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段——这是一段总结性的段落,是对中国共产党由诞生、发展、壮大,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进行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整个历程的总结。其中,有数以千万计、上亿计的革命烈士、热血青年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和无悔的青春。“诗篇”“风景”“交响”“丰碑”不同的词句,内含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情感。要注意其中感情的运动、起承转合的变化,以及不同的描述在词中形容的具体形象体现在语言中的变化。好,接下来是一个过渡性的抒情段落。第六段——抒情段落。“哦,中国”“哦,中国”,注意这两个层次之间的情感递进。结束段——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读得光明,读得酣畅”“读得生动、读得自豪”这又是一个递进;“希望的中国”“辉煌的中国”“青春中国”结尾段的后三句与前两句构成了两个小层次。在感情的运动形态上,前两句的感情递进推起了一个感情的“波峰”;后三句是全诗的结尾,也是感情的凝聚所在,最后一句更是将情感推向最高。为了凸显出最后情感的高潮,在与前两句衔接时采取“欲扬先抑,欲放先收”的处理方式,由低点起;接下来一步步递进,最后推向情感的高潮。最后要说的一点,情感的高潮并不完全意味着声音的“喊”,或是一定要用大音量表达。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处理的不同、情感运动的内在感受不同,在外化声音的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
【下课】
第二课
周次:第三周学生:甲乙二人
教学重点:根据作品结构,安排情感的布局。
【开始上课】
教师:好!开始上课。
我们还是请甲、乙同学先上台朗诵一下。同学甲:(朗诵)同学乙:(朗诵)教师:好!通过上次课我们的练习、辅导,这次看来两位同学进步很大。对内容的理解感受以及对文章结构的把握有了很大的进步。同学乙对作品把握的完整性上有所增强,同学甲感情把握的准确度方面也有很大进步。但是,两位同学表现出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感情的运动变化不足。就像我们上节课所说的,感情的获得、调动都是建立在对文章的理解感受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感情蕴含于作品的内容之中。当我们对文章的内容理解感受之后,就需要对我们获得的这份感受以及这份感受中情感的运动趋向、细部变化作出具体细致的安排。也就是说,要根据作品内容,安排好我们语言表达过程中的情感布局。第一个段落——从鸦片战争以后,这种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整体内部的感情是凝重的、深沉的。“用茫茫的夜色作墨,用疮痍的土地作纸。”第一句以凝重的语气开头,第二句感情推动、递进一步,衔接上句;接下来的第三句是叙事的开始,情感的状态又从前一句的“推动、递进”收回,由低点开始,逐渐向上运动:“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之后,是谁写下两个字——中国,让人读得昏暗,读得疲惫,更让人读得心痛,读得悲愤。”我们的情感要随叙事的变化,而起伏运动。
第二个段落——“五四运动”,作为反封建反殖民统治开始的标志,在情感的变化上与第一个段落相比,要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转折。开头的一句“那一天”就是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宣战的标志。在这一段中,感情色彩的变化比较多,要注意这两句“面对淋漓的鲜血,面对惨淡的人生”在这一段落中的情感变化。
第三个段落——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这一段承接着上一个段落,感情的运动、起伏、变化比较大,要注意两个点:一是,“他们走过漫道,他们越过雄关,他们驰骋疆场,他们英勇杀敌”,这四句的情感递进运动;二是,“他们要以枪杆作笔,写下一个崭新的中国;他们要以热血为色,描绘一个青春的中国”,为了最后一句“青春的中国”的“扬”,它的前一句“他们要以枪杆作笔”又是要将感情收一下,采用先“抑”的方式处理。还要提醒注意,最后一句“青春的中国”,这里是从全诗开始以来的第一个感情的高点,但又不是全诗的结束,也不是感情的最高点,所以要控制、把握情感的分寸。
第四个段落——在全诗的主体部分中,这一段落的开始与上一段落的结尾,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上的情感转折、变化关系。在前一个段落情感的高点之后的衔接、转折、变化,从情感的运动到气息的控制、变化,都是在一个“停顿的”空间表现出来的;通过声音的“停”,而显露情感的“动”。接下来的表达,感情是在一种内蕴、饱满、发现、感动之中行进。
第五个段落——这一段落内容中,每一句都有不同的形容,每一种不同的形容的感情色彩都不相同。比如后两句:“那是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那是一座壮志凌云的丰碑”其中“气势磅礴的交响”情感上是一种“恢宏”“广大”的情感依托,而“壮志凌云的丰碑”又是一种“高耸”“矗立”的坚定。这里要注意“丰碑”的“碑”字,语调一定不能掉下来、下滑。像同学甲刚才朗诵到这里时,这个字就习惯性地向下落。以为数段落的结尾,意思的结尾音调就落下来了。
从字词的轻重格式来说,读成了重中格式了。结果做你的“丰碑”就立不起来了,就“塌”了。第六个段落——这是抒情段落,情感要舒展开。
要注意这一段落中两个层次的情感运动、递进。我记得,在第一次课中也特意提到了这两个层次的关系“哦,中国……哦,中国……”第二个“哦,中国……”是在第一层感情基础上的递进;还要注意一点,很多同学随着感情的递进,后面的语言、声音也会跟着“提起来”,结果越读越紧,越读越僵。要知道,我们的语言是运动的,是随着感情运动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感情一定要运动。我们这里所说的两个“哦,中国……”的衔接、递进就是感情的一种运动形态,但是运动是起伏变化的,感情的“波峰”就是体现在这个衔接点上。当感情递进了、推高了接下来又要从“波谷”起下一句,这样才能体现出运动的状态。
第七个段落——这是全诗的结尾段落,又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里程碑的标志——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这里与前面第四个段落的开始一样,有一个情感的转折。但是,在承接上一个段落的转折形态上,与第四个段落有所不同。段落与段落之间情感的转折关系,是在将前一个段落的感情尽情地抒发之后,其转折后的情感趋向是受下一个段落情感的引导,从而过渡转向下一个段落。这一段落是全诗感情的最高点,它的感情是“自豪”“骄傲”“坚定”的体现,而这一感情色彩在开始的两个字就要体现出来——“今天”!最后结尾句的处理,我们上一课已经讲到,两位同学表达得也很好,就不再罗嗦了!
好!下面两位同学,再根据我们所讲的体会一下,再朗诵一遍。
同学甲:(朗诵)同学乙:(朗诵)
【下课】
第三课
周次:第五周学生:甲乙二人
教学重点:“情、声、气”的关系。
【开始上课】
教师: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还是请同学甲、乙先上来朗诵一遍同学甲:(朗诵)同学乙:(朗诵)教师:好,经过几周课的练习,你们的进步都非常明显。但是在有些技巧和方法的运用上还不是很成熟。今天,我们重点强调一下朗诵过程中“情、声、气”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运用。我们说起“情、声、气”这三者的关系,首先是要搞清楚“情”和“气”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在我们朗诵的时候,情与气在我们的内部似乎是浑然一体,共同作用于“声”,然后通过声音的形态体现出来。
情——发乎心,属于人心理活动的产物;气,则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产物。这二者在我们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共同以声音的形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常说“以情带声”实际上就是指这份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共同作用于声音之中。像刚才同学甲,由第一个段落转到第二个段落的开始“那一天”光是有声音,而声音之中缺少情感,没有情感的声音就显得苍白、空洞,缺少内容。你可能明白,这里要转折。但是要感情动在前面,感情先要转过来,运动过来,再出声。你是声音先发出来了,感情没跟上来,所以你的声音虽然很大,但是里面却显得“空”。而当朗诵完“那一天”这一句后,接下来的这句“无数的青年走上了街头”,由于缺少情感的内在支撑,所以当语言向前运动时就显得懈怠。
“那一天,无数的青年走上街头”,随着情感由第一段落的“沉重的悲愤”,到这里转而“振奋的激昂”;这份激昂振奋的情感是与气息的控制状态融为一体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继而,又是一个情感的变化“面对淋漓的鲜血,面对惨淡的人生”,情感由前一句的放又转而收,就像是将要爆发的火山力;接下来又是向上运动发展“他们的呐喊如同一阵阵惊雷,激荡着这昏睡的土地”;接着,在感情的高点随着情感的运动舒展开来“他们就像一束束火焰,在曲折的道路中蔓延,盛开成五月绚丽的花朵”。我们选择这段来说明“情、声、气”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强调的是“感情的运动”。当我们完成了第一课对作品的分析感受、第二课对作品的结构把握及情感的安排后,最重要的是要使这份感受到的情感“运动”,情感动了,语言才能推动。因此说,情随意升,气随情动,朗诵时才能够达到声情并茂;其二,这里还体现的是“保持”。我们由文章内容触动心灵产生的这份感情以及随之而生的气息,在我们的内部要呈“保持状态”,是在运动之中保持着“十分”饱满的情感以及推动声音语言运动的气息状态。因而也有“用十分的情,发七分的声”的说法,声音的表现要有情感作依托,蕴含于情感之中。我们在上发声课的时候不是也强调“呼气时要保持吸气的状态吗”?保持吸气状态指的是什么呢?就是要保持这份由心理因素产生的“情”和生理活动吸进的“气”。当我们把体内保持的这份“情”与“气”作用于声、表现于语言时,这就是我们整体语言表达所要求的整体状态。
刚才,我们前一组朗诵《我是西北人》的几个同学,同学丙开始有些“喊”,就是缺少情感的依托。但是当你朗诵到“两弹两弹在这里爆炸”,你没费什么劲儿,可是产生的效果比你开始的喊还要显得饱满。这就是因为你通过对气息状态和情感的保持,使整个的语言的张力增加了,声音的张力也体现出来了。因此我们说,语言表达过程中这两点非常重要,一个是“运动”,一个是“保持”。好,下面我们来细致地感受一下这份运动和保持的状态,同学乙:开始!学生乙:(朗诵第一段落)教师:第一段一开口,同学乙就显得用声单薄,原因呢,是由于情感的饱满度不够。饱满度不够,你内部的保持就不够。“用茫茫的夜色作墨”在开始这句时,情感先运动,气息要随着情感的运动吸入——保持住,托住,“用茫茫的夜色作墨,用疮痍的土地作纸,在鸦片战争……”你看,这样保持住了说话,你里面的状态就不一样了,说出来的效果也就不一样“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之后,是谁写下的两个字——中国”,它都这么保持着运动的状态,由情感带动气息运动,这样推动语言向前流动。好,意思还没完,要接上去“让人读得昏暗,读得疲惫,更让人读得心痛,读得悲愤”。好,继续下一段。
学生乙:“那一天,无数的青年走上了街头……”
教师:“那一天”这要保持住,“天”字收音的时候,你的呼吸是屏住的,“无数的青年走上了街头”这里同样要保持住、屏住气息,在这换气,高点换气。要提醒大家,在整个表达的过程中,内部的发声状态始终要保持住,在保持的状态下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体现出声音的变化。
学生乙:(继续)
教师:好!保持住,别掉下来!学生乙:面对淋漓的鲜血,面对惨淡的人生,他们的呐喊如同一阵阵惊雷,激荡着这昏睡的土地,还保持住呢。在曲折的道路中蔓延,“蔓”字就缩回来了。
教师:“蔓延”两个字你的感情收了,气息状态就托不住了。
要保持感情的饱满,情大于声。
学生乙:“在曲折的道路中蔓延。”教师:不要忘记“运动”。学生乙:“蔓延”。
教师:对,内部感情的运动还要大一些。不是蔓延,向下掉;是蔓——延,这种感觉,托住、保持住。
学生乙:“在曲折的道路中蔓延。”
教师:“盛开成五月绚丽的花朵”保持住。学生乙:“盛开成五月绚丽的花朵。”
教师:“盛开成”这三个字,声音又“冒”出来了,又冒出你的情感了,情大于声了!
学生乙:“盛开成五月绚丽的花朵。”
教师:对,这样给人的感觉,都比你的用拙力、干使劲要强烈得多。
学生乙:我怎么感觉声这没出来呀?
教师:出来了!你的感情出来了,感情向前运动带动你的声音就往外流动了。你是习惯了大音量、用力喊,总是担心别人听不到。实际上,你只要在饱满的情感运动状态下带动气息作用到声音之中,观众就都听得到。而且,情感的感染力要远比空洞的声音具有震撼效果!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