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末的群雄逐鹿中,如果谁能把自己打造成最有实力的绩优股,谁就能吸引到最多的军事力量和支持者。刘邦单凭个人实力,是远远比不上项羽的,因此,他想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手法,也就是“包装”和“炒作”自己,让自己成为天下众望所归的主人——“真龙天子”。
如果你想成就一番大业,但自己要啥没啥,怎么办?不用愁!陈胜、刘邦、朱元璋等人当初还不如你呢,但他们都用同一套本事,让自己不断提升身价,一步步吸引来了人才、资源和机会,一点点地具备了做大事的条件。这套本事是什么呢?就是本章要开讲的“炒作学”。什么叫“炒作”?课本里称它为广告、营销和策划,民间有些人称它为“忽悠”。无论对“炒作”或褒或贬,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但凡成就了一番大业的人,都必定善于“炒作”;要想成就大业,就一定要懂点“炒作”的功夫。
当下,“炒作”这个词极为流行。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懂“菜不炒不熟,人不炒不红,生意不炒不火”的道理。这个时代,处处是炒作:炒名人、炒影视、炒书籍、炒楼盘、炒股票、炒古董、炒汽车、炒足球……我们身边,充斥着“爆炒”起来的东西:名牌、明星、名酒、名山、名水、名气……
最具代表性的炒作在股市里。关于股票上市有这种说法:首先,要有一个好题材;其次,要编织一个美丽的故事;再次,要娓娓动听地讲给股民听,让股民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装进企业的口袋。股民买股票不是买现在,而是买期望值买未来。所以,要有好题材,要编出来好故事,以及娓娓动听地向股民讲,从而让人家乐呵呵地给你送钱,这就是炒作。
最经典的炒作在保健品业。市面上那些口服液、营养素什么的保健品,其实都没有宣传中那么大的功效。厂家生产或许就像自家熬药那样简单,出厂价几块钱。到了消费者手里便是几十元、几百元。如何让消费者掏腰包买单呢?用广告、包装等营销炒作技巧,挑起消费者们的购买欲望,让他们上赶子地买,于是产品就炒火了,老板的腰包就炒鼓了。
你想要吸引一群能人来帮助自己成就大事,想要融来雄厚的资金和资源加速自己成功的步伐,就需要打造出自己的个人品牌,并不断地努力提升自己个人品牌的价值。如何提升价值呢?不断地扩大你的影响力,不断地提升你的社会声望与地位!怎么样提高声望和提升地位呢?靠“炒作”,或者说是靠“自我营销”。在这方面,大泽乡起义的陈胜是鼻祖和高手,而本书的主人公刘邦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你欲望的种子正在野蛮地生长吗?不安分的你真的有心要成就一番大业却又苦于要啥没啥吗?那么不妨向刘邦学一套自我炒作的绝学吧!接下来,本书将向大家分享刘邦是如何通过炒作来提升自己的身价,并把自己从一个贫下中农包装成了天子真龙,最终吸引来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而成就了一番大业的。
1、机会一来,就要漂亮地推销自己
有的人尽管才识渊博,学富五车,但因不会推销自己,不懂得如何去展现自己的才华,故落得了个怀才不遇、郁郁而终的下场。即使你是千里马,也要主动去寻找赏识自己的伯乐才行。人才济济的今天,伯乐主动发现你的机会实在是微乎其微,所以,想成功就要学会推销自己。
刘邦就是一个很善于推销自己的人。他第一次成功地推销和包装自己的经典案例,在“斩白蛇起义”的故事中有详细讲述。我们不妨简略地重温一下。
刘邦奉命押送刑徒去骊山服役。没想到,在半道上陆续有人开溜逃跑了,刘邦对此极为无奈。剩余的一行人在刘邦的带领下,来到了丰邑县的大泽。大家都走累了,于是刘邦让大家歇息一会。刘邦坐到一块大石头上,既不想喝水也不想吃干粮,而是心情烦闷地喝了几大口酒,沮丧的表情挂满了脸。他心里明白,现在自己押送的刑徒跑了好几个,即使接下来再没有人开溜,大家去到目的地骊山,按照大秦律法,自己也是死罪,不如干脆放他们走算了,自己也可以更方便地逃命。于是,他松开了刑徒们身上的绳子,让他们各自逃命。
刑徒们一看可以逃走,迅速作鸟兽散。但很快,逃走的刑徒里就有十几个人走了回来。刘邦忙问他们怎么不逃命,他们说,不想丢下刘邦一个人走,均表示愿意追随于他的左右。于是,刘邦便开始领着大家逃亡。
众人走着,负责开路的人忽然回来报告刘邦说:“亭长,前面有一条大蛇拦住了路,我们没法再往前走了。”
刚才喝了酒的刘邦这时有点醉了,只听到他大声地说道:“蛇有什么好怕的?我们都是勇猛之士,只管前进就是了!”他边说边分开众人,自己一个人往前走。不知道走了多远,他果然看到了一条大白蛇横卧在大道中间。借着酒壮之胆,他从腰间拔出了宝剑,一剑便将大白蛇砍为两断。把白蛇砍死后,刘邦又往前走了走,这时酒上头了,他感觉有点晕,便躺在路旁休息,同时也好等等后边的人。
正迷糊间,后边的人赶了上来,对他说:“亭长,我们在来的路上看见了一个老太太,她正悲伤地哭着。”“她哭什么?”刘邦问。
“她说,有人把她的儿子杀了。我们连忙问她怎么回事。她又说,她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刚才变成了一条大白蛇,在这附近玩耍,没想到却被赤帝的儿子杀了,所以才会难过得哭了起来。正当我们都认为这老太太是在撒谎之时,她却忽然不见了。”
刘邦说:“这条大白蛇是我砍死的。”
众人大惊,认为刘邦是赤帝之子下凡。从此,刘邦是赤帝之子的传说就流传了开来。而刘邦也开始用这个故事来包装自己,提升自己的威信和地位!
刘邦这一事件营销真令人拍案叫绝。从此,以“赤帝之子”自居的刘邦,渐渐地吸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反秦人士和资源。于是,原来还几乎一穷二白的刘老三,凭借“赤帝之子”斩“白帝之子”的事件迅速上位,很快便组织和领导起了一支颇有规模的起义力量。
春秋时期,曹刿因为勇于推销自己,为后人留下了“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的不朽战例;战国时期的毛遂自荐,一直传为千古佳话。斩白蛇的刘邦,把握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给自己贴上了“真龙天子”的标签,很漂亮地推销了自己,为自己创立强汉四百年,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2、懂得抬身价,做大家眼中的绩优股
买股票,大家都抢着买绩优股,交朋友也一样,找靠山更如此。谁不想与比自己优秀的人物结交呢?谁不想通过置身于一个赢的可能性最大的平台或团队,来达成自己的目标呢?
为什么刘邦能够让那么多能人异士、英雄豪杰都来投奔自己?因为刘邦除了爱结交朋友、善于用人外,还很懂得包装和炒作自己,使自己成为众人眼中的绩优股。
在秦末的群雄逐鹿中,如果谁能把自己打造成最有实力的绩优股,谁就能吸引到最多的军事力量和支持者。刘邦单凭个人实力,是远远比不上项羽的,因此,他想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手法,也就是“包装”和“炒作”自己,让自己成为天下众望所归的主人——“真龙天子”。
通过抓住“赤帝之子”斩杀“白帝之子”这件事,给自己贴上了“真龙天子”的标签后,刘邦还在壮大队伍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炒作自己,使自己是“真龙天子”这一传说拥有更多的证据。
刘邦首先从自己的出生入手,给自己创作了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据《史记》说,有一天,刘大妈在一个湖的边上睡着了。在梦里面,刘大妈遇到了神仙。这时候,天上打雷闪电的,过了一会便天昏地暗起来。刘大叔担心妻子的安危,便跑过去想叫醒刘大妈,让她和自己一起跑回家躲避雷电。没想到,这时候刘大叔看到一条蛟龙正趴在刘大妈身上,做着闺房男女之事。刘大叔愣神愣了好长一段时间,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雷电已停,天空放晴。
回家之后,刘大妈便怀了孕。十月之后,刘邦出生。
这一故事经刘邦有计划地巧妙地传来传去后,自己“真龙天子”的来源,便有了非常可靠的合法性。
为了巩固自己在世人心目中是“真龙天子”的印象,“故事营销”大师刘邦又在自己的老婆孩子身上发掘出了一个很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故事是这么说的。在刘邦还没有发迹之前,有一天,刘邦的老婆吕雉领着女儿在地里除草。这时候,有一个过路的老人向她们要了点水。喝完后,老人对她们说:“你们长着一副贵不可言的面相!”吕雉问他:“有多贵啊?”“天机不可泄露!”老人神秘兮兮的,说完便告辞了。
老人刚走,刘邦便回来了。吕雉把老人的话对刘邦说了一遍。刘邦一听自然非常高兴,于是赶紧追上了那个老人,想向他问个究竟,并让他给自己也看看面相。
老人看了刘邦的面相一眼,便说:“先生,我刚才说贵夫人和女儿长得一副大富大贵之相,原因就是您。您生就一副大富大贵之相,日后必能享受到常人无法享到的富贵!”
也许,老人是因为喝了吕雉的茶,为了表示感激而对吕雉母女说了一些客套的话,但没想到刘邦居然很会加以利用。他对大家说的版本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作了提升。他说,老人家在他没发迹之前就已经看出,自己未来不但会成为富可敌国的款爷,甚至还会成为天下之主!没想到,这个炒作也让大家相信不已。当然,日后吕雉确实成为了皇后,其女儿成为了鲁元公主。这也使得此故事充满了传奇。
如何自抬身价,如何包装自己?通过这两个故事,刘邦告诉我们:除了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外,还可以在自己的亲人身上“下手”。因为如果自己真的是“真龙天子”,那么自己的亲人必定也贵不可言,肯定也会跟自己这条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既然种种事迹都证明,自己日后肯定会成为天下之主,那么大家跟着我一起打江山,日后肯定也能共享大富大贵。于是,刘邦就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绩优股,来和刘邦一起干革命的人自然就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