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所有事情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会出错的事情总会出错。
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会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发生的可能性。
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性,不管这种可能性的概率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墨菲定律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的其实是人心本身对事件的左右……在常水沟里很多人如同明枫一般见识过外面的世界,他们希望改革、希望开放、希望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但也有一些人如同沈贵一般恪守传统,恪守一九七八年那次回忆之前的政治、经济与伦理形态。因此,当明枫、王玉兔开始一家一户说服村里有孩子的家庭时,整个卷入这个事件的人们瞬间分成了两派:支持王玉兔、明枫创办学校派和与之相对的反对者。不过明枫没有在意这些,他知道,这件事情一旦启动,即便有多大的困难、即便遇到什么问题,他也只能一往无前,而且必须一往无前。从沈贵家出来,明枫直奔乡里,鉴于对方在县里的特殊关系,乡长党委书记(此时的乡党委书记早已不是此前的薄书记)亲自接见了他,并将他介绍给了主管教育的副乡长。对于明枫提出的要求,不管是乡党委书记还是主管教育的副乡长都满口诚应,可具体到诚应些什么,如何诚应,何时兑现诚应的时候,双方却打起了马虎眼。副乡长说,“明枫啊,你先回去,乡里在政策上肯定会支持的。”
“可是,可是,乡长,过几天孩子们就得开学了。”
“……知道,知道,乡里会想办法的,乡里肯定在政策上支持……”
回家的路上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乡里肯定会支持,在政策上支持……”想着副乡长的话,明不禁在暗暗的问自己:“这算是什么呢?乡里支持了吗?还是没支持……”想了很久,他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可怕的略带欺骗性的怪圈……
看来还的靠自己!
这是他在即将到家的山道上得出的最后的结论,如同他此前得到的诸多结论一般。
……
虽然没有得到政策上的支持,但明枫并没有放弃,几天之后,西沟边上靠近元常水小学的一个小院被整理了出来——很多年前,王玉兔不幸撞见沈世雄差点对自己的亲闺女沈云犯错的那个小院。第二天明家大院的木材、从大望山里的运来的木材开始被明枫和他的朋友源源不断的运入。第三天,沈丽英的丈夫带着木架工具进驻常水沟并于当天下午带着沈亮在那个孤零零的校园开始锯木头,开始敲敲打打。一个多礼拜之后,整个小院的门窗和屋内结构焕然一新,并且多了二十多套暂新的课桌椅。门窗完全换完、课桌椅做好的那天,明枫、沈丽婷和李世颖带着渴望自家孩子有学上的村民们参观了新落成的教学区,并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落成大典。落成大典上鞭炮齐鸣、人声鼎沸,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似乎已经成功的喜悦。
那么成功了吗?
常水小学真的可以开课了吗?
从硬件条件来看,似乎成功了:有了教学的地方,有了崭新的课桌椅,甚至教室、老师的办公室、老师的宿舍都用城里买来的涂料涂上了锃亮锃亮的白色,屋子的外围,低矮的围墙都刷上了淡蓝淡蓝的幽蓝色。应当说,常水小学至少看上去像个美丽的学校了。只要孩子们的课本回来,乡教育局派下来的老师到位,随时都可以开学。
“枫子,什么时候开学啊?”鼎沸的人群中有人提问。
“老师和课本到位了就可以……”
“那老师和课本什么时候到啊。”
“嗯,这个。”明枫迟疑了。
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他的迟疑,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他的不确定性。
“再去乡里催一催吧。”有人提议。
“明天正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