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是福,真正生活在喧嚣吵闹的都市中的人们,可能更懂得平静的弥足珍贵。与平静的生活相比,追逐名利的生活是多么不值一提。在真理的海洋中,在波涛之下,不受风暴的侵扰,保持永恒的安宁,这是现代社会中可望而不可即的。
在爬山的时候,我们的目标是征服山峰,却往往忽视了沿路的风景。登上巅峰固然是一种荣誉,但如果能够留意欣赏路边的风景,何尝不是另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呢?
时刻保持一颗低调的心,淡然看待身边的忧虑、得失、荣辱,如此才能站在一个较低的位置,发现你身边的幸福。
看开而不看破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往往因一些人生道路上的重大挫折,如升学失败、就业无着、恋爱危机而不敢面对和承受,要么出家,伴着暮鼓晨钟、青灯佛影来度此一生;要么自杀,走上轻生之路。他们自以为看开了一切,人生不值得眷恋,还是一了百了为好。其实这不是看开,而是看破了,事实上还是没有看开。
自杀者往往执著于一个意念——想不开、看不开,视人间一切都成为灰色,无一人值得留恋,也无一人留恋自己。他们以为,人活着与死掉其实并无差别,又何必承受痛苦呢?许多自杀者以为自己是严肃的,但是真正严肃地面对生命的人又怎能走上结束生命的道路?这还是没想开、没看开。
想不开、看不开的意念,就像眼前有一片小小的树叶,遮住了所有的阳光。这样的黑暗是自己造成的。人应该知道的是:为何而生,为何而死;人应该决定的是:如何生存下去。如果到了必须决定如何而死时,则不能不作重于泰山与轻于鸿毛的选择。所以不要萌发出家或轻生的念头,因为这意味着投降,是彻底的失败,完全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移开眼睛前面的屏障,看阳光普照大地。给自己一点时间,因为时间是最好的药剂,能够治愈任何创伤。
轻生是看破红尘的表现,贪生怕死同样是看不开的表现。有许多人太眷恋人生,认为自己功未成名未就,人世间的荣华富贵没有享尽,一死了之,太可惜了。这样的人仍然是没有看开。
真正看开的人,生死祸福等闲视之。有道是万物皆有生有死,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一个人的生是遵循着自然法则而产生的,而一个人的死亡也是生命历程的自然终极,它是世界万物转化的结果。生好像是浮游在天地之间一样,死则恰似休息于宇宙怀抱之中,这一切实际上是不应该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生也罢,死也罢,都是非常正常的。生有何欢,死又何惧,生死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庄子生命垂危时,他的弟子们商量准备为他进行厚葬。庄子知道了以后,幽默地对他的弟子们说:“我死了以后,就把蓝天当作自己的棺椁,把光辉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当作自己的殉葬品,把天上的星星当作珍贵的珍珠。把天下万物当作自己的殉葬品,这些还不够吗?何必还要搞什么厚葬呢?”他的弟子们哭笑不得,解释说:“老师呀,即使是那样的话,我们还是担心乌鸦把您给吃了呀!”庄子说:“扔在野地里你们怕乌鸦老鹰吃了我,那埋在地下就不怕蚂蚁吃了我么?你们把我从乌鸦老鹰嘴里抢走送给蚂蚁,为什么那么偏心眼呢?”
如果能这般把生看得开,把死悟得透,也就不会为生命的即将终结而哭泣,相反还会活出生命的本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生命诚然是宝贵的,然而它又是短暂的,死而不能复生,因此活着就应当顺应自然,面对现实,笑对生活。笑对生活是乐生重生,遵循生命的规律,追求高目标,却又看得透、想得开,活得既有意思、有价值,又比较轻松愉快。
真正看开的人都不太执著于权势的追逐、金钱的获得、名利的获取,而是返璞归真顺应自然,保持人原有的那种质朴、纯真的自然之性;是那种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边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物我两忘的恬适、超然的心态。
人虽在客观世界面前不能随心所欲,但也不是无所作为的。古人常说顺境十之一二,逆境则十之八九。逆境对任何人都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提倡看开而不看破,就是不要斤斤计较于一时一事的成败和得失,更不要刻意去追求名和利,而是要反思过去,立足现实,规划未来,以便自己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拥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
人生最难驾驭的,是我们的内心。看开,就是让心听自己的话,不被外界的事物所纷扰,不为内心的欲望所蛊惑。
欲望越小,人生越幸福
许多人生气是因为欲望不能实现。欲望太盛就成了害人的东西。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的确,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社会,这是一个欲望膨胀的年代,人们的心里总是塞满欲望和奢求,追名逐利的现代人,总是奢求穿要高档名牌,吃要山珍海味,住要乡间别墅,行要宝马香车。一切都被欲望支配着。如果实现不了,他们就会感觉无奈、愤怒,生闷气。
法国杰出的启蒙哲学家卢梭曾对物欲太盛的人作过极为恰当的评价,他说:“10岁时被点心、20岁被恋人、30岁被快乐、40岁被野心、50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的确,人心不能清净,是因为欲望太多,欲望的沟壑永远填不满,人心永不知足,没有家产想家产,有了家产想当官,当了小官想大官,当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人已筋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吗?伊索说得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诠释了。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隶了。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的生活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
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能不累吗?被欲望沉沉地压着,能不筋疲力竭吗?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真的非让我们实现不可,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让我们斩除过多的欲望吧,将一切欲望减少再减少,从而让真实的欲求浮现。这样,你才会发现真实的、平淡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拥有这种超然的心境,你就能做起事来不慌不忙、不躁不乱、井然有序。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暴不躁。而对物质引诱,心不动,手不痒。没有小肚鸡肠带来的烦恼,没有功名利禄的拖累。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觉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古人云:“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当年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叔康树下苦修,两位虽为贫寒之士,但他们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这样的生活,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极高境界!
人生好像一条河,有其源头,有其流程,有其终点。不管生命的河流有多长,最终都要到达终点,流入海洋,人生终有尽头。活着的时候,少一点儿欲望,多一点儿快乐,有什么不好?!
欲望像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不能满足。人应该有欲望,但是要有度。否则,欲望带来的就是无尽的痛苦。
凡事保持平常心
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生活才有滋有味,才多姿多彩。保持一颗平常心最为重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临危不惧,泰然处之。在平淡中给自己一个动力;在昂扬中留给自己一份淡薄;在匆忙中懂得适时地给心灵一次释放;在喧闹中为自己找寻一份宁静。
平常心就是一种中庸的处世心态,既不清心寡欲,也不声色犬马;既不自命清高,也不妄自菲薄;既不吹毛求疵,也不委曲求全。
从前,在迪河河畔住着一个磨坊主,他是英格兰最快活的人。他从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同时像云雀一样快活地歌唱。他是那样的乐观,以致其他人也跟着他乐观起来。这一带的人都喜欢谈论他愉快的生活方式。终于,国王听说了他。
“我要去找这个奇怪的磨坊主谈谈。”他说,“也许他会告诉我怎样才能快乐。”
他一迈进磨坊,就听到磨坊主在唱:“我不羡慕任何人,不,不羡慕,因为我要多快活就有多快活。”
“我的朋友,”国王说,“我羡慕你,只要我能像你那样无忧无虑,我愿意和你换个位置。”
磨坊主笑了,给国王鞠了一躬。
“我肯定不和您调换位置,国王陛下。”他说。
“那么,告诉我,”国王说,“什么使你在这个满是灰尘的磨坊里如此高兴、快活呢?而我,身为国王,每天都忧心忡忡,烦闷苦恼。”
磨坊主又笑了,说道:“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忧郁,但是我能简单地告诉你,我为什么高兴。我自食其力,我爱我的妻子和孩子,我爱我的朋友们。他们也爱我。我不欠任何人的钱。我为什么不应当快活呢?这里有这条迪河,每天它使我的磨坊运转,磨坊把谷物磨成面,养育我的妻子、孩子和我。”
“不要再说了。”国王说,“我羡慕你,你这顶落满灰尘的帽子比我这顶金冠更值钱。你的磨坊给你带来的,要比我的王国给我带来的还多。如果有更多的人像你这样,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美好啊!”
很多男人傲视群雄,女人则梦想倾倒众生,对于他们来说,平平常常、实实在在地活着简直等同于无能。他们在付出或者即将付出的同时,想到更多的是社会的认可和回报。当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成为社会的流行病时,人们已逐渐成为欲望的奴隶。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身不由己的事,内心在希望与失落的煎熬中苦苦挣扎。于是,日落西山的万道霞光再也看不见了,风拂杨柳时的似水柔情变得无滋无味了。人们迷失了快乐,置身于痛苦的深渊而无力自拔!
其实,人需要的是一颗平常心。一个人,无论聪明愚笨,都会有得失成败,谁都不可能只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不遭受失败的痛苦,只有在得失成败之间保持一颗平常心,才会摆脱得意时的狂妄自大和失意时的萎靡不振。有一颗了不起的平常心,把自己置于百姓们平淡如水的衣、食、住、行中,才会在司空见惯的日子里一点点吮吸着人间的真情,在默默付出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幸福。
凡事保持平常心,成功不值得骄傲,那不过是人生的一个驿站,我们不知道走出驿站的下一步是什么;失败不值得伤心,那不过是一不小心走错的一段路,纠正方向从头再来;失意不要沮丧,一年四季里,总有风和日丽的时候。这便是平常心,这便是人生路。当你以一颗平常心走过人生风风雨雨,你才能看到那金色的果实。
放平心态,顺其自然
从前有个国王喜爱打猎,有一次在追捕猎物时,不幸弄断了一节食指。国王剧痛之余,立刻召来智慧大臣,征询他对意外断指的看法。智慧大臣轻松自在地对国王说,这是一件好事,并请国王往积极的方面去想。
国王闻言大怒,以为智慧大臣幸灾乐祸,即命侍卫将他关到监狱。
待断指伤口愈合之后,国王又兴冲冲地忙着四处打猎,却不料祸不单行,又被丛林中的野人活捉。
依照野人的惯例,必须将活捉的这队人马的首领献祭给他们的神。祭奠仪式刚开始,巫师发现国王断了一截食指,而按他们部族的律例,献祭不完整的祭品给天神,是会遭天谴的。野人连忙将国王解下祭坛,驱逐他离开,另外抓了一位大臣献祭。
国王狼狈地回到朝中,庆幸大难不死。忽而想起智慧大臣所说,断指确是一件好事,便立刻将他从牢中放出,并当面向他道歉。
智慧大臣还是保持他的积极态度,笑着原谅国王,并说这一切都是好事。
国王不服气地质问:“说我断指是好事,如今我能接受;但因我误会你,而将你关在牢中受苦,难道这也是好事?”
智慧大臣微笑着回答:“臣在牢中,当然是好事,陛下不妨想想,如果臣不在牢中,那么,今天陪陛下打猎的大臣会是谁呢?”
我们都知道塞翁失马的故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拥有很多东西,但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智慧的人能够做到任何事情都能想得开,看得透,不为失去而抱怨,做到顺其自然。而顺其自然是一种很实用的处世哲学。
一只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各种昆虫欢歌曼舞,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到处生机勃勃。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动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自己觉得,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它,一只小小的毛虫,应该学会吐纤细的银丝,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房。
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临近期限的时候,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子里。
“以后会怎么样?”与世隔绝的小毛虫问。
“一切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小毛虫听到一个声音在回答,“要耐心些,以后你会明白的。”
时辰到了,它清醒过来,但它已不再是以前那只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高兴地舞动了一下双翅,竟像一团绒毛,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顺其自然,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悲观失望,不羡慕任何人,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活。这样最好不过了——既收获充实,又不失精彩。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活法,不抱怨,不叹息,不堕落,胜不骄,败不馁,只管奋力前行,只管走属于自己的路。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这种“成事在天”的态度便是一种顺其自然。只要自己努力了,问心无愧便知足了,不奢望太多,也不会事事失望。
顺其自然当然不是让你随波逐流,放任自流,而是弄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后踏实地朝着目标走下去,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有人曾经问一位游泳教练:“在大江大河中遇到旋涡怎么办?”教练答道:“不要害怕。只要沉住气,顺着旋涡的自转方向奋力游出便可转危为安。”顺其自然也是如此,它不是“逆流而动”,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按正确的方向去奋斗。
顺其自然不是宿命论,而是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顺其自然不是不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