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后,城外的战斗进入了尾声,张浚站在城头,见城下都是宣武军的旗帜,急忙命守城的士兵大开城门,迎接宣武军众位将军入城。
令张浚十分感动的是朱温竟然亲自来了汾州,如今朱温的地位可是今非昔比,挂着使相衔,也就是平章事,又兼任侍中,还是郡王,四镇节度使,可以说普天之下唯有李晔的地位比他高一些,其他人见了朱温都要矮三分。
是以作为宰相的张浚也只能亲自迎接,口称“下官见过郡王!”
朱温很是和气,歉然道:“朱某来迟,让张相受惊了。”
张浚急忙道:“哪里的话,若不是郡王及时赶到,恐怕现在下官连同这汾州城中十余万百姓都要死于沙陀胡虏的铁蹄之下了。”
张浚深知自己这次兵败,宰相的位置是做不了了,现在是待罪之身,哪里敢托大?事实上即便是风光无限的宰相,见了朱温也要礼让三分,更不用说他这个待罪宰相了。
其实朱温早就到了汾州城外了,他麾下的斥候时刻关注着汾州的局势,包括城中也有朱温的探子,是以这几天来张浚的一举一动朱温都了如指掌,本来朱温以为张浚不过是一个夸夸其谈的儒生,经过这几天的观察,他发现张浚还是有些本事的,特别在鼓舞士气,拉拢人心这方面有过人的才华。
朱温就想到了把这个张浚收为己用,虽然他做不了宰相了,但毕竟在朝中日久,门生故旧也有不少,人脉关系十分强大,如果可以留在长安的话,给自己做个眼线也不错,不过看情况张浚很可能要外放。而且一定是做个闲职,不过这张浚晋升太快,经受一些磨练也是好的,对他的成长有好处。
朱温对张浚很是客气,当天朱温就住在汾州,第二天朝廷的使者来到汾州,宣召张浚即刻回京,并让朱温抵挡李克用,以防李克用的报复。
朱温和张浚接了旨,张浚神色黯然,道:“是我小看了李克用,本以为趁着赫连铎和李匡威联名讨伐李克用的时机把这个野心勃勃的沙陀胡虏赶出塞外,可惜的是事与愿违,如果郡王早来数日的话,恐怕战局将会是另外一个局面。”
其实朱温明明知道如果自己早一些加入战团的话定然能够打败李克用,甚至把李克用赶出塞外也未可知,可他还是没有那么做,因为现在的局面就好比是三国时期,自己就好比是曹操,李克用就是袁绍,而杨行密就好比是孙权,占据蜀中的王建就好比是刘备。
不过朱温清楚的很,现在虽然大家都齐心合力对付李克用,可一旦李克用真的战败被俘,或者流亡塞外的话,大家就会联起手来对付自己,因为那时候中原大地只有自己的威胁最大。蜀中的王建虽然也兵力强悍,但蜀中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的成就,就是利于防守,但不利于进攻,这就是蜀中的缺点,
杨行密虽然雄才大略,可雄踞杭州的钱镏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钱镏的结拜大哥,也是他的老上司越州观察使董昌也是个不安分的主儿,两人联手的话剿灭孙儒应该不是问题,就是对付杨行密,估计杨行密的胜算也极其渺茫。
所以为了战略上的需要,还是留着李克用,以牵制其他藩镇的兵力,这样一来即可消耗双方的兵力,也可以让连年开战的自己休养生息,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北方还有一个更加不安定的因素那就是契丹,虽然现在契丹还处于****时期,可耶律阿保机已经长大了,正在努力经营着契丹的部落,为契丹的统一而做着每一份努力。
契丹的扩张一定会影响到李克用的利益,所以说,李克用与契丹虽然能够建立短暂的同盟,却肯定不会成为真正的朋友,他们都是英雄人物,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不管是谁赢谁输,对朱温来说都没有一丝的坏处,这就是朱温为什么要留着李克用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