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伤心地说:俺家中很穷,爹四十岁才娶了俺娘,不到两年,娘生下俺后不久就病死了。爹为了养活俺,到山上修寺,做运料的小工。爹干了一天得了三个铜子,可一头牛一天的工钱是十个铜子。那天晚上,爹对俺反复念叨:做头牛多好啊。做头牛一天就能给俺娃多挣七个铜子……第二天,爹变成了一头牛。
众人终于明白了孩子不愿让牛托生成人的原因。人们为了表示对“灵牛”的敬意,按照寺庙住持的意思,将牛和牛尾的那缕毛分葬了。
从此,一个孺子牛的故事便流传下来……
令人头疼的“马大哈”
“马大哈”是指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全无所谓,草率办事之人,其实这个词是20世纪50年代由天津市的相声界艺人创造的趣语。
20世纪50年代那段《买猴子》的相声,曾风靡全国。故事说有个叫“马大哈”的人,不负责任,马虎出名。他出了个公告,本来要通知“到(天津市)东北角,买猴牌肥皂五十箱”,可是他却写成了“到东北买猴儿五十只”了。
结果,马大哈的领导们也是官僚主义,看也不看内容就批准了,马大哈的同事和下属又盲从惯了,问也不问,纷纷出差执行任务,闹出了一连串令人捧腹不已的大笑话。先是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去采购猴子,虽然觉得“采购单很离奇”,但是仍到处买猴子交货,最后把猴子都运回来了,群猴出笼大闹百货公司。
这段相声使“马大哈”一词由此诞生,迅速传遍全国。
生活中的马大哈
“马大哈”式的人物在生活中很常见,他们往往天真、率性,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马马虎虎,甚至经常丢三落四。这种人很少责备自己,却把“失误”当做人生最大的乐趣,他们大多都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懂得享受生活。
“两面派”聪明反被聪明误
“两面派”这种人总是令人感到厌烦,但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两面派”呢?有人说,“两面派”总是口是心非,戴着面具做人,以求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同志之间挑拨离间,把自己打扮成正人君子,其实是道貌岸然。
追根溯源,“两面派”来源于元朝的一段血泪史。
元朝末年,元军与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拉锯战,老百姓有苦说不出,谁来了都要在门板上贴上喜庆的标语以示热烈欢迎,来得勤换得也快。豫北怀庆府老百姓生活节俭,于是想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在一块薄木板的两面都写上标语,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标语,另一面写上欢迎义军的标语。哪方来了,就翻出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但想不到这个方法后来竟惹出了大祸。一次,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进城后见家家大门上色彩缤纷的欢迎标语非常高兴。可是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把大门上的木牌吹翻,反面欢迎元军的标语立刻映入眼帘。常遇春看到后大怒,下令将凡是挂两面牌的人都满门抄斩。
现在常说的“两面派”,就是从怀庆府的“两面牌”演变而来的。
赫鲁晓夫的政治手腕
前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愤怒谴责联合国阻挠苏调停刚果战后独立危机的行为不久,又向联合国秘书长哈马金尔德发去一封礼节性的邀请书,请他参加苏联的国宴。赫鲁晓夫非常热情地欢迎哈马金尔德的到来。
有人问他,为什么对前不久谴责过的人表现得如此热忱,赫鲁晓夫反问道:“你知道我国高加索地区人民的传统习惯吗?敌人在你家里做客,与你分享面包和食盐时,你要殷勤款待;一旦敌人跨出了你的家门,你就可以割断他的喉管。”
“戴高帽”的由来
高帽即为很高的帽子。古时皇帝、高官们戴的帽子是高帽,且依身份、官职大小的不同,帽子的样式也不尽相同,因而古代人若说给他人戴高帽,是表示将其视若帝王般高贵。现在,也有不少人喜欢起高帽来了。他们不但乐意接受人们奉送的高帽,还不时也给别人献上几顶。所谓“戴高帽”,即指那些吹捧、恭维别人的话语。
“戴高帽”一词源于唐代李延寿所著《北史·熊安生传》中的一个故事:北齐有一个叫宗道晖的人,平时喜欢戴一顶很高的帽子,脚穿一双很大的木屐。每当有上级官员到来,他都以这身打扮去谒见。见到官员时,他又总是向上仰着头,举着双手,然后跪拜,一直把头叩到木屐上,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后来,人们把这种做法叫“戴高帽”。
剩九十九顶高帽
清代俞樾《一笑》中讲了一个很有讽刺意味的笑话:有一个将去外地做官的人,临行前去拜见他的老师。老师嘱咐说:“外官不易当,你要小心谨慎。”这人说:“没关系,我已经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就送,自然无事。”老师听了很生气,说:“我们应以正直待人,怎能这样呢?”学生赶忙说“唉!天下人能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能有几人呢?”老师高兴地说:“是啊,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人告别了老师,出来对人说:“我那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什么是“磨洋工”
人们习惯于将消极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称为“磨洋工”。所谓“磨工”,是指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就是指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相当于现在的勾缝和打磨石类的装修。
此道工序看似简单,不费太多体力,实则要求手工精细,且戒烦戒躁,颇耗时间。至于“磨工”和“洋”字联系起来,说起来还有这么一个趣闻呢。
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造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中国工人就称它为“洋工”。协和医院共有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序十分烦琐。所以,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称为“磨洋工”,表达对列强侵略中国的不满。流传至今,“磨洋工”一词就成了干活不积极的意思了。
奇特的灯谜
有这样一个灯谜——“一不做二不休”,思虑半晌,方悟,原来谜底正是“磨洋工”。
虚幻的“黄粱梦”
“黄粱梦”是用来比喻想得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此外,我们还可以见到有“黄粱一梦”“一枕黄粱”“邯郸梦”等提法。此词源自唐代传奇小说《枕中记》。
故事记载,唐朝开元年间,有个叫卢生的书生进京赶考,路过邯郸,在旅店里结识了一个会神仙术的道士吕翁。言谈间,卢生连连叹息自己的贫困境遇,时时流露出不甘寂寞、向往荣华富贵的心情。吕翁觉察后,便从自己的行囊中取出一个青瓷枕头送给卢生,并说:“小伙子,今晚你枕着这个枕头好好睡一觉,就可以得到你所向往的东西了。”
当晚,卢生枕着这个青瓷枕头睡下后就做了一个美梦:恍惚中,他梦见自己回家后,娶了本县名门望族崔家的漂亮千金为妻。第二年,又考中了进士,后来由县尉步步高升,青云直上,从节度使、御史大夫,最后官至宰相。期间,他还统率大军,出征外族,开疆辟土,立下赫赫奇功。所生的5个儿子,个个聪明过人,功成名就。后来,自己又被弹劾贬谪,历尽曲折,终于获得皇帝察知冤情,从此更受皇上宠信。为官几十年来,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一直活到80多岁才寿终正寝。
正当卢生沉浸于纸醉金迷的生活时,突然一觉醒来了,只见自己仍躺在旅店里,一切都是原样,就连店主人在他睡觉前所蒸的黄粱米饭都还未熟。卢生这才猛然明白,人生的荣华富贵,只不过是短暂的一枕黄粱梦。
以后,人们就把“黄粱梦”喻作不可能实现的虚幻欲望,只是一场空欢喜而已。
黄粱梦镇
如今,在邯郸市北10公里处有个黄粱梦镇,相传就是卢生遇吕仙做黄粱美梦的故地。当地有一处景点叫卢生殿,展现了卢生一枕而觉,一觉而梦,“富贵声华终幻因,黄粱一梦了终身”的意境。殿前回廊中有邯郸进士王韵泉所绘梅花和题诗“梦醒黄粱方悟道,心同明月可寻梅”,颇受游人的赞赏。
被拒见为何要称吃“闭门羹”
众所周知,“闭门羹”是拒客的意思。但羹本是煮成浓液状汤、粥之类食物的泛称,如:鸡蛋羹、莲子羹等,“闭门”则是关起门来拒绝客人进入,二者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这里有一段趣闻。
据唐代冯货《云仙杂记》记载,相传在唐代,宣城(在今安徽境内)秦楼楚馆生意兴隆,出了一个轰动一时、令人倾倒的名妓,名叫史凤,有闭月羞花之貌,并且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吹、拉、弹、唱无所不精。她那迷人的歌喉、动人的舞姿,更使一些纨绔子弟、风流才子神魂颠倒。许多年轻男子纷纷慕名而来,不惜花重金,以求见佳人一面。
但这史凤虽身陷青楼,却不乱来。她有个倔犟脾气,不是任何人都能求见的。如对寻花问柳的嫖客,或因名誉地位,或因人品相貌,或因才学文采,分成三六九等,“最下者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这就是说,她不中意的人来了,就闭门不见。为了顾全面子,使嫖客不失体面,她会客气地款待一碗菜羹之类的粥喝。所以一些嫖客见菜羹摆上,就意识到史凤不愿接待,也就知趣地走开了。
由此可见,“闭门羹”隐指主人不愿意接待时所采用的一种婉转客气的拒绝方式。今天,“闭门羹”就成了拒客人于门外,不与相见的口头语。当然,现在拒绝来客,只有闭门而没有吃羹的待遇了。
情诗婉拒客
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寓居桂林时,门口贴有一诗:
女儿心上想情郎,
日写花笺十万行。
月上枝头方得息,
梦魂又教到西厢。
此诗看似诉儿女私情,实则“谢绝来访”的告示。它暗含的意思是:主人忙于写作,请勿登门打扰。这种谢客方式委婉含蓄,确实高明。
危险的“鬼门关”
“鬼门关”意指凶险的地方,如某人得了一场大病,好不容易医治好了,就会感叹说:“哎,真是上鬼门关闯了一回啊!”
此词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存在于神话中的地名,另一个是实际存在的地方。《西游记》第十一回写唐太宗游“地府”时,“忽见一座城,城门上挂着一面大牌,上写着‘幽冥地府鬼门关’七个大金字。”他就从这“鬼门关”进入了“森罗殿”,会见了阴间诸王,并到“一十八层地狱”等处,后来又“还魂”回到世间。另外,在古代的地理著作《山海经》里所保留的神话传说中也有“鬼门”:“沧海之中,有度朔(地名)之山,山有大桃木(树),其屈蟠(枝杈盘曲)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在这些传说中的“鬼门关”或“鬼门”,是指通往阴间的门。
而实际存在的“鬼门关”据《旧唐书·地理志四》记载,是一个古关的名称,在今广西玉林北流县西交界的山口上。这里两边山峰对峙,中间形成一个天然的关隘,地势甚是险恶,是古代通往广西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以及越南的通道,气候湿热,在茂密的山林中常有毒害人的瘴气。古代文人官僚获罪迁谪蛮荒,多经由此地,而死者甚多,罕有生还,所以有“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的谚语。后来经过历代的开发,从明朝就已改名“天门关”。
天门关
天门关历史悠久,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于建武十七年率兵两万余人征林邑,经过此关曾立碑,唐代诗人温庭筠有赞马援诗:“汉令班南海,蛮兵避玉林,天崖柱分界,傲外贡输金,坐失奸臣意,谁明报国心,一棺忠勇骨,漂泊瘴烟深。”
宋代苏东坡被贬岭南和得赦归朝,经过此关,并作《次韵王玉林》一诗:“晚途流落不堪舍,海上春泥手自翻;汉使节空余皓首,故侯瓜在有颓坦。平生多难非天命,此去残年尽主恩;误辱使君多文拭,宁闻老鹤更新轩。”
明代徐霞客在《粤西游日记》中写道:“北流县西十里为鬼门关,东十里为勾漏山,二石山分支耸秀,东西对列,而鬼门颠崖遂谷,双峰夹立,路过其中,胜与勾漏实相伯仲。予自横林北望即奇之,不知为鬼门也,至县始悟已从东南越入之过,以不及经其下为恨。”
何谓“咏絮才”
古人常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有非凡的文学才华,汉语中,还专门用“咏絮才”这样一个词代指有才气的女子。此语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咏雪》。
谢道韫是我国东晋时的一位才女,她的叔父谢安是东晋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经指挥了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谢安也擅长诗文,经常指导孩子们写诗著文。谢道韫在叔父的指导、启发和熏陶下,诗写得越来越好。
一个严寒的冬日,谢安把几个侄儿侄女叫到一起,给他们评讲诗词。这时屋外下起了大雪,雪花漫天飞舞,远近银装素裹。谢安望着窗外的景色,突然想考一考几个孩子的诗才,就指着飘飞的大雪问:“白雪纷飞何所似?”谢安的侄儿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听了连连摇头说:“不妥,不妥。”
这时,谢道韫望着眼前的飞雪,一下子就想到了春天的柳絮,于是脱口而出:“未若柳絮因风起。”“好一个绝妙的比喻。”谢安不由得连连夸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个富有诗意的比喻显示了谢道韫的才华。后来人们说起女子有才,总喜欢用“咏絮才女”来形容。
“咏絮才”之谈
宋代词人苏轼曾承用咏絮才的典故,在其《谢人见和雪后书台壁二首》之一有诗云:“渔蓑句好应须画,柳絮才高不道盐。”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五回中有一句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咏絮才”是指黛玉,意思是说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