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考虑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方法,不要满足于把题作对,甚至不要满足于100分。因为即使全做对了,答题的水平还可能有很大差距。
4、编制错题集。
错题集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
(1)答错的题目。
(2)各种错误的答法 (包括自己的和同学的错误)。
(3)出现错误的原因。
(4)正确的解答方式。
(5)应接受的教训。
通过这种方法,使自己了解到学习中哪些是懂的、哪些是不知道的,哪些是做对了的、哪些是做错的,分得清清楚楚,自己心里明明白白,再把主要精力去解决自己还不熟悉的问题,那么通过模拟考试,就逐渐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复习来弥补,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5、分类保存试卷。
试卷和试卷分析要保存好,以备复习时再用。这样对自己有借鉴作用,避免一错再错。
高考命题一般遵循的原则。
1、考核的完整性。
教学大纲严格规定了中学生所学的各相关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命题一般从大纲要求必须掌握的部分入手,所出考题具有代表性,以便考察学生所学知识的完整性。
2、考题难度的适中性。
高考的目的既然是选拔人才,就应该而且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难度。考题过难或过易都达不到预期的考察目的。难度过大,绝大多数考生做不出来,就测不出考生的实际能力;
反之,难度过小,大家都得高分,也不能区分优劣。只有难度适中,才能既测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又达到择优录取的考试目的。
由于考试的难度具有适中性,所以考生在复习时就不要去花大多时间钻一些偏题、怪题,而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上。
3、机会均等性。
高考是全国范围内的考试,对考生来说,具有公平竞争的特点,因此高考命题也就不会有超出大纲范围的题型出现。
4、高考成绩的可信性。
考试成绩的可信性要求对试题有一个比较客观而又合理的评分标准。现在实行的标准化考试就是如此。
5、对中学教学的示范性。
高考是全国性的重大考试。不管命题者的主观愿望如何,其试题必然会带有某种权威性,各地的师生也必然会对历届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即将到来的高考试题进行预测,这在客观上对中学教学会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反过来也迫使命题者严格依照教学大纲来命题。
掌握必要的考试技巧和应付对策有些经验,对已经走过来的人来说,已成为历史,但我希望能对后来的考生有所启示。
1、外语 (英语)课的考试。
时有这种情况,即考生可能在开始做题时就遇到生词,影响了对全句和整个段落的理解,这时考生千万不能慌张,也不必苦思冥想,可先空在一边,继续做下边的题。很有可能在另一种题型中重遇这个生词,对这种喜忧参半的局面,只要你能耐心通过上下文联系,很可能大致猜到这个词的意思。所以随着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前边的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如果一经 “卡住”,而不愿暂时放弃,必然浪费时间,无所获益。
2、数学难题的处理。
有些数学难题并非考生全然不会做,或者是由于紧张,或者是由于思路不通,所以才感到无从下手,对于这种情况,考生必须放开大胆去做。尽量通过定理、定义、图解帮助解题,并把重要的内容列在答卷纸上,这样虽不能得满分,但也有可能捡到零散的分,与完全放弃相比,这显然是一种好对策。
3、在哲学和经济学的考试。
当遇到不知使用哪个词表达思想和意思时,应尽可能从备选词中选用适用范围较大为宜。这样虽承受了使用不确切词的风险,但却可获覆盖率宽之益。因此,在大词和小词之间应选大词为宜。这是针对考试来说的,当然在实际学习中要力求精益求精,即准确使用词汇。使用这种方法的依据是近年来外语考试中允许鼓励考生在不知哪个答案为对时,猜中其中的一个,这种科学的猜本身就是一种学习。
考试时间的总体运筹与具体分配时间是宝贵的,考试时间对于考生来说就则更为珍贵,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这么说,时间就是分数。在考场内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么一些现象,随着考试时间的减少,剩有一小时、半小时、15分钟、十分钟、一些考生的情绪渐渐紧张起来。表现为慌乱急躁,手忙脚乱,不时地看手表,频繁地翻动试卷和草纸,乃至涂涂改改,等等。考试结束又常常听到一些考生埋怨时间不够用,惋惜会做的题因为时间不够而未能完成,等等。透过这些现象看其本质,则是考试时没有科学地运筹时间和合理地分配时间。
时间不够用,一般说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题量太大,另一种就是浪费了时间。在现行考试中,凡正规一些的考试特别是大规模考试,题量的大小是出题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一般都经过了精细的分析和计算,有的甚至进行了试测。一般说来,时间不够用,大多是在某些地方浪费了时间,解决的根本办法是对考试时间进行科学地运筹时间和合理分配。
科学合理地用好考试时间对于考试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对于提高解题的速度和解答的准确度,有效地稳定情绪,以至取得高的分数等均有一定的作用。怎样才能做到考试时间运用上的科学合理呢?一般说来,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在考试时间的总体运筹上,应该做到:依序审题,依序做题,难题绕道。
拿到试卷后,可用三五分钟将试卷大概看一下,达到了解该次考试的题型和大概内容范围的目的也就行了,不要详细地去看试题,全面阅览,全面阅览是有其弊端的。有的考生拿到考卷后,总是喜欢浏览一遍。认为先把卷子全部看上一遍,费时不多,便能做到心中有数。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实属时间的浪费,并且副作用很大。浏览一遍,少说也得10到20分钟。一场考试规定时间一般只有120-180分钟,这不能说费时不多,应该说用去的时间是相当可观的。
一份试卷是由众多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试题组成的,而解题时最忌精力分散,当浏览一遍后,心中往往难以有数,更多的则是分散了精力,背上了思想包袱。1988年高考后,有个考生说,当我看到作文题是 “习惯”后,觉得通俗难写,答着前边的题,想着 “习惯”两个字,到写作文时,时间只剩下40分钟,最后一段只写了几个字就打铃了。该生此次考试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依序审题,审完就作;以序做题,一次过手。其好处在于,精力集中,时间集中,解答速度快、效果好。按常规,各类试卷在试题的编序上,一般都是先易后难。依序审题,以序做题,正好符合这一规律。尽管是浏览,仍然是一道题一道题过目,每过目一道题就得思考分析,这和审题的程序完全一样,只是简繁不同而已。为什么能一次做的东西要作两次进行呢?两次进行,显属重复,重复就浪费了时间。
依序做题,遇到难题 “卡壳”了怎么办?我们说,坚决地绕过去,不要去想它,接着审下一道题,等做完了其他题后回过头来集中精力和时间啃这块骨头。这样做的好处,除了不浪费时间外,还在于大量易题的解答后思想相对轻松,记忆信息畅通,思维清晰。这时往往会有灵感,难题很可能就不再是难题了。考试实践中常常会有这样一些奇迹出现:一道陌生的试题或是一道看似熟悉的试题,一时就是想不出来答案,令人十分着急。强行去思考,越想越急,越急越想不出来。如若暂且放弃,等做完了其他题后回过头来观看它,则灵感顿生,原来陌生的则熟悉了,熟悉的则解答轻而易举。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回头灵感效应。回头灵感效应的实质,当属自己基本功力的潜在作用。毫无疑问,并非所有难题都有这种回头灵感效应。如若回过头来还是无能为力,这就说明自己的功力就到了这一步,此时应果断地放下这道题,舍弃这个分,以更多的时间在别的题上下功夫,以弥补此题的分数损失。
其次,在时间的具体分配上,应该做到:以分匡时,以势匡时,留有余地。
考试时对于不同的试题分配时间的多少尽管不可能进行精确计算,作出相应的时间分配表,但基本的时间分配原则必须要有,且必须遵循。如果没有或不遵循,势必造成在部分题上浪费了时间,而在另一部分题上则时间紧张甚至没有时间,眼看着能得的分数白白丢失。以分匡时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以分匡时的基本原则是:解答那些占分较多的大题时,要多用精力,多花时间;而解答那些小分小题时,则不能用过多的精力,花过多的时间。分配给每一道试题的解答时间,应根据该题的占分多少和该次考试的时间和总分加以确定。具体的计算方法是:
题目解答时间=考试规定时间-检查时间×题目得分。
试卷总分。
高考中的语文、数学试卷总分为120分,考试规定时间为150分钟,如果我们留30分钟的检查时间的话,分数的时间比就是1分1分钟。其他科目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定时间则为120分钟,如果留20分钟的检查时间,其分数和时间比也是1分1分钟。这就是以分匡时的基本参数。据此我们可知,高考时一般几分的题其解答预计时间就应该是几分钟。在解答过程中,如果某题超过了其预计时间,只有靠其他题的解答时间来 “补充”,如果能节余出时间,便可以用以 “支援”其他试题。
以分匡时的根据是:每道题的分数一般都和该题的知识容量和难易度成正比。所包含的知识量大、难度大的题目,占分一般较多,反之则少。试卷上每道题的标分为我们提供了匡时的参考依据,我们可据此合理地分配每一道题的解答时间。如,历次高考语文试卷,作文的占分都比较大,那么在时间分配上就应该给作文留足时间,且不能侵占。1988年高考,某地区1/3的考生作文是有头无尾,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原因就是没有以分匡时,而是随其自然,让其他题挤占了作文的时间。
以分匡时,对于那些占分不多,一时又无从下手或解起来相当费力费时的题怎么办?我们说,应当从容舍弃,不要围着它缠来转去,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应该具有战略的眼光,从大局出发,以大的利益为重。舍弃该题,将该题的时间用在还有得分潜力的题上,以提高解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此加以弥补。缠来转去,一是浪费了时间,二是扰乱了思路。不要说这小分拿不到手,即使拿到了也得不偿失,即拣回了芝麻,很可能丢掉了西瓜。
考题的灵活多样性和考生的个人差异形成了解题中具体的优势和劣势。同样一道题,有的考生不假思索就可写出正确答案,有的考生则绕来绕去;同一试卷里的题目占分多的有时并不需多少时间,而占分少的却要花去多的时间。这就是不同考生解答不同试题时表现出的具体优势和劣势。这种优势和劣势每一个考生都存在着,只是程度不同表现各异罢了。据此,考试中在每一道具体题上时间的分配多少除了该题的占分外,还应该考虑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一具体情况,这就是以势匡时。即,在以分匡时的前提下,对于自己优势范围内的题目,可以少分配些时间,对于自己优势范围外的题目则应该多分配一些时间。
以势匡时作为以分匡时的辅助手段,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考生应该对自己的劣势和优势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自己的劣势,在平时则应加强练习,使省势尽可能变成优势,临场时则尽量使自己的优势题目和劣势题目在解答时间的分配上作出相互弥补。
考试时间的科学合理地分配的一个重要内容还要在于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余地,即在以分匡时,以势匡时的同时,必须留出一定的机动时间,以便自己在考试时间的分配和利用上更趋合理,更为主动。所留的这部分机动时间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用于补充劣势题目的解答时间;二是用于补充一些费时费力题目的解答时间;三是用于检查和改错。
第二节 每年必考的题目有哪些。
在有些学科中,有的是常年性的试题,倘若能找出它们,你就成功了一半。
1、典故或古典文学等固定化的科目,容易猜题入学考试和平时进行的期中或期末考试不同,它没有固定的范围。若有范围,只能勉强说成:过去学习的一切。但是这种笼统的说法,等于说没有范围。
同时,近年来存在这么一种倾向:不仅要考学校所学过的各科知识,其他如国际性的新闻、现代社会的特有现象、或是社会一分子应了解的知识都可能成为考题。所以,对于考生而言,想要预测考题范围,有如大海捞针一般地困难。
然而检阅每年的入学试题,就会发现它很强烈地倾向于所谓的古典文学。凡是本国的古典名著和古代大作家的作品都是热门考题,而且,在分析问题的内容时会发现,它们都具有传统的考题形式,内容也大略相同。因此,在准备这些功课时,可以从中猜一猜重点,以便集中学习。这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也是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
其实,这个方法不只限于语文,也可应用于其他学科。
尤其是在入学考试逼近时,这种猜题的读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2、尽量查阅从前考题中的典故和古典文学。
不论是语文还是英语,其考题必然都有典故或古典文学部分。所以,可以收集自己想报考的那所学校过去几年来这方面考题,看看重点在哪里,使问题的结构能一目了然,弄清楚问题的性质和倾向,平时学习功课也可以以此为重点来展开。
事实上可以把考试看做是向出题者的挑战。这样研究对方出题的特性、习惯而做详细的分析,才是获胜不可缺少的条件。能够找出出题者的出题风格和倾向,可以说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出题的倾向大约三年轮流一次。
归纳一下高考试题我们会发现,在一所大学中,很少有连续二年出相同考题的现象。可是,把三年前的考题稍加改动而再度出现的情形却常发生。
以出题者的心理来说,他们会排斥去年曾出过的考题,而四五年前曾出过的考题,又显得太陈旧、过时,但又不能出太怪的题。所以,大约每隔三年,出题的倾向就会轮流一次。因为在大学的入学考试中,上一届和下一届一般来说是有连贯性的,但是相差二届之后,消息不易传递,出题者在潜意识中会感觉比较安全,从而再次提出三年前曾出过的考题。
出题者故意做些假象。
当遇到从来没有见过或听过的问题时,不少人都会认为:“我无法解答”而决定放弃。然而,如果平心静气地把问题再仔细看一遍,你也许会发现,此题虽然没有做过,却曾经见到过其他类似的问题。
遇到新问题时,最好先看看 “此题和自己学的哪一项基础问题有关”,这才是最重要的。例如:数学等科目可以回忆一下公式的一览表,而历史可以回忆一下大事记或年表,通过这种回忆,常可找出题目的重点,只要能掌握重点,问题就容易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