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懿德太子墓的时候是2004年。当时随学校去洛阳的一家工厂实习,实习结束后顺到去了西安。
不得不说西安是个很激发想象力和文青激情的地方,青石板的大街,始皇陵上高高的黄土堆,黄帝陵青松翠柏,法门寺里美轮美奂的珍宝……一切,仿佛让人的想象回到了中华最辉煌的日子,从远古徜徉到唐宋,似乎每走一步都是古人的丰功伟绩璀璨夺目。
所以,迄今为止,西安仍是我惊鸿一瞥下最爱的城市之一。
去懿德太子墓也是一个巧合。本来对李重润没什么概念,只是听一个西安的网友提议,让我一定去一下武则天的乾陵,由于地处遥远,不得不跟团(我是铁杆的自助游支持者),团里顺道有了这个景点。
记得当时墓穴很深暗,壁画都是仿制品,昏暗的手灯下,也不怎么看得清。倒是很喜欢墓地背后的山丘,郁郁葱葱的。当时听导游说是个十九岁被武则天杖毙的年轻太子,还说与他合葬的,是某个大臣死去的女儿,配过来给他结的冥婚。
然后我便有了兴趣(我承认我是帅哥控),回去后还去查了查资料,却发现除了新旧唐书乏善可陈的几笔,着实没有什么过多的记载。
突然有些同情这些小人物。毕竟在西安走了那么多地方,每走一步几乎都是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留下的丰功伟绩,而更多的人,却是埋头隐没在芸芸众生中,无声无息地来和去。
比如这位因女帝一怒便被杖毙的年轻皇子,比如那位因与太子合葬,才能在史书上勉强留下一笔的裴姓小姐。
又比如你我,真正能在所谓历史上留下只字片语的,又有多少。
但我想每一个平凡者,其实都有他们的爱与憎,他们的情感,其实不比那些在史书上叱咤风云的人,轻微一分半点。
于是我想象了四个故事,然后选择了最没有新意的爱情来串连这四个故事。我笔下的侍镜是卑微的,她的凄苦她的泪水,永远无法影响到除她后世之外的任何人。而每一个在故事里的人物,他们都不能挣脱当世的背景,征战离乱或物欲横流,他们的内心绝非超凡脱俗,情感亦不得不为外物而左右,可他们在强烈地爱着,痛苦着,也珍惜着每一个小小的欢乐。
说到底我想表达的并不是生生世世的纠缠,而是一些平凡的人物在各种时代中生命绽放的姿态。当然,在情感的处理上我尽量渐趋昂扬,毕竟,历史的前行并非一味地重复,而是不断地进步,在新的未来中,人们会变得比以前更加幸福。
在这篇文里我竭力保持着古风,说实话写得很慢很吃力,力图与西安古朴厚重的氛围相合。纯古风的文句不是我所长,而且我的历史实在是很半吊子,有谬误之处也只能请大家见谅。唐宋的服饰上我参考了历代服饰,希望整体氛围没有走样。
结束的时候补充一句,其实西安给我印象最深的,并非那些古佛雕塑,秦俑珍宝,而是乾陵外那个不会说普通话却做生意很实诚的陕北卖瓜老农,我很喜欢他额上那因辛勤劳作被黄土高坡的风沙吹出来的深深皱纹,因为,那,才是生命最真实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