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太多美好的故事,但人们往往走不进向往的情节里。
还没到一个月明枫和沈丽婷就不得不坐上了返乡的车。在城里的这段日子里,他们慢慢的发现找工作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国家或是集体的单位由于编制、关系、成分或是其他的问题根本与他们绝缘;私人的单位不是工资极低、工作条件太差就是要求有一定的学历;在街上开个小铺面或拉个平板车买早餐吧,还容易被当成“投机倒把”……一个月下来,他们几乎适合他们的任何一份工作。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晴天霹雳般的电报传入了二人的耳朵里。
“母亲病危,情速归!”
他们收到电报的时候,一时懵了。是沈丽婷的母亲、明枫的生母还是继母,电报中没说,但他们不敢掉以轻心,当天下午便搭上了返乡的车。
冰冷、残酷的现实又一次淹没了二人的激情与梦想。
他们回到沟里的时候,躺在床上的明母已经失去了语言的能力……
风烛残年的明老太爷对着即将离去的老伴和刚刚踏进门的儿子、儿媳老泪纵横。
学会依依呀呀说话没多久的明宇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露出了无知而奇特的目光……
半个多月后,明母停止了呼吸。
明母停止呼吸前将明枫叫到了卧榻前,用颤抖的右手在明枫的手心中画了一些符号,明枫当时没在意。明老太爷也离开之后,种种变故让明枫想起来继母的手势:里屋柜下,提防你姐,保存家业。
有儿子、儿媳和小孙子的陪伴,明老太爷最终还是挺了过来。
只是,很多时候,人们发现,原来那个爱唠叨、爱捡石子的老头在夕阳下逐渐走向了长久的落寞孤寂。
纵使身边有一个贪玩的孙子,很多时候老头还是会注视着老伴坟墓的方向久久出神。
明莫愁出生于两年之后的冬天,和明宇如出一辙。
明莫愁出生的时候,病重的明老太爷和沈源让明枫和沈丽婷夫妇陷入了长久的愁绪中,于是给刚出生的女儿取名“莫愁”。然而,现实的问题是,莫愁的出生并没有挽回夫妇的一丝愁绪。
明老太爷最终还是死了!
这个冬天的变故将他们原本日见好转的想法与生活在此推到了现实的边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明枫一家自此之后的命运走向……
明老太爷的重病起源于一场事故。
前文我们说过,明家大院的南面是悬崖,其实这是一种相对夸张的说法。事实是,这悬崖其实只是一个高约十余米的陡坡,而且坡度并不是很陡。
事故是怎么发生的:某天傍晚小孙女莫愁一直哭着要喝牛奶,明老太爷高兴之下非要自己去陡坡下面的小卖店给孙女买。
“爹,天快黑了,带上手电,记得走大路!”看着匆忙出门的公公,沈丽婷感觉的心扑通的跳了几下。
“知道了!”
“爹,我和你去吧!”明枫补充了一句。
“不用,看着你媳妇……”
陡坡上的小道是明老太爷年轻的时候为了方便到坡下小卖铺而修的,在陡坡最直、最窄处用木制的梯子连接而成。几十年来,为了方便上上下下,明老太爷几次翻修小道,换了很多次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