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发声吐字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的体现,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然而,在教学的侧重点上,可以首先更多地体会发声,继而强调吐字。发声练习要通过字音来体现,要通过整体的语言来要求,在发声松弛、通畅的基础上,进而要求吐字的弹性。
纵观体会发声吐字的整个过程,其要点有三:
首先,是吸气。当人体控制呼吸器官的肌肉通过整体协调的运动吸入气息的同时,带动口、咽腔部位肌肉的打开动作(打牙关、挺软腭、半打哈欠的状态)在人体的内部形成发声的通道,此时气流是以向内运动的形态出现。
其次,而当吸气过程结束,气流的尾端停留于口腔,通过唇、舌与口腔中相应的成字器官成阻,形成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为发声、吐字做好准备,此时体内所充实的是一根“气柱”的形态。
最后,瞬时转为呼气、发声的形态。当唇舌经过了成阻、持阻、除阻的过程,完成了声母部分辅音的发音后,由于腰、腹部肌肉控制气息与唇、舌部位成阻、持阻过程中形成的张力作用下,身体内部会感到从小腹到唇舌部位形成的那根“气柱”,在完成了辅音的发音后不是以气流的形态直接送出口外,而是采取回拉的态势使后续气流冲击声带转换成声波的形态,完成韵母部分的发声。此时,在呼吸器官肌肉群松弛而有张力的控制下,使气息稳定地上升,形成一条声音的流。当那条声音的流,经由口腔推出口外的过程中,唇、舌根据不同字音的吐字要求做出富有弹性的运动变化,形成不同的字音。
根据发声、吐字这一完整过程,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好元音的发声方法。通过元音的练习,掌握呼吸控制、发声方法、发声时口腔状态的保持,找到“声音流”运动的线路。而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法,则是通过声音结果的要求,使学生掌握气息控制的方法。
从发声的原理来说,应该首先掌握气息的控制,也就是说要先学会呼吸的方法。但是,呼吸的控制是人体的一种内部感觉。作为初学者来说,很难把握呼吸器官的肌肉群与口、咽腔肌肉的整体协调运动的状态;而声音的结果,则具有客观的可感性(通过录音后的结果,学生自己就可以听到)。因此,声音的这种共同的可感性,无论是教师对学生的调整、要求,还是学生的自我把握,都会显得更加具体,更加真实,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以这样说,只要声音的结果对了,气息的控制就一定是正确的。
我们将这一整体的过程总结为:一松;二通;三悬挂,源源不断推向前。
松:是指的呼吸控制时各部位的肌肉在松弛状态下的协调运动。这种松弛状态下的协调运动,既不是某一部位的僵持用力,也不是懈怠状态下的全身放松,而是通过肌肉群的协调运动使气息得以稳定的控制,并以这种稳定的气息支持发声的过程。
通:是指声音的通畅。声音凭借着稳定的气流的支撑形成一条稳定运动的“声音流”。这条“声音流”,沿后咽壁上升至口、咽腔部位;这时,随着后口腔部位在吸气时保持的那种打开的状态,使“声音流”能够无阻碍地、通畅地进入口腔,“流”出口外。
悬挂,源源不断推向前:是指声音进入口腔后,“声音流”沿口腔硬腭的中纵线,形成一条悬挂于硬腭的“声音流”,源源不断地推出口外。“一松;二通;三悬挂,源源不断推向前”,体现的是从呼吸控制到发声状态以及声音线路的完整统一。在掌握了松弛状态下正确的发声基础上,才可以逐渐地增加声音强度的练习,并将语音问题的纠正融入发声的教学之中。
第二节先练元音还是先练u 元音
明确了教学的内容方向,有了正确的方法,还要有具体的练习内容来依托。
传统的播音主持专业练声方法是要从元音的练习切入,原因有二:一是元音在汉字中出现的几率最多,发好了元音会给以后的语言表达奠定基础;二是发元音时,后口腔打开并保持的状态,就是艺术语言发声时所要求的口腔状态,这一标准的口腔状态是以“中央”的发音体现出来的。然而,在元音的发音过程中,如果后口腔开度过大,声音的支点靠后,发出的声音也就靠后,”声音流“无法运动,会产生”压喉“的现象;反之,口腔前部开得过大,声音在字音中的体现就会“发瘪”“发散”。而且,每个人骨骼不同,口腔大小不一,对于“中央”所要求的口腔开度没有具体的标准,对于初学者来说就很难把握。
至此,我回想起大学时早起练声的情景:全班三十来人在“混着青草味儿”的核桃林中,开口的第一个音都是“啊——”。这“啊”音此起彼伏,高、中、低三个声部俱全,男、女声交织,宛若一曲“啊”音的交响乐。至于发得正确与否、标准与否全然不顾、全然不知、懵懵懂懂,然而却心情愉悦地完成了每一天的练声功课。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练声虽说刻苦,却真不知谁的声正确,谁的声标准。三十来个人,三十来个声儿,每个人长相不同、骨骼各异、共鸣腔体不尽相同。加之,每个人发声时的感受不同、方法不同,发出来的声音自然也就五花八门、色彩纷呈。至于何为“中央”,每个人的说法全不一样,似乎全都认为自己的发声正确。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并结合教学实践观察生活中人们自然状态下说话的习惯,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生活中,没有经过发声训练的人,有很大一部分纯自然状态下的发声没有太大问题。然而,对于唇、舌的运动、控制、力度方面,近乎100%都达不到艺术语言发声吐字的要求。特别是双唇,当字音中带有“o、u、ü”这三个元音时,双唇的运动都不到位。教学观察中我们发现“o、u、ü”这三个元音中的u 音发得最响亮时,由于双唇的控制作用,使其后口腔的开度恰好与“中央a”所要求的完全一致。在发u 元音时,双唇的控制作用避免了前口腔开度过大;同时要求学生将这一元音发得响亮,又避免了后口腔开度过大(后口腔开度过大,发不出响亮的u 元音)。当把u 元音能够像火车鸣笛一样响亮、悠长地发出,就可以体会到声音在均匀、稳定气息的作用下,将声音推出口外的感觉。
根据这一发音特点,我们第一堂专业课的内容选取了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选取这首诗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原因如下:
1.这首诗四句、二十八个字比较简单、容易记,并且收录于中学课本里,学生并不陌生。
2.诗句中很多字音都是要求双唇的控制动作,如:第一句中的“月、落、乌、霜”带有u 或ü元音,这就要求双唇必须在松弛状态下的均匀控制才能够将这些字音发好。
3.在练习初始,要求学生将诗词中的每一个字,单独、拉长了字音,大声发音。其目的有二:一是,这一过程中主要拉长的是字音中的元音,也就是我们在“吐字归音”中要求的“字腹”部分拉开。这一过程体现了呼吸器官的肌肉群组对气息的均匀控制,并通过声音控制的效果体现出来;二是,通过拉长单个字音大声发音的练习,使这一字音中的元音部分在双唇的控制下保持一定的时值,锻炼双唇部位肌肉的控制力。
4.在找到单音控制的感觉基础上,要求学生将整句诗衔接起来诵读,继而练习全诗。在这一练习过程中,要寻找到古诗词诵读过程中语言的韵律感,通过这种带有韵律感的语言练习,使学生将发声与吐字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作为第一堂课之后的拓展延续教学,我们继续选择了两篇古文《岳阳楼记》和《前赤壁赋》,在教学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还可以继续选择《醉翁亭记》,这些文章在中学的教材中都已收录,学生容易掌握。
第三节第一堂课切入点的缘由
我们第一堂课及其之后的拓展教学,之所以选择古诗词及古文作为学生的起步练习,其缘由要追溯到二十世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档节目——记录新闻。“记录新闻”,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中国广播电视传输设备及通信设备尚不完善的历史背景下而设置的一档节目。这一节目的主要内容及播出目的,是为了将次日全国报刊所要刊登的头版头条新闻及重要新闻能够及时传送到全国各地,使之能够在次日的报纸上刊登出来。由于受当时通信设备条件所限,这些次日将要刊登的头版新闻及重要新闻,必须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用口头播出的方式播送出去,全国各地都有专人负责收听这一节目,同时用笔记录下来,以保证次日报纸的刊登。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播音员的语速就不能像播报正常新闻那样,而是要将语速放得很慢,而其表现出的语流形态、重音的突出以及内容的表达仍要像播报正常新闻一样,保证新闻内容的清晰、准确。
我们在大学期间学习播音专业的时候就都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播音员吐字的功底极为深厚。据介绍,大都是由于播读“记录新闻”这一档节目锻炼出来的。因而,这档新闻节目也就成了当时年轻的播音员必上的一档新闻节目。在播读这一档新闻节目时由于语速放慢,每一个字音的发音行程也同时被放慢、拉开,语言中所表现出的语流、语感与朗读古文及古诗词时所表现出的富有韵律感的语言表现形态极为近似。无论从气息的控制还是字音的控制来说,都是很好的锻炼。
然而,如果直接将这一节目形态植入到教学之中,却很难被现在的学生接受。其原因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这档“记录新闻”节目早已停播,现在的学生对于这一档节目中所表现出的语言形态无从了解,缺乏感性的认识;而且绝大部分年轻的教师对这档“记录新闻”节目的语言形态同样缺少直观的认识,无法给学生作示范播读,也无法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因此,在教学中生硬地将这档节目直接植入,会在学生心中产生抵触的心理,无法达到练习的目的。
但是,如果引用与语流形态相近似的古文与古诗词来替代,学生在听觉及感受上不仅不会产生排斥的心理,同时还可以体味到古诗词与古文通过语言所表现出的韵律的美感,无形之中添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将发声吐字教学的课程内容设置,定位在古诗词和古文上。这一教学阶段大约需要四至六周的时间,通过这一时间段的练习,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正确的发声状态及吐字所要求的方法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