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为此而烦恼,从而变得犹豫、烦躁,并影响到我们做事的情绪,以至于很难去将一件事情做好。而做事低调的人,他们很少会有这样的烦恼和受到这一方面的影响,因为他们深谙选择与放弃的哲学,知道在面临选择和放弃时,应该做出怎样的判断,做出最适合自我的选择,并促成自我的理想和抱负的实现,从而走向成功。
一个人应该明白哪些事情适合自己做,而哪些是不适合的,因为只有真正尊敬自己的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长大成人以后,人们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会选择自己的爱情、职业、爱好,在做出这样的选择以后,就该努力在现有的条件下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既定的人生抱负。“我不再是一个与他人无关的人了,我所做的一切,会深深地影响他人。”
有一些年轻人总是希望把想象中的职业都试一试。如果要他们进行选择,就会犹豫不决。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放弃自己想尝试的大部分职业,专心致志地去实现一个目标。
在放弃和压抑之间存在着原则性的区别。一个人如果压抑他所有的欲望和希望,认为它们根本不可能实现,那么他就很可能走上一条悲剧性的道路。但敢于大胆放弃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能清楚地认识到,那些欲望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没有任何价值,在放弃之后,他们的内心将变得更加坚强有力。他们敢于直面人生,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做。“我知道在自己内心里仍然存在许多不成熟的观念,如果我放弃了成人的生活模式,我将会破坏自己或他人的生活。为了长久永恒的幸福,我宁愿放弃这些暂时的诱惑”。如果一个人能够这样对自己说,那么,他便不再感到内心上的冲突和精神上的重负。
然而人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坏心情抱得更紧,从而无法从烦恼的死胡同中走出来,因为他们不懂放弃有时是一种大智慧。
人生要懂得取舍。唯有舍弃,才有得到。人生之所以充满烦恼,皆是由于拥有太多。当你舍得放弃,专注于一件事时,就很容易取得成功。
吃亏是福
吃亏的人往往会生气,其实,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吃亏是福”一说。这是中国哲人所总结出来的一种人生观。它包括了愚笨者的智慧、柔弱者的力量,领略了生命含义的旷达和由吃亏退隐而带来的安稳宁静。
唐代的两位智者寒山与拾得(他们二人实际上是一种开启人的智慧的象征)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我们很有启发:
一日,寒山问拾得:“今有人侮我、笑我、藐视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欺我,则奈何?”拾得曰:“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不要理他。且过几年,你再看他。”
那个高傲、不可一世的人的结局可想而知,而我们也一定可以想象得出拾得的胜利的微笑——尽管这可能是一种超脱圆滑者的微笑。不过,它的确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好处。
所以,如果我们知道“福尽则祸亦至,而祸退则福亦来”的道理,那么,我们就真的应该采取“愚”、“让”、“怯”、“谦”这样的态度来避祸趋福。所以“吃亏是福”不失为人生一种特殊的处世哲学。“吃亏是福”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吃亏”大多是指物质上的损失,倘使一个人能用外在的吃亏换来心灵的平和与宁静,那无疑将获得人生的幸福。记不清哪位哲人曾写下下面这段令人拍案叫绝的文字,这的确是对“吃亏是福”的最好诠释。在此引用,与大家共赏:
人,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平衡系统。当你的付出超过你的回报时,你一定取得了某种心理优势;反之,当你的获得超过了你付出的劳动,甚至不劳而获时,便会陷入某种心理劣势。很多人拾金不昧,决不是因为跟钱有仇,而是因为不愿意被一时的贪欲搞坏了长久的心情。一言以蔽之: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有时,你是用物质上的不合算换取精神上的超额快乐。也有时,看似占了金钱便宜,却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精神的快乐。所以先哲强调:吃亏是福,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低调的姿态做着各种各样的好事,在某种的程度上说,他们当然就是我们常说的“圣人”。
吃亏是福,生命中吃点亏算什么?吃亏能换来非常难得的和平与安全,能换来身心的健康与快乐,又有什么不值得的呢?
吃亏是福,在生活中不要过于计较小小得失。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有不顺心的时候,这个时候要大度,保持谦让,这样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换个角度看得失
小李从小生活在一个环境很好的家庭,特别受父母宠爱。后来考上了大学,读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后也没费什么周折,进了一家大型企业。那年,他才20岁,尚是一个毛头小伙子。
他满怀希望和信心地走上了工作岗位。然而,接下来的一切却让他始料未及:单位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而他却是那么单纯,甚至有些天真,他说话做事都率性而为,不懂得收敛。渐渐地,他听到了一些议论,说他年轻气盛,做事毛糙等等。从小就养尊处优惯了的他,那一段日子很是沮丧。
他回家把在单位遇到的种种不愉快说给父亲听。他的父亲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失去了双腿,那个人的朋友和亲戚都来慰问,表示了极大的同情。而他却回答道:“这事的确很糟糕。但是,我却保存下了性命,并且我可以通过这件事认识到,原来活着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而以前我却从未这样清醒地认识过。现在,你们看,我不是一样顺畅地呼吸,一样欣赏天边的云朵和路边的野花?我失去的只是双腿,但却得到了比以前更加珍贵的生命。”
父亲说:“这个遭遇车祸的人是个智者,他知道失去了双腿是一件已经发生的事实,哪怕再痛苦也改变不了。所以,他换了一个角度。同样一件事情,他能够找到积极的那一面。而你,”他的父亲顿了顿,接着说,“和同事之间相处得不愉快,作为一个刚刚走上社会的新人来说也是正常的。单位毕竟不是家庭,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你应该换个角度,把这种不愉快看作是对自己的砥砺,通过这种磨炼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从这个角度看,你现在所面临的境况,恰恰是你成长过程中的一笔财富。”
父亲的一番话让他豁然开朗。回到单位之后,每当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他就想,换个角度,这是一件好事情,它至少说明我有不足甚至不对的地方,我得改正自己。如果确实不是他自己的问题,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气恼,而是想,换个角度,说明别人对我的要求比较高,我得加把劲儿。同样的一件事情,过去给他带来的是烦恼、苦闷,而现在带给他的,则是积极向上的动力。
有时绝望孕育着希望!失去意味着新收获的来临!当你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时,不要放弃,不要以为迎接自己的就是失去,要拿出自己的平常心,也许换个角度,就跨越了得与失的界限。
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清醒地认识到人类自私的弱点,告诫世人要千万注意,不要因争名逐利而丧身,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顺应自然,知足知止,要知道“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的道理。物极必反,过分的爱惜会导致极大的耗费,过多的敛取必定导致重大的损失,盛极而衰,是历史所证明了的。所以,在名与利、得与失上,要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智的选择,只有这样,才可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你的生命、名声、利益才“可以长久”。
我们可以这样想想:
吃了亏的人说:吃亏是福。
丢了东西的人说:折财免灾。
逃过一劫的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受人欺负的人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卸任的官员说:无官一身轻。
生不逢时的人常常用阿Q的话说:先前比你阔多了。
没钱人的太太说:男人有钱就变坏。
惧内的丈夫说:有人管着好呀,啥事都不用操心。
夫不下厨,妻跟人说:整天围着锅台转的男人没出息。
住在顶楼的说:顶楼好啊,上下楼锻炼身体,空气新鲜,还不受人骚扰。
住在一楼的人说:一楼好啊,出入方便,省得爬楼梯,怪累的。
被老板炒了鱿鱼,对人说:我把老板炒了。
倘若你的心境因凡尘变得支离破碎,请别消极,请尝试站在新的角度,以一颗积极健全的心去对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轻松、愉悦地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硬币有正反两面,人生得失也是常态。在遇有不如意的时候,后悔、悲观、抱怨都无济于事。不妨换个角度,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枚硬币,或许会寻找到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