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提升的诀窍就是不自满、多反省
想当初联想以20万人民币“蛇吞象”的气魄成功地并购了IBM,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这正是柳传志沉着应对商界局势的结果。
从此,柳传志的联想正式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中国的联想成为“世界的联想”,这一大的历史性的飞跃,展现的正是柳传志精明的抉择。
当联想全体员工举杯庆贺并购IBM成功时,合并后的新联想正昂首阔步向全球化迈进,但柳传志深知,走国际化道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会有更大的竞争和更多的困难等待着他。
首先,柳传志抓住了利用PC业务三年来一直亏损的IBM为跳板的契机,摒弃了企业一贯靠自身进军国外从而走上国际化道路的漫漫长路的传统。柳传志让联想稳稳走出这一步,是联想在国际化道路上成功的一步。其次,在收购过程中,柳传志面对了诸多的困难。美国政府认为这起收购涉及国家安全而介入调查干预,怎样解决现有员工妥善安置的问题,怎样快速地组建一个好的领导团队,怎样将IBM5亿美元的净负债还清并且尽快扭亏为盈,资金、资源、人才如何整合运作,等等,这些都还是小事情,对柳传志来说,最大的挑战应该是合并后,走向全球化的战略道路中,联想的步子该如何向前迈才是有效的、稳健的。
当年起家的联想只有20万人民币,柳传志一步一步苦心经营使得联想拥有29亿美元的资产,但是柳传志并没有自满,正像他自己提的一样:“我总是提醒自己不要自满。”这句话可以说就是他自己的座右铭,正是这种不自满的心态,才使他做到沉着应对大挑战,才能使自身有更高的提升。
古人也常说:“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其实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唯一没做到的就是烂熟于心,并且时刻警醒自己。正是这种不自满的心态,使得柳传志看到了企业国际化的必然,在大势所趋下能一把抓住借收购之路快速迈上国际化之路征程的契机。而后的事实也证明了柳传志的英明,证明了联想的实力。
如大家所见,联想在并购IBM全球PC业务之后,柳传志带领新联想在一年之内让公司扭亏为盈,而后的几年内呈现了每年年利润翻番的大好势头,在2007年达到169亿美元收益的最高峰,联想比以前更强大了。
做大做强一个企业是多少企业家的梦想,但是万千企业中,能最后摘得桂冠的仅仅那么几个,但柳传志摘到了。
一个企业的成长道路也印证了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正像柳传志之于联想。
成长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能慢慢地成长和强大,也正是自身应对危机的勇气和解决危机的能力所决定的。
联想越来越强大了,但企业越大越不好做,除了考虑外界的成长因素,自身的因素也很重要。凡做大事者,这二者一定得兼顾,柳传志和“世界的联想”同时面临着这样的考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市场疲软,联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2009年,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几乎所有企业都共同面临了这一艰难时代。2月,柳传志面临了联想创建以来的最大亏损——2.26亿美元和全球裁员2500名的窘境。世界宏观经济所带来的波动,给行业以及企业的自信度和发展方向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正所谓:“危机时代亦是变革时代。”柳传志应该如何应对这次突如袭来的经济危机,如何为联想找到新的成长力量呢?最后,他选择在高龄复出。
而后,柳传志的复出成了中国企业界的一件大事。复出后的柳传志,以主人的身份做了两件事。第一,力挺管理层的核心,建立一个好的班子;第二,让管理层和董事会有一个好的配合,建立互信,以便更好地工作。
一年后,柳传志的联想企业以赢利8200万美元的数字,连续第三个季度在全球五大PC厂商中保持第一,全球市场份额更是历史性地突破双位数达到10.2%。柳传志带领联想沉着应对金融危机,宣告成功!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说:“不是那些最庞大的物种能存活,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那些最能适应变化的。”联想成了中国企业能够适应全球化竞争这一巨变的一个好的样本。
正如柳传志自己所说:“想想做成一件事有哪些是偶然因素,别以为是自己的本事。尤其是失败后,要血淋淋地解剖自己,不留任何情面地总结自己的不足。这样,你的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我们看到,柳传志没有停留在过往的辉煌中扬扬得意,也没有畏惧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恐慌,而是努力为联想找到正确的方向,并用有效的方法去推进和执行。这就是柳传志的企业家精神,这同时也是联想的精神。这样的企业和企业家,能不成为行业的领先者吗?
在成长的过程中,谁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大或小,但是,问题既出,我们不要去抱怨什么,唯一该做的就是沉着应对,多想想如何解决问题,而后,再重新来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多找找自己的原因。这样,在以后我们才不至于犯同样的错误,才能在不断反省中进步,才能走得更远。
这同时也印证了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而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6.立意高远才能到达彼岸
想当初柳传志的名字不用说在中国,就算是在中关村也是普通得让人很难想起来。但为何最后是柳传志和他的联想脱颖而出了呢?
按照柳传志的说法,关键在于他“立意高远”。
在当时开公司做生意有三种典型的秘诀:一是靠批文,这种办法就是靠政策吃饭,等着政府给自己“做主”;二是拿平价外汇,这其实也是一种靠政策吃饭的路子;三是走私,这是钻法律的空子,捞一把算一把。
其实这三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立意低,等、靠、要和投机的思想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这样的“秘诀”也影响到了联想,当时的一个办公室主任就认为公司应该办得像有的公司那样——总公司下面一大堆小公司,每个公司都独立做进出口,虽然每个公司都在做重复的事情,但是每个公司都赚钱。而这在柳传志看来就是典型的立意低的表现,因为这个策略是将赚钱作为首要目标,让“小船大家漂”。
对此,柳传志还做了一个简单的比喻:“火车站卖馅饼的老太太,分析吃客都是一次客,因此,她把馅饼做得外面挺油,里面没什么馅,坑一把是一把,这就是她的立意。而鞋帽店做的是回头客,所以,它的鞋怎么做也要合适。”
都是卖馅饼,都是赚钱,却有着立意高低之分,可以坑一个顾客算一个,也可以通过卖馅饼,开连锁店。前者立意低下,后者立意高远。短期来看,似乎立意的高低跟利益关系不大,其实是他们没有看到更长远的一步,而柳传志就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那一步。
而后,联想做大,拥有29亿美元资产,收购国外大公司IBM也正是柳传志一直坚持立意高远这一思想的推动。
柳传志曾坦言,他在开始并购IBM的时候,内心就想:做这个事要冒这么大的风险,收购实际上已经脱离了仅对财务回报的要求,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柳传志说:“主要还是希望公司本身能为社会作贡献。比如为中国的国家品牌作贡献,为中国企业向海外进发作出贡献。”
执拗的柳传志把不被看好的并购,用抛开传统商业逻辑的方法,提升到“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创一条路”“提升整个中国产业形象”的高度,这也正是收购的立意问题。这两点柳传志毫无疑问让他的联想做到了,而作贡献这一伟大目标柳传志认为还差得很远,但他一直带领联想努力苦练内功,努力进一步适应国际大环境,奋力争夺国际化市场,这一点证明了他是势在必得的决心。
柳传志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国精神,使得联想在强大的路上有着更加高远的立意和追求,这同时也是联想不断克服困难,向更高更远冲刺的动力。
这便是柳传志的选择,立意高远才能够利益长远。
你会不会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呢?看到眼前的小成功,便沾沾自喜,或者看到别人按照大众化的方式赢得成功,你也会极力效仿。当然最要不得的是,用一些不好的手段,去获得一时的成功或者快意。
其实这在任何事情上都是相通的,看看柳传志的做法,你就会明白立意高远与否其实是一个人对理想忠诚与否,对自己忠诚与否。立意高远就能够抓住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不放松,不计较暂时的得失,不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