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75900000014

第14章 为啥总看我日记、短信

第3篇爸爸妈妈,您能尊重我吗

■ 孩子来信

亲爱的东子叔叔,您好!

我是通过您的女儿,范姜国一的《范姜国一的快乐初中》认识您的。那本书真的好有趣,看得我一边哈哈大笑,一边止不住地羡慕啊!而且我只比依依姐姐小几天呢,所以有一种同龄人的亲切感……O(∩_∩)O哈哈……

其实刚看完书那一阵就想给您写信,只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这段时间有件事一直困扰着我,无法找人诉说,就只能希望您来教教我该怎样面对了。

不是自夸,我真的是一个好学生。这个学期,我通过努力,终于进入校团委成为了一名学生干部,那里的同学也都是成绩好、表现好的“精英”。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跟团委里一个特别优秀的男生成为了好朋友。他不是我们班的同学,所以我们就常在周末用短信聊天。我们说的大多是关于梦想的话题,也常会交流学习方面的问题,当然还会扯一些娱乐八卦之类的。他对于我来说真的就如同“蓝颜知己”一般,很有共同语言,而且他也是一个真诚、成熟的人。要说好感,我们相互之间都有,只是我们都明白如今最重要的是学习,所以我们从不谈“爱”,仅仅只是经常鼓励对方要好好加油,用功学习。

本来一切都很好,但自从我爸爸妈妈看了我的短信记录、知道了我和那个男生经常联系后,他们就很生气,不仅告诫我不要与他来往,甚至还要没收我的手机,说是怕耽误我的学习。可我知道,这根本就没有他们想的那样严重,我们现在只是朋友,没有其他任何想法。我想跟父母说清楚,可他们根本不理会。我真的很珍惜这份友情,我不想失去这个难得的朋友,更不想别人因为我而受到伤害。而手机对于我来说很重要,它是我与朋友、同学沟通的工具,为了这件事情,我很烦恼。

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写日记。我常常在上面涂涂画画,表达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那本日记,就像我的秘密基地一样,记录着我每一天的心情。有一天,我发现日记本的封面,看起来很别扭。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原来是上面的“洋葱头”(卡通形象的名字)粘反了。“洋葱头”是一张塑料贴纸,后面用的是不干胶,可以粘在日记本的塑料封面上,但并不能贴得很结实,掉下来之后,还可以再粘回去,所以我常常把它贴到不同的位置上。可不管是粘在哪里,我绝不会把它倒过来粘。我感觉是有人动了我的日记本。

这件事情,我并没有去问妈妈,就算问了,她也不一定会承认。于是我换了个日记本,是那种带密码锁的。这样,既不会冤枉别人,自己也能安心。可是让我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就在我换日记本的第二个星期,我的日记本坏了,本子和锁头的连接处,被人硬生生地掰开了。

我非常生气,把日记本拿到正在织毛衣的妈妈面前,问是不是她弄得。妈妈看看本子,淡然地说:“我正想说你呢,一个小孩子,有什么秘密,还弄了个密码锁。”

“你凭什么呀?这是我的本子。”我很生气。

“凭什么?你的本子怎么了,不是花我的钱买的吗?我看看怎么啦!”妈妈还是专心地织毛衣,看都没看我一眼。

“你这是侵犯我的隐私。”我大声叫着。

“你一个小孩子,能有什么隐私?我就看了,告诉你,以后不许给我弄这种带锁的,你有什么秘密不能叫你妈知道!”

我气得冲进自己的房间,重重地把门摔上了。从此,我再也没有写过日记……

■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爱孩子,就要尊重信任孩子

这是一个聪明可爱,而且还很懂事理的孩子。像这个孩子遇到的问题,在我们身边很常见,也许您就是这样的家长。如果您也曾这样做过,那请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为了孩子着想,却得不到孩子的认同呢?

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要明白一点:爱孩子,首先要尊重信任孩子。尊重和信任,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尊重信任孩子,意味着要爱护他们善良美好的心灵,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品格。尊重信任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孩子的随笔、日记、信件、短信,未经允许不要随便翻看。同时,要尊重孩子的正当交往需要,当然包括与异性同学交往的需要。

有很多家长朋友跟我说,他们非常想和孩子做朋友,想和孩子心与心地交流,但孩子总是有话不和家长说,家长想了解孩子都费劲。孩子有了隐私,许多做父母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去窥探,做出翻抽屉、看日记、拆信件、查短信等听起来很可笑的事情。殊不知这种做法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甚至会产生敌对情绪,对家长采取全方位的信息封锁和防备措施,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

理智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隐私,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但这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对孩子的隐私要给予适度关注、积极引导。

首先,主动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多交谈,谈父母在像孩子这么大年龄时的所思所想、成功与挫折,甚至谈一些当初的隐私,谈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倾听和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成为孩子可以信赖的朋友。一段时间后,孩子自然会愿意把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这样才能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隐私,给予必要的指点和帮助。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获取有关孩子隐私的信息,即使发现一些不好的事情,也不必大惊失色进而殴打辱骂,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理想、事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悟出为人处世的真理,提高孩子依照规范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有了这种自我控制能力,一些隐私中的危险隐患,都有可能自我排除。

爱孩子,就要保护孩子的隐私

还是先和大家说说什么是“隐私”吧。按我的理解,宽泛一点说,隐私就是不想让人知道的事,具体到每个人是有差别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个约定俗成,隐私也是如此。对于未成年人而言,我认为:学习成绩、学习名次、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心理情绪等都属于隐私。当然这里有一个隐私的专属对象问题,同样一件事情,对于甲是隐私,对于乙可能就不是隐私。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别人是隐私,而对于老师和家长就不是隐私了;再比如孩子的身体状况,对于别人是隐私,而对于家长就不是隐私了。有时隐私对同样是家长的父母双方也会“区分对待”,不想对爸爸说的隐私可以让妈妈知道,或者不想对妈妈说的隐私,却可以让爸爸知晓。

这“隐私”说来还真蛮有趣的,以至于派生出来一个法律专业名词——隐私权。

孩子长大了,有了不愿告诉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私事,即孩子有了个人隐私。

说到“隐私”,许多人马上就能理解其含义。保护隐私,人们总觉得是成人的事,与孩子根本没关系。但东子却认为,未成年人也有隐私,每个成人都要尊重孩子的隐私,都有保护孩子隐私的义务。

孩子该不该有自己的秘密呢?孩子能不能对家长有隐瞒呢?家长应该怎样关心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呢?在关心和侵害之间,又如何寻找平衡呢?

一个秘密很多的人是不会幸福的,而一个没有秘密的人同样也不会幸福。所以,幸福的人生是需要有秘密存在的。

大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工作上的、生活上的、情感上的……孩子也同样有属于他们的隐私。他们的隐私也许是珍藏的一粒漂亮的石子,或是对小猫、小狗才能说的小秘密,也有可能是同学之间的小纸条,生日时小朋友送的小礼物,等等。孩子从有了隐私的那一刻起,便有了自我意识。也许年幼的他不知道这属于隐私,只是要独享这份快乐或悲伤,不愿与他人分享。即便身为父母的我们非常好奇孩子的一言一行,也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用足够的耐心和恰当的方式与孩子互动交流,在取得孩子的信任后,你自然会一步步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既然是孩子的隐私,我们就要对孩子做到最起码的尊重与信任,要给孩子留有空间。2007年的暑假,我们全家一起回乡下老家。女儿整天提着个白色的小包,自从姐姐给了她那个精致的包后,它就成了收藏秘密的地方。依依把自己所有喜欢的、珍视的东西统统装进了这个包里,睡觉时放在枕边,出门时藏在奶奶的大柜里。起初,我出于好奇,想探个究竟。心想,什么东西能让女儿当宝贝似的如此悉心呵护呢?她一个十岁的孩子心里到底装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女儿见我要走近她的“宝物”,便一下子冲到前面把包紧紧搂在怀里,一脸挑衅地说道:“这是我的东西,不能随便看,爸爸要尊重别人的隐私权。”我笑着说:“爸爸不动你的宝贝,只是想看看里面装的什么东西,下次爸爸就可以多买一些给你了。”女儿听后半信半疑,最终还是“诱惑”战胜了“理智”,自豪地展示了她的秘密。只见里面装着满满的东西,有钱包、各种饰物、MP3、彩笔、图画书、钥匙链、小玩具,里面居然还装了梳子、头花和小镜子。看着女儿的悉心收集,让我不得不对这小妮子刮目相看,我根本没有想到,她会将自己的这片小天地打理得如此井井有条、干净利落。

得到了女儿的信任,我的好奇心也得到了满足,同时,我对女儿的了解又加深了一步。在没有侵犯女儿隐私的前提下,让女儿如数家珍快乐地、心甘情愿地与我分享她的小秘密,这难道不是家长的成功吗?你可千万不要小瞧这样的“成功”啊!正是在此之前我懂得了如何保护孩子的隐私,并学会以沟通的方式与孩子拉近距离,所以才能走进她的心灵城堡,这个成功得来不易!

保护孩子的隐私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再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什么事都和父母讲了。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有事背着自己——比如把同学之间的书信和日记放到装了锁的抽屉里——他们就会感到不安,怕孩子染上坏毛病。于是不同的父母在关心孩子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家长就如信中的这位母亲一样,认为小孩没有什么隐私,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有的家长则对如何处理孩子的隐私表示很困惑。

我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接触了不少来进行心理咨询的中小学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都表示家长曾经有过偷看日记、偷听电话等侵犯自己隐私的行为。尊重孩子的隐私,教育孩子保护好个人的隐私,是父母的重要职责。孩子有了隐私是成熟的一个标志,家长应该学会尊重。家庭是孩子最安全的港湾,如果父母窥探孩子的隐私,不仅会使亲子关系出现隔阂,更危险的是极易使孩子产生过激行为。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和心理,应该给他们独立的空间,家长不要私探他们的隐私。尤其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成人意识的增强,他们的隐私内容也会发生变化,而且隐私的范围将逐渐扩大。家长关心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度的保护和干涉是极不妥当的。以强迫命令的方式来要求孩子对家长没有任何隐瞒,是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的。

保护孩子的隐私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这方面做好了,孩子才会把你当成他们的知心朋友,才会告诉你他们的秘密,才会高高兴兴地接受家长的帮助和教育。

尊重和保护孩子的“隐私”,从本质上说就是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日常生活中,大人的一言一行都需经过大脑“过滤”,切莫在信口开河中无意“揭”了孩子的“隐私”,伤害了他们的自尊,进而对其心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有人会问:“要这么说,那就得一切由着孩子了?孩子的私事家长也不能过问了?”

当然不是这个意思。过问是要过问的,但要明确“指导思想”,讲究教育方法。在尊重孩子隐私权的前提下,让孩子自觉自愿地与你谈他的小秘密。隐私是具有一定的相对性的,自己的私事对一些人是隐私,对另一些人可以不是。隐私可以转化,不信任你时是隐私,信任你了就可以不是隐私。家长要争取得到孩子的信任,使孩子主动、自愿地披露心事。

家长应该是子女最可信赖的朋友。如果孩子把心里话告诉你后,得到的不是真诚理解和有效指点,而是“授人以柄”之后的尴尬与被动,下次他怎么还会信任你呢?其实,孩子是喜欢沟通、也需要沟通的,不然他为什么会花钱用咨询电话去和陌生人交流呢?

请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一点自由的空间吧!为了孩子也是为了您自己!

同类推荐
  • 管教:决定孩子一辈子的事

    管教:决定孩子一辈子的事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养育孩子既不能粗暴压制,也不能溺爱纵容,而要给予正向合理的管教。"开智书坊"创始人成墨初的又一场管教艺术课,以66个教育关键点、约200个管教实例,从儿童心理知识、儿童教育知识等方面教会父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以激励的方法教育孩子,关注孩子的需要,做孩子最信任的朋友……让孩子成为健康自信的孩子,使父母成为快乐幸福的父母!一次沟通与训诲的激情碰撞!一部年轻父母们的管教艺术宝典!
  • 月子营养专家方案

    月子营养专家方案

    产后的新妈妈最关心什么?恢复苗条身材?不!保证足够睡眠?不!事实上,月子里最需要的是调养!产后调养是新妈妈面临的头等迫切的问题!如何调养呢?最健康的方式当然是饮食调理!全书介绍了新妈妈生产当天及整个月子期的饮食调养常识,产后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提出了专业的饮食攻略和调理方法。
  • 拯救:当代教子的误区与解套

    拯救:当代教子的误区与解套

    本书是一本什么书?为什么学校争相购买作为校本课程?为什么学生争相购买送给家长?为什么企业老板争相购买送给员工?为什么那么多人争相购买送给亲朋好友?88个顾问点醒涵盖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帮助家长走出当代教子误区规避孩童成长风险。
  • 做宝宝心智成长的第一任老师

    做宝宝心智成长的第一任老师

    本书围绕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及社会适应健康全面阐述宝宝出生后前三年心智的全方位发展。全书共五章,包括: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呵护儿童的道德生命,社会适应——儿童健康的统合,幸福宝宝慢慢长大,在宝宝心智成长的路上。
  • 妊娠期答疑解惑手册

    妊娠期答疑解惑手册

    本书针对育龄妇女和妊娠期妇女介绍了孕前准备、孕期保健、分娩准备、准爸爸常识、孕妇监护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忆的单恋

    忆的单恋

    很虐。故事真实,不喜勿喷。做好我自己。别从别人口中了解我。
  • 日记惊魂完结篇之重返禁地

    日记惊魂完结篇之重返禁地

    一片校园的禁地,一本诅咒的日记,历时十年之后,最终揭晓谜底。本篇第一部《第四校区》已于2006年3月由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发行。
  • 如果还能在一起

    如果还能在一起

    一个非常真实的回忆录,讲述了一段磕磕绊绊的感情故事,我本着真实的原则,本着交流的方式撰写自己的回忆录,希望大家不喜勿喷,谢谢大家。
  • 侯门嫡妻:夫人,拜个堂

    侯门嫡妻:夫人,拜个堂

    单清霜恨死那个戴面具的,那个一言不发就把她抢走的人,偏生又是如此的霸道,他还说,要抢她一辈子。温侯:我家财万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单清霜:你喜欢我温侯:我是侯爷!要不了多久还会是国公单清霜:你喜欢我温侯:我迷倒万千少女,多少人喊着要给我生猴子单清霜:你喜欢我温侯:能换一句么,我好歹也是穿越者……单清霜:我救过你,有两世记忆,一品诰命夫人,皇后是我姐姐……温侯:没错,我喜欢你,什么时候结婚?……
  • 快穿之你家的熊孩子又又又饿了

    快穿之你家的熊孩子又又又饿了

    本是平凡的一个打工族,只为了能混口饭吃不被饿死,然后莫名的被一个什么系统选定,然后要让她去各个小世界寻找那什么天命之子??叶伊伊表示,“天命之子是神马?能吃嘛?”(以下故事情节纯属虚构)
  • 弘一法师开释人生

    弘一法师开释人生

    弘一(1880年-1942年),俗名李叔同,幼年时名文涛,又名广侯,字叔同;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别号息霜,又称晚晴老人。生于天津河东,祖籍山西洪桐,明初迁到天津,因其生母本为浙江平湖农家女,故后来李叔同奉母命南迁上海,每每自言浙江平湖人,以纪念其先母。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教育家、画家,重兴南山律宗第11代祖师,为著名的佛教僧侣。本书摘录弘一法师的言论和处世经典,结合佛家开化众生的智慧故事,于大师的谆谆教诲之中,于珠玑智语的佛家文字之中,戡破现世的迷网,在大师“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悠扬偈语抚慰下,为自己开拓一片心灵的净土,去感悟人生的甘味。
  • 仙缘奇情录

    仙缘奇情录

    一个混迹于现代都市的小人物,如何在都市和异界之中寻悟人生的真谛,如何在众女纷纭的尘俗仙缘之中尽解爱恨情仇,诠释人生的挚情挚爱……
  • 末世之与尸为伍

    末世之与尸为伍

    一息之间,末世降临,丧尸横行,人人自危,道德沦丧。是这场灾难造就了这个时代?还是这个时代造就了这场灾难?原本的格局将重新洗牌,谁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导?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里,她将何去何从?命运的齿轮在悄然的转动,且看一代僵尸王是怎样练成的……
  • 重生红楼去修真

    重生红楼去修真

    少女穿越成宝玉——想我堂堂一出身于书香世家的花季美少女,竟然会因为一场车祸而丢了小命。黑白无常阎王判官神马的都是浮云,咱有当神仙的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咱重生到红楼,变成贾宝玉,戏戏众姐妹,和林妹妹修修真,好不悠闲。且看我加入重生大军,谱写一曲新红楼梦。终极任务:和林妹妹修仙,让林妹妹幸福附带任务:改变红楼众人命运
  • 狐色生香

    狐色生香

    相传九尾狐是不死之身,毛皮可以助人刀枪不入,眼睛可以令人通晓三界,内丹更能让人羽化成仙……可这只居然只有八尾……是次等货吗?呵呵,不过试试也无妨。他法力遮天,睥睨三界,捡了她,起初不过是拿来当个新鲜的小玩意儿,最终竟甘愿为她身陷囹圄,出生入死只为追回她一缕游魂。她蛰伏在他身边,一身骨血尽毁,背负天下骂名,忍辱负重只为报灭族之仇,却居然压根儿就搞错了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