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读书,不是仅仅把书中的内容读给孩子听就OK了。在亲子阅读中,家长应扮演好几重身份。
规划者。对于孩子来说,书就是一片海洋。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帮助孩子设计好目标、航线,做孩子读书的引路人。
实施者。坚持陪伴孩子读书,而不是把书本扔给孩子自己,这样才会取得更加持久、坚实的效果。
分享者。作为父母,我们不仅仅把读书的乐趣带给孩子,也会从中获得丰富的乐趣。
观察者。我们不仅要给孩子读书,还要注意观察孩子在读书过程中的情绪和反应,并随时进行调整。
收集者。把读书中的点点滴滴,与孩子一起写下来,画下来,录下来。
收集、留好这些资料,它们将是孩子成长的财富。
6岁前,孩子身心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不同的阶段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都应该遵循孩子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规划者:帮孩子做好读书计划
大到一个城市,要有规划,在哪里建个什么楼,为什么建,都要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小到一个家庭,也要有规划,这个月花多少钱,下个月是不是要添置一个烤箱,都是需要全面考虑的。
同样,如果决定了要给孩子读书,就要有个大体的规划,不要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同时,也不要总是顺手拈来一本书就读,不做任何打算。又或者孩子反复只要求看一本书就完全由着孩子来,而不做任何引导。这些做法虽然是比不给孩子读书好,但既然给孩子读书,为什么不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出发,多考虑一些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呢?因此,亲子读书中,家长的首要角色应该是一个规划者。
对成年人来说,读书规划往往侧重于明确的目的,因为成年人做事情是在理想、职业、生活、兴趣等各种需求支配下的。而对于从幼年期到儿童期的孩子来说,强调目的性反而是有问题,不是有可能违背孩子的意愿,就是可能把孩子限定在一个狭窄的目标当中,无法形成广泛的阅读口味。这还是说发挥了实质“影响”的,更有可能的是,即使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孩子也不一定买账。
因此,亲子阅读的读书规划,要有一些特殊之处,我考虑了这样几个方面。
以故事书为主进行规划。不管怎么规划,喜欢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故事书应该是亲子阅读规划的基础。如果在孩子十几岁前的阅读书单中,开列的都是教学辅导、特长训练、知识积累等方面的书,这样的规划我想是有问题的。
我看过一个很牛的韩国妈妈基于自己的经验写的亲子阅读的书。她怎么牛呢?儿子18岁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女儿10岁被罗斯福大学录取。很多人看这本书,肯定是冲着这对神童儿女来的,可能会对作者的女儿4岁看哥哥的大学课本赞叹不已。我觉得这多少就有问题了:一方面,这两个孩子肯定是有一定特殊性的,包括他们的成长背景;另一方面,从书中可见,这位妈妈侧重将孩子的关注范围从童书中迁移到技术化和知识化的能力培养中。比如读了一个有关昆虫的故事,她会带着孩子查阅这种昆虫的各种资料。这种做法当然是可以参考的,但不应该成为很多人效仿的对象。因为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成为工科男或理科女。而且,世界这么丰富,干嘛所有的孩子都要走“理工路线”呢?更而且的是(丁丁特别喜欢说“更而且的是”,哈,在这里借用一下),这种阅读方式,我觉得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故事书本身的人文特性。即便是这位侧重“理工路线”的妈妈,其实也是把亲子阅读重点放在故事书籍上的,因为这是孩子的天性决定的。
其实,到了一定的年龄,即使不引导,孩子也会对知识性的童书产生兴趣的。丁丁在5岁多之后,在对故事没有失去兴趣的同时,对诸如各种动物、植物、人体结构、建筑、自然科学等各方面知识的童书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还有一位网友和我交流,说他的儿子根本就不喜欢童话故事,说那些都是假的。
哈,你瞧,什么样的孩子都有吧?
规划的目的是“奠基”。在孩子幼年到少年期的阅读规划,不是为了某种特定能力的培养(当然也不排斥特定能力培养),而是要为孩子的人生奠基。
一座建筑的基础,在建成后往往是看不到的,最后留在地上部分的,就是楼梯上一个牌子,写着某年某月奠基。亲子阅读就是这个作用,日后可能看不出来,但是会融入孩子的成长之中。
做好孩子读书规划师的两条原则。为孩子选书、读书,家长不要盲目,应该善于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读书。为孩子制定阅读规划,我想应该做到“取己所长,补己所短”。
取己所长,是说家长自己在哪些方面阅读量较大、体会比较突出,要让孩子感受到。比如我对建筑以及城市规划方面的内容感兴趣,我就给丁丁看绘本《小房子》,然后给丁丁看我搜集的杂志上的一幅照片,画面上是美国的一个老太太的二层小楼,由于老太太就是不同意拆迁,结果迫使周围的商业大厦项目改了图纸,围着这小楼进行建设。这情景和《小房子》几乎一模一样。这给丁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补己所短,当然就是要在家长自己不擅长的地方有所认识,并注意在这方面给孩子找找相关的书。比如我从小理科很成问题,也不是很喜欢这方面的书。
但是在给丁丁选书的时候,就有意识的注重在这方面加强。丁丁喜欢植物和爬行动物,我就注意给他选这一类质量好的知识书籍,巩固他在这方面的兴趣。
丁丁对一套别人赠送的幼儿数学书很喜欢,我也很支持他去做里边的题目。
远近结合。规划有几年规划之分,远期和近期的目标当然是不一样的。针对长期的规划,可以粗略一些,只是一些方向性的。近期规划(近期到年、月),则应该有一些具体书目的考虑了。
不过,我不太赞同某些亲子阅读书籍后边开列的所谓的阶段性书单,因为每个孩子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孩子的营养食谱也应该是不同的配料。而“配料”的确定者,最“权威”的不是所谓儿童阅读专家或儿童阅读指导类书籍,只能是父母自己,只有父母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且,一本书适合什么样年龄的孩子读,并不是一定的,这一点在下面说到亲子阅读分期的时候还会讲。
实施者:持之以恒,不要随便中断
亲子阅读的具体实施者,主要是父母。在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要尊重孩子的感受。
我准备给丁丁读的书,都会提前看一看,同时对这本书的内容怎么个读法有一些考虑。不过,晚上回到家,可能是比较累了,或者丁丁的状态不是很积极了,提前想好的怎样读这本书的设计也就省略掉了,只是给丁丁读一读就算了,这样的时候不是很多。除非我觉得某一本书就只是读一读就好,否则,我会按照自己的设想,不仅要读书,还要和丁丁一起对这本书进行体会,按照之前设想的话题聊一聊。
总的来说,我会按照之前想好的方法为丁丁读书,但这不等于一成不变。
随着陪伴丁丁读书的日子越来越久,我逐渐学会不强求丁丁一定要读我给他选择的书,更不会要他一定要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当我发现之前想好的思路有问题时,我是要及时进行调整的。因为我觉得,尊重孩子的感受是首要的。孩子的心灵不是空空的容器,不是想装什么就装什么的。喜欢哪本书,不喜欢哪本书;喜欢一本书的哪些部分,不喜欢哪些部分,他有自己的判断,我要做的是了解,并根据他的感受把一本书润物无声地带进他的视野,而不是硬邦邦地告诉他:“这本书很好,你要喜欢哦。”这个道理可能不难理解,不过,有的时候家长可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想法,觉得自己费了那么多心思得出来的想法,怎么说变就变呢?
这个时候往往是有点危险的了,因为一有这样的想法,就意味着家长要拗着孩子来了,孩子往往不会高高兴兴接受,读书的意义也就失去了。
获得这些认识,我是走过弯路的。在丁丁四五岁的时候,我有种想给丁丁介绍更多以文字为主的儿童童话故事为主的倾向。当时我没有意识到,这个时候我其实已经有一种想超前一点的功利想法了,想要尽快提高丁丁对文字的理解力,于是,就出现了几次丁丁不喜欢听,而我强迫他听我读的情况。好在,我比较及时地调整了我的规划,开始大量地把图画书带进丁丁的读书生活。现在想想,我自己还有点后怕呢。如果那时候真的坚持只读文字多的书,我想如今我和丁丁的亲子阅读可能已经半途而废了。
第二,要持续进行,不要随便中断。
持之以恒,把一件小事做下去、做好,往往就离成功不远了。但坚持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我们可能在很多事情上会偷懒。比如想好了要坚持晨跑,但是可能某一天天气凉一点,就给自己找到了借口“唉,暂停一次吧”。不过,有些事情,我们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特别是对待孩子的事情上,更是如此。因为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身教”永远比“言传”要更加有效,更加坚实。
我在网上持续地贴出自己的亲子读书日记,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在跟帖关注。
有一个年轻爸爸就告诉我说,他也曾经这样给孩子讲故事,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可是,讲到5岁左右,他的工作地点发生了变化,每个星期只能回一次家。
于是,给孩子讲故事的事情也就搁浅下来了。他在我的日志后边跟帖的时候,他的孩子已经八九岁了,对读书已经缺乏足够的兴趣了。从这位年轻爸爸的留言中,我能够感觉到他的遗憾。我想,如果把时间倒退回去,这个爸爸可能会把孩子的读书生活作为他工作调动所要处理的诸多重要事项之一,甚至是最重要的吧。
在我们家里,为孩子讲故事的主要是我。但是,丁妈以及家中其他成员都是后备力量。有的时候,我也会出差或是临时加班而无法给丁丁读故事,没有关系,丁丁的书没有“出差”,它们会忠实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家中的其他成员也都会耐心地陪在丁丁身边,为他读书。并且,他们陪着丁丁读了什么样的书,怎样读的,也会经常告诉我。
分享者:共享阅读的美好时光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持之以恒地为孩子读书,当然非常重要,对孩子来说也意义重大。但同时,这也是一件颇为辛苦的事情。我是从我的亲子读书日志后边的网友跟帖中了解到这种想法的。不少网友用了很多有点让我不好意思的词语来形容我的亲子阅读,比如“楼主伟大”之类的。我就想,这都哪儿跟哪儿呀?我给儿子读读书,怎么还“伟大”了呢?如果我做的是一件对我自己来说毫无乐趣而只是履行责任的事情,我可能也不会真的去坚持的。再者说,一件没有乐趣只有辛苦的事情,我也不会强加给丁丁的。
正因为快乐、有趣,我才会陪伴儿子每天读书。在亲子阅读这个事情上,我并不是很努力、很辛苦地去坚持,而是享受。如果总觉得陪伴孩子读读书,是在付出,是在搞教育,是一件特“伟大”的事儿,那其实是挺难受的。一个人去做“伟大”的事情,当然是要“坚持”的,因为需要不懈的毅力。可是,陪着自己的孩子——上天赐予我们这世间最可爱的天使——一起读读书,这难道不是一种人生的享受吗?我们很多人可能“享受”与和朋友欢宴K歌、背包远足、钓鱼桑拿甚至纸醉金迷,却无法从与孩子共度的时光中找到乐趣,这是不是另一种失去呢?
我可不愿意失去儿子的童年!这话一点都不奇怪。当孩子长大之后,蓦然惊醒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当孩子忽然有一天长大,每天把大把的时间慷慨地分给朋友而不是父母的时候,我们可能才发现,自己还没有来得及在孩子最天真、最有趣、最属于父母的童年时代好好和孩子相处,那将是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因此,我要抓住能和丁丁相伴的每一分钟。因此,平时有同事和朋友邀约,我会婉言谢绝。不是我不重视朋友,我是想,是真正的朋友,多年后一样可以把酒言欢,但是,孩子的成长却只有一次。
除了周六日能和儿子全天候地一起玩一起闹,平时下了班回到家基本就快到丁丁要洗漱上床的时间了。所以,留给我的基本上就只是陪丁丁读书的时间了。这就够了,还有什么比共同阅读更有助于促进精神的交流呢?每天刷完牙洗完脸、脚,小家伙就准备好了一双耳朵,而我已经准备好了书,等着他了。
天气不热的时候,丁丁一般会让我把他抱在怀中,后背贴着我的前胸。我捧着书,丁丁来翻页,一页一页读下去。这日复一日安静的夜晚,该浸润着多少平淡而动人的爱意啊。读完书,丁丁心满意足地躺下,调皮地踹几下被子,不一会儿,恬然入梦。半夜的时候,小家伙在睡梦中有时会肆无忌惮地把肉肉的腿“啪”的一下放在我身上。每当这样的时候,我觉得天地间充满了隐秘的快乐。
同时,值得分享的不仅仅是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还有童书。可能很多人觉得“童书”就是哄孩子开心的书。这里我想到柳田邦男的例子。他是日本著名的纪实文学作家,在他人生的前大半期,和童书的接触与大多数父母无异,仅限于在孩子睡前为孩子读过的一些图画书。后来,他的次子在他白发苍苍的时候自杀身亡,这对柳田邦男的打击可想而知。当他几个月后从丧子之痛中恢复了一点点行动能力之后,他走进了一家书店,没有目的地走到绘本架前,下意识的想法是想找到曾经在孩子小的时候读给孩子的绘本。没想到,人到老年的柳田邦男却从绘本中看到了儿童以及未经变故的成年看不到的大境界、大情怀。于是,搞了一辈子纪实文学的柳田邦男在晚年又多了一重儿童绘本研究者的身份。
由此可见,优秀的童书不是那么简单的。原因很简单,童书是写给孩子的,但却是以丰富的人生感悟做底子的。像《活了100万次的猫》那种穿透生死的人生情怀、谢尔·希尔弗斯坦诸多作品中的睿智,会让很多感受力和想象力日益枯竭的成年人感到震撼的。因此,我说家长要成为“分享者”,不仅仅是要分享与孩子一起阅读的美好时光,更应懂得分享童书本身。
观察者:关注孩子在读书中的反应
亲子阅读中,父母不仅仅在陪伴孩子阅读,还要观察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孩子的态度是否积极?孩子对一本书的哪个细节发出了笑声?孩子更喜欢哪些书?
可以说,亲子阅读的每个点滴,都是作为亲子阅读实施者的父母要关注的。
没有任何一个细节是没有价值的,哪怕是孩子在听故事中的一个感叹词,可能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面对这一切,父母要做的,是观察。什么叫作“观察”?就是用心看,不轻易干预,不妄下评判。
成人往往对自己有着过高的评价和不由自主的指手画脚的冲动。即使是懂得陪伴孩子阅读的家长,也难免会对孩子的一些反应表示不屑。在陪伴丁丁阅读的时候,我也常常会对他愣头愣脑蹦出来的一句话难以理解。也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我费了半天劲儿,设计了一些引导的问题,结果小家伙不上我的道儿,而是对书中其他内容表示关注。有些关注的内容在我看来可能是所谓“不重要”的。起先,我也有过随意矫正丁丁思路的举动,但是很快我发现这样做是有问题的。丁丁往往有自己的接受逻辑,只是我的想法还没有嵌入其中。但其实,当我真的懂得了丁丁的想法之后,我常常会收获比我设计的思路更有价值的东西。
于是,我再对丁丁的反应表示不解时,我学会了不表态,而让孩子充分表达。我要做的,就是把丁丁表达的内容作为丰富的矿藏,从中发掘那些令我们惊喜的一切。
同时,除了读书的过程,父母对孩子的观察是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吃饭的时候,观察他喜欢吃什么;玩耍的时候,观察他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和别人接触的时候,观察他会说什么样的话……这些观察,和阅读结合起来,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比如有一次丁丁和爷爷奶奶出去玩儿,回来的时候兴奋地带回来一只小蜗牛。那一晚上,丁丁都对这只蜗牛表示出了很大的兴趣。观察到了这样的情况,我自然是不能轻易放过的。于是第二天我就给丁丁整理了关于蜗牛的资料、MV、动画短片以及童话故事等,让丁丁全方位感受到了他无意间带回来的这个小东西的种种神奇之处。
收集者:记录读书过程的点点滴滴
每天陪着丁丁读书之后,小家伙安然入梦了,而我尽量要坐在电脑前,把刚刚进行过的读书过程记录下来。特别是丁丁的反应比较积极的那种读书过程,我会记录得详细一些。比如丁丁在什么地方说了一个什么词,在什么地方发出了笑声等等。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正是为丁丁读书的取得效果的最好体现。而这本书的内容,就是基于我的这些亲子读书日记。而这本书本身,其实就是一个长长的对于我如何陪伴儿子进行阅读的一次总结。
我们从小到大都写过很多总结,无论是应付学校的,还是工作需要的。
尽管很多总结我们写得并不那么情愿,也不那么认真,但是对总结的意义是有深刻认识的。总结不仅是对做过的事情的梳理,更是对以后怎么做的反思和设想。
我的总结,还要借助一件非常重要的工具,就是录音笔。因为在为丁丁读书的时候,我不可能在某个很有意思、丁丁反应很积极的地方停下来,说“儿子你等等,我记一下”。如果这样,就会破坏了这种自然而然的读书的气氛,切断了本来是连贯下来的情绪。可是,如果每一次都在读书之后一点点回忆,很多有价值的细节往往是找不回来的。这个我是有体会的,当我重放阅读的过程时,会在一些细节处停下来想:“哇,当时还有这个事情?”
另外,这个小标题之所以是“收集者”,是因为我不仅把陪伴丁丁阅读的过程记录下来,而且还要帮助丁丁把有关的一切都留下来,比如丁丁受到某个故事的触动,就会画幅画记录下故事内容。有一次,我给丁丁读完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之后,丁丁很喜欢这本绘本,我就抓住时机陪他一起临摹下来其中的场景。总之,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帮助孩子留下一个尽量丰富的童年,这将是他们成长中深深扎根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