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出身于贫寒的社会低层,但陈平的脑子是极为聪明的,头脑是十分清醒的,他还有一套出类拔萃的智谋和筹划能力。在刘邦的信任和支持下,陈平于乱世中发挥所长,帮助刘邦一次又一次地摆脱困境,振奋军威,最后灭楚兴汉,为汉朝的建立创下了功勋,并在刘汉王朝的巩固、发展过程中亦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邦去世后,陈平被吕后先任用为左丞相,后任用为右丞相。(注:汉初右丞相比左丞相地位高。)到汉文帝时,陈平更是被任用为全权的丞相,权倾一时。
楚汉相争时,作为一介武夫的项羽,只知用力,不懂斗智,所以聪明的人都看得出他终究是打不过刘邦的,因此纷纷弃项羽而奔刘邦。陈平就是其中一位。在成功地来到刘邦那儿的当天,陈平便跟刘邦进行了一席长谈,让刘邦见识到了自己的能耐,从而得到了刘邦的重用。
没想到,刘邦第一次采纳陈平的计谋去攻打项羽时,汉军被打得落花流水。于是刘邦阵营里的很多人都开始嘲讽陈平,说他不但是个绣花枕头式的人,还私通嫂子、接受贿赂,更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这些议论搞得刘邦都对陈平怀疑起来了,于是先责备了推荐陈平的人魏无知,后又质疑了陈平本人。好在,陈平用一番在情在理的解释,让刘邦向他认了错道了歉,并给了他更为丰厚的赏赐。
士为知己者死。在接下来的楚汉战争中,陈平多次出谋划策,为刘邦化厄解困,渡过了一次次难关。刘邦陈平共同配合,刘邦终得天下,成为开国皇帝,陈平则成为了一代名相。
在吕后诛刘篡权期间,陈平尽可能想办法保护刘姓子孙。在吕后去世后,陈平在兴刘灭吕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刘邦去世多年后,陈平还在极力报答刘邦对其的知遇之恩。
5、曹参这个接班萧何的人选得好
虽然在沛县时,刘邦跟曹参的关系处得并不是很铁,但这不妨碍曹参在反秦革命以及楚汉相争中为刘邦立下赫赫战功。
在刘邦刚做上皇帝时,由于在评功、评位次和封赏等事情上与萧何产生过矛盾,所以曹参与萧何素不往来。不过刘邦在临死前曾对吕后说,能接班萧何的,首选就是曹参了。萧何病重时,时任皇帝汉惠帝也问萧何:“您百年之后,谁可以接替您的位置呢?”
萧何回答说:“知臣莫若主。”汉惠帝问:“曹参这个人怎么样?”萧何说:“皇帝您真找对人了!这样我就死而无憾了。”这完便去世了。
萧何在临终前举荐曹参接自己的班,显示出了他的大度和公私分明。这在往后的中国历史中一直传为佳话。
接替萧何成为汉相后,曹参并没有烧新官上任的三把火,而是凡事都依萧何立下的规矩去办,并没有什么更改。这大大出乎当时天下人的意料。
入主丞相府后,曹参马上从天下各郡国中选取了一些文辞木讷、稳重忠厚、有长者风范的官员作为丞相府的属官,而将原来那些精通言辞文章和追求功名者都打发走了。
做完这件事后,曹参便日夜饮酒,不问政事。大家见他无所事事,都想来劝告劝告他。没想到,每一个来劝他的人,都被他拉去一起喝酒,并一味地灌来人的酒,根本不给来人劝告的机会。每一个来劝他的人,最后都被他灌得酩酊大醉,然后被曹家仆人送回了家。
每次遇到有人犯了细小的过错,曹参非但不去过问,还会想办法帮他掩盖住。于是,他的丞相清静得跟一个苦修的禅院似的。
汉惠帝看到曹参无所事事,终日饮酒作乐,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这曹参很对不起自己的提拔。当然,曹参是自己的长者,他不好意思直接去问个究竟,所以他只好让曹参的儿子、官中大夫曹窋去问。
曹窋瞅准了一个机会,把皇帝的意思转达给了老爸。没想到,曹参听了勃然大怒,并打了儿子两百鞭子,边打边说:“天下大事,不是你该管的!”
汉惠帝知道了这事后,在一次上朝时便责怪曹参:“丞相,这事跟曹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是我让他问你的。”
曹参听了,连忙把官帽脱下来,然后跪下向皇帝谢罪说:“陛下自问,您的才能比得上高祖吗?”
惠帝说:“我又怎么敢跟先帝比呢?”
曹参又问:“那么陛下看我的才能比萧何怎么样?”
惠帝说:“你似乎不及他。”
曹参说:“陛下说得很对。那么现在高祖和萧何已经把天下平定了,将法令昭明了,陛下把那么好的摊子接过来,何必再折腾呢?我们君臣只要好好地遵照执行,不出偏差,不就可以了吗?”
惠帝恍然大悟,从此也非常赞同和支持曹参的“萧规曹随”和“无为而治”了。不但惠帝和曹参时期沿习刘邦萧何时期的治国政策,实行无为而治,就连后来的文帝和景帝也都实行无为而治,从而形成了一个历史上相当著名的清平时期,史称“文景之治”。
6、娶到吕雉这样的老婆,刘邦三生有幸
刘邦的老婆吕雉其实是一个好老婆。在刘邦打天下、坐江山的过程中,吕雉都帮过很多大忙,功劳颇高。
年轻时的刘邦,轻狂、好色、酗酒,口碑很不好,给人的印象就是个地痞无赖,所以,当吕雉的父亲吕公要把吕雉许配给刘邦时,吕雉的母亲吕媪坚决不同意,还因为这事和吕公闹翻了。试想一下,像吕媪这样的家庭妇女对刘邦都持有如此深的成见,当时刘邦的为人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没想到,婚后的刘邦像换了个人似的。最大的变化就是树立起了自信心,坚定了奋斗的理想,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有正事儿了。这个变化说来还多亏了吕雉的激励。
当时的刘邦是一个小亭长,级别比现在的乡长还要低一点点。没结婚前,刘邦在这个岗位上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吕雉嫁给刘邦后,当然希望老公能出人头地,而不是得过且过啊。于是,她就拼命地想办法改变老公。只是,刘邦当时给人的印象实在太坏了,所以吕雉做的第一步,就是利用当时人们迷信的心理,为刘邦制造舆论、重树形象。她是怎么做的呢?她找了个老头(其实可能就是花钱雇的托儿),假称是懂看面相的高人,说自己和两个孩子将来都是大富大贵之人,老公刘邦更是贵不可言。啥叫贵不可言?就是能当皇帝。因为一般老百姓要当皇帝,那是对现今皇帝的大不敬,是要杀头灭族的,所以不能说出来。对此,刘邦还真就信了。不过,无论这件事是真的也好假的也罢,最重要的是从那以后,一些人对刘邦还真的就刮目相看了,甚至连刘邦自己都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还有一次,吕雉和亡命天涯的刘邦团聚后,刘邦很奇怪地问她为什么能找到自己。她竟然说道:“你藏的地方,上面经常有云气,我顺着云气找,就能找到你。”这,怎么看怎么像是一种忽悠。但有的人就是愿意被忽悠。正是在吕雉的忽悠下,刘邦的名气直线上升,先是沛县的子弟听说这种事以后,都前来归附刘邦,后来四面八方前来投靠的就越来越多了。因此,若要溯本求源,刘邦的发迹实在也是得力于吕雉的舆论宣传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吕后真可谓是刘邦志同道合的好老婆。
在刘邦活着的时候,吕后谈不到干涉朝政。让刘邦极为幸运的是,她与刘邦的性格互补,对于刘邦政权的稳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突出表现在杀韩信这件事情上。刘邦心里的想法也很复杂,一种想法是把韩信的权力收回来也就算了,不必杀掉;另一种想法是把韩信除掉,可是又怕落得个杀功臣的不义之名。
没成想,吕雉帮刘邦干脆利落地解决了这个心头烦恼。事实上,吕雉是完成杀韩信除祸根这个艰巨任务的唯一人选。丈夫不好做的事,老婆来做,这种办事方式,现在不是还有很多的人在应用着吗?虽然背上了不义之名,牺牲了自己的名誉,但根治了不稳定的因素,维护了老公的地位,吕后做的漂亮,做的值得,似乎也做得心甘情愿。
这么看来,吕雉确实是个好老婆,尤其是很会做老婆。刘邦娶到了这么一个女人做老婆,实乃三生有幸。
总之,众星拱月,交相辉映,才能“描绘”最迷人的夜空。手下的英雄豪杰越多,越善于使用水平高的人才,成就的事业就越大。这也是用人中的最大学问和最高境界。当然,这也是任何一位胸怀壮志的领导者最应该掌握的最有价值的本事儿。
要点回顾
刘邦给了很多人机会,结果很多人在他的手下奋斗,最后都成为了名垂千古的大人物。当追随刘邦的这些人才功成名就时,刘邦则吃到了最大的蛋糕,获得了最高的地位,赢取了最大的权力。
自古伯乐识千里马,明君识下属。不过还有另外一种,那就是大臣慧眼识明主,追随明君千里创业,从而成就自己的功名。萧何就是后一种的极为杰出的代表。
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刘邦对韩信的重用,是对这句话非常到位的演绎。
士为知己者死。在接下来的楚汉战争中,陈平多次出谋划策,为刘邦化厄解困,渡过了一次次难关。刘邦陈平共同配合,刘邦终得天下,成为开国皇帝,陈平则成为了一代名相。
众星拱月,交相辉映,才能“描绘”最迷人的夜空。手下的英雄豪杰越多,越善于使用水平高的人才,成就的事业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