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答卷时避免粗心的最好办法是复查,对比较大的题目最好一题复查一下,整份试卷答完后再做总体复查。有时在未能答完,没时间复查而丢分,则是非常可惜的。
总之,在答卷时,首先要稳,在此基础上努力发挥特长;对简单题一定不能粗心,千万不要丢分,对难题要尽可能去做,作不上也没关系,因为你的竞争对手-同你水平相同的人,也一样做不上。
第二节 别具一格的考试方法。
“借口上厕所”“幻想恶作剧”,的确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奇妙方法,它会使你在获得成功时感叹:真是无奇不有!
1、考试时去上厕所,也是一个好策略。
一般来说,在考场上只要看看考生的脸孔,就基本能猜出他是否会被录取。判断的依据是脸色。常看到有些考生紧张得满脸通红,两眼直看着考卷发呆。命运之神一般是不会光顾这些人的,因为他们已经失去冷静的状态,根本无法发挥平日的实力。
当然,遇上困难的题目时,总会焦急不安,心想:“这该怎么办?”血液直冲脑部,因此涨红了脸。这种紧张心情必须赶快恢复正常才行。陷入这种状态时,为了使自己镇定,不妨松弛肩膀,或者伸伸懒腰,转转头。如果这样做仍然无效,上厕所也是一个好办法,可以向监考老师提出请求,或者暂时走出考场,到外面去透透空气,也是镇定的效果。
这种原理跟运动员比赛陷入困境时叫暂停的道理一样。
充分掌握了选手心理的教练,一发现选手有紧张的倾向时,便立刻暂停,替选手擦汗,或者开开玩笑,解除他们紧张的气氛。
当教练叫暂停时,并非真要指导他们高度的作战技巧。当你发觉自己紧张时,可以向监考老师要求“暂停”,去一趟厕所,非常有效。
2、觉得开始紧张时,可幻想一些恶作剧的情景。
人们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被某件事或某个人触发、引起联想,回忆起过去的一段往事时,其中的某一细节或一个人说的一句话,十分有趣,至今想来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会心的微笑。而回忆中的这些令人发笑的事,有很多是童年时代顽皮的恶作剧,使你久久地不能忘怀。
其实,有很多这一类的恶作剧,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但是,一般所做的恶做剧都是对付比自己强而有力、有势的人,然后使自己在心理上居于优势。
当然,在考场上,绝不能做这样的恶作剧。但是,可以在头脑中幻想一点恶作剧。这样,便会自然而然地抱着愉快的心情,解除压抑的情绪,使自己在心理上居于优势而考好的成绩。
阅读考卷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拿到考卷后,应该仔细地看清每一道题目和要求,并动动脑子,不能机械地照本宣科。
1、选择题的选择条件不一定只能用一次在填充题或选择题里,有先给选择条件时,由于每个选择条件不一定只能用一次,所以要多加注意。不过,选择条件只用一次的例子比较多。很多人没有仔细地阅读题目,就自以为只能用一次,被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所限制。
选择条件有时会剩余的,有时会不够用,也就是比应该填入的空格少。因此,除了留意是否注明“选择条件只能用一次”之外,还要注意是否能用二次,否则,遗漏就可惜了。
2、遇到长题目时,应简单记下每段的摘要考语文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长篇幅的题目,看起来费时很久,加上考试时更想赶快看完内容,结果容易犯意想不到的错误。
为了避免犯错,不要一口气就把全文读完,而要读一个段落后,立刻就把摘要写在空白的地方,各段摘要都写下后,再连续起来就能掌握文章的大意,了解题目的中心问题。“欲速则不达”这句成语非常适用于考场上。
怎样用适合的语言文字答卷。
做考题时,不但要将字写端正,而目要选用适当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1、避免频繁使用连接助词“可是”
为了明白表达出文章的意思,“可是”这个连接词出现的次数不要太频繁。很多语言学家都曾指出过这点。例如:“面积广大,可是农作物少、都是丛林地带。”或者,“有……这一句话,可是像这样……”在这两句话中,“可是”一词完全没必要用在这里。这种连接助词的“可是”不一定要用于连接,如果不细心,很容易弄错。因此,要先检查是否能把句子分成两个,否则句子太长,就不容易表达意思。
2、写在试卷上的文字,要用正楷字。
有人字写得漂亮,有人写得很工整。虽然阅卷人员不会以字的漂亮与否来决定成绩,但是,字迹清清楚,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字多么漂亮,如果使人不易辨认或写不规范的简体字,那么就会给阅卷人留下不舒服的感觉。而且在无法看清楚答案的情况下,分数可能就会不高。如果字虽然不好看,一笔一画地写得很整齐,必然能给人留下好印象。
当然,除了语文之外,其他的科目也要以正楷书写。所以,平常就要养成不管时间多紧迫都用正楷书写的习惯。
回答问题时的语言表达方式。
答叙述性问题时,要特别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否则,答案中会出现重点转换、因果关系不明的现象。
1、叙述某某的原因的题目,要以“因为是……”或“根据……”做为结尾。
无论哪一种考题,问题的中心都是设问。所以必须按设问的要求来作答。若将考试比喻为射箭,要射中设问的标的上,越接近中心,分数越高。尤其是在“叙述……的原因”的论述中,要以正确高明的程度来表现。
例如:历史考题提出:“请从历史与地理方面叙述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原因。”这是在考试中常被提出的问题,所大部分的人都答得出来,但是要在考卷上作答时,就很容易发生重点转换或因果关系不明的情形。预防的方法是,在答案的未尾写“因为……”或“根据……”表示理由的句子作结尾。
写上这句话时,更能接近正确答案,不仅能整理自己的想法,使之系统化,在形式上亦能写出题目的“目的答案”。
2、对某某是什么意思的问题,要回答“是……”就和叙述理由时使用“因为是……”的道理相同,题目是“……是什么意思?”时,也要以“是……”来回答,才不会脱离设问的重点。虽然这并不意味着非如此写不可,但是,从理论上来说,这种问题要这样回答才行。
我们在日常会话时,被问及“……是什么意思?”时,都会很自然地回答,“是……意思。”在作答的时候就是要用这种自然回答方式。
做题目时值得重视的问题。
在做题目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很具体的问题,如果能正确地对待,认真地处理,就会夺取最后的胜利。
1、绝对答不出的问题,就干脆放弃。
有的考生对某个方面的问题不会做,可是在其他的问题上能拿到高分数,以致总分及格了。老师有时候觉得奇怪,便问考生原因,结果得到的回答是:“我对这个问题没有自信,因此考试前就打算,如果太难就放弃,省下时间精力去做好其他的问题”想要得高分,是每一个考生共同的心愿,如那些同学一样,会做的尽量去争取高分,才是考试获胜所不可缺少的战术。
2、答卷时要留些空间,不要一开始就写满。
整理笔记本或卡片时,常常发现一开始就写满的那一页已经不能再使用,以至于想再填补也没有地方写了。通常,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跟原来的思考互相比较、分析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思考作业的一种方法。因此,不预留空白,就会写不进去了。
在写考卷时,情形就跟这个相同,如果一开始就把答案纸写满,后来再想加入一些内容时,必然会产生困难。
3、感觉考题的水平高,就越容易考上。
当考完一科后,觉得考题相当困难时,大部分人都会以为自己没有希望了,因此忧心忡忡而影响了下一科的成绩。然而,事实上觉得题目很难时,你所做的答案就越没问题。
有句话:“无知之知”,其意味着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是很懂事的人,比不了解自己不懂事的人更加优秀。从相同的立场来看:既然觉得困难,就意味着能充分了解问题的本质而答卷。
怎样有效地利用考试时间。
考试中的时间,是十分宝贵的,因此应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特别是抓住开始和最后几分钟,就会立竿见影。
1、思考或放弃的时间不超过规定的三分之一。
有时试卷的题目排列或内容让考生很头痛。第一题就出现了困难,与以前考题的倾向不同,考生要花很多时间去攻克它,甚至花了时间也还是做不出来。为了避免一头栽入这个陷阱,影响整个的考试时间,我们要在时间的分配上做好准备。例如:“总共有六个大题目,考试时间规定是一小时,则每一道题有十分钟的回答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用做一道题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即三至四分钟后,应马上决定是否放弃这道题目。
如果思考到这个题目分配的时间全部用完了,再决定放弃,那么整个时间就都浪费了。当有些题目很难决定要不要放弃时,也应该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思考后再决定。
当然,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养成耐心的习惯。不会做的题目即使花上好几个小时也不可惜,而直到弄懂做出来为止。
但是,在考场上却不能这样做。因此,在考试前做题目时就必须考虑这个问题。这样就可以培养判断题目解答时必须费时或放弃的眼光,同时,也具有调整分配时间的能力。
考试时,放弃题目后剩下的三分之二时间,可以用来做其他的题目,以把放弃的分数弥补回来。
2、考试时间快结束时,不要再尝试新的问题。
当考试时间只剩下几分钟的时候,一般人的心理都会想继续去做还没做出来的题目。其实,如果你想要得到高分,这并不是一个好方法。尤其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计算问题上,写不完最后的计算结果,就等于没有做。当然,如果计算完毕,结果正确,就能得到满分,但是也有得零分的可能。换句话说,这是一项不得满分,就得零分的冒险。因此,在时间快要结束时,要不是确实有把握,就不要轻易地去尝试。
在时间已经很紧迫,铃声就快响起来时,需要细致思考的问题,都很难解答出来的。在平时,在急迫的时间下,即使是简单的问题,都很难充满自信地去思考,何况现在是考试呢?
所以,当你到了最后的紧迫时间,要避免再去尝试新的问题,而应集中精力去检查已经做完的题目,才能确实掌握分数,否则,想做的做不出来,做过的也没的把握,那就糟糕了。
阅卷人员喜欢什么样的考卷掌握了阅卷老师审卷时的心理,就会在考卷上有意识地写好令人满意的答案,而有可能得到高分数。
1、阅卷老师需要的是客观的答案。
现在的入学考卷中选择性的题目比较多,其特别是:对思考过程不太注重,关键只看答案。虽然在数学、物理、化学的问题或论述题中,有时思考的过程会成为评分的标准,但是,在一般的客观考试中,最重要的还是最后的答案,思考过程几乎不能成为评分的对象。
答案好像是一个有灯光的舞台,阅卷老师只看舞台上的表演,而不管后台的情况如何。如果能充分了解考卷不能反映考生的思考过程,那么自然就能以更客观的态度去写答案。
首先要了解,不管多么深奥的问题,或多么巧妙的理论,在答案中如果未表现出其深奥、巧妙的意境,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阅卷老师如何来评价这个答案。至于你本人如何认真地去思考问题,或以何种特殊的方式去解答,都没有关系,如果能够了解这一点,就可以在答卷时排除自己的主观,而客观地作答。
而且,反过来说,理论稍微不清楚或信心不足时,这是属于“后台”的事,阅卷老师并知道。因此,在入学考试时,应该充分了解这种情形。
2、答案写得太长,有时会使阅卷老师感到厌烦。
入学考试和平时的考试不同,不是要“替学生打分数”,而是要“选择学生”。所以,如果用平时考试的方式来回答,常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失败。
例如:答案写的太冗长就是原因之一。考生的心理总认为写的越多,阅卷老师会越喜欢他的认真努力而给予高分。
然而,这并不是一般考试,老师不会只以写得多少来评分。因此,不必要的答案或不充分的答案都不能写。换句话说,评分方法不是根据有没有包含正确答案,而是根据有没有写错的部分。
除此之外,从阅卷老师的心态来分析,通常一见到密密麻麻的答案,可能就不愿再看下去了,他们的心理是跟一般人相同的,就像当你看见烦杂琐碎的书时,会敬而远之,因此,答案过于冗长反而会影响成绩。
怎样掌握是非题中的是与非是非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差不多,所不同的地方,同样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1、在是非中,非的答案较多。
按一般规律来说,是非题的答案应该是对错各一半,顺序没有规则。但有时候,实际上很少有对错答案各占一半的情况,而大部分都是错的答案,这是由出题者的心理所产生的。
因为对的答案只限于一种,但错的答案就有很多种了。因此,从出题者的心理而言,把容易出错的情形列出来,想测试各个考生是会犯这样的错误。因此才选的问题比较多,同时,出题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活动,如果叙述都是正确的,就好像自己未多加思考一样,这也是出题者的一种心态。
2、在是非题上使用极端语句时,大多是错误的。
在选择对或错是非题试卷上,常常会发现有极端地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的语气。例如:地理考试卷上的:“在北极点附近完全没有生物存在。”或者在数学题上的“只有一种解决法。”等使用极端的副词。表面看来,这是一种理论明快的文句,但实际上大部分却是错误的。
这种情况也常常出现于日常生活的言谈中。经常使用“绝对”“完全”“一定”等极端词句的人,不仅在说话或写文章上会失去说服力,同时也毁了自己的信用。
怎样注意题目的开头和结尾一般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全文重要的关键部分。考题也不例外,只要你认真地分析,也会发现问题的关键。
1、阅读测验的答案大都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文章的典型形式是起承转合,即一般的文章是由起句、承顺、转句和合句组成的。开始的起句是提起全文的构思,承句则在接承起句的叙述,转句是文章内容转折、扩大思想,最后合句则统合全文的内容。这不仅是写一般文章的形成要素,也成了写文章的技巧。
这类形式文章的特征是:作者最想强调的部分在最开始的起句和最后的合句。现在考卷中文章的阅读试题,一般都是从名作中摘录一个段落,再加上论点作为考题。所以,容易出现起承转合的形式,掌握了这一点,我们只要熟读最初和最后的部分,几乎都能写出正确的答案。
当然,不能完全断定所有的问题都会这样,有时也会有倒置关系的情形,这种不用平常形式出现的情况,可以解释问题被掩藏的部分,正是作者想要强调的思想,此时一般都可以在文章的结尾处找到。因此,在做这一类阅读测验或摘要文章时,要多注意“起”和“合”,才是答题的关键。
2、做重组问题时,先找出开头和结尾容易答出。
考卷上常常有一些把打乱了的一段文章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的问题,这就是重组问题。在做这类题目时,要先找出开头的部分和结尾的句子,找到开头和结尾,中间段落的顺序自然容易排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