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桩婚事上沈丽婷曾找过他,希望他主动放弃,但迫于明老太爷的压力与对沈丽婷的某种好感,让他没能认真考虑对方的焦虑与想法。当人从眼前消失之后,他脑子是那样的乱。
他的内心里,一个声音告诉他,应当取消这场婚姻,另一个声音却告诉他应当继续。
沈丽婷之后,他他宛若看透了世间的一切悲欢离合、升沉荣辱、功名利禄。
淡泊名利、知足常乐、宁静致远……
每次想到这些词的时候,他总是想到《京华烟云》中的姚思安。
“要是和姚思安一样寄情山水该多好!”
很多时候,他只有这么想着才能安然入睡。
然而现实终归是现实,他没有姚思安的资本,也没有姚思安的境界,因此每当想法和现实相冲突的时候,他只能面对现实,让想法这艘小船在风雨中飘摇。
为了排解各种纠结的状态,他回到了梅沟。那里是他出生的地方,他生命中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深深地刻上了梅沟的烙印。他认为只有回到梅沟才能找到沈静琴、沈丽婷所带给他的种种情绪与困惑。
他和二哥忙碌在田间地头,母亲和大姐在不远处。
某次回头的瞬间,他发现母亲飘零的白发的时候,他落泪了。
父亲走了,大哥在外当兵,二姐远嫁,母亲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们一个个离去。他忽然感受到了母亲的孤寂与凄凉。
他想起了很小的时候,那个时候,父亲、母亲、大哥、大姐、二哥、二姐还有他一家人和人们劳作在田间地头。
他睡在莜麦杆上,看着被白云点缀的天空。、
天空是那么蓝,那么蓝。
格外纯净。
一家人,其乐融融……
“大姐,能不能给我说说三姐!”他把大姐叫道距离母亲和二哥很远的地方。
“怎么想起这个了……”
“姐,很久了,我特别想知道!”
“你三姐出生的时候,正好日本人投降……她是为庆祝胜利而来到这个世上的……当别家的小孩还在读三年级的时候,他已经自学完了小学的课程……她是全公社公认的最聪明、最勤劳、最孝顺的孩子……她十四岁自学完了高中课程……当时她是县里唯一的女大学生……十六岁那年的夏天暑假因为饥荒饿死在了村口……她死的时候面黄肌瘦……”
“姐,她有谈过恋爱吗?”明枫插话道。
“没有吧……没注意……”
“那,姐,她有留下什么东西吗?”
“好像有一个小箱子,在库房的角落里,是她上学的时候带回来的!”
“奥,那我一定得看看!”
“小心……别人母亲知道……免得她伤心!”
“放心,我肯定会注意的!”
“对了,你怎么办?”林玲转移了话题!
“什么怎么办?”明枫一下子还没有反应过来。
“婚事啊!”
“走一步看一步吧……我左右不了……”
“真的放下静琴了……当初你们多般配……”
明枫无语了,他不知道应当如何接话。他和静琴第一次见面就是在大姐家。那是次沈贵带着女儿找大姐夫要赌债,他就在哪里认识了她。那时他们都不到十岁,他们叽叽喳喳的轻松缓解了两个大人之间的剑拔弩张。
“看他们多般配,将来将静琴许配给我们家三子算了……”最后大姐夫居然随口开起了玩笑。
自此之后,大姐夫早已在不断的牌局、赌局中忘记了当初的戏言,但明枫却记了下来,而且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