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不是胡思乱想,要孩子反省自己的错误,就应该先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那么,对错的分界线在哪里?孩子又该遵循什么的标准去衡量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呢?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多看圣贤书,让他以古代的有德之人为榜样,以古圣先贤的思想言行为标准,去对照自己的言行。相比之下,就比较容易看到自己的错误了。
l告诉孩子每天都要进行自我反省
有人也许说,孩子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错误呢?每天都要进行自我反省,有必要吗?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所说的“三省”并不是每天反省三次,而是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
曾子十六岁就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身为圣贤徒弟的曾子尚且天天反省,以这种方法让自己不断进步,我们难道比曾子还有德行吗?因此,我们更要培养孩子每天都进行自我反省的好习惯。他如果能经常反省,心就不会散乱放逸,就能减少犯错的几率。
l教孩子一些反省的方法
我们可以传授给孩子一些自我反省的方法。比如,每天让他找出一段时间,静静地坐着,只有让心沉下来,才能有清晰的思路,回想一下自己这一天中有没有说错话,做错事。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将反省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提醒自己。
l提醒孩子反省莫过“度”
有自我反省精神是好事,但如果孩子反省过“度”,就会对自己过于苛责,甚至不容忍自己犯一点小错误。自省是一个人完善自我所需的能力,但对自己过于苛刻就是一种病态了。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进行自我反省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反省的目的在于改过,而不在于一味自责。只自责而不改过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此,反省不可过“度”。
26.这件事,咱们一起来做吧!--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父母宠爱,由于没有兄弟姐妹,因此独生子女往往缺少与人合作的机会,不擅长与人合作。而当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后,他是否拥有团队合作意识却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许多工作都是需要大家共同合作来完成的,有谁是单打独斗走向成功的呢?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的那样:“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今天,许多孩子都不懂得如何与人合作,他们喜欢凡事靠自己完成。尽管有些孩子个人能力很强,但是再优秀的孩子也不可能将所有事情都做得很好。生活中,有的孩子个人能力并不强,但却因为善于与人合作而依然能够将事情做得很好。何况,任何人都不能离开集体独自生活,因此,孩子是否拥有与人合作的能力非常重要。
这里所说的合作并不是说要事事都依赖他人,而是说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去完成那些自己不能独自做好的事情。有些妈妈意识不到合作能力对于孩子的重要性,认为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教孩子学会如何不断加强自我能力,去排除异己、“战胜”他人。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正是因为社会充满竞争,人与人之间经常会有利益冲突,人才更应该学着如何与他人合作。因为只有合作才能有效利用资源,取长补短,从而获得更大的共同利益,这样才能取得共赢。
因此,我们要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注重培养他的合作能力,让他学会接纳别人,并懂得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把合作的效益发挥到最大。
l帮孩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6岁的罗媛去小区广场上玩跷跷板。其他孩子都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去玩,罗媛却不同意,她把一其他孩子从跷跷板上拽下来,她非要先玩。
大家看到罗媛不讲道理,就都不和她玩了,罗媛自己坐在跷跷板的一端,另一端却没有人将她撬起来。她让妈妈和她一起玩,妈妈也不肯帮她。
妈妈说:“你不肯和大家一起玩,现在也没有人和你一起玩了。”罗媛也觉得一个人玩跷跷板很没意思,她只好走到其他孩子面前说:“对不起,我不抢跷跷板了,咱们一起玩好吗?”
在妈妈的引导下,罗媛认识到不与人合作是不能玩跷跷板的。其实,除了跷跷板之外,有许多事情是孩子不能自己独立完成的,比如下棋、跳绳、打篮球、踢足球等等。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多玩类似的合作性游戏,让他在玩耍的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这样他就会明白,“单打独斗”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只有与人合作才能更快更好地达到目的。
l多与孩子合作,锻炼他的合作能力
现在的孩子之所以合作能力差,不仅仅是因为他是独生子女,还因为我们常常忽略了与孩子进行合作。更多的时候,我们喜欢独揽家事,认为孩子只要将学习搞好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就不必让他来做了。
事实上,让孩子和我们一起做事也是锻炼他合作能力的一个好机会。比如,我们做饭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帮忙择菜;一起外出旅游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帮忙拿行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分一份“工作”给孩子,他在和我们一起做事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合作能力。
l告诉孩子合作是“和而不同”的
孩子在合作中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意见不合”。虽然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却往往会有不同的意见,会因为感到不满而产生争议。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如何才能继续下去呢?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这里的“不同”,并不是“不一样”,而是不强求别人和自己一致,也不盲目地附和他人的观点。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在大目标、大原则不冲突的前提下,要承认彼此之间存在的差异、尊重差异、包容差异,这样才能让合作继续下去。
当然,想要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必然会经历一个相互磨合过程,而这种磨合就是通过接触、对话来建立共识,努力达到最好的合作效果。为了让孩子有心理准备,我们可以事先告诉他,在合作的过程中出现磨合是很正常的,只要大家能坚持共同的目标,并为此而努力,就一定能排除困难,达到目的。
l教孩子懂得在合作过程中给他人机会
有的孩子好胜心比较强,总希望能够超过他人。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他处处都要表现自己,甚至将自己的合作者当成对手和敌人,不顾一切地与他人对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提醒孩子,合作是双方长处的珠联璧合。在合作过程中应该多考虑集体的利益,要懂得约束个人行为,给合作者机会,不能只顾表现自己而伤害到集体的利益。
27.我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许多人认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成人年需要具备的,孩子还小,不需要具备这种能力。但我们的孩子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将来也会面临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如果我们不能从他小的时候开始培养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长大后依然会像小孩子一样依赖我们。这样,不仅我们要承受由他带来的压力,他也会因为不能独立解决问题而感到痛苦。
美术课上,老师要求孩子们画桃子。其他孩子都在认真地画,而平平却自己趴在桌子上玩。老师问:“你为什么不画?”平平说:“我不会画桃子。”老师看看其他孩子,其实其他孩子也有不会画的,他们仅仅是对着讲台上的桃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演绎”,甚至有人画得乱七八糟,但他们仍然在画。
其实,这不是会不会画画的问题,而是孩子的心态问题。如果孩子遇到了他不会做的事情怎么办?有的孩子选择等妈妈来帮忙,等老师来指点,而有的孩子却会自己去想办法。
每天,妈妈都会把娟娟的袜子放在她的床头。有一天,娟娟醒来发现床头没有袜子就大喊:“妈妈,我找不到袜子了!”
袜子不在床头,她就喊“找不到袜子了”,是找不到呢?还是不想去找呢?当孩子过分依赖我们的时候,他就会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的第一反应都是去找妈妈,而不是解决问题。很显然,这种类型的孩子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过分依赖我们不是个好现象,这会妨碍他以后的发展和进步。为了让他有能力面对今后在人生中遇到的困难,我们应该鼓励他独立解决问题,不要让他给别人添麻烦。
l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
让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我们先要有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意识。孩子之所以想不到去独立解决问题,与我们对他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在国外,有不少父母会鼓励孩子假期去打工,让孩子体验生活的艰辛,也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可是,中国的父母就缺乏这方面的意识,要想让孩子具备独立意识,我们就应该解放思想,放手让孩子去独立分析和解决他遇到的问题。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他穿什么样的衣服,当他与其他孩子打架的之后,我们也让他自己去处理。遇到与孩子有关的事情,我们要征求他的意见。
最初,可能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并不恰当,但从不善于处理问题到能够独立处理问题总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渐渐变得成熟懂事。
l给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生活中,我们也常会遇到许多事情需要处理,我们可以把一些机会“让”给孩子,让他能够在做事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有位妈妈经常会让6岁的女儿去小区的超市买东西。每次,妈妈都会列一个购物单,购物单的东西不会太多,6岁的女儿足以提得动。然后,女儿就会拿着这张购物单去购物,并且将找回来的零钱交给妈妈。
这位妈妈的做法不失为一种锻炼孩子独立能力的好办法。孩子在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事情,比如找物品的摆放位置、对比物品、选购物品、结算、找钱等等。这些小问题都需要孩子自己来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能力自然就得到了发展。
除了让孩子去超市购物之外,能够锻炼孩子独立能力的机会还有很多,我们要做个有心人,懂得把恰当的机会“让”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l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
孩子终归是孩子,他们眼中的世界和我们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因此,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和我们不一样,尽管他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合乎我们的观念,我们也不必去指责孩子解决得不好,否则只会打击孩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我们不妨学着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因为无论他是怎样解决问题的,他都已经尽力了。我们的欣赏会让孩子受到鼓励,他将会更乐于独立去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地练习,他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会提升。
28.我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许多有所成就的人都非常珍惜时间,并善于管理时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就曾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是的,我们的生命就是一点一滴的时间组成的,生命长短的不同正是由时间来衡量的。
一个不善于管理和利用时间的人,总是会用许多的时间去做一件不太重要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人终生一事无成,而许多人却年纪轻轻就有了辉煌的成就。教孩子懂得珍惜时间和管理时间,就是等于教给他如何安排自己有限的生命,并且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一些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青青和爽爽是一对双胞胎姐妹,但是她们的性格和习惯却不太相同。每天,青青回到家都先写作业,写完作业吃饭,然后看会儿书就睡觉。早晨,青青总是早早起床跑步,然后回来洗个澡,吃早餐去上学。
而爽爽每天回到家都是先看电视,妈妈催她几次她才肯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她总是不专心,边写边玩,导致每天都要写到10点才能写完。写完作业,她还要看故事书,晚上睡的晚,早晨醒不了。
同样是生活的在一起的两个人,同样拥有一天24小时。青青总是觉得每天都过得轻松而充实,而爽爽却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想做的事情做不完。
其实,这是因为青青和爽爽时间管理能力不同,才会有这样的差异。一个善于管理自己时间的孩子,总是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做出更大的成就,获得更多的收获;而一个不善于管理时间的人,只能继续平庸下去,即使给他再多的时间,他也不知道如何分配和管理时间,更不知道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l帮孩子树立起时间观念
许多孩子之所以不珍惜时间,不懂得如何管理时间,其根本原因在于他没有时间观念。时间本来就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当我们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时,才会感受到它的存在。年幼的孩子生活节奏慢,他也没有什么压力,所以很难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为了帮孩子树立起时间观念,我们不如为他买一块手表,让他经常看到时间。当他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常提醒他时间的存在,如“再过5分钟就吃饭了”、“10分钟以后我在楼下等你”……这样可以经常让孩子“听”到时间。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去提醒孩子,让他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就能帮他树立起时间观念。
l教孩子有效利用黄金时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孩子也是如此。他常常会感到自己在某个时间段内头脑比较清醒,学习效率比较高。比如,有的孩子在早晨和上午的学习效率比较高,而有的孩子则觉得在下午和晚上头脑比较清醒。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各自有别,我们可以教给孩子注意观察自己在不同时间段的学习效果,掌握最佳的学习时间段。然后,把学习的重要内容安排在最佳时间段内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果,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自己的黄金时间。
l让孩子利用好时间的“边角料”
孩子除了拥有大块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之外,还有许多时间的“边角料”。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利用好时间的边角料呢?比如,我们可以在盥洗台的镜子旁贴上英文单词,让孩子在刷牙的时候背诵一个两个单词;也可以教给孩子将需要记忆的公式和概念写在一个小本子上,让他在搭乘公交车的路上记忆一些知识。我们要告诉孩子,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时间的“边角料”,只要善于利用它们,就能够将知识积少成多。
l给孩子管理时间的机会
许多孩子之所以不会管理时间,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他管理时间的机会。我们总是去安排孩子的时间,告诉他什么时候该玩,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该吃饭,什么时候可以外出。孩子的行动完全在我们的支配下,他的时间他不属于他自己,而是被我们所限制。这样,孩子就没有管理自己时间的机会,自然也就不会有管理时间的能力。
所以,我们应该少干涉孩子的私人时间,尽量让他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对他提一些建议,但不要替孩子去管理时间。只有让他安排自己的时间,他的时间管理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下篇
应对:孩子过分依赖父母的有效方法在哪里?
孩子过分依赖父母的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积累、逐渐形成的。因此,我们需要找到对症孩子过分依赖的方法,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耐心地帮助孩子摆脱依赖,一步步走向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