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
拼音:wū
繁体:烏
图腾:
乌氏来源
1,出自金天氏,是以官职命姓。相传少昊作东夷部族首领时,以鸟名任命职官,有乌鸟一职。族徽为大乌,其族中有鸟乌氏,负责掌管高山丘陵,其后人便去鸟字姓乌,称乌氏。金天氏少昊,即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名挚,故乌姓亦为黄帝后裔。
2,出自西戎。古代陇西有乌氏国(在今宁夏六盘山东),是西戎的一支。后来被秦国攻灭,国人以乌为姓,称乌氏。
3,为乌石兰氏所改。《通志。氏族略》载“温石兰之为石,,乌石兰亦为石,又为乌。”
乌氏迁徙分布
乌姓望族居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一带)、汝南(今河南省汝南东南60里一带)、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一带)。
乌氏历史名人
乌获:战国时秦国的勇士,据说他能举起千钧之重物,当时的秦武王也是个大力士,因而甚是宠用乌获。
乌枝鸣:春秋齐国大夫,戍守宋国。宋国华氏作乱,昭公二十年(公元前613年),华登奔吴,于次年发吴兵救华氏,枝鸣主张诱敌,与敌短兵相接,以勇取胜。齐君从之,乃胜。
乌重胤:字保君,唐代张掖人。出身行伍,善抚士,待官属有礼,当时名士石洪、温造皆罗致幕下。
乌承玼:字德润,张掖人(今甘肃省境内)。唐玄宗开元年间,与族兄乌承恩皆为平虏先锋,因战功卓著,号称“辕门二龙”。
乌本良:著名的“春风先生”,浙江钱塘人,自幼好学,穷经博史,精于诗词书法,因家贫,在钱塘教授生徒,培育英才无数。
乌斯道:浙江钱塘人,也是一位名士,他的文章精彩,诗更是寄兴高远,而潇洒出尘,一洗元朝诗繁缛之弊,尤精书法。他为官亦有惠政。
乌竹芳:字筠林,山东博平人。清嘉庆九年(1804)举人,历任福建寿宁、诏安、安溪等县知县,勤于政事,不辞劳瘁,审理狱案,公平决断,民众久冤得伸,备受赞扬。
乌氏起名规则
1, 乌(Wu),首字最好不用零声字母或拼音是y、w开头的字;双字名应避免全用u韵母或阴平调的字。
2, 注意名的意义与“乌”字的“黑色”的含义相连不要产生不佳的歧义。双字名最好首字笔画多而末字笔画少,单字名最好用笔画少的字。
3, 起名示例:乌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