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63600000024

第24章 唐太宗的父子兄弟(1)

唐太宗之父唐高祖李渊开创了大唐帝国,他在位期间加强政权建设,使唐朝前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都粗具规模,留给了唐太宗稳定的局面。唐太宗的兄弟中较著名的当属李建成和李元吉,他们为争夺储君之位,与李世民明争暗斗,最后死于玄武门之变。唐太宗的儿子很多,但事迹显著的也就那么几个:高宗李治、愍太子李承乾、濮王李泰、齐王李祐、越王李贞……

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566~635),唐朝开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之父。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祖父李虎,为后魏左仆射,封陇西郡公,官至太尉,是著名的八柱国之一,死后追封唐国公。父李昞袭封,北周时任安州(今湖北安陆)总管、柱国大将军。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即位,在位九年。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的封建集权统治。他后期妃嫔成群,宠妃怠政,导致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对于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太子之争,他无法控制,反倒被儿子们利用,最终被迫禅位给李世民。

一、出身高门因功仕隋

北周天和元年(566),李渊出生于长安,七岁袭唐国公。

李渊青年时,倜傥豁达,任性直率,宽仁容众,有很高的威望。李渊的妻子窦氏,是隋朝贵族窦毅之女,隋文帝独孤皇后又是李渊的姨母,因此,他在朝廷上十分受宠。历任谯州(今安徽亳州)、陇州(今陕西陇县)、岐州(今陕西凤翔县)刺史。史称李氏在陇西“富有龟玉,姻娅帝王”,李氏家族是重要的关陇贵族集团之一。

隋大业初年,李渊为荥阳(今河南荥阳)、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不久,又任命为殿内少监。大业九年(613),升任卫尉少卿。这一年,隋炀帝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李渊受命在怀远镇(今辽宁辽阳西北)负责督运粮草。当时,民不堪苦,怨声沸腾,大贵族杨玄感利用人民的不满情绪,起兵反隋。李渊飞书奏闻,隋炀帝命李渊镇守弘化郡(今甘肃庆阳县),兼知关右诸军事,以抵御杨玄感。杨玄感兵败,李渊继续留守这些地方。在这期间,他广树恩德,结纳豪杰,因此隋炀帝对他有所猜忌。大业十一年(615),李渊调任山西、河东黜陟讨捕,携家眷至河东,行至龙门,遭到毋端儿农民军的阻击。李渊率军击溃了这支队伍,收降万余人,声威大震。次年,升为右骁卫将军,并任太原道安抚大使。当时,隋炀帝自楼烦巡游雁门,被突厥始毕可汗包围,形势十分危急,李渊在突厥大军中救出了炀帝,不久,炀帝派李渊与马邑郡守王仁恭北备突厥。当时,两军兵马不足五千,李渊选能骑善射者两千余人,模仿突厥人的饮食居止训练士卒。有一天,李渊的军队与突厥军相逢,李渊纵兵出击,大败突厥,此后突厥收拢部属北移,不敢南下骚扰。

大业十三年(617),李渊为太原留守。太原是军事重镇,不仅兵源充足,而且饷粮富裕,储粮可供十年之用,李渊凭借这个有利条件在太原发展自己的势力,以图大举。

李渊初到太原时,有“历山飞”农民军结营于太原之南,上党、西河、京都道路断绝。这支军队有十几万人,巧于攻城,勇于力战,多次打败隋军。李渊为树立自己的威信,决定讨伐“历山飞”。两军相遇于河西雀鼠谷口。农民军有两万余人,布阵齐严,李渊所部步骑仅五六千余,诸将面有惧色,李渊决定智取,乃分所部将兵为二阵:以老弱兵卒居中,扬旗鸣鼓,排成大阵,造成是主力的假象,然后以麾下精兵数百骑,分置左右队为小阵。交战时,李渊令王威领大阵居前,张旗鸣鼓,以壮声势。义军以为李渊在阵中,选派精锐迎战,王威因惧怕而落马,率部逃脱。义军不知是计,见阵中有大批辎重,纷纷抢前争取。李渊乘机率小阵左右二队,大呼而前,两面夹击,杀得尸横遍野,血流盈渠。义军顿时大乱,为李渊所败。一举击溃数倍于己的“历山飞”军。

李渊击败“历山飞”,在太原的统治地位得到巩固。晋阳一带的官僚、地主、豪商也纷纷投靠李渊,李渊又命次子李世民在晋阳招揽党羽,倾财赈施。长子李建成也在河东暗中交结英俊,发展势力,而此时的隋炀帝又远在江都,沉湎声色,鞭长莫及,李渊实际上成为太原的最高统治者。

二、晋阳起兵拥立隋主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得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炀帝生活奢侈大兴土木,建东都、修长城、开运河、筑驰道,弄得民不堪命。炀帝又好大喜功,巡游江南,北上榆林,以夸耀自己的权势;出兵边塞,侵略高句丽,以显赫自己的武威,结果徭役无时,战争频繁,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致使黄河之北,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土地荒芜。人民无法生活下去,不得不铤而走险,以武力反抗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大业七年(611)起,各地农民军风起云涌,有的隋军将领也割据一方,以致天下沸腾,群雄蜂起。全国有近二百余支反隋武装,他们在反隋斗争中逐渐走向联合,逐渐形成了以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杜伏威领导的江淮军,窦建德领导的河北军三支主要力量。在农民军的冲击下,隋炀帝的统治已岌岌可危,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在农民起义蜂起的同时,统治阶级内部也分崩离析。李渊目睹动荡不安的天下局势,逐渐酝酿了叛隋思想。特别是农民军的大发展,直接促使了他的叛隋思想付诸行动。

大业十三年(617)二月,马邑人刘武周起兵,杀太守王仁恭,自称天子,国号定阳。李渊以讨伐刘武周为名,大规模招募兵卒组建正规军。由于李渊以维护隋朝统治为号召,远近的地主武装纷纷赴集,不几天就有近万人成为李渊直接控制的军队。

李渊的行动,引起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的怀疑。李渊设计杀掉王、高二人,宣布自己大举义兵,是为了安定天下,维护帝国安全,还宣布与突厥和亲,避免战争。在得到突厥的支持后,李渊便公开打出了反隋的旗帜,于大业十三年(617)六月,向各地发布文告,说自己将发动“义兵”讨伐无道昏君。

李渊晋阳起兵后,即决定进军关中,直取长安,以号令天下,图谋大业。西河郡(今山西汾阳)丞高德儒拒绝接受李渊的指挥,李渊便令长子建成、次子世民率军攻取。当时,文武官员还没有正式设职任衔,军中便以次第呼太子建成、次子世民为大郎、二郎。临行前,李渊对两个儿子说:“你们虽然年富力强,但处理事情缺乏经验,先让你们二人攻取西河,以此看看你们的能力。”大郎、二郎二人受命,率军直逼西河。行军途中,二人与士兵同甘共苦,所过秋毫无犯。沿途百姓送的蔬菜水果,不买不食,即便是推辞不掉,也不独得,而是与士兵一起享用。将士们见此十分感动,皆愿为之效命,所以人皆奋勇,所向无敌。不几天,二人攻下西河,擒斩高德儒,在城中又开仓济贫,令百姓各安旧业,名声逐渐传播开来。

西河告捷后,李渊建置大将军府,称大将军。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率左三军;以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率右三军。以裴寂、刘文静为大将军府长史司马;殷开山、刘正会、温大雅、唐俭、权弘寿等为掾属、记室参左等官;以鹰扬王长阶、姜宝谊、杨毛、京兆长孙顺德、窦琮、刘弘基等分为左右统军、副统军。初步建立了军事、政治机构。

大业十三年(617)秋七月,李渊率兵西图关中,隋武牙郎将宋老生屯兵霍邑(今山西霍县),阻挡李渊前进。适逢阴雨连绵,饷粮不给,又流言突厥与刘武周联合欲乘虚袭击太原。有的将领主张先还师太原,再待机以图后举。李渊准备班师。李建成兄弟反对,李渊决定继续进军。终于击败宋老生。

平定霍邑后,李渊又连取临汾和绛郡(今山西绛县)。九月,李渊率军直逼河东。隋骁骑大将军屈突通镇守河东,断绝津梁。裴寂主张以重兵攻克河东,歼灭屈突通,以绝后患。李世民则认为兵贵神速,应避实就虚,直入关中。李渊左右权衡,决定分兵两路,由李世民率军渡河入关,直取长安,同时以相当的兵力对付屈突通。此时,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也率军前来,与李世民会师后,屯兵于阿城。李建成也自新丰至灞上。李渊自率大军自下邽西上,形成了对长安的包围之势。

十月,李渊至灞上,驻军大兴城春明门西北,与李世民、李建成军会师,共二十余万。李渊令诸军各依垒壁,勿入村舍,不得抢掠。此时,京师留守刑部尚书卫文升、右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滑仪,挟代王杨侑守城以拒李渊。李渊遣使招降被拒绝,下令攻城。十一月,隋都长安被李渊攻陷。

李渊进入长安后,下令封府库,收图籍,禁掳掠。遣建成、世民率所统兵守城。城内百姓对李渊军队夹道欢迎,秩序井然。大业十三年(617)十一月,李渊立代王杨侑为皇帝,即隋恭帝,改元义宁,遥尊炀帝为太上皇;李渊为大都督内外军事、大丞相,晋封唐王,位在王公上;以武德殿为丞相府,设官治事,独揽军国大权,总理万机。又以陇西公李建成为唐国世子,敦煌公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公,姑臧公李元吉为齐公。又以裴寂为丞相府长史,刘文静为司马。礼乐征伐,兵马粮仗,事无巨细,悉归丞相府负责。李渊通过丞相府牢牢地控制了长安的局势,隋恭帝实际上只是李渊的傀儡。

李渊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集团,又大封功臣。义宁二年(618)春正月,封丞相长史裴寂为魏国公,司马刘文静为鲁国公,其余诸将,也各有封赏。

三、长安称帝建国大唐

大业十四年(618)五月,炀帝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和司马德勘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发动兵变,杀死炀帝,立秦王杨浩,宇文化及自为大丞相。旋即率十多万禁卫军北上,扬言要返回关中。引至童山(今河南浚县西南)被李密率瓦岗军击败。宇文化及率余众走魏县(今河北大名东),毒杀杨浩,自立为帝,国号许,年号天寿。宇文化及次年在聊城被窦建德擒杀。

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李渊便不再需要隋恭帝这个傀儡了。于是逼隋恭帝禅位,李渊即皇位于太极殿,国号唐,改元武德,大赦天下,定都长安。六月,他令李世民为尚书令,相国府长史裴寂为尚书仆射,相国府司马刘文静为纳言,隋民部尚书萧瑀、相国府司录窦威为内史令。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以李渊为首的李氏王朝得以建立起来。

为什么李渊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能如此迅速地建立起一个新王朝呢?

首先,农民军在中原地区和江淮地区牵制了大量隋军,造成隋京都所在地关中地区防守力量的空虚,使李渊得以顺利攻占长安。

李渊晋阳起兵时,正值各地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之际,特别是瓦岗军和河北义军成为牵制隋军的主要力量。瓦岗军最初由东郡(治白马,今河南滑县)人翟让领导,单雄信、徐世、王伯当等人各聚众来归附,众至数万人。李密在杨玄感失败后,流转各地,最后投奔了瓦岗寨。李密参加了瓦岗军后,向翟让献策,攻破了军事要塞金堤关(今河南荥阳东北),打下了荥阳和附近的几座县城。隋炀帝急忙派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带领精兵两万前去镇压。在李密的策划下,瓦岗军主力埋伏在荥阳大海寺北面的树林里,再由翟让率小部义军迎战,佯装败退,把张须陀引入包围圈。隋军中了埋伏,义军从四面八方围攻,杀得隋军人仰马翻,隋将张须陀也被义军所杀,瓦岗军声威大震。

大业十三年(617),瓦岗军又一举攻占了洛阳附近的兴洛仓(今河南巩县境内)。起义军开仓济贫,附近穷苦百姓扶老携幼,前来取粮,义军深得民心,队伍迅速壮大。洛阳的越王杨侗派虎贲郎将刘长恭率军两万五千人前来镇压,被瓦岗军所败,死亡过半。瓦岗军乘胜攻取回洛仓,大兵直指洛阳城下,同隋军展开了争夺洛阳的大战。隋炀帝派亲信王世充调集十几万军队增援洛阳。瓦岗军却屡败隋军,始终处于优势,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许多郡县。

河北起义军以窦建德为首,主要活动在河北中部,劫富济贫,深得当地农民拥护,兵力达十几万人。大业十三年(617),隋炀帝调涿郡留守薛世雄带兵三万人驰援洛阳。当隋军路过河间地区时,窦建德亲自率军阻击,大败隋军,薛世雄仓皇逃回涿郡,不久死去。河北义军的活动,沉重打击了河北地区的反动势力。后来,窦建德在乐寿(今河北献县)建立了农民政权,国号夏,称夏王。

江淮义军以杜伏威、辅公祏为首,主要战斗在东南地区。隋炀帝派大将宋颢前去镇压,起义军采用火攻,将隋军全部烧死在芦苇荡。大业十三年(617),隋炀帝又派陈棱带领禁军前去镇压。陈棱是隋朝名将,曾远征琉球,可对农民起义军却束手无策,不敢出战,而是凭借优势兵力,步步为营,企图蚕食起义军。江淮义军采用激将法,派人送给他一套妇女穿的衣服,并称他为“陈姥”,诱他出战。陈棱被激怒,率军出战,起义军乘机冲入敌阵,左杀右砍,隋军大败,接着,又对隋朝的军事重镇江都形成包围之势。

同类推荐
  • 共和先锋卢性正

    共和先锋卢性正

    本书在民间调查及权威史志记载等资料的基础上,艺术地加工描述了辛亥革命志士卢性正为推翻满清帝制、追求民主共和而战斗一生的传奇经历。不同于辛亥间其他耀眼的革命领袖,书中的主人公卢性正,就像当时千万国民一样,被时代大变局裹挟而进历史洪流,成了历史演变的主要力量,但浪花过后,却是一片宁静,又被历史所遗忘。其命运的偶然与必然经历过程,使读者看后过目难忘,发人深省。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马尔萨斯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马尔萨斯

    世界上名人千千万万出“名”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新发明、新理论造福于人类而英名远播、流芳百世;有的因地位显耀、政绩卓著、战功赫赫而威震四海、世人敬仰;有的则因暴殄、反动而臭名昭著、遗臭万年等等不一而足。
  • 一个国民党女兵的日记

    一个国民党女兵的日记

    一本尘封了60年的泛黄日记,揭开一个17岁少女残酷的青春史诗,讲述一个78岁国民党老军人埋藏了半个多世纪的秘密。主人公安琪从17岁开始加入国民党加入国民党文艺团——政工社,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1948年2月到1948年12月的个人遭遇。这是一个时代的存亡印记,更是反映那个时代变迁的珍贵资料。翻开本书,您将从一个国民党女兵的日记回看当年“天下无敌”的国民党“王牌军”如何走向最终覆灭?并见证新的人民共和国如何一步步走向胜利。
  • 民国才女的爱情往事

    民国才女的爱情往事

    她是芳菲人间的四月天;她是从尘埃里开出的一朵花;她是孤独一生、为爱出走的娜拉……林徽因、张爱玲、萧红、陆小曼、庐隐、凌叔华,六位万人瞩目的民国女子,六段精致曲折的动人故事。她们打破传统,紧跟时代的步伐;她们才情万千,留下永恒的光辉;她们亦敢爱敢恨,追寻自己的心灵归宿。她们用手中的笔书写传奇,亦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爱情的悲与喜。她们是民国最美丽的风景,亦是世间最特别的存在!
  •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中国历代才女见于史籍的记载少的可怜,南朝钟嵘的《诗品》,评价了从汉朝到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其中女诗人只有四人,不到总比数的百分之四,而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三十卷,入选的女作家作品,只有班昭和班婕妤各一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在文学辞赋上,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封建统治的思想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本书辑录从春秋时期到清代较为重要和著名的女文学家、女作家、女书画家等。让读者在品味她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中悠然神往,想象一下才女们“蕙心纨质美韶许,玉貌绛唇淇水花”的风韵,感受那些从发黄的纸堆中走出来的“惊才绝艳”,品读风流文采的红袖馨香。"
热门推荐
  • 青灯夜语之金坑诡事

    青灯夜语之金坑诡事

    我所经历的,我所听到的,山村古怪离奇的故事。
  • 三界轮回之惟愿

    三界轮回之惟愿

    花飞漫天,魂销万里,风吹云散。她用最后一丝神魂还他魂聚归来他苦守一处,只为那一片枫叶长驻于心她是天界最小公主,他乃冥界之尊鬼王一眼万年,覆水难收,恋恋不休四海潮生,不死不灭,不弃不忘“如若我没有身负神力,我便不存于天,也不会害你身负重伤,断忆绝情。可我身负神力,必要无愧于天地本心,救三界归于平静。我背叛亲离,逆天改命,与天争锋,却不曾有悔。但因果轮回,命里注定,我必得顺应天命,履行重任。无冥,三世轮回,你我注定于此,罢了罢了,要忘就一并忘了,银铃还你,此后物归原主,不亏不欠,各其生活。”“你说‘物归原主,不亏不欠,各其生活。’你用你最后一丝神魂留我在此间又是何意?到底是我们还是互相亏欠,罢了罢了,想你不见,唯有这几树红枫与我世世纠葛......”
  • 名人名言金典4

    名人名言金典4

    名人名言透过历史的风尘,超越国界的阻隔,俨然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对我国当代青年陶冶品性、提高修养、掌握良好的方法、学习名人的奋斗精神等,有着极大的价值和实用性。本书收录了世界着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等各方面卓有成效者的名言5000多条,涉及的古今名人有苏格拉底、尼采、黑格尔、歌德、培根、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爱迪生、拿破仑、席勒、蒙哥马利等千余人,涉及到的名言包括人生奋斗、志向追求、友谊爱情、伦理道德、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这些名言对青少年朋友具有极大的启迪性和教育作用。
  • 隐婚:娇气包的日常

    隐婚:娇气包的日常

    事情有点复杂,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参加了一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同时。葬礼,是我老公的,婚礼,是他和别人的。我作为宾客,坐在角落,投影上的女子抱着他的遗像,宣布和他结为夫妻。前一刻还在没心没肺的边吃边和拉我来“涨姿势”的老哥说着:嘿这遗像有点儿像我一熟人嘿……下一刻就呆住了。真是熟人啊!太熟啦!你看吧,隐婚的后果就是,他就算是死了,也没有人知道他是你的人。哦,还是有人知道的,毕竟我俩也是有红本本的,国家是知道的。
  • 仙莲

    仙莲

    我从炼狱而来,重生至人间!我前世已受尽劫难,今世定当傲视苍穹。若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宁愿在炼狱中沉沦千年,岂能再随那造化弄人?得知前世种种的方乾,为了抵抗轮回天命的嘲弄,宁愿在地狱中忍受千年折磨。终有一日,地狱破开,他得到上古传承,重回人间,将会演绎怎样的精彩?这是一个凡人与天命抗争的故事。
  • 凌天踏歌行

    凌天踏歌行

    少年凌天,一腔热血,身怀凌天梦,欲屹立天之巅。横推四方敌,辉煌踏歌行。终成一代强者,问鼎苍天!
  • 啸天飞仙

    啸天飞仙

    一个原本宁静的店铺,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带来了一场灾难。为躲避搜捕,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逃到了必死之地——禁宫。为了活命,也为了给父母报仇,在仙界法宝幻天镜的帮助下,少年靠着他超人的古文天赋,一步步走上了修仙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独步仙巅

    独步仙巅

    顺天道之极,飞升为仙;逆苍穹之巅,立道化仙。秦让今世逆仙成神,独步仙巅。
  • 万界独神

    万界独神

    诸天万界,唯我独神末武时代大能转世重生,却成了一个山贼。更悲催的是,这个山贼不但被其他山贼势力伏击,还被同伙下毒暗害,处境岌岌可危。不过没关系,谁叫咱是大能,即便重生,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智慧,足以化险为夷,一路崛起,收美女,踩天才,战强者,横扫天下,所向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