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66900000065

第65章 迁安风物(2)

冀东农民收获小麦时不用镰刀而是用手拔,因麦收时,天气大都晴好,地表干旱如铁,所以拔起麦子来,往往真需要咬牙而为之。为鼓励社员的斗志,麦收时节,各队都要组织中老年妇女蒸馒头、烙大饼,加上粉条炖豆腐,挑到田间地头,而为了能吃上这顿免费的午餐,生产队能够下地的男女老少,全都关门闭户,不请自来。一时间,人如潮涌干劲冲天好不热闹。东头儿的狗留午饭时因吃下六个碗口大小的馒头,致使下午干活时,竟捧着大肚子站不起来了,惹得他爷爷一顿臭骂。

滦河两岸是一片散落了许多历史故事的地方,其中神农氏后裔在这里建立的孤竹国,虽然时常被人遗忘,但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却在中国历史的长卷里,留下了“能以国让,仁孰大焉”、“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经典,并被随后形成的儒家学派大力推崇,成了历代名士高风亮节的楷模。春秋时代,齐桓公兵发燕国,即在孤竹地界陷入迷谷。谋士管仲命人牵来几匹老马,方引大军走出困境。而唐王东征时留下的许多传说,更为那次征伐染上了许多的传奇色彩,成了后人茶余饭后乐此不疲消遣与炫耀的内容。

相传太宗李世民亲统帝国军队途经冀东时,曾御封迁安城东三里河为“铜帮铁底饮马河”,故该河夏不漫堤,冬不封冰,成了今天迁安新城景观改造的一道风景。而唐王一时兴起御封的“一年七十二场浇边雨”,更让燕山长城千百年来一直沐浴在大唐帝国的恩泽之中。

所谓一年七十二场浇边雨,其实只是渤海上空的暖湿空气北上时为燕山所阻,冷暖气流形成了锋面。故每年从春至秋,长城(冀东乡民称之为“老边”或“边关墙”)降水丰沛当成必然。

盛夏的季节,迁安一带常会出现“夏雨隔牛背”的气象奇观。

在响晴的日子里,随着一阵疾风吹过,如山的积雨云便会像舰队一样,从燕山深处向平原驶来。正在台地上劳作的庄稼人,常会被这突兀而至的阵雨所袭扰。那雨来得急,去得快。当巨大的云影拖着铅灰色的雨脚,向燕山深处退去的时候,人们常会在一幅雨过天晴的画卷中,看到一泓完美的彩虹。那彩虹连天接地气贯长空,而彩虹之后的雨云更巍峨如山气象万千。每当这一时刻,我都会忘记人世间所有的苦闷,并从心底感受到大自然带给我的那份少有的宽慰。

多少年过去了,真想在有生之年,再见一次故乡的彩虹。

久居故乡,我逐渐掌握了冀东地区的天气演变规律,并先后采集了大量流传乡里的气象谚语,诸如“雷阵雨,三后晌”、“开门风,关门雨”、“早阴阴,午阴晴,半夜阴不到天明”、“东闪空,西闪风,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等等。

一九七二年,在县城新华书店,我又买到一本上海市革命出版小组出版的小册子《看云识天气》,更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各种层云、积云、层积云,了解了高压脊、低压槽和冷暖锋与静止锋,我开始对天气预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冀东,乡下人常说,只有王八才通晓气象。所以我时常自嘲就是王八。时间久了,面对天边涌来的乌云,常有人问我:“唐浩,你看这云彩有雨没?”我便立刻观察云之形态、云行方向、风行方向,最终给以综合评估并得出结论。实践证明,我所做的天气预报,十之八九是准确的,所以,连平日最不善言笑的唐桂中都笑着肯定了我:“唐浩真是个王八。”

当然,失手的案例也曾给人以深刻的记忆。

一年麦收时,麦场做在了河沟北。一天,红日当头暑热如蒸,刚吃罢午饭,生产队的钟声就响了。队长唐贵站在麦场中央,望着西北天际急速涌来的一团阴云,不无担心地问我:“都说你能看天道,你好好看看,这后晌能下不?”

对于唐贵的信任,我诚惶诚恐,我认真分析和判断,最终得出了结论:“下不了,老太爷,这雨应该顺老边向东走了,咱这儿下不了。”

唐贵掏出烟袋舒了口气:“我急着敲钟,就担心这天儿不好。”他对跑进场院的社员们说:“不用抢场了,唐浩说了,下不了。”

周围一片对“王八”的赞许。

但天有不测风云,忽然,一股凉风从那云底迎面吹来,毛白杨的树叶立刻被疾风翻卷成铅灰色,紧跟着,成群的麻雀便喧叫着从头顶掠过。

“不好!”我大喊一声:“老太爷,快抢场吧!”

只听一声雷响,瓢泼大雨瞬间将麦场笼罩在一片水雾里。

“王八蛋操的!”唐贵愤怒地大喝一声:“快抄家伙儿,抢场!”众人在一片嬉笑怒骂中狼狈之极。

雨过天晴之后,落汤鸡一样的唐桂中冲我撇了撇嘴:“假王八。”

冀东的庄稼人,把气象学上的灾害性天气,统称为“老天爷下来取(qiu)人了”。在迁安,这样的情况大多发生在盛夏和初秋的季节里,而且大都为水患。唐庄地处一片台地与两片倾斜的扇形开阔地之间,还乡河自西绕北经庄东南注入十里之外的青龙河,所以,每当主汛期青龙河水暴涨的时候,还乡河会因泄洪不畅而泛滥,“老天爷下来取人”的事情自然时有发生。在北街老院的门楼上,有一道半人高的清晰的水志,即“发大水那一年”留下的水文印痕。对那次灾情,《迁安县志》自有记录:“1959年7月21至22两天里,迁安连降暴雨,最大降水量达480毫米,青龙河洪水最大流量达8630立方米/秒,全县14个公社遭灾,过水农田19万亩,154个中小水库被毁,5600间民房倒塌,死亡37人。”

如今,四十年过去了,那条还乡河早已在唐庄人的社会生活中消逝了,只剩下一条干涸的沙沟和无数与河水有关的传说。美好的与惊悚的。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

麦子拔完之后,庄稼人便开始歇伏了,一年当中这是农民难得的闲怠时刻。牲口也歇伏了,像大战前夜短暂的沉寂,农村所有的生产力都在这沉寂中积蓄着力量,迎接即将到来的收获季节。

乡下人常说:“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歇伏的时候,牲口大多需夜牧以增加膘情,那也是一件极富诗意的工作。

黄昏的时候,我牵着一匹老马,趟过还乡河,来到河北岸朱家坟的那块坡地上。四周渐渐地暗了下来,不远处的村庄里,灯光寥落,祥和而静谧。

顺着朱家坟与丁家沟之间的一道浅浅的沟壑,我牵着马慢慢地走上高坡,这里灌木丛生,芳草萋萋,溪水潺潺。老马始终低着头,贪婪地吃着坡地上的青草,不时打着舒服的响鼻。远处,从还乡河庄北河套里,传来姑娘们野浴时细碎的笑骂声。

头顶上的夜空广袤而深邃,繁星像无数晶莹的碎宝石,镶嵌在墨玉般的苍穹上。

一天的暑气,渐渐散去,在一丛紫荆前,我坐了下来,长久地倾听那老马不停的咀嚼声,像是在听一个老人讲述那些古老的传说。一只萤火虫,在身边的草丛中忽明忽暗地游憩,我一直在注视着它,它却不曾惊警。

那是一只十分纤巧的昆虫,圆圆的尾巴一翘一翘的,那豆青色的荧光便像呼吸一样地叹息着。我想起了北京江擦胡同二十九号那一到晚上就会有鬼的后园,我想起了大连明泽湖畔那一到秋天便金黄尽染的林荫路,我不知道下一次我将在哪里还能看见萤火虫,我有些畏惧这弱小的生命,因为它们神秘得像游荡的幽灵。

头顶上的银河,缓缓向西倾斜了,一颗流星,拖着长长的冷焰,瞬间消失在浩瀚的宇宙中。不远处的村庄,仿佛沉浸在一泓深沉的湖水里。衣服渐渐地潮了,身下的草叶上开始凝结了露水,一只夜鸟在黑暗中拖着风响飞向远方。

从古松庄方向传来了午夜的驴叫声,嚣张而肆无忌惮。几乎在同一时刻,周围所有村庄的驴都此起彼伏地叫了起来。从原始时代就形成了这种生物奇异的生理反应,在被人类驯化上万年之后,依旧顽强地保留着。保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保留在相互召唤的告慰中。

当雾气从河面上升起并缓慢地向四周散去的时候,一丝凉风从愈加昏暗的村庄上空吹过。东方的夜空中,升起一颗格外明亮的启明星。我知道天快亮了。

庄稼人都说:“三春不如一秋”这里指的是劳动强度。从九月中旬割谷起,一年一度的收获季节便开始了。谷子收完后,继而起花生,接着就是收玉米、刨高粱、摘棉花、收豆子。初霜下来后,全体社员就全力以赴地起白薯了。收获的季节是漫长的,也是艰苦的,作为一个城里长大的年轻人,我从中深刻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开镰前不久,唐桂宝从县城带回一个令人垂涎的消息。县电影院新近来了一部朝鲜彩色宽银幕电影《卖花姑娘》。

“真不骗你,我从来没看过这么让人感动的彩色电影。”唐桂宝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宽银幕,立体声。只有坐在电影院里,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是享受。”

我心动了。

庄稼人看电影,就和自古以来看野台子戏一样,虽说是站在露天野地里,心情却是如此愉悦。黄昏收工时,走在回村的路上,人们便会从迎面跑来的孩子们那里,得知电影放映队进村了。

“什么电影?二丫!”

“还是《列宁在十月》。”二丫边跑边兴奋地说。

心情好极了。一身的疲惫,会在那一刻浑然散尽,吃过晚饭后,是人就都坐不住了,村街上传来大姑娘小媳妇相互的催促声。

“紧点儿的,她二嫂子!去晚了没地方了。”

“着啥急呀,我头还没梳完呐。”

“香兰,你四姐呢?”

“臭美的她,还在西屋换袄呢。”

公社电影放映员唐桂雄,是我四叔唐子玉的大小子。此刻的唐子玉会像大当家的一样,背着手,两腮酒红地出现在银幕前。小雄正忙着架机器接电线。他听见他爹在人群里大声抱怨着:“都看了八遍了,还放《列宁在十月》。啥时候冲电影公司要点新的来。”小雄没理他。一束强光正照在唐子玉的脸上,惹得大伙儿一阵哄笑。

每当唐庄放电影的时候,父亲都会在银幕后头找个地方坐着看。父亲最爱看的是正片放映前的《新闻简报》。那时的《新闻简报》,几乎毎期都有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的内容,这是父亲最关心的事情。一九七二年,当美国总统尼克松与******握手的画面,出现在大队院子中央那块被南风吹得像风帆一样的银幕上的时候,父亲从心底里感到温暖。

我从来没在电影院里看过宽银幕立体声的电影。

“效果太好了,我身旁哭昏了好几个老娘们儿。”唐桂宝口若悬河地继续说,我已决定去县电影院看电影了几天前就听唐贵和唐桂岩念叨,庄南的谷子熟透了。也就是说,今年的秋收即将开始了。为了抢在三秋大忙之前把《卖花姑娘》看了,在我的蛊惑下,居然有十多个年轻人决定与我一同前往。

那一天,当我们趁天黑透之前骑车三十二里地赶到县城电影院的时候,卖票的那位中年妇女告诉我们,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夜场票了。

“看这片子的人忒多,不得不加夜场。十一点五十分开演,片子放完得后半夜两点。”那女人打着哈欠似睡非睡地望着我。

我回过头去问唐桂岩:“咋儿办?”

唐桂岩哑着嗓子:“咋儿办?看!”大家齐声欢呼起来。

扬声器里一个唐山口音的男人不断扯着嗓子提醒大家注意防火,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迁安县电影院。满地的瓜子皮起码有一指多厚,踩上去像踩在松软的地毯上。一个习惯在长板凳上蹲着的倔小子,让后排几个厉害丫头,硬是拽躺在地上。放映厅里人声鼎沸烟尘蒸腾。

但,当苍凉哀婉的主题音乐从天而降的时候,电影院里霎时便鸦雀无声了……

回村的路上,唐桂岩骑着车子从后面赶上来。

“大哥,回去打个盹儿,明早趁露水去真武庙那块地收谷子。”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那把才从建昌营买来的镰刀,还没开刃呢。

在收获的季节里,场院是一处别具风情的地方。

唐庄一队的场院,大都设在生产队社管后的那片苘麻地里。白露节气过后,苘麻拔光了,唐兴汉大伯和作舟大伯,便奉命开始做场了。那场面是用毛驴拉着碌碡一圈儿一圈儿压实的,之前要先泼些水,撒些麸屑。这样压出的场面既平滑又结实,周遭再用收获下来的玉米秸围合起来,俨然一处刀枪不透的山寨。

随着五谷杂粮相继进入收获季节,留在场院里的人手便逐渐多起来了。玉米花生进场后,连各家的中老年妇女也都来到场院里忙了。每个人都不愿放弃这一体味收获喜悦的机会,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这一崇高的权利。

同类推荐
  • 第九守秘局

    第九守秘局

    “若想让这个世界的人们生活在阳光下并保持理智,那我们就必须保守那些不该被他们知晓的秘密。”“因为一旦他们见到那些无法用现有科学解释的恐怖存在,真切地发现了这个世界的可怖之处……相信我,地球会变成宇宙里最大的疯人院。” ——第九守秘局 陈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硬汉不跳舞

    硬汉不跳舞

    创造力枯竭的作家蒂姆?马登陷入了苦闷,终日饮酒寻欢。一日,他邂逅了一位美艳动人的金发女人,与之一夜狂欢后,却陷入了离奇凶杀案——他种植的大麻地莫名出现一颗金发女人的头颅,同时,他胳膊上的文身、家中和车内的血迹、通灵朋友的证词皆表明凶手非他莫属。诸多巧合令蒂姆毛骨悚然,而破碎混乱的记忆又让他茫然无措。为了揭开凶手之谜,蒂姆卷进了爱欲、血腥、谋杀的旋涡。然而,每一条蛛丝马迹都显示,身边每个人都与凶杀有难以分割的关系,每个人都不排除凶手的可能……包括他自己。死者是谁?凶手是谁?蒂姆陷入了理智与疯狂的双重煎熬。
  • 失常

    失常

    恐怖就是这么简单——人没来由地来,没来由地去,生死轮回之中,参透的都成了佛,他们回向的时候,早已告诉过我们所有的秘密,只是我们不明白。所以还是恐怖。周德东的恐怖正在于此:静静地细密地咬啮你的恐惧,不是鬼,不是犯罪分子,不是外星人,不是任何身外之物,而是你自己。他的恐怖不需要解释,万籁俱寂,长夜孤灯,你倒吸一口气的时候,那口气凉到骨髓里,恐怖就来了……
  • 沼泽

    沼泽

    《沼泽》分为上辑“故乡史记”、下辑“檐下记事”,共收入作家发表于名刊《小小说选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全国各大报刊的小小说作品56篇。上辑“故乡史记”,收入富于侨乡特色与韵味,反映侨乡风雨沧桑、悲欢离合的小小说作品,如《白纸船》、《半折兄弟》、《冬日烛》、《干爹爸爸》、《桃源村》、《日出狮子峰》等;下辑“檐下记事”,主要收入描述市井百态、针贬时弊的作品。
  • 迁徙

    迁徙

    讲述了主人公与命运斗争的故事。从农村来到城市的主人公,经历了光怪陆离的城市生活的诱惑,其中有爱情的甜蜜和辛酸,工作上的辛劳与失落,还有面对命运的抗争与。本文试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自然主义是如何在本书中得到体现的,尤其是在主人公“我”的身上如何得到体现的。该书采用了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的结构,以时间为序,线性铺设情节。故事通过主人公刘土“三段式”的人生遭际和其他人物的行为,展示了人在社会变革中的命途迁徙。故被称之为“中国版的‘在路上’”。
热门推荐
  • 异瞳列传

    异瞳列传

    我越安静,越平和,越淡定,越忍耐,越无所谓,我眼里深藏的汹涌就越沸腾。
  • 上司我们不约

    上司我们不约

    情商智商双双在线的许诺,从小到大追她的人不少,可是,她的恋爱经历却为0因为看到自己的上司甩桃花,却导致自己惹上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桃花,这让许诺有点郁闷。“你是脑子里缺根筋吧?”“跟我谈恋爱有什么不好啊?”“喂,你能不能别老无视我啊?”“我好歹是你上司啊。”“因为,你花心,而且,骚气。”
  • 夜醉流尘之风月传奇

    夜醉流尘之风月传奇

    她是天乐宫酒吧的金牌台柱,红极一时。她在欢场中风华绝代,吸引到无数人的热烈追捧。虽沦落风月场,但骨子里流着贵族般傲气。本故事讲述了一位风华绝代的酒吧女郎龙天薇与欢场几大美女的风月传奇和人世尘途。这更是一段由灯红与酒绿、香鬓与丽影、权利与名气、金钱与欲望、苍凉与华丽交织而成的醉梦人生。
  • 死亡梦魇

    死亡梦魇

    《死亡梦魇》内容简介:一个残疾人在大半夜被人搬到了冰凉的铁轨上,幸亏及时获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奇怪的是事发当晚小区保安根本没看见他什么时候出的大门,他的保姆也没听见他房间里有任何动静,甚至连小区的监控录像中也没有他下楼的片段,最可笑的是他本人也根本不知道他自己是怎么就到了铁路上了。刑警进一步调查才发现事实真相远非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这个霉运连连的人不仅父母、妹妹全部死亡,连带着他的好哥们也难逃厄运,为什么死亡总是包围着他?灾祸总是跟他亲密接触?是天意,还是人为……
  • 诛戮三界

    诛戮三界

    何谓神,魔。神,魔即是人心的欲望,欲望之下他们变强,欲望之下,他们妄图掌控“人”一个家族的弃子,一个古老强大家族最纯正血脉的继承者,在证明自己的路上,挑战古老修真的底限,证明自己不敬天地的心神。在他一恨天,二恨地,三恨苦难之下,仰天怒吼天道,他要追寻而上,去问斥天道何谓神,魔。为何诞下他,却又为何赐他苦难。如你感觉还不错的话,推荐给朋友吧!书名《zhu,lu,san,jie》
  • 独栏月下君自名

    独栏月下君自名

    此书仅仅用于记录我所遇到有关他的事,并不会多有趣,如果里面有什么跟你三观不合的,请你忘记这个故事。
  • 小故事大营销

    小故事大营销

    我记得一位伟大的营销专家曾经说过:“最聪明的销售大师,会用自己的智慧开拓市场和征服市场。”对我们来说,销售是一种信心和热情,更需要智慧的职业。它是聪明人的智力战争,凡是善于思考者,总能够出奇制胜,遨游商海。轻松一下,看看里面的故事,也许你会领略到营销的另一种意境。
  • 那一年一切很巧

    那一年一切很巧

    缘分让我们相遇在光年之外,听着这样的歌词,陈宇感觉是对当下自己生活的一种侮辱。或许人在倒霉的时候,河口凉水都塞牙,这道理不假,现下的陈宇,生活充斥着黑暗。愿苍天,给老实人一条活路。
  • 纪元启迪录

    纪元启迪录

    文明的伊始,时间的延续。从仰望星空开始,人类学会了思考,从发现火种开始,人类学会了制作,从历经和平开始,人类学会了延续。如今,主神时代降临,人类是否能学会生存。
  • 半城阑珊半城痴

    半城阑珊半城痴

    我们有生死相依的决心,我们不畏坎坷。我们曾失望过。我们也曾以爱之名伤害过对方。也好啊。反正我们还是要在一起。即便遍体鳞伤。雪卿(贺卿)&阑珊(凤煦/南宫煦)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