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38000000030

第30章 时光小镇 

掉在地上的东西

那时候,屋子里的东西不多,墙上挂着几把镰刀,门后立着几把锄头,灶前堆着一堆柴草。

一大早做饭,母亲把手伸进黑色的米缸,抓一把金黄的小米,偶尔从中摸出两只鸡蛋。看得出,此时的母亲是开心的,嘴角上挑着一丝笑意。而我们赖在被子里不肯起床,听院子里的鸡窝里传来阵阵鸡叫,昨晚的一场大雪把门封住了,寒风从窗户的缝隙里吹进屋来,我们赶紧缩了缩脖子,用被子捂住多半个脸,只剩下两只眼睛。其实,即便是闭着眼睛,也知道母亲正在忙活些啥:风箱呱哒呱哒地响着,她在朝铁锅的边缘贴大饼子,饼子蒸熟后,捡到饭筐里,用笼布盖好。然后再用大铁锅煮米粥,往粥里切上几块生地瓜,抓上一把白豆。不一会儿,饭香的气味弥漫了屋子,我们的肚子咕咕地叫一阵,便纷纷从炕上爬起来,扑向那些食物。

母亲也有不开心的时候,那是她把手伸进米缸,瞬间触摸到一股生硬的凉意,差点把手指头顶坏,母亲的情绪顿时跌到了谷底,手中的拨火棍摔摔打打,这时候,躲在被子里的人个个老实,屏神静气,不敢多言语。如果此时不长眼色,提出非分要求,或者嘻嘻哈哈,屁股上是要挨上一棍子的。挨了白挨,谁让你不长眼色呢。

米吃光的时候,母亲就朝胡同的邻居借,披上厚厚的大棉袄,拿一只葫芦瓢出门,回来时冻得丝丝呵呵,葫芦瓢里盛满了借来的米,有时成色还不错,于是,愉悦的气氛会接续上。早晨愉快了,一天都会愉快,早晨不愉快,这一天算是糟蹋了,干嘛也不顺心。但有时候,母亲跑了好几家也没有借到米,回来便生闷气,嘴里嘟嘟嚷嚷,坐在灶火的灰烬前犯难,愁眉苦脸。最后,母亲坐起身来,再次走向黑黑的米缸,企图有所收获,用炊帚清理了半天,直到缸里不剩下一粒米为止,结果呢,就是我们要喝一顿和白开水近似的稀粥,碗里的米粒都数得过来:一粒、两粒、三粒……。

当时,我已经听母亲无数次讲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听得想入非非。我想啊,想让自己家的米缸变成一个聚宝盆——米吃完了,里面还有馒头;馒头吃完了,是满满一缸炸丸子,炸丸子吃完了,是满满一缸红烧肉。

我听说共产主义就是这个样子的。

我那么想着,一股口水就河水一样地涌出来,一不小心弄湿了枕头。那时候,有许多口水,是来不及咽回肚子里去的。

“掉在地上的东西不要吃”,母亲说。

即便如此贫穷饥饿,母亲也坚持履行这一古老的家训,一见我们眼巴巴望着从嘴中滑脱到地上的食物,便制止不要捡拾,让伸向地面的手迅速停在了半空,害臊地缩回袖子里。非但如此,母亲还在小学堂教课时,这样教育镇子里的孩子们:“掉在地上的食物不要捡拾,吃了会生病的。”

这一点让我百思不解,心想都穷成那鸟样了,还瞎讲究个啥呢?

夜晚,月光从窗棂里照进来,照着圆圆的锅盖,灶膛前明灭的灰烬,和被烟熏黑的土墙。

我躺在母亲用柴禾烧热的火炕上,听到耗子在厨柜里“吱”地叫了一声,很是响亮。

站在水缸里的草

在沙河镇,有个流传很广的说法——一旦看到水缸里有一根草站立起来,说明有稀客要来了。

那个年代,家家户户把瓮一样的水缸放在院子里,如若木盖子没及时把水缸盖上,风一吹,落点干草棒或麦秸杆进去是很平常的事儿,还时常落些树叶子,取水时用葫芦瓢朝两边撇一撇,把上面的一层漂浮物撇清,将清水取走做饭。那些漂浮在水上的草屑、麦壳、细小的树棍之类,其实一点也不脏,倒给水里增添了别样的营养。那时候的水,散发一股亲切的泥土与树脂味,像极了雨后泥塘里的气息,有点淡淡的腥,又有点野生植物的味道。

有一天,姐姐故作神秘地告诉我:“如果你看到水缸里有干草棒站立在水中,三天内咱家准来稀客,不信你试试——很灵验的。”还举例说明,哪天大舅来,哪天小姨来,事先她每次去水缸里舀水,都看到一根草在水中直直地立起来,就差一探头朝她说话了。

我听了觉得十分惊讶,怎样也琢磨不透其中的道理。我不明白一口小小的水缸,居然隐藏着神奇的预卜能力,一根站立的干草,究竟和那位远足跋涉而来的人有何关联?换句话说,它是如何得知千里之外的信息的呢?

自那以后,我便留心观察水缸里的微妙变化——在白天,它波澜不惊,里面映衬着我年幼的面影,乱糟糟的头发和忧郁的眼神;而当夜晚来临,水缸是月亮和星星的居所,幽深得像个黑洞。

隐隐的期盼驻扎在我的心里,但却每每一无所获。

世界上的事物往往如此:越是刻意期盼某种东西出现,内心为之烦躁焦虑,那东西却偏偏不来,而一旦你放弃它,干脆不关心它,索性忘却它,它却会不期而至,咚咚地叩门。

时隔不久,夏天的中午,我从田野里割草回来,因为出汗多口太渴了,一进院子便把草篮子往羊圈旁边一丢,径直奔向水缸,操起水瓢舀了半瓢水就咕咚咕咚地喝,但在放下水瓢的刹那间我发现了奇迹:一根草棒站立在水中央!我惊讶地差点叫出声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把手伸到水里,企图打捞这根散发神迹的干草,好像这根草是有生命似的,打捞几次均告失败,——它像一条小鱼那样游来游去,从我手中成功滑脱,溜掉了。

吃午饭时,我忍不住把这个消息悄悄地传达给姐姐,她似乎不信,拉着我蹑手蹑脚地来到水缸前观看,当看清的确有一根干草棒挺立在水中时,眼睛眨来眨去,瞳仁闪烁疑惑的亮光,自言自语地嘟哝:“会是谁要来咱家呢?没有呀……”

姐姐还特意吩咐,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说出去就不灵了。这无意间强化了某种神秘色彩,使这桩在我童年经历中的小事物至今记忆犹新。

在整个沙河镇,周氏家族不算大,社会关系相对单纯,亲戚也不太多,平时与我们家来往最密切的,自然是母亲的娘家人,外公外婆,大舅二舅,因为他们在镇子三华里外的李堂村,来往很方便,差不多十天半月地来一趟。我当时想,如果水缸里的草果然显灵,来的客人是他们中的一个,那么,我会很失望。

话说在这个重大发现过后的第二天,水缸里的预言得到应验——时间是1970年代夏季的某一天黄昏,有个衣着时髦的中年女人撑着一把雨伞走进了沙河镇的领地,只见她从一辆租来的三轮车上走下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扎着两个羊角辫,这两个特征明显的外地人搭眼一看就是从远方的城里来的,顿时吸引了镇上人好奇的目光。中年女人上前问路,打听我们家住在哪里。

事后得知,中年女人是传说中的姨表姑,小女孩自然就是小表姐了,她们来自遥远的城市长春,听说那里有奔跑的小火车和茂密的森林。当天晚上,我们家一下子热闹起来。真是稀客呀,从东北到山东,要经历多少旅程?光火车要坐七八天!

二话没说,祖父很悲壮地走向猪圈和鸡窝,宰杀了一头猪,两只鸡。

在此之前,这门亲戚因为相距遥远,就只能停留在父亲于某个节日夜晚的冗长讲述,那是一摞永远也说不完的往事——父亲的童年,在长春,与祖父一起。那时候整个家族,在寒冷的东北艰难谋生,那是一段如冬天般被冻得伸不出手掌的瑟缩的历史。

至今记得那个夏夜,因为表姑和表姐的到来,给家中带来的欢乐景象:祖父把一盏汽灯悬挂在院子里,整个院子弥漫着一股煮骨头的香气,小桌上摆满了切开的西瓜、煮熟的花生,一家人围坐在一桌前,说说笑笑,听表姑讲述一路的历险和奇遇,以及美丽的长春,那些遥远新奇的城里故事。——如今,表姑已经在五年前因病去世,她的形象依然停留在童年的那一次相见,在我的印象里,她容貌瘦削,着一件碎花布裙,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头在风中飘逸着的革命式的黑色短发。

她的门牙,因常年磕瓜子而留下锯齿的形状;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话语像松花江水滔滔不绝,笑起来则像男人一样爽朗,毫无顾忌。而皮肤雪白的小表姐,伏在妈妈的腿上睡着了。

表姑带来许多好吃的食物,如今多半都忘记了,只记得其中有大列巴面包。

那是我头一次吃到大列巴面包。

旧邮票

我曾在一篇小说中对我弟弟“狠狠地丑化”了一番,小说发表后在鲁西北平原上的茌平县城引起小小的轰动——由于我在那里度过了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中学时代,故而留下一批狐朋狗友,他们至今吆三喝四,似乎没有长大。他们知道多年后我成了一位搞写作的人,便格外关注我的作品,哪怕是在报纸副刊上看到一个小豆腐块,也要给我发条短信,说“在XX报上读到您的大作了”,弄得我很是羞惭。

写弟弟的那篇小说发表后,有人特意拿着刊登那篇小说的杂志找我父母核实故事的真伪,当然人家并无恶意,那人也是父亲多年的老同事或老朋友,此举无非借机找个由头与父亲喝两杯叙叙旧罢了。我弟弟当时正在大连读书,他是在春节省亲时才读到那篇小说的,出乎我意料的是弟弟读后竟哈哈大笑,笑出了眼泪,甚至倒在床上打了个滚儿,然后夸赞我的语言不错,小说可读性也蛮强的。事后我听说了便大受感动,觉得弟弟不愧是个读书人,他懂得小说是虚构的艺术,不能对号入座。当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几年了,如今的弟弟早已长大成人,并且做了父亲。

现在回头想想,我弟弟身上的优点还是蛮多的,比如集邮。——他似乎自懂事起就有了一本自制的集邮册,对邮票的需求欲望远远胜过玩具,天知道他的集邮意识是从哪里继承来的,它与我的父母无关。在粗糙不堪的七十年代,国民的温饱尚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没有多少人会牵挂着把信封上的邮票剪下来保存。虽然口头上大家都说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但这个“有心”必然以物质的丰富,日子的安宁为前提,甚至以社会的文明、市场的细化为前提。后来我曾有机会稍稍接触了一下收藏界,结果是大失所望。看到一件东西在一天时间内被转卖数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贩卖人口。我一直以为真正的收藏家应该在金钱面前能挺得住阵脚,断然不会因为升值几百大毛就把爱物转手卖掉,真个是情操没有得到陶冶,却培养出一副商人的嘴脸。我弟弟不属此例,他的集邮纯属爱好,从来没有拿出过一枚邮票换钱。当时我还在县城读初中,开始迷恋上文学,有一度曾与济南某杂志的一位老编辑书信往来,所收邮票一律填充了弟弟的集邮册。每天晚上,他趴在一堆邮票前细细翻看,样子认真而陶醉,屁大点孩儿,神态却像个戴花眼镜的老翁。

有一年春节,我们全家人一同回聊城沙河镇去看望外公外婆,外公当时已经七旬,他做了一辈子邮差,在当地是个有名的乡下文化人。他老人家似乎是个天生的有心人,即便是花掉一分钱也要记录在账簿上,虽然一生花钱不多,死后留下账簿不少。他虽然精细,但并不吝啬,听说我弟弟收藏邮票,很慷慨地打开一个木柜,我弟弟一看高兴坏了,原来是一摞摞捆扎好的书信,每个信封上都有邮票。那一天我们都忙着吃喝,我弟弟却剪了整整一中午的邮票。他收获不小,当晚回到家,把那些邮票小心地从一个信封里一一取出,用小镍子夹入邮册。再后来,外公外婆相继过世,外公死前又吩咐人留给弟弟一些邮票,其中有一枚就是后来炙手可热的《全国山河一片红》。但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枚邮票后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而留给我的,则是一本自传性质的家族史料,说我写小说时可能会用得着。我闲下时偶尔翻看,见里面是一些斗地主、搞土改,以及一些“分田分地真忙”的事,就搁下了。

等到弟弟读中学的年龄,他的集邮册已经有十几大本了,其间他交往了一批年龄相仿的藏友,有时我弟弟不在家,那帮藏友则来到他的小卧室里随意乱翻,也有的把一枚好邮票赖走,事后再告诉弟弟。弟弟并不介意,只说从你的邮册里拿一张来补上吧,然后再骂一句。

有一年冬天,我们家自遥远的牡丹江来了一位戴狗皮帽子的家伙,是位来往不怎么密切的远亲——因为路远嘛,在那个年代,想太密切也是不可能的。至今记得,这个人在我们住了十来天时间,他带来了一小袋面包干,两袋五香葵花籽,还带来了一些活蹦乱跳的虱子,此前我从不熟悉这种隐蔽性很强的生物,这次让我增长了见识——他走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厌倦回家,一回到家就看到母亲趴在床边捉那些又肥又大的虱子,捉住一只后放在一个盛着半碗开水的白瓷碗里,构成白花花的一片景观。但东北地区的虱子生命力相当顽强,很难用水来将其灭掉,好容易捕捉到一只放进碗里,它打着扑嗵又从水里探出头来,瞪着圆圆的小眼睛盯着人看半天,这时候母亲就对我下命令:“快,拿把夹子来把它夹死。”我笨手笨脚,顺手操起一只冬天烧炉子取暖时夹煤球用的大铁夹子,结果被母亲掴了一掌。事后得知,她需要的是那种医院里护士们使用的夹棉球消毒用的小夹子。

话说那家伙临走时我弟弟恰巧不在家,他随意翻看着我弟弟的集邮册,翻到《全国山河一片红》时看了又看,对我母亲说:“嘻嘻,老姑,这张邮票送给我吧,我拿钢笔和我弟弟交换。”我母亲一看是支崭新的铱金笔,感觉沾了很大的便宜,当即就同意了。

我的故事到此为止。需要补充的是,如今,我弟弟已经在大连的铁路部门工作多年,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前年他曾来看望过我,酒酣耳热,我们几乎把所有的话题都谈到了,就是不谈邮票——有几次他张了张嘴,我一看嘴形不对,分明在缩小成一个“邮”字。我顿时感觉不妙,怕他谈到邮票,慌忙岔开话题,从刚才的猪下货扯到奥巴马身上去,见他没兴趣,我急中生智,大叫一声:“2012——世界末日快来了!”他一听心情似乎有所好转,因为末日来临,世界瞬间化为乌有,有钱的没钱的会统统清零,一切吃亏沾光的都是同一个结局。

知道我为何怕弟弟谈到邮票么?因为一旦谈到邮票,他就会想起那张心爱的《全国山河一片红》,一想起这桩事来,他就会自然联想起这张邮票的经济价值,一联想到邮票的经济价值,他就会在眼前浮现一幢花园洋房或一辆高级轿车的美丽影像,一浮现这两样东西他就会在瞬间变成另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后立马大发雷霆,喝掉桌子上剩下的烈酒,再一脚踢翻我家的桌子。——那样,他和时间的失败交易,就它妈的由我来买单了。

同类推荐
  • 夜妆

    夜妆

    女人便嫣然一笑,一只手揪住男人的领带,将自己柔软的嘴唇送上去。“嗨,小东西。”男人喘息着,灵活修长的手指伸到女人的背后,那紫色的丝绒结真是柔滑,在他指间茸茸的如同小猫,只要摸准它的顺毛,轻轻一扯,它就整个松散开来——慵懒凌乱的,一如这个被他抱在手中的女人。那样柔靡的声……
  • 拖行棺木的芬里尔Vol.05(轻小说系列)

    拖行棺木的芬里尔Vol.05(轻小说系列)

    1972年,一个被称为‘纳粹’的不死身魔男从阿根廷苏醒,背负着装有神秘少女的钢铁棺材一路步往美国西海岸,在他身后追逐着冷战时期的巨鳄……这是一段不存在的历史。是虚拟的故事。是一个在夕阳下起幕,也注定会在落日下结局的故事。或许它不是一个好故事,但希望看的各位能够从中得到什么东西。
  • 新郎的婚纱

    新郎的婚纱

    六岁男孩被勒死在床上,保姆索菲慌乱遁逃。貌似错乱癫狂的女子,瘦削、弱小但美丽,靠咖啡和香烟提神,知道要隐匿,知道要谋生,知道洗白自己的出路是“招聘”一个丈夫,再次成为新娘。弗朗兹偷窃、盗用、窥探、监视、入侵、下药、谋杀,操控索菲的生活,制造一幕幕悲剧和惨状。一男一女,一暗一明,一恶一善,两人同样高智商,同样心存仇恨,同样接近疯狂,他们之间的决斗终归需要结局......
  • 我们都一样孤独无依

    我们都一样孤独无依

    一部沉静舒缓、纯净忧伤的青春小说。 关于青春和爱情,漫长的遇见和漫长的告别。 关于那些微不足道,而又难以承受的孤独和痛楚。 关于无尽的渴望,以及无尽的失望。 最终,我们所有的期待,都像一岁枯荣的芦苇一样颗粒无收。但那就是青春。没有结果的事,自有其无可比拟的美好。
  • 你陪谁玩

    你陪谁玩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旱魃在万界

    旱魃在万界

    群号868705925,第一次写书,请多多支持,第一个世界洪荒,会写到九叔,僵约,斗破等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幻神

    幻神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圣兽的名字,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可是有谁知道,四大圣兽到底为什么会成为仅次与神的存在?他们是经过怎样的努力,最终成为圣兽的?他们各自拥有着什么样的神奇本领呢?有谁知道,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圣兽齐聚在幻神手中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r
  • 我向往的北极光

    我向往的北极光

    岁数未过半载,但,拥有的心已历经沧桑。北极光的色彩,是我向往的童话。
  • 魔道归来

    魔道归来

    茅山道士易清林,师傅竹风道长被神秘人暗算至失踪,易清林踏上了寻师之路,一路上遇到的各类鬼怪(千年古画邪灵、鬼王铁面生、红衣小女孩、鬼域至尊七老妖、九头魔尸、五行尸灵以及猫脸法师等)每一件事情都压迫着易青林的每一根神经,为了正义,易清林不得不与之抗衡,这个世界,当你看透了一切后,你就会明白一切了……
  • 末日恋曲

    末日恋曲

    “小柔,你在哪里!啊……“伴随着抽泣在千百遍的呼喊中陆宇无力的跪在地上。“别走,好么。”声音越来越小,只留下了抽泣。滴下的眼泪都是一滴滴鲜红的血液。
  • 斗罗大陆之零的起点

    斗罗大陆之零的起点

    在唐三继承了海神及修罗神双神位升入神界之后的5000年之后一颗陨石猛猛地砸在了斗罗大陆上,此时在神界的唐三也正在注视着这一切,同时他也看出了这颗陨石的不平凡,所以他决定先将一切隐瞒下来,将那个陨石坑先掩埋住了,让千年后人们的魂导器在发展得更先进一点的时候在让人们慢慢的去发掘它。这颗陨石究竟是什么来历,它又会给斗罗大陆带来什么样的不平凡或是灾难。。。
  • 你是我最美好的初恋

    你是我最美好的初恋

    这一年,他们放飞梦想!三年的时间,他们懂得了很多,也知道,今后的时间中只有他(她)才是自己的良人。她是高一下学期转来的新学生,一个神秘,不爱说话的人,她刚来的第一天就被编出一部部感人肺腑,生动形象的剧情。他是校草,亦是学校的校董,为人冷漠,在学校,没有人敢惹他,可是,某个女生刚来第一天就打了他,从此梁子结下了。某个男银对他的新同桌异常的好奇,于是,带着这颗好奇的心,随着时间的流逝,终于……他沦陷了!既然知道自己的内心,当然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他开启猛烈的攻击,终于,抱得美人归!一眼万年,我们两在第一次的对视中,命运的齿轮已经转动。我爱你,一生一世,至死不渝!【男强女强,都不好惹,双C,没有小三,男主没有青梅,女主没有竹马,但有男闺蜜。本文只有宠宠宠,或者甜甜甜。】
  • 轮回99次遇见

    轮回99次遇见

    百世轮回,不得善终。安溪始终没有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人,会一直相信自己。她冷的至始至终都是心,不是情,当冰冻溶解,所过去的苦难,都是美好的……
  • 高维检察官

    高维检察官

    对于高维帝国,我们算是什么?对于低维世界,个人又能造成怎样的影响?这是李修坤成为高维帝国检查官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