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2100000002

第2章 绪论(1)

第一节语言认知现实

一、世界与语言

1.1世界与语言维特根斯坦曾指出:“世界是以被我们的语言分割的形式在我们面前展现的”(维特根斯坦,1951;江怡,1999)语言形成之后,就成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手段:人类通过语言来认识世界,但语言系统也有其自身的规律,相对于世界来说,它是一个更为开放的系统。语言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世界决定语言,但语言可以超越世界,语言中体现的是对世界的认识,而不是世界本身。在这个意义上,描述现实世界与建构文本世界在语言上是一致的。

1.2世界与语法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通过认知来实现的。客观世界的规则也不是语法规则,但人的认知参与进来后,使得现实世界与语法规律之间有了关系。由于人们的认知视点不同,同样的现实规则在人们的表达中表达方式可能不同。另外由于认知具有选择性,同样的现实规则既可以用一种方式表达,也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即自然语言是概念化的现实的符号表达,句法结构在相当程度上不是任意的、自主的,而是有自然的动因(motivation),即其外在形式常常是由认知、功能、语用等句法之外的因素所促动,故表层句法结构直接对应于语义结构;语义结构并非直接等同于客观的外在世界的结构,而是与人在和客观现实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身体经验、认知策略乃至文化规约等密切相关的概念结构相对应。

1.3语言与范畴化语言中的递进范畴也与身体经验、认知策略乃至文化规约基本一致。从这个角度讲“语言的范畴化(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有两层含义:一是语言使用者通过语言把非语言的世界作为客体进行分类,二是语言学家把语言本身作为客体进行分类。

递进范畴中形式上、语义上的聚合与扩张,就是语言对世界进行切分后,又通过语言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建构一个精神世界的必然过程,这一过程凝聚着许多句法形式、语义结构与语言范畴的竞争与避让,而反递范畴正是在这种竞争与避让中处于上风的一种兼容性很广的强势范畴。很多语言规律是受现实规则的影响而产生的。如在表达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时,可以采用词语的先后位置来表现。这就是“时间顺序原则”(Tai,1985)产生的根据。

1.4递进范畴递进范畴(the category of ascending in order)就是一种和现实、认知有着密切关系的语言范畴(the linguistic category)。

即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之间有语言世界,而语言世界是与认知范畴密切相关的。人们通过认知把客观世界切分成能够辨识、记忆的范畴,这些范畴通过语言来传递和实现,并通过语言在精神世界中重新建构客观世界。那么现实、语言、认知的关系应该是:“现实—[认知—语言]—主观”。

二、递进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反映

2.1客观世界与递进客观世界中,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也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进步。社会的进步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循序发展的,这种循序发展也就是递进。递进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因此,递进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

递进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反映,人们认识世界的发展,把握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表述世界的变化时,都要遵循客观世界的规律,比如: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由近到远、由低到高、由落后到先进、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等等,或者反过来,由大到小、由多到少、由深到浅、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由先进到落后、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等等。因此人们认知事物的递进模式也就有两种:或者是由小到大,即递进,或者是由大到小,即递退(descending in order)。因此,递进是可以认识的,具有认知性。

在人们认知世界发展过程中,客观事物(包括人和动物)、事件、性状等无不包含着递进的因素(factor):时间上、空间上、程度上、范围上、功能上等等。“递进”这种认知范畴投射到语言当中,就形成了语言世界的递进范畴。语言世界的递进范畴虽然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但它并不是我们对客观世界的简单摹写(reproduce)。因此递进又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语言中的递进和客观世界的递进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差异性表现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存在着差异,因此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就和传信者的心理、认知、主观视点等因素都有关系。

语言中的递进一旦产生,也就形成了它自身的一整套系统。既和客观世界中的递进有紧密联系,又有不同于客观世界递进的语言特征。我们了解客观世界的递进模式只有通过语言中的递进来认识。因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掌握和运用人类已经获得的知识,这就是间接知识;另一方面是获得前人还没有得到的知识,即直接知识。在这两种认识活动当中,语言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递进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反映。

2.2递进的基础递进的基础是人类认为客观所归纳出来的基本层次范畴(basic-level categories)。无论从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即从语义、功能、心理及社会学角度,或是从广义的角度“语言在心智之中”(Language resides in the minds of its users),即人们根据对世界的经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Ungerer &;Schmid 1996:X;王寅2005:4-5)递进都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知的一种反映和总结。其基础就是基本层次范畴,因为人类概念层级中最重要的不是较高层的范畴“动物、家具、交通工具”,也不是较低层的“波斯猫、扶手椅、敞篷车”,而是位置居中的“猫、椅子、汽车”(张敏,1998:59)这个层次的范畴在人类认知中处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地位,它们往往是递进的基础。

2.3基本层次范畴的语言表现客观世界中范畴化往往是一个层级系统,基本范畴最重要,然而发展变化更为重要。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进步。社会的进步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循序发展的,这种循序发展也就是递进,从这个意义上讲,递进无处不在。因此,递进的客观性、发展性是最为基本的内容。因为语言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作为基本层次需要具备直接、经济、易学、特设语境少等特点,反映这些范畴的语词往往是最常用的、与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因此这些词语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和全民常用性,故在语言史上产生的时代一般也较早,也是儿童在语言习得时掌握得最早的。

由于基本层次范畴的这些特点,因此人类的大多数思维是在基本层次上进行的,那么递进范畴的实现也就是基本层次范畴内的不同层级的转换与确认。

三、关于“语法范畴”

3.1语法范畴语法范畴(grammatical category)是指“在形式上、功能上或意义上有不同特点的语法项目的类别。诸如词类(parts of speech)、数(number)、性(gender)、格(case)、时态(tense)等等。”(张敏,1998:59)英语的“Category”意思是:“a division or class in a system for dividing objects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nature.”。(Hartmann,R.R.K.&;F.C.Stork.,黄长著等,1981:149)语法范畴的概念是以印欧系语言作为基点确立的。

3.2汉语的范畴汉语的“范畴”有两个含义:1)“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一些基本范畴,如化合、分解等,是化学的范畴;商品价值、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等,是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本质和现象、形式和内容、必然性和偶然性等,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2)“类型;范围。”(张敏,1998:59)

作为汉语的语法系统还应该有它自身的特点,应该有自己的范畴系统。对于汉语的语法范畴系统的建立,前人和时贤都做了或做着不懈的努力。最早建立现代汉语语法范畴系统的是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1942-1944,1982:129)中的“范畴论”,他建立了“数量”、“指称(有定)”、“指称(无定)”、“方所”、“时间”、“正反·虚实”、“传信”、“传疑”、“行动·感情”等11种。这些都是针对汉语中突出而印欧系语言中不突出或是少有的现象“量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比况助词”等等所形成的。后人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探讨汉语语法范畴的工作。

3.3各家的范畴观语法范畴是一类语法意义的概括,而语法意义则是一定的语法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因此要确立一种语法范畴,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找到相应的语法形式或一系列的语法形式。(胡明扬,1999)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对各种事物的性质、特点等有所感知,有所认识,形成各种各样的范畴,如“时间”、“空间”、“数量”等等,从而构建出人类的文化世界。构成人类文化世界的各种范畴称为“认知范畴”,认知范畴的语言化,便形成各种各样的语义范畴。(李宇明,2000)

语法范畴,必须是某种语法意义和表示这种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二者的统一体。一个语法范畴必须包涵两个以上处于互相对立关系的同类的语法意义。……所谓语法范畴,不过是语法意义的分类,不过这种分类应该有语法形式的保证。(赵金铭,2001)

对语法范畴的研究,“既可以从语法形式入手,去寻找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也可以从语法意义入手,去探求语法形式的表现手法。”“一般地说,从形式到意义,这是语法研究的通则。因为形式往往带有一定的外部标志,比较容易发现;而意义则往往是隐含的,潜在的,比较难于被发现。但是对汉语来讲,由于形态变化不多,语法形式的外部标志少而不明显,因而相对地说,语法意义的差异似乎更容易被察觉。(邵敬敏,2000)

可见,语法范畴必然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结合。我们探讨汉语的语法范畴,最终是要找出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

3.4建立递进范畴因此,汉语是较为适合从语法意义入手来探讨语法形式的方法的。这种观点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就做了尝试,他从语法意义入手建立了汉语的语义范畴和语义关系体系。这个体系虽然比较粗疏,但对今天的汉语语法研究来讲还是有开创之功的。除了他在《表达论》中列的语义范畴之外,而他列入的“关系”实际上也是语法范畴,也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统一体。“递进范畴”就是在他的《中国文法要略·表达论》(1982:325)离合·向背关系中设立的次范畴。我们研究递进范畴也就是打算遵循吕先生的研究路子,从语法意义入手,归纳汉语“递进关系范畴”的类型系统,寻找和这些语义关系类型相对应的句法表现形式,从而在现代汉语中建立起完整的“递进”范畴系统。

四、递进主要是语义关系范畴

4.1递进与语义递进范畴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语法范畴。语法范畴包括语义范畴和语义关系范畴。而递进正好涉及到这两个方面。我们说递进主要是语义范畴,其论据主要是:1)运动变化是客观世界物质存在的形式。这些形式表现为随时间的推移,物质自身存在过程的变化。2)物质在特定空间中量与质方面的变化。3)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与变化。这是递进的客观基础,但递进作为一个范畴出现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人与语言。从这个角度看,递进有语义范畴也有语义关系范畴。但是在归纳作为语义范畴的递进时人们容易从纯粹的意义角度来归纳,即认为具有“递进”这一语义特征的就属于递进范畴,这样递进范畴的范围太广,不好确定,并且由于语言中表现递进义的形式太多,容易出现见仁见智的情况,所以这里我们只选择递进的语义关系范畴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我们这里的递进范畴是“语义关系”范畴。

4.2递进与词和短语递进存在于语言中,是一种相当于“横截面”的存在,在构词层面就有语素语义辖域范围存在大小之别。如:

(1)鲤鱼鲸鱼鳄鱼鲫鱼

例(1)“X+鱼”构词框架中如果以辖域为标准那么存在一个辖域的语义差,语素“鲤”所指范畴小而“鱼”所指范畴大,因此形成一个种属差:“鲤<鱼”,即“X<Y”。以辖域为标准则存在一个语义的范围扩散:“小——大”。从宏观角度看,这是一个因语素级差构成的词。在汉语中此类构词还很多。如:

(2)X树:桉树、黄葛树、柳树、菩提树、榕树、梭罗树、杨树、榆树、棕树……

X人:敌人、妇人、客人、男人、女人、仆人、圣人、仙人、贤人、友人、哲人、主人……

汉语中“XY”匹配关系可以有辖域的大小差由此构成一种空间范围上的放大,从广义看也可视为一种递进。

在短语层级词语之间的关系有递进。

同类推荐
  • 语文教学的趣味段落设计(下)

    语文教学的趣味段落设计(下)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语文教学的趣味歇后语设计(下)

    语文教学的趣味歇后语设计(下)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对比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对比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是一本以“草根立场”,揭示杜威、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异同之处,以反思和启示当下教育的学术研究类著作。什么是教育?如何教育?这本书给你答案。
  • 未来30年上海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未来30年上海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就未来30年上海人才发展战略作了前瞻研究,提出了建设“全球人才枢纽”的命题,并对未来人才战略定位、战略选择、战略布局行了深研究,对推上海未来人才发展、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制订人才发展政策、充分发挥人才在全球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永恒的中国心

    永恒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品德高尚、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2009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吴大观同志还光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书收集了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讲稿及中央、地方媒体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各类报道,对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进行了详尽介绍和深入挖掘,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生动教材。
热门推荐
  • 乱世迷行

    乱世迷行

    前世她是人尽皆知的才女、无数人羡慕嫉妒恨的上天的宠儿,它拥有一切,却唯独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如今却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只身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只为了寻找自己的身世...
  • 随意一记

    随意一记

    崩溃中有你,欢喜中有你,逃走还是亲密,从中找到答案
  • 旷世仙师

    旷世仙师

    以本源修炼,筑旷世之基。一个平凡的少年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成仙之路。
  • 一个神秘事件调查员的秘密笔记1

    一个神秘事件调查员的秘密笔记1

    我因为科研过程中无意遇到的神秘事件,被一秘密科研部门收罗门下,开始了惊险、绝地逢生的人生旅程。在这过程当中我不但见到了地球上从未记载的巨型生物,也见到了具有某种神秘隐形力量的非人类;不但看到了为了贪欲而扭曲变异的人性,也遇到了甘为人类,奉献出自己生命的地外生命体……
  • 鱼雁归子

    鱼雁归子

    昭和元年,战争四起,民不聊生。百姓痛苦不堪,青阳宫弟子笙箫携嫦姬拯救百姓,平息战乱……
  • 冷傲女王:陆氏佳人拽校草

    冷傲女王:陆氏佳人拽校草

    她,是独一无二的天之骄子,他,是绝无伦比的妖孽,第一次的偶遇,就注定了他们这一生。明明对对方有好感,明明已经爱到无法自拔,可是到头来还是不能向天屈服。可天知道他们有多么相爱,他说:“即使是死去,我们也要在一起,如果我们能在一起,其实那些痛都不算什么。”她说:“天注定的爱情,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改变吧。”他们第一次相吻,第一次为对方许下诺言,第一次经历生死离别,以至于让他们无法分开,但是,故事的结局又会是如何呢?
  • 修得一生终执手

    修得一生终执手

    年少的时候,她追着他,得意而自信的神采让他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而如今,如大多数人一样,少年的爱情似乎已经远去。并不出奇的构思,也不是很出彩的文笔,只是想自己写一个故事,祭奠逝去的青春。
  • 命定你我

    命定你我

    上一世的情,被仇包庇,究竟几分真?几分假?毕竟爱过,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与你童年同月同日死,居然穿越?!上一世的情,这一世的怨,后悔也已晚。本不再信爱情,却有偶遇他,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如何般的情世离愁呢?
  • 快遗忘的那几年

    快遗忘的那几年

    离婚三年多了,杨明英脑海中渐渐的淡化了前妻的身影以及思念。这一天同事程丽一句泪语问出了快要遗忘的思绪。程丽愤怒的哭着问到“你还要把她放心里多久?为什么就不能接受我?难道我真的就比她差吗?”
  • 炼狱小丑

    炼狱小丑

    三大世界即将毁灭,创世者混沌因为失望舍弃了神明和世界,在这个世界崩坏之时即使是可以创界的神也要死去。现在只有占领其他三大世界才可继续生存,一场以游戏为名的无限轮回将会选出神明认可的强者,届时神明将带领这些人进行旷世征伐。五族之战,古老神话,主宰争霸,逝者不死,诅咒之地,灵异之地,这一切的一切背后都有一只手在掌控着整个事件。作者的话:所有的无限流故事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没有任何电影恐怖片轮回全是我想出来的新世界,世界观奇大,但是我的能力有限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