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禩是一个出生低下,没有地位,没有父亲的关爱,没有母亲的关爱,站在一大群兄弟面前自己都会觉得矮一截的人,然而,很多出生很好,地位很高的人,都拜在了他的门下。
这些人不为钱财,因为允禩没有钱财;不为权势,按照当时的条件来看,即便手指头加上脚趾头一起数,也轮不上允禩当皇帝。那这些人为什么,为一种信念,一种伟大人格。
允禩,就是这样一个秉持信念、秉持伟大人格的人!
允禩在康熙的众多的皇子中,为人温和,礼仪周到,刻苦学习,不管是对达官贵人还是普通书生,甚至对一个极度普通的老百姓,他都表现出了一种人间大爱,没有丝毫的架子。
有人说他在装,为何要装,因为他想当皇帝。
其实他并没有装,允礽被废的时候,他不到三十岁,已经是贝勒身份,从他在这之前的记录来看,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争夺皇位的举动,他的理想很简单,愿为贤王,辅弼君王。
然而,命运在他而立之年即将到来时,把他推向了历史的中央。允禩兄,劳烦您出场吧!
在允礽倒下后,允禩也被委以了重任。
允禩被封为了内务府总管,主管皇帝的家务事。按照规矩,内务府总管是个很有面子的官,只有皇帝的兄弟,以及皇帝极度亲爱的皇子才被委以如此重任,允禩显得相当高兴。
允礽垮下了,老大允禔在允禩看来,就是一草包,想当年与允禔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允禩对允禔知根知底,剩余的允禟、允、允禵都在门下拜了码头,天下大事,舍我其谁?
允禩有理由相信天命所归,曾几何时,一个叫张明德的道士来到自己的门庭,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说自己的生辰八字与前代君王相同,将来必定是大富大贵之人,果不其然。
本来允禩并不轻易相信鬼神,再说自己出生成分不好,二哥允礽也贵为太子,登基皇位基本上属于板上钉钉,然而,命运却就如张明德所料,允礽被废,时无英雄,天降大任。
天将降大任于我,岂能不任,允禩迈开了争夺皇位的步伐。
在允礽被抓以后,允禩显得相当和蔼,待人接物更加温和,而且彬彬有礼,管理内务府事务也井井有条,他心里清楚,办事情,急切很重要;稳妥,才更为重要,不输,就是赢。
允禩对允禟、允、允禵好得没话说;对手下拜码头的诸位大人,揆叙、鄂伦岱、阿灵阿也关爱有加;不仅如此,他对废太子允礽也没有落井下石,而且大度的不能再大度了。
前任内务府总管凌普,是废太子允礽的奶公,因为背景大,关系硬,凌普同志财大胆子混,广收贿赂,贪污公款,肆无忌惮,内务府属于皇帝他们家底,岂容你凌普肆意挥霍?
在凌普胆子越来越大,胃口越来越香的时候,太子允礽被康熙废弃,凌普随之锒铛入狱。进入大牢的凌普已经完全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要了皇帝他家的钱,皇帝就会要了你的命!
经过几次审理之后,凌普坐于大牢,闭着眼睛,静静地等待着最后一刀。
审理凌普案子的是允禩,凌普与其并没有任何交情,加上允礽与允禩也没什么交情,允礽平时的哥们凌普数得出来,就是允祉与允祥这两个,案子落到允禩手里,能不死吗?
然而,凌普兄又算错了,他没有想到的是,允禩的判决结果,不但没有把自己斩立决,而且斩监侯也不是,是不是自己耳朵出了问题?听错了判决,抑或这只是自己的一个奢望。
拿到这个判决,很多人都不理解,允禟、允、允禵自不必说;揆叙、鄂伦岱、阿灵阿也觉得允禩心太好。在他们心中,对于废太子的人,不仅不该拉一把,还该踹上一脚。
当康熙拿到允禩处理结果的时候,他也感到相当的诧异,他仔细地思考过,凌普与允禩并没有丝毫的交情,允礽对允禩平日也并不待见,允禩不应该徇私枉法,放凌普一马。
然而,事实的结果,是允禩放了凌普一马。
但是,一双嫉妒的眼睛,早已经盯上了允禩。
这个人小时候与允禩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锻炼,而且同是一个母亲喂养大,吃则同吃,寝则同床,他对于允禩心里的一举一动,都思考得相当清楚,只因为他们是哥们。
这个人也是在允礽死后最先发动进攻的人,他就是允禔。从我们已经讲过的允禔的所作所为来看,允禔本身是很蠢的,但是下动物棋的经验告诉我们,老鼠有时是能搞定大象的。
允禩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在允礽死后,他不但不会去落井下石,而且还会给允礽送递温暖的关怀,以此同时,允禩对允礽手下的人,也会给以春天般的温暖,这是必须的。
患难见真情,在你最落魄的时候,有人向你伸出了援手,你一定会记住他。
允禩就是这样一个在允礽的弟兄们患难的时候,向他们伸出援手的人,他知道,这股和煦的春风,必定会吸引更多以前在允礽手下拜下码头的难兄难弟,心甘情愿投入自己门下。
说句实话,允礽手下的那帮人,如果说全是饭桶,那是很不正确的,很多人都是索额图栽培了数年的官场精英,如果能得到这帮人的加盟,自己就有足够的力量,发动绝地反击。
高明啊,允禩!然而,允禩骗过了所有人,甚至他的父亲,但他没有骗过允禔,这个在允禩自己心目中笨得出奇的人,允禔也许不懂得任何人,但是他绝对懂得你——允禩。
允禔是想当皇帝的,并且已经谋划了多年,彻底扳倒了太子允礽,他不容许太子的机会再度落入别人的手中,兄弟、朋友,即便穿着开裆裤一起玩,在利益面前,一切都滚蛋。
在康熙仔细琢磨允禩的意图的时候,允禔来到了康熙的面前。
允禔对康熙说,老八这人不错,曾经有算命的道士说他跟前代的帝王八字相同,将来一定大贵,现在老二犯了事儿,不如就让老八当皇帝吧!说完,允禔静静等待父亲的回音。
父亲没有给允禔回音,康熙知道,你允禔也不是什么好人。
在经过允禔的提醒之后,康熙终于觉得,允禩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的智慧权谋,他的人情威望,他的党羽集团,都到了一个政治斗争的全新高度,对这样的人,必须消灭之。
康熙是一个父亲,他有望子成龙的祈望;但康熙也是一个君王,他不能容忍别人超过他。儿子因强大的力量而架空王权的事,史不绝书,李世民便是这样,自己不能再做李渊。
事实上,打击允禩要比打击允礽困难得多,允礽是个粗人,暴打官员,收受贿赂,罪证一大把,何时都可以动他;然而老八却贤名远播,修身养性,拿住他的罪证,并不容易。
那就只有从凌普案入手了,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康熙皇帝做出了对凌普案的最终处理决定,凌普贪赃枉法,贪婪至极,世人皆知,此种不忠不孝之徒,罪不容诛。然而,你们却包庇纵容,企图蒙混过关,小心你们的脑袋。
八阿哥,妄博虚名,将我的恩德尽归于自己,你们谁要是敢说他好,我当即剁了他。
革掉允禩的贝勒爵位,即行索拿。
允禩被索拿,允禔轻轻地一笑,政敌又少了一个,自己离皇位又近了一步。
然而,康熙对允禔这样水平及其低下之人的鬼蜮伎俩,洞若观火,他对允禔的示好并不买账,因为他以前怂恿康熙干掉老二,现在建议康熙搞定老八,那么,你老兄想干嘛?
允禔叹着气漫步于人生路上,他知道,自己的希望要落空了,因为自己的爹是康熙,一个历经数年搏斗的人,一个相当聪明的人,一个把政治斗争玩得纯熟而又洞若观火的人。
事实证明,允禔的感觉是对的,不过他没有料到事情居然会如此糟糕。
在允禔为在父亲面前说错话而懊悔不堪,想着补救的时候,康熙老三允祉也来到了康熙身边,轻轻地对父亲说:“老大这人心里有鬼,他请了个西藏喇嘛,不知在家捣鼓啥。”
喇嘛,捣鼓,让康熙一下子回到了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汉武帝时代,难道允禔镇魇我?
查,立即彻查!果不其然,在允的住所中,搜查出了很多的泥人,还抓住了巴汉格隆,允禔在家倒腾这些鬼神玩意,作用只有一个,镇魇太子允礽。康熙下令,把允禔圈禁。
允禔垂头丧气地走进了属于他的圈禁所,直到二十多年后死于囚所,再也没有出来。
允禔望着巴掌大的天空,仰天长叹!
由万人敬仰的皇子,到锒铛的囚徒;从汗马功劳的功臣,到恶贯满盈的罪人;一切都这样快,他想到了舅舅明珠,想到了父亲玄烨,当然也想到了弟弟允礽,最是无情帝王家。
曾几何时,我觉得人生很不公平,然而人生其实很公平,出来混,总有一天会还的。
康熙以为,废了允礽,关了允禔,索了允禩,就可以消停了。
事实上,康熙想得太天真了,按照亚当斯密的说法,人人都想得到更多,皇帝的位置空着,这样大的宝贝,谁不想要啊。有能力的想要当皇帝,没能力的,敲打着脑袋也想当。
以前说过,允礽形成了太子党,有两个哥们跟他关系不错,三弟允祉,十三弟允祥。
从表面上看,允祉兄是个老实人,写得一手好字,整日捧着书就读,在家召集一大批学者编书,编了本清朝历史上伟大的著作《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很赏识他,经常赏他。
然而,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古代,读书人的目的只有一个——平天下!
在允禔、允礽都被关起来以后,自己就成了老大,争取皇位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时不争,更待何时?等到他想争皇位的时候,才发现争皇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儿。
争夺皇位,是要有些背景与靠山的。
比如允礽,他妈是皇后,他舅姥爷是索额图;比如允禔,他舅舅是明珠,他底下还有隆科多等一批实力派权臣;再比如允禩,这兄弟背景差一点,可是他本事极高,人多势众。
允祉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要本事没本事。
他手下尽是李绂之辈,练个书法,写写空话文章还可以,搞政治整人,不太靠谱;而当时出书是不拿版税的,允祉不和老八他们一样做生意,编书的钱都还要他爹掏腰包救济,出钱争皇位,允祉您就别想那事儿了。至于说本事,书上那些东西,用在现实上,没多大用。
所以,尽管允祉很想争皇位,也很着急,但是,他也只有干着急。曾几何时,他只能在他的蒙养斋中,望着月亮,高声诵着古人的诗句——大道青如天,独我不得出?
吟诗比较高雅,当时对当皇帝并没有多大用处,允祉兄,您还是现实一点吧!
不过允祉兄还是比较够兄弟意思的。
在允礽倒下之后,允祉兄没有推诿责任,更没有落井下石,在允礽被批得体无完肤的时候,允祉兄坚定地站在了允礽的身边,勇敢地揭露了允禔的镇魇伎俩,允礽感动得不行。
在允礽被废弃以后,康熙悲伤过度,卧病在床,唉声叹气,他不愿意吃药,没有一个人去劝康熙吃药,但是允祉上前,规劝康熙吃药,不仅如此,允祉还亲自为康熙尝试药物。
在康熙看来,允祉是个孝顺且有文化的好孩子,事实告诉我们,这种孩子是很得家长喜爱的。然而另一个事实告诉我们,你越是喜欢,越是重视的东西,往往越是最没用的东西。
允祉就是这样一个讨人爱,但没有什么作用的人。这一点精明的康熙看得一清二楚,他可以赏赐给允祉金银财宝,可以让允祉代替自己去泰山祭拜孔圣人,但政治并不需要他。
这就是允祉的悲剧,允祉是个好人,但是,社会却并不需要这样一个好人!
至于说老十三,那就更加无厘头了。
老十三名允祥,敏妃所生,雍正的母亲德妃养大,废太子时,这兄弟二十来岁。
据相关史籍记载,允祥并不差,也并不是只懂武术、不懂文化的愣头青。事实上,在允祥小的时候,文化成绩与体育成绩都很好,基本上是品学兼优型号的,而且和太子关系铁。
因为他妈敏妃很得康熙宠爱,加上他年龄小,品学兼优,他爹康熙十分喜欢他,出宫旅游,下基层检查工作,基本上都会带上他,所以他的童年与少年,应该来说是无忧无虑的。
这样的宠爱与顺境,交给了允祥自信与坦荡,他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人间大爱,也相信兄弟之间的拔刀相助,更相信父子之间的血浓于水,骨肉有亲,你可以说他天真,但他快乐。
事实上,越是天真的人,就越是快乐。
所以,在允祥的心目中,父亲是伟大的人,太子是亲爱的人,母亲是体贴的人,允祥在阳光中长大,他的心目中也充满着阳光,他与允礽交往,不因为他是太子,只因为他爱他。
然而,突然有一天,父亲告诉他,允礽是叛徒,是逆子,是不忠不孝之人。
任何人都会相信康熙,但是,允祥不相信康熙。他相信太子是个好人,忠臣孝子,在康熙宣布将允礽囚禁的时候,允祥匆匆地站了起来:爹,二哥不是坏人,他是一个好人啊!
康熙是皇帝,他的威严,岂容侵犯:你居然说允礽是好人,那么你就去陪他吧!
二十来岁的允祥,与允礽一样,被圈禁了起来,直到十三年后,他的另一位朋友出人头地,把他从圈禁地放了出来,从新委以重任,整整十三年啊,一个人,独自待了十三年。
有时候,人最怕的并不是死,而是一种不能与人交流的孤寂。
允祥被关在一个巴掌大的院落里面,望着院里的花开花谢,草荣草枯,望着月亮换成了太阳,又望着太阳换成了月亮,最为可怕的,是他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踏出这片天。
在这片天地中,允祥收敛了常有的笑容,丢弃了以前的天真与无邪,他慢慢变得世故与圆滑,但这还不坏,允祥毕竟是个好人,他只会学着保护自己,但决不会学习伤害别人。
允祥,你等着吧,十三年后,你从这片天地里走出,为天下苍生,作过一些贡献。
我们就不陪你在这里耗着了,您先歇息,十三年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