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播读新闻和评述新闻的准备
在一些院校的复试中,仍有指定稿件朗读,但只存在新闻稿件一种类型了。这种新闻稿件一般不同于初试的新闻稿件播读,这类新闻稿件容易引起受众有想法。在复试的时候不但要朗读发给你的新闻稿,而且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
这类新闻稿件和其它新闻稿件比起来不太一样。首先不一样的是,它不是很简洁的纯消息,而是详述新闻事件,介于新闻速写与专稿之间的写作方法。带有一定的新闻情节。有描绘、话、议等手段,稿件较为生动。另外不同的是时政新闻采用的少,社会新闻采用的多,写作者报道这类新闻的目的就是要引起受众思考、评、论。这些新闻与简洁明快的新闻比稍长,又比专稿短多了,而且具有很强的可听性、看性、读性。
一般院校所选的这类社会新闻应该是与考生的生活、习、境较为接近,这样考生理解起来会没有什么问题,而且看完稿件后有话可说。但也有一些稿件选择的角度很开阔,时政、济都有所涉及,对考生来说存在着一定难度。通过这样方式的考试进一步考察考生所掌握的知识、养。考察学生的世界观、生观、值观。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辑思维能力、理能力,记忆力以及陈述能力。复试要注意:
从发给学生考题到进入考场参加面试大约有15-20分中的准备时间,准备稿件期间除充分地准备新闻稿件之外,还要准备评论,当然评论是没有稿子了,需利用好时间进行重点准备。考生一定紧紧围绕新闻事件进行准备,千万别跑题。思考后可写出提纲、稿强记于心。
招生院校在复试时要对全过程进行录像,一方面是电视从业的特殊要求,一方面是对考生进一步研究审核并留作资料。要求考生从播读新闻到评述新闻一气呵成,中间不停。考试时切忌慌乱。心态平稳,准备充分自然胸有成竹。因为是录像,考生要适当考虑自己的外在形象,服饰、型一看就是中学生,但比一般中学生讲究、真,考官一看到你的形象,就会感到你很重视这次考试。
社会新闻的选题有好人好事、批评教育、闻趣事、露弊端。有的稿件有强烈的倾向性,有的也让你判断,得出结论。播讲时要确立基调,郑重、肃、奋、情、慰、评等。以便为全篇的播出确立感情色彩。由于多是社会新闻,对有的句子、组要深挖内在语,并把握全篇的播讲目的。
稿件作者无论观点是否明确,考生在评论时首要的是确立你的倾向。也就是首先明确观点。是好是坏,程度如何?要求胸有成竹。你的倾向性也就显现出来了。赞成、对,态度要鲜明。提出的见解符合事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你的观点就是正确的。
现在的社会新闻中的评人论事既要求考生有态度感情,但还要注意不要声色俱厉,分寸火候掌握适度。语气要和缓,内心要真诚。用声在中声区范围之内中,切忌高八度或低八度。吐字清晰、句流畅。
第二节播读新闻和评述新闻实例
1.贫困学生武玉杰倒卖车票被刑拘
据《华夏时报》报道,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贫困生武玉杰,由于代同学买火车票获利被铁路警方刑拘。校方确认武玉杰是在代同学买票,而铁路方面认为武玉杰的行为属倒卖车票。如果铁路警方对武玉杰作出刑事拘留的正式处罚的话,那么根据校规武玉杰将面临被开除的危险。
报道说,武玉杰是一名从安徽农村来京求学的贫困大学生:2005年,他曾因家庭贫困欠下2000多元住宿费而被学校"清理"出学生宿舍,辗转之中,他依然坚持求学。而他成为"票贩子"的罪证就是他确实是给同学买票了,而且每张票收取5元的辛苦费。
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人们关注和争议,一是武玉杰是"贫困生'',其次,时下正值春运时节,而大学生"票畈子"让人感觉比较新鲜:再次,就是这个贫困生将会面临何种处罚。
播读提示
这是一条社会新闻且是负面新闻"贫困大学生武玉杰倒卖车票被警方刑事拘留"。播读之前先将稿件全文浏览一遍。虽然是作者的客观报道,但也流露出对这位大学生惋惜之情。播音的态度、寸的把握应和消息的报道者一致。由于一边是法,一边是情,让受众一时难以分辨,给他们留出了思考的余地。全文的基调应当把握在客观、惜、考的尺度上。
第一段虽是导语新闻事实已经基本明晰。
什么人-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贫困生武玉杰
什么事-被铁路警方刑事拘留
什么原因-由于代同学买火车票获利。校方确认武玉杰是在代同学买票;铁路方面认为武玉杰的行为属倒卖车票。
什么结果-如武玉杰获警方正式处罚,他也将面临被学校开除的危险。
在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层意思中"贫困生、玉杰、买火车票、利、拘"应看成是主要重音加以强调,态度要郑重。第二层意思中分别介绍了校方和警方分析的原因。由于警方和校方比较的结果,结论当然警方是强势。强势处理武玉杰的后果,他会面临被开除的危险。播音中要把武玉杰面临的最坏结果显现给受众。"那么根据校规武玉杰将面临被开除的危险"语气是遗憾的。
第二段作者介绍了武玉杰的背景资料以及被刑拘的原因。在这里被刑拘的原因是主要的,要凸现一下"确实、元"。
新闻的结尾是在最后一段,出现新闻后的趋势及其发展。"引起人们关注和争议",争议有三点,这三点应该说都很重要。但第三点是受众最为关注的。"这个贫困生将面临何种处罚。"
这里的"何种"这个词要提示给受众。
评述示例
不管大家对贫困生武玉杰的行为是校方认为的代买车票也好;还是警方认为的倒卖车票也好,一个大学生,一个大学贫困生,一个来自安徽农村的大学贫困生也许因为筹集回家过春节的路费,也许筹集下一个学期的学费,而被警方刑拘。但是他是用"自力更生"的方式挣钱,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挣钱,也许其他同学在睡梦中的时候,他却在寒风瑟瑟的广场排队购票,这个时候可能还在饿着肚子,甚至可能几次几十次的来回排队,才购上票。可以说他挣得是辛苦钱!所以不应该把武玉杰与黑心的真正票贩子相提并论,武玉杰是值得同情的。
抛开这种对于弱者的同情心理,站在法律的角度看,武玉杰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倒卖车票的违法行为了,就像报道中专家所说,因为武玉杰是以营利为目的。我们知道铁路部门的代售点也是收取5块钱手续费的,但是先决条件是它们已经取得了合法经营资格的,是一种市场经营行为。毕竟法律和有关部门的规定是严肃的,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武玉杰只要从代买的火车票中收取一毛钱,那他的行为就属于倒卖行为,也就触犯了法律。
一边是情理,一边是法理,情与法我们如何取舍?该站在情感的一方,还是站在法律的一方。这个结论是不言而喻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武玉杰虽值得同情,但法律不会对他网开一面的。法律毕竟是法律,谁也没有权利以任何方式任何理由触犯法律的尊严。武玉杰只能从中接受教训。
对这样一件事情的结果,值得我们深思的事情很多。武玉杰作为一名大学生能吃苦固然好,但是如何做一个既懂法又能吃苦耐劳的好学生才是更重要的。现如今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对于它们的救助除了借助社会的力量之外,我们是否在其它方面做得更深入一些呢。如学校做的如何,还有没有其它的方式资助他们,还有也在检验我们的社会保障系统能力运转的如何。
2.郑州大学"诚信考场"
1月3日一13目,是郑州大学本科在校生期末考试时间,一种特殊的考场引起了师生的广泛关注: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人监考"诚信考场"。在无人监考过程中,老师除了收发试卷、疑之外不会再露面,学生们自觉地在考场上答卷.交卷。截止目前,未发现任何考场违纪现象。
为保证考试试点的顺利实施,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制定了具体落实措施.对顺利通过诚信考试的班级将给予通报表扬,学生毕业时发给"诚信考生"荣誉证书,并记入个人档案;若发现有作弊行为,本场考试作废并将安排重考,同时取消该班级当年各类评优资格,作弊学生将按《郑州大学学生纪律处分实施细则》进行处理。
通过考试既能检验学生一学期来的学习情况及老师的教学成果,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诚信做人的检验,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进而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
播读提示
这是一条关于郑州大学在期末考试时设立免监考场"诚信考场"的消息,消息对于其他院校来说应该具有新鲜之处,考试就要有监考,而这个学校不设监考老师。这种不一样的地方,消息里叫新鲜点。播音是要抓住这个新鲜点加以强调,才能达到传播的效果。
在强调新鲜点之前,"一种特殊的考试引起了师生的广泛关注"这句话要用柔和的语调作一个铺垫,新鲜点"诚信考场"也才会在受众的接收中明晰起来。在叙述运作过程中"在无人监考的过程中,免监考场里老师除了收发试卷、疑之外不会再露面,同学们自觉地在考场上答卷、卷。"是过度句式,要做到连贯自如、楚顺畅。这样才会把"截至目前,未发现任何考场违纪现象。"的新闻的结果向受众交代清楚明白。总之在第一段的导语部分要求有声语言的播读具有醒目感,要有精气神。
在主体部分回顾了落实的过程及其奖惩办法。它由两个方面来说的,好的表扬、的将受到惩罚。按照日常生活的规律也是这样的,这就是扬好抑坏。所以两个方面,要在语言表达中强调"对顺利通过诚信考试的班级将给予通报表扬,学生毕业时发给"诚信考生"荣誉证书,并记入个人档案"这句话要在过度段中弱强调。在"若发现作弊行为,本场考试作废并安排重考,同时取消该班级当年各类评优资格,作弊学生将按《郑州大学学生纪律处分实施细则》进行处理。"这句话中的内容是对学生不利的一面,播音时用声在中声区偏下部份,不必过于强调,否则喧宾夺主。
在最后一段是实施的目的是什么?有三个目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老师的教学成果,二是检验学生是否能诚信做人,最后是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播报时在一一强调清楚地基础上,把"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加以突出。最后一句话"进而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渐弱后结束全篇。
评述示例
郑州大学设立"诚信考场"这条新闻,听来很具新鲜感,没有人对期末考试的考场进行监考,同学们都很诚实,认真答卷,用真实的成绩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很令所有的大学生甚至我们中学生羡慕啊。
但是翻过头来想一想又有点苦涩的感觉,又让我们思考。它促使我们想一想,都是大学生了,怎么还在"对学生诚信做人的检验"中受到老师的反复检验呢?难道他们在幼儿园、学、学这些阶段是在不讲诚信或说没在被别人的信任中度过的吗?
二是消息中说"若发现有人作弊,本场考试作废并将安排重考,同时取消该班级当年各类评优资格,作弊学生将按《郑州大学学生纪律处分实施细则》进行处理"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诚信考场"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诚信,因为校方已经估计到了会有作弊学生出现,不管他是一个也好两个也好,但已经有了惩罚措施。既然已经对学生的诚信素质"了如指掌"了,那为什么不现实一点,该怎么考试就怎么考试呢?是不是让人们在想既然是这种情况,还要设立"诚信考场"有什么意义吗?他们在表现什么呢?
三我们想到的是,诚信,学生们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或许有个别学生在诚信方面的素质有需要再受教育的问题,那是个别问题,如果发现一个人作弊"同时取消该班级当年各类评优资格",个别人的问题需要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全体同学陪绑吗?是一人有罪全家问斩吗?太封建了吧?太****了吧?都21世纪了,还弄这个!就没有别的招使吗?
最后让我们怀疑的是他们是怎么在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发现作弊的学生呢?是安插了几个冒充考试的学生暗地里在监视他们,一旦出现,记录在案。或是有老师从门缝里窥测学生,偷偷地作纪录?更大胆的设想学校当局是否利用了现代化的设备安装了摄像机,进行了全程监控?如果是使用了这几样方式中的那一样监控学生都不对,为什么?因为你已经向学生、学校当局承诺我们的期末考试考场"是无人监考的""免监考场"、诚信考场",那受众就会问了,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策划设立"诚信考场"的人,你们的初衷是什么?我们教师对学生讲诚信了吗?
3、什刹海偷钓行为屡禁难止
近日,北京气温持续走低,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风景区的大小水域却难得"宁静",一些钓鱼爱好者的偷渔偷钓屡禁难止,令有关部门头疼不已。
尽管后海湖面的边缘地带已开始结冰,但严寒并不能阻止偷钓者的脚步。记者在湖边看到,不少人手持渔具分坐在湖边的背风处,身边的小桶里多少都有些"收获"。旁边有不少人驻足观看。在这些人身后,"禁止游泳钓鱼"的警示牌赫然在目。据钓鱼者说,来这儿钓鱼就图个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