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宏
这是一个偏远封闭的小山村。
王婆住在村里,已有几十年了,看山看水,看得头发也白了,听风听雨,听得耳朵也背了。但她一颗心是那么敏感,性格还是那么倔犟,像经年的古树,盘根错枝,四季常青。
王婆是一个苦命的人,父母因疟疾而亡,丈夫在长征路上牺牲了,三个儿子二个女儿在抗战中死于日本枪炮下,最后一个亲人——小儿子也在文革中含冤而死。她孤家寡人苦熬岁月,拒领政府的救济,也抵制着好心人的施舍。
早先,她寻中药换钱,打猪草喂猪,帮人带孩子,替人打短工,日子过相当活络。勤快人,总是被人自觉不自觉地推为楷模。在村里常常能听到这样的教训:“做人做事,就要像王婆那样!”
但王婆终究是老了,老得全村老少都喊她“王婆”。王婆在村人心中的地位极高,她轻言浅笑,能化解村人的矛盾,暖烘他们的心。这么高龄的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还自已谋生活,谁看了也于心不忍的。村里人主动给王婆送去柴米油盐,却一次次被她推了回来。
后来,有人发现王婆常常在深秋田野里捡谷穗,大伙便自觉地在田间地头故意遗落一把。却没想到,王婆会将哪家遗下的整把谷穗,原样给人送回去,还劝道:“过日子得俭省点,这样浪费,不行啊。”
一计不成,再施一计。
村里的乡亲在收割二晚稻的时候,将一根一根谷粒饱满的稻穗“无心”地遗弃在田里,整个收起来足有一大把。这一回,王婆照单全收了,一边捡,还一边责怪:“唉,后生们多不懂得珍惜。这么多禾穗都洒落了,也不晓得捡起来。”
每逢深秋,村里的乡亲都能看到王婆佝偻着身子,一根一根,将谷穗拾进那个她曾用来装草药的竹篮里。旷野秋风,那一根根金黄的谷穗是村人洒落的关爱,是对一位世纪老人最体面,最真诚的无上的敬重。此爱,不是简单的施与受,而是无心与有意的杰作,是乡里乡亲与人生暮年的老人,藏于心间最温馨的秘密。
多年后,王婆含笑离去,平静安祥的脸上,涂抹了满满的幸福。她走后,村里的乡亲依照老习惯,无心地洒落谷穗在田间。王婆是不会再来捡拾了,只有蓝天下树林间的鸟儿欢快地来啄食。饱食的飞鸟,在秋风中欢唱,声声如歌。
此情此景,旷世少有,一如雕刻在大地深秋,鲜活的爱的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