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由绕口令说起
新生一入学,首先操练的就是“军训”。现在的学生不像我们小时候——经受了**********的“洗礼”、历经了“交白卷”“读书无用”的折腾,还上山下乡接受过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什么“学工”“学农”“学军”那是每个学期的“必修课”;“拉练”的路程虽赶不上红军的“二万五”,可一晚上走下来也得有百八十里地。
现在的学生,一家只有一个(不算那超生的),个个都是“宝贝疙瘩”“掌上明珠”啊!
记得,那年的军训正赶上八月十五,“每逢佳节倍思亲”啊!特别是这些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十七八,在家娇生惯养,经历了高考“千军万马”的拼杀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接受的第一课就是军训。只身在外不说,还跑到这荒郊野外的大山深处(军训的军营驻地),接受这风吹日晒的洗礼。那份孤独感、漂泊感以及思亲之情怎么可能不由心底冲到眼窝窝呢!
难免呀——现在,都是独生的!偷偷落泪的不用说,什么中暑的、晕倒的、扭了胳膊的、崴了脚的……还有甚者,被蜜蜂和马蜂蜇得满头起包的。真可怜这些孩子们,而且还都是些女娃娃——女子学院的啊!
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学院组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慰问团,院长亲自挂帅,带领各系主任、副主任、团委、学生会的前往驻地,举行了一场“十五的月亮”联欢演出。不知是哪个播音班的学生,表演了一个“绕口令大串演”。十来个学生跟走马灯似的,有“独绕”、有“对绕”,还有“合绕和齐绕”,说得那叫快,嘴皮子那叫溜儿;我竖着耳朵,伸长了脖子,憋足了气,使劲儿地听,可就是没有听清她们在说什么。
问起学生,她们说:练绕口令,就是比谁说得快。是呀,回想自己上大学的时候,练起绕口令不就是上嘴皮儿碰下嘴皮儿,嘴皮子上绷着点儿劲儿“八百标兵奔北坡,北坡炮兵并排跑……”地练吗?大家都觉得练习绕口令可以锻炼嘴皮子、练吐字、解决唇舌无力的问题,认为绕口令是说得越快越好。殊不知,一个学期练下来,绕口令说得倒是挺快、挺利索,可快了以后这字音不清,平时唇舌该无力的照样无力——没练到点儿上啊!方法、要领不对呀!
绕口令说得越快越好——这正是我们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在借鉴中国传统说唱艺术基本功练习的方法过程中,没有经过细致的消化“囫囵吞枣”的认识误区。由于这一认识的误区,在传承的过程当中把最核心的“魂”给丢弃了,只剩下上嘴皮儿碰下嘴皮儿,以为“吧嗒吧嗒”碰得越快就越好。
我们一直强调发声、吐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的关键就是气、声、字之间的协调统一。所以,在发声、吐字练习的过程中,过于偏重哪个方面、哪个点而忽略了其中的整体关联,都达不到最终的要求和练习的目的。就像我们常说的“唇舌无力”,不要认为仅仅是上下嘴皮儿和舌头肌肉的孤立运动,而忽略了“气”和“声”是如何作用于这些肌肉的相关部位,从而形成对字音的控制力和爆发力。
一日聚餐,我偶遇一位曲艺界的前辈,赶紧敬酒、拜师,虚心地请教那绕口令到底该怎么说、怎样练。毕竟呀,播音主持艺术的这点儿家底在人家曲艺界的老前辈面前,那是“小字辈儿”的。播音这门语言一诞生,本来就排在了“小字辈儿”,那大量的练习方法,都是传承于中国民间的说唱艺术。别的不提,就拿着绕口令来说,那就是中国说唱艺术“最基本”的基本功呀!讲究的是“气、声、字”的关系:气,运的是丹田之气;气,讲究的是“气口”——换气,是“偷气”、是“抢气”,在哪儿“偷”、在哪儿“抢”、在哪儿“换”,是“缓着”换气,还是“赶着”换气,都有讲究。声,讲究的是“声随气动,声随气转”;声,是高、是低、是放、是收,讲究的是张力;字,是吐、是叼、是弹、是拉,体现的是功夫。整段下来,是张是驰、是快是慢、是起是伏、是连是歇,讲究的是韵律。这功夫,就是靠平时的练,而平时的练就是为了台前的演。
所以,说起练习绕口令,“快”不是目的,练的是“功”,而嘴上的功夫是“气、声、字”的协调统一的综合体现。
从学习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基本功练习来说,发声和吐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字音是通过“气”和“声”的共同作用而体现出来的。当字音形成语言时,气、声、字三者的关系就通过语言的形态体现出来了。我们在借鉴中国民间传统说唱艺术“绕口令”来进行基本功练习时,就要特别注意和把握气、声、字三者在绕口令语言中的协调关系和运用方法,这样才能够真正传承其中的本质、内核。
因此,绕口令的练习过程中就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绕口令的选择上,要挑选有针对性的段子,针对自己发声吐字方面的问题加以选择。绕口令很多段子都是从我国的传统民间曲艺流传下来的。不同的民间艺人、各种形式的民间曲艺表演形态,总结出很多很好的练习方法和练习的段子。不同的练习段子,又是针对吐字方面的不同问题对唇舌相关的部位来进行训练。从表面上看,它叫绕口令,很多字连在一起,有时候很拗口,但是它本身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绕你的口,而是为了锻炼你唇舌的弹性,以及唇舌的控制力。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追求语言的快,我们有时看相声、快板等曲艺表演,有时说得也很快,有的专找一些很“拗口”的绕口令来说,但那是表演的需要,是演出效果的需要。而这种快和“拗口”的语言表演形态,一定要让你听得清、听得懂;这种快是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基础之上,它是从慢入手练习,“慢而不走样”则更见吐字真功夫。
我国传统民间说唱艺术传承下来的绕口令浩如烟海,就已经出的各种版本的书籍上收集的绕口令,恐怕也只是九牛一毛。如果,要把绕口令全收集起来练个遍,那你这一辈子不用干别的事儿了,光去说绕口令吧。在传统的相声、快板等说唱艺术中,作为传承的基础和表演的需要,一些传统经典的相声段子、绕口令只要背诵上几十段或者上百段就已经很不错了;从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基础训练来说,绕口令作为辅助的练习手段,只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进行练习,而非一定追求表演的效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你基本功达到以后,表演的效果自然产生。反之,则画虎不成反类犬。
二、在练习时要保持说唱艺术语言表达形态中的韵律感。这种语言中的韵律感所体现出的正是气、声、字的协调统一。
从字音练习的角度来说,这种富有韵律感的语言体现出的快慢、缓急、一张一弛的节奏变化,既有对字音张力的控制,又有弹性的表现;从声音状态的角度来说,这种韵律感所表现出的起伏运动、张弛变化,又恰恰表现出在气息控制下的声音运动的形态。就以我们最常练习的一段绕口令“八百标兵奔北坡”为例,绝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上嘴皮儿碰下嘴皮儿”的越快越好。练习时,要体现出语言韵律的起伏运动形态以及节奏的变化,语速相对慢一些,一口气读两个句子,中间换一口气: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如果用歌曲中的节奏来说明,可以是4/4的节奏。前三句的最后一个字“坡”“跑”“碰”各用一拍的时值,其他的字是半拍来读;最后一句的前四个字各是半拍,后三个字“炮兵炮”各用一拍,稍稍拉开来读,增加结束感,比如:
三、要考虑到绕口令中的“气口”变化
“气口”是中国传统说唱艺术中非常重要的方法技巧之一,从表面看似乎就是“换气”,但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换气,它是传统语言艺术中节奏的体现。“气口”所体现出的是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对气息控制的形态,这种形态又是通过声音的运动变化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之中所体现出的多种变化形式;这种表现形式,有时是无形的,有时又已经融入了语言表达之中,成为语言表达的一部分。因此,在“气口”中既体现出“气、声、字”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同时还融入了语言表达内容的完整以及情感的要求。诸如传统相声中的“贯口”段子《地理图》《报菜名》等,为了使语言流畅,给观众的听觉上有“一贯到底”的效果,就要掌握好换气、偷气、抢气的功夫,在气口均匀的基础上体现出“吐字真,发音准”的艺术效果。正是由于“气口”在传统说唱艺术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其表演的过程中除了正确地运用“气口”,还要学会制造“气口”以烘托表演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从这个意义来看,“快”并不是语言的目的,同样也不是表演效果所要求的最终目的。“快”——是由于在“气口”运用的烘托下使语言在表达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张力,作用于观众听觉上产生的艺术效果,而并非语速本体的快。
例如绕口令《一树枣儿》: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
拿着竿子去打枣儿,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儿、两个枣儿、三个枣儿、四个枣儿、五个枣儿、六个枣儿、七个枣儿、八个枣儿、九个枣儿、十个枣儿、九个枣儿、八个枣儿、七个枣儿、六个枣儿、五个枣儿、四个枣儿、三个枣儿、两个枣儿、一个枣儿。
这是一个绕口令,一口气说完才算好。这段绕口令中的最后一句,虽然说的是“一口气说完才算好”,实际上其中是有几个气口的变化。在练习时,要运用好其中的气口,把握语言之中的运动。特别要注意,“数枣儿”的过程中同样也要体现出语言的起伏运动、收放变化的韵律感。
绕口令,表面上看起来虽然简单,但是我们在练习的过程中却不能简单地理解、对待。如果说唇舌部位是形成字音的关键,同样不能忽略“气”和“声”在其成字过程中的有机联系。有气才能有声,有了气和声与成字器官的作用才能形成字。而且,要将其纳入语言表达的整体状态之中来练习,从中体会吐字发声的整体要求,“气、声、字”的协调统一。才能够理解、体会传统意义上所说的“情、声、气”之间的关系,才能够达到播音主持艺术语言所要求的最终目的。
第二节由“狗喘气”而引出的
一天,课堂上我问学生:你们每天练声都练习些什么呀?学生答:我们先做做口部操,接下来还练习“狗喘气儿”、“嘿——嘿——嘿——,哈——哈——哈——”。我无语……我不知道狗的喘气儿和人的喘气儿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接着问学生:你们练“狗喘气儿”和“嘿哈”是为什么?学生答:练横膈膜肌和腹肌。
我又无语……所谓“狗喘气儿”的练习方法就是学着狗跑累了之后,那种“哈哈哈哈”急促的呼吸样子,用以体会小腹肌肉的呼吸状态;而“嘿——嘿——嘿——,哈——哈——哈——”的方法也是通过小腹肌肉的急促的收缩而发出“嘿——嘿——哈——哈——”的声音,用以体会丹田发声的感觉。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体会小腹肌肉感觉的辅助手段,变成了锻炼横膈膜肌和腹肌的方法了?!
如果说要练腹肌,你可以直接练仰卧起坐,或者到学校的单杠、双杠上去练,效果肯定更明显。至于横膈膜肌在哪?怎么就能够加强横膈膜肌肉的强度、控制横膈膜肌肉的运动?——我是感觉不到!大概剖开肚子才能看到横膈膜肌吧。我不是大夫,既没有剖开过人的肚子,也没有学过解剖学。所以,我既没有看到过横膈膜肌也感受不到横膈膜肌的直接运动。当然,没见到过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从人类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它确实存在,是呼气器官肌肉的组成部分;从人类发声学的角度来说,它确实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发声。但是,从人自身对自我肌肉控制的感觉来说,确确实实无法感觉到对横膈膜肌运动的直接控制。而发声理论所论述的“膈肌控制气息”的方法,作用于人体发声时的直接感觉无非也是通过腰部、腹部以及背部等相关部位肌肉的控制来带动横膈膜肌运动。而从播音主持艺术语言表达应用的角度来说,我们什么时候也没有“嘿嘿哈哈”地去播音、主持节目的呀!更不能像“狗喘着气儿的样子”去说话呀!既然是不用的东西,你又练它做什么呀?!
想想上大学的时候,也确是像这些学生一样偶尔练过“嘿——嘿——嘿——,哈——哈——哈——”以及“狗喘气儿”。也可能是我天资愚钝,无法领会其中要诀;再或是自己懒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之,无论是偶尔的两次练习感受,还是以后的工作实践,从没有体会到这种练习方式会给我的播音、主持工作以何种支持;也没有感觉到没有练这种“嘿——嘿——嘿——,哈——哈——哈——”和“狗喘气儿”是否就不会运用我的“腹肌”和“膈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