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56800000046

第46章 拒绝江青的拉拢

就在《初升的太阳》公演并得到广泛好评后不久,江青让人通知孙维世,说是有重要的工作与她商量。

孙维世听说江青找她有工作的事商量,觉得有些奇怪。过了不几天,江青亲自登门到孙维世北京的家里拜访。

江青满面笑容地对她说:“看了《初升的太阳》,这是一部很成功的话剧,受到了首都许多观众的欢迎。我有个想法,想将这部话剧改编成现代京剧,这需要两个人很好的合作。”

此时,江青正在准备搞她的现代京剧,忙着在全国各地寻找可以改编的好剧本。大庆当时是全国闻名的油田,名气很大,孙维世所参加编导的话剧体现了中国石油工人为甩掉中国贫油的帽子而忘我奋斗的精神,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如果能将这个已经成型的话剧改成现代京剧,在全国的影响一定不会小。更何况将要与自己合作的人是周恩来的养女,这样既可以让自己的现代京剧获得一个好剧本,又可以拉拢孙维世使其成为“自己人”,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林利在20世纪50年代,曾担任过江青到苏联治病期间的翻译。据她回忆,在她与江青的交往中,“只是在谈到文学、戏剧时我才觉得和她有一定的共同语言。她很熟悉30年代上海电影界的情况,谈了当时的一些轶事。关于孙维世,她也很熟悉,以前辈的口吻说,她(指孙维世)很年轻,有孩子气,可爱,但不成熟。”

令江青没有想到的是,孙维世这个“不成熟”,同时充满“孩子气”的人听了之后却没有答应参与改编“现代京剧”。

江青非常生气,以自己的身份,还有人会不同意与她“合作”!江青让孙维世考虑考虑,过几天再来找她。

其实,孙维世与江青之间在对待“艺术”上的“不愉快”,早在1964年夏天就已经发生了。

那年夏天,孙维世原来的工作单位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排演了一部话剧《杜泉山》(后改编为现代京剧,改名《杜鹃山》)。在公演的那天晚上,孙维世应邀观看演出,可是到了演出的时间大幕却迟迟没有拉开。座位上人们传说,今晚有中央首长要来看演出,还没有到场。

大约过了一刻多钟,剧场的灯光开始暗了下来,一群人从后面慢慢地走到了贵宾席就座。

孙维世见到的中央首长太多了,对此也没有在意,只顾自己埋头看戏。在剧场中间休息的时候,有人来找孙维世,说是让她到贵宾休息室去一趟,有位中央首长要找她。

孙维世来到贵宾休息室,只见江青坐在那里向她招手,并在自己的旁边让出一个位子来叫她坐下。

江青此时穿一身黑色服装,还披着大黑斗篷,真把孙维世吓了一跳,第一眼没有认出这个人就是江青,以为是一个修女或者神父。

江青对孙维世说:“你来和我合作,抓一下这个戏(《杜泉山》),搞它个样板出来,怎么样?”

孙维世对此根本就没有思想准备,听了江青的话就连连摇头。

江青说,这个剧的基础很好,但在一些地方还得加工锤炼才能成为一部精品,希望孙维世能参与自己对话剧的“改革”,同她一起将这个话剧“改”出来。

孙维世听后睁大眼睛看着江青,很不理解地说:“我早已调出这个剧院了,现在在中央实验话剧院工作,让我来做这件事情是不合适的。”

这话实际上就是回绝了江青的“邀请”。

江青见对方不买自己的账,接着吹捧说:“我看你对话剧很有研究,过去你导演的《保尔·柯察金》,我看就很好,现在我们也可以合作出一部这样的话剧。”江青接着说,“我看《杜泉山》这个戏现在明摆着就有很多问题,只要我们合作好,一定可以改成一部经典现代京剧的。”

孙维世更是不同意江青的看法,心直口快地说:“一《保尔·柯察金》1950年9月首演个剧好不好要到群众中去才能获得真实地反映,刚开始演怎么就能说别人的不好呢?如果有的地方不好,我们可以提一些意见让别人去改,为什么我们非要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当成自己的来做呢?”

江青见孙维世荤素都不吃,感到面子全无,非常生气。江青的意思很清楚,最近她参与了京剧“改革”,也想参与话剧“改革”。她也知道话剧界人才济济,很多都是她的老相识、老同事或者她的老师辈,而自己对戏剧的演出已荒废多年,出来指挥,这些人可能不会听自己的,要参与话剧“改革”谈何容易?

江青经过精心思考后,认为自己不可能出头露面来做一些具体的事情,这方面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孙维世,只要她出面,新老话剧界的人士都会认可。

为了拉拢孙维世,江青又说:“你来给我当参谋,抓话剧。”

孙维世摇头说:“现在我没有时间。”

江青说:“看来只有我孤军奋战了!”

1962年开始,柯庆施在上海提出“大写十三年”的口号,这位“好学生”的提法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不久,毛泽东发表了关于不能让洋人、死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文艺舞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

最早得到这些信息的江青借助柯庆施的力量,决定从文艺界入手,打破政治上既定的格局。此时江青正是“拉队伍”的时候,后来红极全国文艺界的于会泳、浩亮等人都还只是一些无名之辈,江青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更不可能想到他们。她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这位比自己年纪小而又为毛泽东所熟悉的孙维世了。孙维世是革命烈士之后,既是留学回来的话剧界的著名专家,又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高层领导人很熟,政治上是绝无问题的。如果自己在这方面能得此人相助,那自然能力举千斤。

这里反映了一个历史的事实,那就是江青在开始搞现代京剧样板戏之前,并不是将自己的领域局限在现代京剧,而是包括了话剧的“改革”在内,至于后来为什么要放弃话剧而专攻现代京剧,这恐怕也与孙维世的不配合,不加入,不肯当“参谋”有关。

江青非常生气,她对话剧界的印象是“针插不进、水泼不入”的“独立王国”。

据说在对文艺界演出“鬼戏”进行批判之前,毛泽东曾和孙维世单独进行过一次谈话。笔者在采访特别法庭审判员王文正时,他回忆,在审理孙维世一案时,没发现毛泽东与孙维世谈话的内容。这也就永远地成了一个谜。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谈话一定会涉及当时文艺界的事情,因为此时毛泽东对文艺界的状况很不满意,而孙维世就是直接从事文艺工作的人,当然得通过她了解一些情况和向她传递一些信息。也许还可能告诉她一些当前文艺上应注意的事情,作为一名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如何站稳自己的立场,把握好自己的方向。除了文艺界,会不会有其他的政治话题呢?这些都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前夜,江青曾拉拢孙维世参加她的话剧“改革”,而孙维世就是在毛泽东与她谈话前后,都始终不愿与江青合作,作为周恩来的养女,她选择了自己认定的方向与道路。

此时,在周恩来的亲自领导下,全国各地的著名编剧和演员被调集起来,开始排练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舞蹈演出后,周恩来让有关部门召开一次座谈会,听取一下各方面的意见。

孙维世接到通知后赶往开会地点,她刚坐下,江青就从外面进来了,并一屁股就坐在她的旁边。

江青主动与孙维世搭话,问她近来的情况。

孙维世简单地作了回答。

此时,毛泽东对文艺界的工作表示出不太满意,并提出了到底由谁来占领舞台的问题。报纸上也开始对一些“鬼戏”开始批判,风势已经开始从远方刮来。

江青当然是最早知道这个风源的知情者,孙维世到底知不知道,随着她的死去也就无从知晓。

江青接着对孙维世说:“你导了那么多戏,有没有问题呀?这回该到我那儿去了吧。”

从延安一直到北京,江青此前跟孙维世说话都是商量的语气,也带着某种示好的成分,但这次对孙维世说的话不再像以前,这里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没有向孙维世发出邀请的性质,话语中有着一定的威胁和压力,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她想用这种政治上的高压态势使孙维世屈服于她,做她的“参谋”。

从现存的各种资料来看,这也许是江青最后一次与孙维世当面谈话,或者说是向她发出“邀请”,也可以说是向她进行最后通牒。

此时的孙维世如果对即将开始的政局的险恶有所认识,如果不再“执迷不悟”,不再坚持自己的看法,有足够的政治“悟性”,抓住这个机会见风转舵,调转船头,风帆另起,向江青示好,自身的命运就会是另外的一个样子——当然这也只能是暂时的,跟了江青最后也会是一场悲剧。如果真是那样,她的身上流着的就不是血洒龙华的孙炳文和“妈妈同志”任锐的血液,她就不是在周恩来夫妇的养育下长大成人的女儿了!

这次的回绝使江青对孙维世大失所望,不再奢望把孙维世收编在自己的小团体中,她等待着时机,决心加倍报复。

同类推荐
  •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李叔同与苏曼殊,看似人生缺少交集的两个人,却都在清末民初的大变局中由热衷革命到心灰意懒,摆脱俗尘,遁入法门。本书以详实史料、细腻文笔,倾情抒写了李叔同和苏曼殊传奇而绚丽的一生,带你深入他们独特的内心世界,品读他们人生中的聚散离合与悲喜情愁,还原最真性情的两位多情才子。
  • 隐士大风流

    隐士大风流

    本书介绍了许由、伯夷和叔齐、介子推、钟子期、鬼谷子、陶渊明等十七位在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隐士的生平事迹、归隐的理由,演绎了中国所特有的隐士文化和隐士情结。
  • 任正非正传

    任正非正传

    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多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任正非正传》是一本展现任正非及华为历史的画卷,主要以任正非的人生经历为主题,以华为的发展历程为辅线,详细介绍了任正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把华为从边陲小镇的小公司培育成了叱咤全球的跨国巨头的。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任正非,一个受人尊敬的神秘而低调的人所做的伟大的事业。
  • 如戏人生:洪昇传

    如戏人生:洪昇传

    洪昇是清朝著名的剧作家、诗人。洪昇的《长生殿》是清初时期伟大的戏剧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在洪昇人生资料缺乏和稀少的情况下,尽力搜索,然后沿其人生轨迹及交友游历和诗文著述线索,进行参照梳理考证,清晰简约而流畅深入地叙述了洪昇曲折的人生经历。
  • 鬼谷子全书(第三卷)

    鬼谷子全书(第三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
热门推荐
  • 诸天异界行

    诸天异界行

    万界诡秘莫测,诸般神通、法术层出不穷,玄奥无常,对于强者却只有一个恒定的界律——生存还是死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回到80年代

    重生回到80年代

    30多岁的周明晚突然重生了,没有经历任何的桥段(如癌症,小三,车祸)。且看周晚晚重生发生的一系列事。30岁的周明晚比谁都纳闷,虽然说自己是个大龄剩女吧!但是也没碍着谁呀,怎么说重生就重生了?莫非老天爷想让她谈一场恋爱,算了吧?平平淡淡的一辈子只要自己一个人过就好,难不成,还要像别人一样,明明没有动心,却要两个人因为柴盐酱醋生生地拌在一起。
  • 腹黑异能少女:执事,别乱来

    腹黑异能少女:执事,别乱来

    父母离异后,就由一名新晋的执事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从6岁后她的世界里就只有他一个……男人。“我的大小姐,什么时候打算将为夫扶正啊~”某男不知廉耻的说道。————————————————某女:你说什么?他不知廉耻?他根本就没有廉耻!!!
  • 岛主难当

    岛主难当

    穿越么,当然是:亲情友情爱情一个不能少!灵草灵药灵宠一个不能跑!要不然岂不是又白活了一次·····
  • 我只是从此路过

    我只是从此路过

    全息游戏“元素大陆”是一款玩家用克隆人身份穿越异世大陆,拯救大陆生机的游戏。俏寻梦:游戏里居然有图书馆,好耶!咦,转职吟游诗人?俏寻梦:咱能直接穿过五行封印的副本结界,赞耶!额,串进别人的团队副本了?‘阎王’暗卫:这小妞不怕我?俏寻梦心想大魔王什么的还是离远点好。俏寻梦:手拿元器能与圣兽沟通,棒呆!啥?又是你们,不要杀白猿前辈啊啊啊。秦卫佣兵团:俏寻梦,你又串进我们副本啦?这次有什么好玩的任务吗?呵呵....我只是从此地路过啦。暗卫:再见你,不想放手!
  • 穿越古代之末世风云

    穿越古代之末世风云

    不知道说什么。。。。。。。。。。。。。。。。。。。。。。。。。。。。。。。????
  • 孤舟独行

    孤舟独行

    生在修真世家幕家的二少爷,因生来便是天灵根而遭到他人妒忌,在一日上山游玩时遭到追杀,被废其灵根后丢落悬崖。
  • 迷茫上的青春我真的受不了了啊

    迷茫上的青春我真的受不了了啊

    在座的各位,不管你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看着那些“别人家的初中”“别人家的高中”不免羡慕嫉妒恨叭,柯南的帝丹高中,唯我成幸的一之漱学院,神田空太的水明艺术大学附中,属于我们的青春就要比他们差劲吗?别样的青春也是种别样的年华。
  • 数学教学的趣味之谜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之谜设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且非常抽象的学科,要让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感受学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愉快轻松地接受数学知识,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