这种勇气不能不说是举世罕有。她为了海伦不辞任何辛劳,以她微弱的视力为海伦朗读了许多书,因而成为海伦与外面世界的最主要的桥梁。她与海伦非亲非故,却为了教育海伦贡献了一生。这只能用她的无比的爱心来解释。她的爱心是何等伟大啊!

沙利文老师能言善道,聪明睿智,心灵手巧。读书过目不忘。干事锲而不舍,始终如一。以她的才气和实干精神,她可以轻易地成为妇女运动的领导人物,或是一位知名的女作家。可是她却宁愿把一生的精力花在一个盲聋女孩的教育上。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令世人赞赏和感叹不已。

海伦时常自勉的一个目标是:她在有生之日,要极力学会自立,在能力范围之内尽量不去增添别人的麻烦;以宗教上的说法来表示就是:带笑背负起自己的十字架。这并不是对命运投降,相反的是去面对命运,并进而设法克服它。

这种事在口头上说来非常容易,可是要实行的话,如果没有很深的信仰、坚强的毅力,再加上友情的温暖,只怕很难做到。

海伦告诫盲聋儿童的家长说,在儿童的眼、耳机能未完全丧失前,要尽快把他送到附近的盲哑学校去,否则这样的儿童日后会不愿意学习的。

海伦告诉一般健康人说,盲聋者并不是白痴,一个盲聋者虽然生活在黑暗或沉寂中,可是他仍像常人一样可以回忆、可以想象,过着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当然,盲聋者要尽量以他可能的方式去接触这个世界,不要自闭于这个世界之外。

海伦以自己为例,说明盲聋者的生活仍可以很丰富,她因为有许多朋友,他们又都热心地把他们耳闻目睹的经验灌输给她,因此她同样可以生活得多彩多姿。

海伦还说,她的朋友们有的还在人间的小径上走,有些则已徜徉于天国的花园里了,但她对他们的怀念如一。

她过去曾看过的许多好书也等于是她的良师益友,它们代表着许多智者的智慧结晶,她同样对他们怀着敬畏与感恩的心情。

她最后说,她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她的心是自由的。且让她的心超脱她的躯体走向人群,沉浸在喜悦中,追求美好的人生吧!

9 荣誉属于海伦

1928年,海伦完成了自传《中流》原稿。这年她刚好48岁,她立刻又动身到各地去演讲募捐,为的是达成盲人事业家协会所订100万美元的基金目标。

同年6月,当海伦·凯勒在波士顿演讲时,沙利文老师却住进医院接受眼睛手术治疗,结果手术顺利。为了能好好休养,当年的10月,海伦与老师,以及汤姆森小姐一行3人前往英国,在伊斯卡租下一栋小房子,度过两个月的悠闲日子。

海伦非常眷恋这种悠闲的生活方式,一度想就此安享余年,可是眼前的工作又抛不开。她自觉肩上有一份未了的责任,所以在同一年的冬天又再度回到美国。

返回美国不久,就接到费城的邓普大学的来信,表示要颁发人文荣誉博士的学位给海伦·凯勒与沙利文老师。邓普大学是一座素享盛名的学府,是许多青年男女们所向往的大学,能得到他们所颁发的荣誉博士衔是多么令人兴奋呀!

在她认为,这固然是一项个人的荣誉,但更重要的,事情的本身可以给所有的残缺者莫大的鼓舞。

可是沙利文老师却婉拒了,她说:“只要海伦去就够了。”

沙利文就这样两度表示拒绝,但最后终于拗不过邓普大学一再地诚心邀请及友人们的苦苦相劝,而在隔年接受了同样的荣誉学位。

1931年4月,第一届世界盲人大会在纽约举行,海伦·凯勒代表主办单位对来自世界各国的盲人代表致欢迎词,同时负责主办盲人招待会。还分身参加分科会议,是会议成功的大功臣之一。

就在这一年夏天,又掀起了募集海伦·凯勒基金的运动,海伦·凯勒与沙利文老师还因此同赴欧洲各国访问,向各国政府陈情,请他们重视盲人的问题,解除盲人的痛苦。英国的乔治五世、南斯拉夫的亚历山大皇帝都十分亲切地接见海伦·凯勒,而且谈得相当融洽。

次年春,师生二人再度前往英国,遍访各学校、医院。有时一天之内要连着演讲五场。在这次往访期间,她们还应邀参加王室所举办的园游会,与玛莉皇后亲热地握手交谈。事后海伦·凯勒回忆说:“玛莉皇后的手充满了慈爱,就像母亲的手一样。”

她们曾会晤以善讽幽默闻名的萧伯纳。当介绍的人向萧伯纳介绍说:“这位女士既看不见也听不见。”这位先生不失本色地立刻回答:“噢,原来如此,不过反正美国人都是又盲又聋的,不是吗?”

沙利文老师担心海伦·凯勒听到这句话会不高兴,但犹豫片刻后仍然把萧伯纳的话照样翻译成指语。谁知海伦不但不生气,反而觉得这句话很有趣,似乎连自己是盲聋都忘记了。事实上,海伦·凯勒通常不太在意自己是一个残缺者这个事实。

其时,英国的格拉斯哥大学以法学博士的最高荣誉赠予海伦·凯勒,而苏格兰的教育学协会也郑重邀请海伦·凯勒与沙利文老师加入,成为他们的名誉会员,这原是只有苏格兰当地的真正学者们才能享有的最高荣耀。

这年冬天,三位杰出女士都在佛拉斯特的家中度过。这时沙利文老师已经62岁了,往后的演讲多数由波列小姐代理其原来的工作。不过,由于沙利文老师比较能言善道,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见识、性格皆更趋成熟,因此较受群众们的欢迎,只要会场上有她在,气氛一定更为活泼有趣。

又过了4年之后,也就是1936年10月20月,沙利文老师在苏格兰旅途中,不幸因病去世。

与海伦·凯勒形影不离,共同度过50年岁月的沙利文老师遽然离去,对海伦而言自然是一个极为严酷的打击。她几乎已经把老师视为自己身体的一半,乍闻噩耗,她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老师怎么可能抛下她先走了呢?不!不可能的!这种悲痛岂是言语所能表达于万一?海伦整个人几乎崩溃。最后,她不得不放下一切工作,与波列小姐一起到外地去旅行,借以舒解一下心中的哀思,可是仍然难以忘怀。

海伦·凯勒深深跌入哀恸的深渊中,一直到次年,她才猛然醒悟:“老师期望于我的,是希望我能继承她的遗志,继续为所有不幸的人尽我的心力。”

至此,海伦·凯勒下了更大的决心,全心全意为世界上1200万的盲人们贡献自己。

世界大战甫告结束,海伦·凯勒立刻赴欧洲各国访问,旨在调查战后盲人们的生活状况。可以想象的是,当时各国的盲人都生活在痛苦中,其实不仅是盲人,由于经济的普遍不景气,一般人的生活都很苦,更不会有人去注意社会工作了。海伦穿梭于许多百废待兴的劫后城市间,发现有许多因战争受伤而失明的军人急待援助。

海伦·凯勒当然不会袖手不管,她马上进行游说,呼吁对这些人展开救济工作。

1947年,为了替这些战争中的受害者募集基金,海伦·凯勒再度赴欧。再过一年,又为了同样的目的前往亚洲,在日本,也曾发起对失明军人的救济运动。

1951年,她前往叙利亚、黎巴嫩、土耳其、南非共和国、罗得西亚及非洲其他国家,所到之处都极力鼓吹盲人的福利事业。

1955年,她又到巴基斯坦、印度、缅甸,回程中顺道再访日本。此时,海伦·凯勒已经是75岁的高龄了,站在讲台上的她,依然充满了热情与活力,用不灵活的言语,卖力地为盲人们争取福利,闻者莫不为之感动。

1956年11月15日,海伦和波列作了又一次旅行。

她回到了波金斯盲童学校。她走进校园,在一个熟悉的物体面前停住。她摸到圆球了。她认出,那是地球仪。

她回忆着对波列说:“这是老师带她第一次来波金斯时教给她的第一样东西。”

她回忆着把老师派到她家的大胡子亚纳格诺先生,他一直慈爱待她,还有慈母般的贺普金斯太太,还有一批批老师和朋友……

70年前,那位20岁的姑娘,沙利文老师,就是在这里毕业的。

重返盲校,她不止是为了童年的回忆。

她是被请来参加海伦·凯勒午宴的主宾,一大批著名的聋盲人教育家都出席做她的陪客;她是来参加凯勒—麦西宿舍竣工揭幕的。

宾主全体走过校园,在校长博士演说完后,波列领着海伦向前。海伦探索的手突然颤抖起来。

她拉了一下绳子,幕布落下了。

一块放在校园新建入口处的匾额露出来。

海伦亲切地抚摩着上面凸起的字:

凯勒—麦西宿舍

纪念海伦·凯勒和安妮·沙利文·麦西

她宣读着:“我们有三个目的:1.教育聋盲男女儿童;2.培养教育聋盲儿童的教师;3.探讨教育聋盲青年的方法。”

这是对新建筑物的献词。

沙利文从没当过小学教师,但她是优秀的老师。

海伦在这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她德高望重,获得了许多荣誉学位,但是,她最幸福的就是她知道如今的聋盲儿童过得比她当年还要好!因为她和老师为此终身奋斗过。

凯勒—麦西宿舍将竣工就是对她最大的荣誉了。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1956年11月15日,竖立在美国麻省波士顿波金斯盲童学校门口入口处的匾额揭幕了。

那上面写着:“纪念海伦·凯勒和安妮·沙利文·麦西。”

这是立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的优秀篇章的匾额。

这是世界人文馆中的金光灿烂的匾额。

1959年,联合国大厦有一个表扬海伦·凯勒功劳的隆重仪式,各国都派了代表参加,并且一一起立发言,盛赞海伦·凯勒对人类的贡献,推崇她无私的爱心,向她深致谢意。这可以说是一项至高无上的殊荣,更令海伦·凯勒高兴的,是为了纪念她次年的80岁生日而组成的“海伦·凯勒80岁纪念财团”,募集了125万美元,创立了“海伦·凯勒国际奖”。

“海伦·凯勒国际奖”嗣后每年领一笔奖励金给全球各地,凡是对盲哑教育有卓越功绩的个人或团体。

“海伦·凯勒80岁纪念财团”的主要宗旨在济助那些低度开发国家的盲人。

又过了一年的6月27日,为了庆祝海伦·凯勒80岁生日,美国海外盲人联盟主办了一项盛大的庆祝仪式。当天,纽约的华克纳市长并且公开宣称:以后将以每年的这一天作为“海伦·凯勒纪念日”,让后人永远都记得她。

这些事情都令海伦·凯勒满怀高兴,惟一觉得遗憾的,是无法让波列小姐分享这些荣耀。因为波列小姐也已陪伴海伦·凯勒有45年之久,可以说献出了生命中最有为的所有岁月。不幸的是波列小姐没有等到海伦·凯勒的80岁生日,在这年的2月中就逝世了。

沙利文老师先走,现在连波列小姐也不在了!海伦·凯勒既伤心又疲累,她以手代替眼耳,还学会操作打字机,发挥了手的最大用途,如此过了七八十年,这双手还得不到休息吗?

每天早晨起床后,她先到庭院中散步一会儿,然后收拾自己的房间,接着就到书房,从早上工作到晚上,并且每个月至少到纽约的盲人协会去一次。曾经有许多亲友都劝告她:“你该退休享享清福了!”

可是海伦·凯勒每次都摇摇头说:“不!一直到死为止,我都必须不断地工作。在未完成上帝赋予我的任务之前,我是不会休息的。何况这也是沙利文老师对我的期望。”

就这样,海伦·凯勒一直不肯放下她的工作。可是岁月不饶人,到了1967年,也就是她87岁那年,她已经无法下床,只能躺在乡间的屋里静养了。

继波列小姐之后,来陪伴海伦·凯勒的是艾玛琳·赛特夫人,她亲切地陪伴着这位了不起的女性。

1967年,这位终身在黑暗中为人类奋斗的伟大女性,平静地离去了,但是她留给世人的光和热是永不消逝的。

同类推荐
  • 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此书取材民国之世,那时风起云涌,诸多往事,颇令人慨叹唏嘘。作为该段历史的创造者,民国文人无不挺身而出,欲图扭转危局。章太炎、黄侃、辜鸿铭等,狂狷桀骜,却皆胸怀天下,勇担重任;傅斯年、张君劢等以学术文章名扬天下,亦臧否人物,指点江山;蒋廷黻、翁文灏等更是难耐参政救时之热诚,入主中枢,尽职尽责;蒋梦麟、罗家伦作为民国教育界之佼佼者,执掌名校,功绩炳彪……本书甄选这十几位民国学人,性情各异,志趣相殊,但其所同者,乃胸怀天下的赤子之心,乃真学识、真风骨、真性情,即所谓“底气”。作者通过轻松平实的言语叙述其生平轶事,却给读者展现出了民国文人的名士风范与卓绝气度。
  • 蔡锷自述

    蔡锷自述

    蔡锷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他曾经响应辛亥革命,并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中,做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青年将领。他短暂的一生中,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本书的出版,有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的起源与进程,了解早期革命家们矢志不渝、无私奉献、艰苦卓绝的人生经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读物。
  • 科学巨人——牛顿

    科学巨人——牛顿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自1950年至2013年国务院授予的航空工业历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部分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列入党中央、国务院14次表彰大会之一的全国科技大会表彰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也一并收入,共计l38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感人事迹,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内容丰富,实为记录航空英模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的人员阅读。
  • 胡雪岩

    胡雪岩

    走近《胡雪岩》,你将会了解,胡雪岩是怎样从一个跑堂的小伙计,成为一名历史上如此为后人所看重的巨贾。阅读《胡雪岩》,你将会领略到一代奇商胡雪岩的商业智慧与不拘一格的商业运作方式,并体会到其中前无古人的气势。翻过《胡雪岩》,你将会懂得,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怎样去为人处世,又应该怎样去扬长避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热门推荐
  • 三天读懂心理学

    三天读懂心理学

    心理学充满着博弈与智慧,是一门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问。它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看透别人、看透生活中许多难题——你怎样和领导、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什么你的真心夸赞却被人误会为“阿谀奉承”?为什么女人都喜欢“坏男人”?怎样在一分钟内搞定客户?翻开这本《三天读懂心理学》,让我们一起走近心理学,了解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然后微笑着面对苦难,面对混杂的人际圈子,面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我随仙道

    我随仙道

    曾有仙,斩断九天;曾有魔,葬送万古。亦有佛,寂灭轮回;还有有妖,有鬼,更有人。①我踏足大荒,随岁月长河②曾观剑光一瞬,斩尽真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日常生活中的吐槽笔记

    日常生活中的吐槽笔记

    生活杂事,趣事,心中的不满与悲伤,对人生的理解与感触等。不喜勿喷,作者小白。
  • 隐黑

    隐黑

    他曾是叱咤黑客界的领袖,有着极其神秘的身份,手上经营着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黑客势力集团,不料人生重启,让一切回档到了十年前一个平凡的日子,而他却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少年,而正是这种寻常的少年身份、特殊的家庭环境把他推入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
  • 想得开才能放得下

    想得开才能放得下

    天使之所以能够飞翔,是因为他们有着轻盈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能将感情、事业、生死的事情想开一点,那么我们会发现我们其实有很多该放下却未放下的东西。这些东西,妨碍了我们愉悦的心情,让我们变成一个常常连自己都觉得可怜的人。想开点,放下些。想开、放下是一种有弹性的生活方式。一个想得开的人,不仅放得下,而且挺得住。这样说来,想得开真是一枚开心果、一粒解烦丹、一道欢喜禅。
  • 极品农场

    极品农场

    意外受伤却让宁皓获得了神秘的空间农场。空间灵泉作用大,种植无极限,治病效果好。引领农业潮流,建造新世纪极品农庄。村花、校花、萝莉、白领……你们别乱来,我真的只是一个种地的……神奇农场,仙界之门?这是什么情况?麒麟、凤凰……哮天犬?跟我去花果山抓猴子!
  • 一步云宵

    一步云宵

    致力于让反派们有礼貌有秩序的一个一个来为啥取个名字这么难啊这么难,想个名字有人写,想个名字有人写……我太难了……
  • 雪冲霄

    雪冲霄

    道曰:“修炼今世,只为长生!”佛曰:“超脱来世,六道轮回!”天曰:“冥冥际会,莫须强求!”夏飘雪曰:“来世今生,今世来生,唯死而无憾足以!”本书围绕着一个失去心智的少年,在解开身世之谜的同时,继而释明人、仙、神以及佛、道之间那微妙,却又必然的关联。且看豪情男儿,一怒冲霄为何故。
  • 绝世唐门之死神斗罗

    绝世唐门之死神斗罗

    新手之作,各路大佬不喜欢的请别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