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女神是一个巨大的身穿希腊服饰的妇女形象,右手擎着一个火炬……一条螺旋形通道从底座一直通向顶端的火炬。我们爬到女神的头部,上面可容40个人。从那儿可以一眼收尽女神日夜注视着的尘寰,多么美妙壮观呀!这位法国艺术家认为在这个地方竖立自由神像最合适,是不难理解的。瞧,在一片十月的金色阳光照耀下的海湾,显得多么平静、美丽!来往的船只似在梦中漂荡;那些正在出航的船只,就像朵朵云彩,从金色慢慢变成灰色,渐渐地消失在远方;而那些从海上归来的船只却像雀鸟归林一样向着海湾疾驶而来……
其二:
……我觉得在唇读法上我似乎已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要“听”懂别人很快地说话还很困难。不过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学下去,终有一天会成功的。休玛森博士一直在帮助改善我的发声和说话。卡利,要是我也能和别人一样开口说话,该多好呀。只要能开口说话,哪怕叫我没日没夜地学我也愿意。想想,当朋友们一旦听见我很自然地说出话来,他们又该多么高兴呀!我不明白为什么别人那么轻而易举就学会了说话,而一个耳聋的小孩学说话却如此困难。但我深信,不管怎样,只要有耐心,有朝一日我也一定能学会说话的……
眼下虽忙,我还是挤时间看了不少书……最近我读了席勒的《威廉·特尔》《失踪的童贞女》……现在正在读莱辛的《智者拿但》、莫拉克女士的《阿瑟王》。
……这儿的老师们常常带我们去参观许多她们认为我们会感兴趣的事物,我们从这种有趣的活动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华盛顿生日那一天,我们来到麦迪逊广场公园看“狗展”,尽管人群拥挤,狗的合唱队又发出强大的噪声,使听力正常的人也觉刺耳。但我们这些人整个下午都自得其乐,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叭儿狗。谁要是向它们表示一下亲热,它们就拥到你跟前,几乎是扑到你胳臂上,到处舔起来。它们显然没意识到这是否恰当。这种轻率无礼的表现有时会叫人无可奈何。天哪,这些小动物长得真难看,可是它们却那么温顺、热情,叫谁都不会不抚爱的。
看“狗展”的中途,“大都会俱乐部”的人来把休玛森博士、老师和我邀去座谈……那儿有时被称为“百万富翁俱乐部”。房子富丽堂皇,全是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的,一间间宽敞的大房间装饰得极为豪华阔气……
6 在盲人学校
在沙利文小姐陪同下,海伦继续在休玛森聋哑人学校学习。
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唇读能力,还兼学自然地理、算术、法语和德语。
德语老师叫莉米小姐。她懂得手语。海伦跟她学会少量德语词汇后,只要一有机会,她就用德语和莉米交谈。几个月下来,莉米小姐说,海伦你差不多什么都懂得了。第一学期结束,她就能够流利讲德语。到学年底,她便津津有味地读起德语著作席勒的《威廉·特尔》来。
法语老师叫奥利弗女士,她不懂手语,上课时只能口授。海伦很难凭她的嘴唇动作来理解她的意思。她的法语进步不大。尽管进步不大,她还是努力地读了一遍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喜剧《屈打成医》。
对于自然地理,海伦兴趣很大。她说,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是一种很好的享受。用文词优美的《旧约全书》中的话来说,自然地理告诉我们,风是怎样从天涯四角吹来的;雾是怎样从大地的末端冉冉升起的;江河是怎样从山岩之间夺路而下的;山岳是怎样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迁的;人类是怎样才能战胜比他本身强大得多的自然界的。
纽约两年,海伦过得十分愉快。
她和沙利文小姐每天都去中心公园散步。
这个公园是纽约市惟一使她感到心旷神怡的地方。每次跨进公园,她总喜欢别人给她描绘一番。变化多端的美丽景色俯拾皆是。
春天,她们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
她们泛舟于哈得逊河上,漫步于绿草如茵的河岸。诗人用诗赋歌颂它的美丽。而海伦则欣赏它的峭壁的淳朴、粗犷和宏伟。
她还去过西点和塔里敦。塔里敦是华盛顿·欧文的故乡。她们游览了那里的“睡谷”。
赖特——休玛森学校的学习生活在愉快中结束了。
在这期间,海伦写了很多信。下面选取的是其中的片段。
致乔治·H .布雷德福夫人的信:
我该说些什么才能表达我和老师对你的感激之情呢?你想得这么周到,把我们第一次会见这位心肠最好、为人善良的朋友住的那间房子的纪念品送给我们。的确,你无法想象你给了我们多么大的安慰。我们已把那张照片放在壁炉架上,我们房间里每天都能见到的地方。我还常常走过去抚摩一番,不知什么原因,我总觉得这位老朋友就在我身边……我们想要像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上课、做作业,那是太困难了。但是,幸好功课是规定了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完成这些任务也可以让我们至少暂时摆脱一下那种哀伤的心情……
致卡洛琳·德比小姐的信:
……我们以无限哀痛的心情怀念亲爱的老朋友斯波尔丁先生。他是我们最好的最和蔼可亲的朋友。他的去世使我们十分难过。我不知道没有他,我们可怎么办……
我们参观了一次“禽展”,那儿的工作人员十分友好,让我们触摸各种禽鸟,都是些捧在手心也不扑打一下的驯禽。我还参观了火鸡、鹅、珍珠鸡、鸭子等和很多别的禽鸟。
早两个星期,我们去看望胡顿先生一家,在那儿玩得很痛快。我们经常出门访友。我们会见过作家瓦勒、《展望》杂志的编辑梅比先生,和一些令人喜爱的人们。我相信你一定很愿意结识胡顿夫妇的。他们是那么善良可爱,我无法形容他们给我带来了多大的人生乐趣。
没过几天,瓦勒先生和博物学家巴勒斯先生来看我们。我们谈得很投机,这两位都非常和蔼可亲。巴勒斯先生谈到他在哈德逊河附近的家,那一定是个妙不可言的去处,我希望有一天能去那儿玩玩。老师把描写巴勒斯童年的生动故事读给我听,真是越听越喜欢。你读过《等候》这首美丽的诗吗?我读过这首诗,它那些美妙的想法叫人爱不释手。瓦勒先生给我看一枚饰有甲虫的领带别针,那是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制作的。他说那时候的埃及人把甲虫视为永生的象征……
7 去女校求学
为进入雷德克利夫学院做准备,1896年6月,海伦决定进坎布里奇女校学习。
海伦在她是小姑娘时,曾去威尔斯利大学参观。她对朋友们宣称:我总有一天要上大学!她说,我要进哈佛大学。
她的老师不会手语。她要听懂他们的讲话,全凭手指去摸他们的嘴唇。
第一学年,她学习的科目是:英国历史、英国文学、德语、拉丁文、算术、拉丁文作文,另外再加上临时安排的学习内容。
她的英语,在沙利文老师的辅导下,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
学校老师说,她不必再上英语课了。
她的学习困难重重。沙利文小姐无法在她手上把课本抄下来,她的友人也无法及时将盲文课本送达。一段时间,她只好用盲文把拉丁文抄下来。
不久,老师熟悉了她那些不完整的话语,能够随时回答她的提问,并纠正她的错误。
在课堂上,她无法做练习,只能在家里用打字机来做作业、做作文。
沙利文小姐每天陪她上课,她以无限的耐心,将老师讲课的内容全部拼写在海伦的手上。
在自学时间,她还要帮海伦查生词,给海伦反复念书的内容和注解。
海伦老师格勒特夫人、校长吉尔曼先生,学着手语给她上课,上得很辛苦。
她学完了算术,复习了拉丁语法,读了3章凯撒的《高卢战纪》;在德语方面,她一半靠手指,一半靠沙利文小姐的帮助,读了德国大诗人席勒的《大钟歌》和他的《潜水者》,著名诗人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歌德的《我的生活片断》等名著。
她特别喜欢席勒精彩的抒情诗和记载菲特烈大帝丰功伟绩的历史,以及关于歌德生平的记述。她读完了《哈尔茨山游记》,真想再重读一遍。书中妙语连篇,描述引人入胜。
在女校求学期间,她写了不少信,试择两封:致威廉·韶夫人的信:
……由于每个字都得由老师在我的手掌心拼写出来,所以我用于预习功课的时间花得是很多的……但是,老师的困难比我更大,因为她的眼睛也有毛病,受不了这么大的劳累,我不禁为她的视力担忧。有时也确有些怀疑我们为自己安排下的这份学习任务是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实际能力,可更多的时候仍然是我对我的工作有着说不出的喜悦之情。
和这些女同学相处在一起,做她们所做的一切,这叫人多么心情舒畅啊!除了数学之外,别的每一门功课我都很喜欢,我就怕自己没有数学头脑,因为我老是把数的位数搞错。
致劳伦斯·胡顿夫人的信:
……我正在全力以赴地为6月份的考试做准备,加上平时布置的作业也得按时完成,所以我真是忙得不可开交了。但是,无论是约翰逊也罢,“大瘟疫”也罢,或是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也罢,我今天下午都得撂下不管了,拿起笔来给您写信:“谢谢您,胡顿夫人……”
这次在“演员俱乐部”过得真有意思。往常我对俱乐部的印象是不好的,总认为那些地方沉闷、烟雾熏天,人们高谈阔论政治,讲些没完没了的故事,摆他们的功劳,夸他们的经历,可是现在我才明白我大错特错了。
在坎布里奇学校,海伦第一次享受到和她一般年纪、听觉和视觉都正常的姑娘们的友谊。她和其他几个女孩子一起住在一所与校舍相连的很舒适的房子里。豪威尔斯先生曾在那里住过。她们享受着家庭生活的乐趣。她们一起做游戏,捉迷藏,在雪地嬉戏,她们在一起散步,讨论学习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