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故事发生在公元二世纪八十年代冀州常山郡。
一场春雨刚刚过后,人们还未脱去厚厚的冬装,等不及的小草已经在稍稍松动的冰土上冒出了头,树枝露出了嫩绿的新芽,小鸟在才吐芽的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太阳从山上渐渐探出头来,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越来越大,越来越亮。红霞里有一片云霭,云霭好似一条小龙在天空中飞舞。
山下,飞云道上,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由远而近好像飞行在山道上。他身后紧跟一匹白马,白马一路小跑。
英俊少年身穿深褐色右衽直裾,前襟下垂及地,脚穿当时时髦的大头鞋。少年行走于此山道已十年,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每日准时出现在此地。
驰飞行走是少年的每日武功。往常,他练功完毕,直接去校书堂读书。时下因为黑山农民起义,校书堂关闭了。
然而,今日他还是要去校书堂,不是校书堂复课了,而是校书堂来了一位京都的大人物。京都的大人物要在卯时会一会这位常山郡文武德三考联冠的少年栋梁。
少年一想到那位大人物,步伐越加急快,马儿也加足马力,紧随其后。
离卯时还差半个时辰,少年算了算时间还早。他停在一街口,马也停了下来。他系上马绳,弯腰解下梆在脚腕的铁锭鹿囊,把铁锭鹿囊袋子搭在了马旁的一根柱子上,然后步履轻盈地走到对面的一家面馆。
这家面馆距离他的校学堂只有百米远,他经常来。
店门前放着一个硕大的镬斗(现称火锅),这家店铺由魏姓伯仲叔季四兄弟经营,以“古董羹”闻名。古董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
以往这里生意兴隆,可是最近店里顾客零星无己,一片萧条。
少年坐了下来,他想要一碗羊肉煮饼,他爱食煮饼。
不等少年开口店内二老板魏仲端上煮饼放在少年的几案上。少年熟悉地走近几案,撩起直裾长衫坐到石方矶上。他用筷子挑了一下面,感觉不对劲儿。
“仲哥,面怎么如此软?”
“面里多放了点水”,二掌柜魏仲贴耳少年小声地对眼前这位小老主顾说。
少年:“肉块儿这么小?”
“伯哥吩咐把肉切小点儿。今给你免单!哎,这年头有饭吃就不错了。”
“小二!”少年对面的一位壮汉挥动着手臂,食指做勾状喊道。
“来了,您老”
“你这酒怎么这么辛?”
“酒哪有不辛的”,魏仲说道,见壮汉瞪大的双眼,他补充道:“要不我给您换换。”
他走到后厨房在酒里多方了点芥末,重新端给了大汉。
那边又一顾客喊道:“小二,我这酒怎么辣?”
“要不我给您换换?
少年知道魏仲在酒里对水,水对多了再加点儿芥末,芥末加多了对点水。
少年吃罢煮饼,刚要起身,抬头瞥向外边他的白马,见一小女子正拔下头上的簪子直朝马旁柱子上的鹿囊插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