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
课程说明
课程设置:舞台朗诵学生:三年级本科生朗诵作品:《青春中国》作者:欧震青春中国用茫茫的夜色作墨用疮痍的土地作纸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之后是谁?写下的两个字——中国让人读得昏暗、读得疲惫更让人读得心痛、读得悲愤那萎缩在清末史书里的消瘦的中国呵那跪倒在《南京条约》里的软弱的中国呵那一天,无数的青年走上了街头面对淋漓的鲜血面对惨淡的人生他们的呐喊如同一阵阵惊雷激荡着这昏睡的土地他们就像一束束火焰在曲折的道路中蔓延盛开成五月绚丽的花朵此后,他们加入到共产党人的行列中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用铁锤砸碎黑暗用镰刀收割光明他们走过漫道他们越过雄关他们驰骋疆场他们英勇杀敌他们要以枪杆作笔写下一个崭新的中国他们要以热血为色描绘一个青春的中国许多年后的今天当我的目光穿越历史的峰峦我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呼吸我又看见了一群又一群的青年那挂满汗水的面孔我又听见了他们嘹亮的歌声在荒芜的土地上回荡他们用无怨无悔的青春在悠悠岁月中写着一首爱的诗篇是的,岁月悠悠、人生漫漫那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篇那是一片开满鲜花的风景那是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那是一座壮志凌云的丰碑哦,中国我要为你写一首诗用太阳金色的语言用心海浩瀚的蔚蓝哦,中国我要为你画一幅画用春天百花的色彩用五星红旗的光芒今天,一个大写的中国让人读得光明、读得酣畅今天,一个腾飞的中国更让人读得生动、读得自豪这就是在世界的东方喷薄而出的希望的中国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辉煌的中国这就是我们的青春中国!
第一课
周次:第一周学生:甲乙二人
教学重点:分析把握作品内容、结构,以获得正确的感受。
【开始上课】
教师:好!同学们都到齐了,开始上课。今天是我们新学期第一天上专业课。你们在“大二”的时候已经学习了“语言基础表达”的方法,我们这个学期的这门课程是《舞台朗诵》。如果说,你们在“大二”用了一个学年是在学习“如何创作的方法”,那么这个学期的这一门课程,就是要将学过的方法实际运用操作,开始进行正式的创作过程。在开课前,我已经让班长通知了我们这个组的同学,把我们选定的作品,各自准备好。我们一共选了六篇作品,两位同学选的是《青春中国》。好,我们先请这两位同学,根据他们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受,到台上朗诵一遍。
学生甲:(朗诵)学生乙:(朗诵)
教师:好,刚才两个人,每个人都朗诵了一遍。我们先不评论你们朗诵得如何,你们每个人先说一说,各自是怎么样理解和把握这首诗的。
学生甲:我觉得,这首诗写作的脉络很清晰。第一个段落是从鸦片战争写起,描述了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划地赔款,还签署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第二段呢,是写“五四运动”,是由北京的青年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好了先期的准备。接下来这一段就是描写由中国共产党成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立新中国的过程。下一段好像就是描写青年人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完了以后,是一个总结和抒情;最后一段就是说现在的中国情况。
教师:好,同学乙,你是怎么理解的,还有什么补充吗?学生乙:老师,我们在这之前都一起上网查过资料了,我跟他的理解都是差不多的,可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读,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表达。
教师:我们先不说怎么“读出来”,还是要先从“读懂”入手。读懂了诗的内容,读懂了它的每一个“细部”,我们才能谈得上怎么“读出来”。其实你们对这首诗的整体的理解都是正确的,特别是前半部分,你们中学上历史课的时候都学过了。但是,后半部分,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你们这些90后学生来说,反而倒觉得陌生,理解得不够深入,不够细致。新中国成立后,确实是全国都投入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但是你们要注意诗中的这几句:“我又听见了,他们嘹亮的歌声,在荒芜的土地上回荡。他们用无怨无悔的青春,在悠悠岁月中,写着一首爱的诗篇。”这一段描述的是解放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部分部队成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垦边疆、屯垦戍边的过程;还有在黑龙江成立了农垦总局,后来也改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全国各地的青年都踊跃报名,开赴北大荒,开发北大荒。所以才有“他们嘹亮的歌声,在荒芜的土地上回荡。他们用无怨无悔的青春,在悠悠岁月中,写着一首爱的诗篇”。
接下来的一段,正像你们说的是对前面历史进程的总结;再接下来,是一个抒情的段落:“哦,中国!我要为你写一首诗,用太阳金色的语言,用心海浩瀚的蔚蓝;哦,中国!我要为你画一幅画,用春天百花的色彩,用五星红旗的光芒。”好!你们要特别注意结尾这段!“今天,一个大写的中国,让人读得光明、读得酣畅;今天,一个腾飞的中国,更让人读得生动、读得自豪。”诗中所说的“今天,一个大写的中国”并不是你们简单地所理解的“今天——现在、当下”的中国;它同样描述的是中国的一个历史阶段,是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的描述。正是有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才有了今天的中国;才有了“在世界的东方喷薄而出的,希望的中国”;才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辉煌的中国”。好!我们刚才把这首诗的内容理了一遍。但是,朗诵不是上语文课,不是理解了就行了。理解只是第一步,我们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感受,在感受的基础上去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去表达——朗诵,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理解、感受你们在“大二”的时候都学过,光学过不行,关键是要学会怎样运用,运用到具体的艺术创作之中。
创作的第一步,就是从理解作品、感受作品开始。在我们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创作过程中称为备稿。那么,在我们这门课程之中对你们的备稿要求有两层含义,也可以用两个字来表述:一个是准备的“备”,一个是背诵下来的“背”。背诵的“背”,是建立在备稿的“备”的基础之上。而这个准备的“备”的核心要求,就是要获得正确的创作感受。这一点,就是你们“大二”已经学过的课程的实际运用。在你们背诵这篇作品之前,先要把阅读时作品内容对我们内心产生的冲击、情感都要记忆下来,由此获得完整的感受、整体的感受。在感受获得了之后,才能够进入“怎样朗诵”——就像同学乙所问的那样。
但是,我们这门课还有第二个要求,就是要“背”——要求把作品全部背诵下来。因此,在理解、感受作品之后,就是要“背作品”。如何背?估计你们“背作品”的过程就像上中学时按照老师的要求回家背书一样,简单地记文字,背完了上句再背下句,而背诵时又变成了背完上句再想下句。这种背诵作品的方法,不是创作。创作,要求你在“背作品”时,要带入你所获得的那份整体感受,因此在“背作品”
的过程中内心是有感情运动的,是一条内部感情的运动线不断延伸的过程。而且,这一“背”的过程,是将作品的理解、感受一次次深化、细化的过程。在背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之前对作品的理解、感受还是太粗,还有很多的不解和没有感受到的细微之处;你会感受到,当你读到这些缺少感受的细微之处时内心是空空的、情感会断线;这时你好像又要回到最初的基点去理解作品——理解这些细微之处,感受这些细微之处。只有把每一个细节全部都理解清楚、细微地感受之后,你内部那条感情运动线才能够源源不断地推进运动。这种对细节的理解、感受甚至要落实到具体的词、具体的字,甚至是一个气口、一个呼吸的变化。说到了呼吸,不要以为呼吸就是简单的换气。要知道,“呼吸”也是语言表达创作过程中的一部分,所以曲艺界在表演的时候要“制造”气口。因此,我们一遍一遍“背作品”的过程,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创作的过程,是对创作的不断深化、进一步细化的过程,也是我们对于作品的内部创作不断成熟的过程。
好,随着内部创作的成熟,一条完整的感情运动、逻辑推动线在我们内心清晰地显现;同时,通过对作品内部节奏的把握,如何运用我们已经学过、已经掌握的外部语言技巧,比如说:声音的收放变化、张弛控制,语言的速度、节奏、语气、态度、重音、停连、起伏运动等等,也都会随着内部创作的成熟得以确定。
这一句句、一遍遍“背作品”的过程,也是我们对作品进一步深入理解、感受的基础上对于我们外部语言技巧的表达形态设计、处理的过程。没有外部语言技巧表达形式的体现,就无从将我们对作品的内部感受传达给观众。我们说,语言表达本身就是技巧,就是技巧的表现。因此,你对语言技巧把握运用得是否纯熟、方法是否正确都直接影响到你朗诵的水平和质量。
但是,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我们所有外部语言表达技巧的设计都是建立在对作品理解感受基础之上的,都是在我们内部情感运动依托下进行的;情感的运动来自内容的推进,所有的外部语言技巧都是内部情感的外化形态,包括你的一个呼吸、一个眼神,其实都是内心情感感受的外化表现。那么,正是这种由内到外的结合,才构成了我们语言表达的整体,也才是我们所说的创作。
好!前面我们对作品的内容、结构进行了分析,又给大家讲了创作的原理和要求。接下来把这首诗的情感脉络给你们一些提示。
刚才甲、乙两位同学朗诵这首诗时,整体的感情基调把握得还是不错的。同学甲的感情很饱满,但是对情感的驾驭还有所欠缺。我们说,情感的把握驾驭来自对内容的细致感受、准确的表达。我们不能被情感牵着跑,而是要随着内容的推进变化,把握情感的运动。
同学乙的主要问题是“散”——内容散,导致了
情感不连贯。我们朗诵的是诗歌,诗歌的作者是通过诗的语言文字形式来表达思想,传情达意。我们不能被作者写在纸面上的文字排列形式所束缚、所牵引,结果朗诵出来的都是一个个的句子,而失去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完整的意思。当然,你的感情也自然成了一段一段的,这就是我们说的“见字抒情,见句抒情”。好,现在我们来提示一下情感脉络中的重点。
第一段——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你们在把握这段总体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注意感受一下其中的关键词语。前两句中的“茫茫的夜色”“疮痍的土地”;接下来的“读得昏暗读得疲惫”“读得心痛读得悲愤”;再往下“消瘦的中国”“软弱的中国”。这些关键词语,既决定了作品这一段落中情感的调子,也决定了情感随内容推进过程中的感情衔接和运动趋向。来看第二段:
第二段——五四运动。这里首先要提示的是,这一段与上一段的转折关系“那一天”;之后“淋漓的鲜血”“惨淡的人生”;“惊雷,激荡……昏睡的土地”“蔓延,……绚丽的花朵”。好!要提醒大家一下,我们整理、提示的这些重点词语,并不是给你们寻找“重音”,而且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重音——都重了,自然也就没有重音了。你们都学过,重音,是表达语意的“核心词”;而我们在这里提示的是,情感发展、运动的走向、变化的脉络。从这段的提示词语就可以看出其不同的感情色彩,以及其中的对比、变化、转折、发展的运动脉络。第三段——中国共产党成立,艰苦卓绝的斗争及发展壮大的历程。“砸碎黑暗”“收割光明”;“走过漫道”“越过雄关”“驰骋疆场”“英勇杀敌”这四句是一个感情递进的关系,是感情“爬坡”的过程;“青春的中国”,好!这是诗中第一次出现点题的词句“青春中国”,描述新中国的诞生。提醒注意的是:这里是一个感情的高点,但又不是最高点,所以要控制好感情的分量。
第四段——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许多年后的今天”这里又是一个情感的转换、变化,由前面的高点转为“舒展开来”,斗转星移,时代变迁;“一群又一群的青年,那挂满汗水的面孔”,“嘹亮的歌声,在荒芜的土地上回荡”,“无怨无悔的青春”,“爱的诗篇”,所有的一切都包含着“爱”——大爱!都蕴含着“无怨无悔”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