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
拼音:yìn
繁体:印
图腾:
印氏来源
印姓出自姬姓。周武王封同姓族人于郑,建立郑国,为公爵。至郑穆公有儿子睴,字子印,其子孙在郑国为卿大夫,以祖字为姓,为印氏。郑大夫印段,字子石,即子印之孙,其后人世代沿袭为印姓。
印氏迁徙分布
印段的大名,在《左传》中曾数次出现。郑位于今河南省中部黄河以南的大片地区,战国时被韩所灭。出自郑国公族的印姓,则在今陕西的冯翊一带继续繁衍生息,并向各地播迁。
印氏历史名人
印宝:明朝地方官,做事果断干练。地方上许多事情难以公断,而印宝去了以后,办事有原则,又精通世故,一一办妥,故以干练勤事著称。
印应雷:抗元名将,是位堪称楷模的清官。宋朝时在温州当地方官,当时地里有人作乱乱,他假借宴请,将兵乱平息了,没让百姓受战乱之灾,因此出了名。
印光任:乾隆年间,印光任正任广东肇庆府同知,上峰考察他精明能干,即荐他担任了首任澳门同知。在任期内,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加强了对澳门葡萄牙人的管理。随后,又与继任的澳门同知张汝霖合作,写成第一部有关澳门的专著《澳门纪略》。这是一本地方志体例的著作,详记了澳门的形势险要,岛屿水道、社会风情,特别是与葡萄牙及其它欧洲国家交流的始未。书一刊刻,不胫而走,在当时很有影响,不久便被乾隆帝选入钦定《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