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88000000045

第45章 毛泽东品读古典小说(1)

“要研究故事里的辩证法”

——毛泽东品读《三国演义》

毛泽东的一生,有几部书,伴他走过了光辉的人生历程。毛泽东从小到老读了一生的古典名著之一,就是《三国演义》。

毛泽东爱读的“二十四史”中,有一部就是《三国志》;毛泽东爱读的古典小说中,有一部就是《三国演义》。《三国志》是史书,也是文学;《三国演义》是小说,也有史事。毛泽东一生不离《三国演义》。

据有关书刊记录,毛泽东是1906年接触《三国演义》的。他少年时代就是韶山村公认的“三国迷”。他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手不释卷。1910年,在赴东山学堂读书时,就携带这两部书。他讲三国头头是道,对答如流,因此被同学公认为“三国故事大王”。后来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还与蔡和森、萧子升并称是“三豪杰”,和《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一样。

1912年,毛泽东接触了《三国志》。从此,他在论述和讲演里,经常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掺合引用,挥洒自如。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想起《三国演义》,当从茶陵谭延闿家找到一部《三国演义》时,真是欣喜无加。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多次读《三国演义》。

毛泽东也不放过他人研究三国的成果。50年代末,在《北京日报》读了作家吴组缃的《关于〈三国演义〉(三)》,就嘱咐秘书去找前载的两篇。

中国有句民谚:老不读三国。但在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患老年性白内障,仍然读《三国演义》,经常在书房翻阅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有平装的,也有线装的;也读有关三国的史传,如《晋书》的《羊祜传》、《杜预传》。

从有记载的文字中考证,毛泽东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志》是史书。毛泽东作了界定,他说:“两者不可等同视之。”

1958年11月,毛泽东在武昌蛮有兴趣地对李井泉、柯庆施等人说:“今天找你们来谈谈陈寿的《三国志》。”他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虽然是两部不同类别和不同文体的著作,但从内容上来说,这两部著作具有密切的关系。”

毛泽东经常用《三国志》印证《三国演义》,使《三国演义》增强真实感;也习惯用《三国演义》解释《三国志》,使人形象生动,使史事栩栩如生,两者互补,相得益彰,以丰富自己的思维,穿插在报告、文章谈话中。

毛泽东终生号召人们去读这部奇书。

毛泽东说,读《三国演义》这类书,能使人聪明,能“对社会了解多一些,也会对事物增强分析能力”。

毛泽东对《三国演义》有很高的评价。1938年,他曾经对贺龙、徐海东说:“《三国演义》、《水浒》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

1942年,还向全党发出号召:“做干部工作的同志,要看《三国演义》和《水浒》。”

那时延安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等都先后出版了《三国演义》。

20年后,毛泽东又反复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做一个中国人,这些书不看是不行的。”又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这三部书,不看它三遍太遗憾了。”“《三国演义》、《水浒》,这些好书,至少要读它三遍。”

毛泽东向高级将领和普通战士都提出读《三国演义》。指导他们:“不要去注意那些演义式的描写,而要研究故事里的辩证法。”

毛泽东多次借用刘备所说的与诸葛亮间鱼水关系,“水可以没有鱼,鱼不可以没有水”。还常引用有辩证内涵的《三国演义》文字,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1936年,毛泽东在给当时的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写信时,引用《三国演义》云:“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引用《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形象地说明“人在脑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讲到“双方强弱不同,弱者也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举了中国古代6个有名的战例,其中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这3次战役,是《三国演义》中用浓墨重彩着力渲染过的。

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特别法庭判处腐化堕落分子刘青山(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天津专署专员)死刑。在此以前,华北局将“刘、张事件”上报中央,毛泽东和刘少奇、周恩来、彭真、薄一波等书记处领导在颐年堂开会,专门研究杀不杀的问题。毛泽东说:“非杀不可。挥泪斩马谡,这是不得已的事情。”

成都武侯祠谭良啸馆长曾回忆说,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会议期间,来武侯祠参观。他问讲解员,你知道诸葛亮一生坐过几次车,骑了几次马?这说明他读三国很仔细,往往为人所忽视的细节,也引起他的注意,并提出新颖的见解和观点。

1959年7月初,庐山会议前,毛泽东心情舒畅,在同周小舟等几个人谈话,谈到“大跃进”高指标时,由于他的“发号施令”,要“三大元帅挂帅”,而引起经济形势的紊乱,他也不便于随意指责“元帅”搞乱了局面。于是引了《三国演义》中蒋干过江的故事,那么“元帅”会感慨得很:“曹营的事难办得很哪。”引得大家都大笑起来,他本人也大笑起来。

1970年春,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问题。期间,林彪提出请毛泽东当国家主席,并说:“否则,不合人民的心理状态。”

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关于林彪的意见的报告上批示:“我不能做此事,此议不妥。”

4月下旬,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又一次提出自己不当国家主席,并引用《三国演义》中的典故说:

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说:孙权是要把他放在炉火上烤。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

毛泽东还曾用人们熟悉的三国人和事作比喻,教育党员干部。如以刘备彝陵之败谈统一战线重要;用张松献地图故事比喻汪精卫之流卖国求荣;说“张飞在古城相会时,怀疑关云长,是有高度的原则”,以说明审干重要;用“少讲‘过五关斩六将’”,开导赴越的韦国清等……

薄一波曾回忆毛泽东对他谈到《三国演义》,说:

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你们北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外来的干部一定要同地方的干部很好地团结在一起,才能做出一番事业。

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人像毛泽东那样善于运用三国故事,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赋予《三国演义》以时代意义;也很少有人像毛泽东那样,终生倡导人们阅读《三国演义》这部国学经典名著。

“学梁山泊好汉”

——毛泽东品读《水浒传》

毛泽东的一生,有一种浓郁深沉的“《水浒》情结”。从少年时代起,他特别喜爱读、喜爱讲的故事就是“水浒”。长征途中打下一座县城,《水浒传》是他急于要找的一部书,以致警卫员给他抱来一尊“水壶”。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他经常引用“水浒”故事解决中国革命的许多实际问题。晚年关于《水浒》的谈话所引起的“政治风波”,更是众所周知。

《水浒》成书于明初。在这之前,关于水浒英雄的故事,早就在民间流传了。《宋史》徽宗本纪、张叔夜传、曾蕴传中,有关于宋江等人活动的概略记述;《大宋宣和遗事》则开始有了关于宋江等人的较详尽的故事,起于杨志押解花石纲,止于征方腊。宋代画家龚开所作的宋江等36人像赞,完整地记录了这36人的姓名、绰号。

在此基础上,元代杂剧中已开始较多地搬演水浒故事。直到明初,才由《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撰述成书。

在毛泽东读私塾的那个时代,《水浒传》并不像今天这样被称为“古典文学名著”,可以公然去读。大致从明思宗——崇祯时起,《水浒传》就被历朝帝王列为禁书。这是由于明思宗时,山东有李青山等人的起义,聚众于梁山,攻掠城池,阻断漕运。起义被镇压后,兵部尚书等上书,将李青山诸贼啸聚梁山,归罪于始作俑者《水浒传》一书:“贻害人心,岂不可恨哉。”于是,“大张榜示,凡坊间家藏水浒传并原版,尽令速行销毁,不许隐匿,勒石山巅,垂为厉禁。”

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朝,也屡次颁令严禁《水浒》。

所以,少年毛泽东和他的伙伴们,只能偷偷摸摸地去读他们最喜欢的水浒故事。

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中说:

我读过经书,可是并不喜欢经书。我爱看的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其中关于造反的故事。我读过《岳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那是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瞒着老师读的。老师憎恨这些禁书,并把它们说成是邪书。我经常在学校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经书把它们盖住。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许多故事,我们几乎都可以背出来,而且反复讨论过许多次。关于这些故事,我们比村里的老人们知道得还要多些。他们喜欢这些故事,而且经常和我们互相讲述。我认为这些书对我的影响大概很大,因为这些书是在易受感染的年龄里读的。

毛泽东在同斯诺谈话中,还谈到他读《水浒传》等小说时的感触,他说:

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个特别之处,就是里面没有种地的农民。人物都是勇士、官员或者文人学士,没有农民当主角。对于这件事,我纳闷了两年,后来我就分析小说的内容。我发现它们全都颂扬武士,颂扬人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他们拥有并控制土地,并且显然是迫使农民替他们耕作的。

这个想法同毛泽东的农家生活有密切关系,也同他自幼具有的反叛精神分不开。因此,在众多中国小说当中,描写并且颂扬一伙打家劫舍的强盗的《水浒》,这里面有打鱼的、打铁的、种菜的、卖膏药的,以及各色各样的普通百姓,就使他特别感兴趣了。再加上他异乎寻常的思考能力,终于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来。这意思,后来在延安看了杨绍萱、齐燕铭根据《水浒》故事,改编上演的京剧《逼上梁山》之后,他写信给两位编剧说得更明确:“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所以值得庆贺。”

《水浒传》对毛泽东最重要的影响,恐怕主要还是在思想方面。书中“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思想,激起了他反抗现存秩序的精神。《水浒》中的英雄,都是“不怕官司不怕天”,“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的好汉,他们并不是靠合法的斗争,而是靠勇力、啸聚山林来和统治者针锋相对。这种“斗争方式”,对毛泽东影响很大。

当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有一年的中秋节,一群学生聚集在学校后面的山上讨论救国之道。有些同学提出进入政界。对此,毛泽东回答说需要有金钱和关系,才能当选。又有同学提出利用今后当教员的职位来影响后几代——毛泽东摇头表示反对,说这个办法需时太久。别人要他提出办法,他爽口回答道:“学梁山泊好汉。”

后来他上井冈山,占据山头,走工农武装割据,进而夺取全国政权,证明他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水浒传》这部小说最有价值的思想内容是它描绘了这样一个根本的历史规律——“官逼民反”。在大革命高潮中,毛泽东说农民们“造反有理”,因为这是“逼出来的”,毛泽东说:“凡是反抗暴力、乱子闹得最大的地方,都是土豪劣坤、不法地主为恶最甚的地方。”他经常把自己带队伍上井冈山比做是“没有法子,被逼上梁山”。

新中国建立后,谈起自己的革命生涯,谈起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毛泽东往往都要谈到一个“逼”字。这就是他关于中国革命的发生、发展和成功的一个牢固的信念。

1964年1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时说道:“革命者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革命的,他们是被反动派逼迫革命的。”“每次起义都是被逼上梁山的。他(指起义者——著者注)并不想去,但压迫者使他无路可走。”毛泽东又说:“革命家是怎样造就出来的呢?他们不是开始就成为革命者的,他们是被反动派逼出来的。我原先是湖南省一个小学教员,我是被逼迫这样的。反动派杀死了很多人民。”最后他用《水浒》的故事做了一个基本总结:“每个造反者都是被逼上梁山的。”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的一位负责人瞿秋白曾要毛泽东到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他回答说:我不愿意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毛泽东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存武力”,才有办法对付事变,并提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在文家市召集受挫的部队,坚决反对一些同志想再次攻打长沙的错误主张,准备把部队引向罗霄山脉中段(即井冈山),建立根据地。他在详细分析了向山区发展的可能性时,曾举历史上的山大王的例子。毛泽东说:大家知道,历史上每一个朝代里都有山大王,可从来没有听说有谁把山大王彻底剿灭过。山大王没有什么主义,可我们是共产党,既有主义,又有政策,山大王和我们比不上,那么,敌人怎么能消灭我们呢?

后来,毛泽东说:

《水浒传》要当作一部政治书看。它描写的是北宋末年的社会状况。中央政府腐败,群众就一定会起来革命。当时农民聚义,群雄割据,占据了好多山头,如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等,最后汇集到梁山泊,建立了一支武装,抵抗官军。这支队伍,来自各个山头,但是统帅得好。

毛泽东认为,从革命的整体力量的领导者的角度来看,就必须认识山头,承认山头,照顾山头,最后克服山头主义。《水浒传》似乎提供了一个光辉的成功范例。

毛泽东在晚年的一次谈话中,总结“革命就是割猪肉”,应一刀一刀的、一块一块地割时,又提起了《水浒传》的故事。

毛泽东在文章和讲话中多次提到水浒故事和语言,都是借古论今,以古为鉴,明得失,通权变,以服务于现实,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启示的。这方面的启示,在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政策、道路和前途以及英雄品质的培养诸方面都有所体现。

毛泽东在他的军事名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在论述“战略退却”的时候,就引用了林冲打败洪教头的故事: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水浒传》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就是讲的这个故事。

在江西,毛泽东针对红军的指挥员中有《水浒传》里李逵式的人物,进行教育说:

那些李逵式的官长,看见兄弟犯事,就懵懵懂懂地乱处置一顿。结果,犯事人不服,闹出许多纠纷,领导者的威信也丧失干净,这不是红军里常见的么?(《反对本本主义》)

在《论人民民主专攻》这篇著名文章中,谈到要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不要害怕刺激了敌人时,毛泽东又以《水浒》故事作为生动的借喻:

在野兽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我们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在武松看来,景阳冈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总之是要吃人的。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同类推荐
  • 中外科学家故事精讲

    中外科学家故事精讲

    本书收录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其中有“鲁班的故事”、“华佗拜师的故事”、“天文学家张钰哲”、“钱学森回国的故事”、“近代科学之祖——伽利略”、“发明避雷针的人”等。
  • 无语江山有人物

    无语江山有人物

    本书为“百家小集”之一种,是作者傅国涌最新文史作品小集,书中所写人和事,上至清末,下止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阅读,爬梳考证期间的人事,写成此书。书中写了慈禧的垂帘时代,写了名人政要的读书生活,写了鲁迅的讲演,写了胡适的“得寸进寸”思路,写了报人邵飘萍,写了傅斯年对抗战进程的判断;还写了郁达夫、王云五、竺可桢、胡政之等知识人的在旧时代的心路旅程。
  • 老残游记续集

    老残游记续集

    描写了丁已年冬月信在北京前门外蝶圆,有东阁子、西圆公来访,谈及近日朝廷整顿新政,满街都是巡兵。作者借老残之口,道出了官僚主义的腐败,体现出了忧愤深刻的社会内容。
  • 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

    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

    青年作家苑子文&苑子豪经典代表暖心之作,关于勇气、成长与爱的正能量青春故事,送给同样有梦想的你,总有一天你会穿越人海发光发亮。无论你现在的处境如何,都请不要轻易下结论。好的请坚持,坏的请努力,你要看到别人的光芒,更要信仰自己的力量。我们每一点的付出,大多数的尝试,和所有的等待,都有意义。你要坚信努力的人会有好运气,肯付出就能冲出黑暗,漫漫长夜后黎明终会抵达。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可总有一天,我们都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渴望的模样。
  • 人类学教程

    人类学教程

    为人类学高级论坛的演讲、发言和论文结集。西方人类学界有许多流派,其共同特点是十分重视田野调查;中国学者的特点是擅长历史文献的考据。而人类学的研究则既要求中国的人类学家们从考据中跳出来,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历史文献进行人类学的解读和分析,又要求中国的人类学家要十分重视田野调查,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中国的人类学把对中国历史文献的人类学解读与对中国现实社会进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中国的人类学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产生具有国际影响的人类学大师,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人类学学派。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女主请滚开

    快穿之女主请滚开

    苏伊曼,深覆凤凰血脉,千万男子的女神,却不知天有不测风云,被渣男呵,弄死了。还背个臭系统弄去做任务,于是开启了打女主,踹渣男的道路。身后一直有一个他,温柔体贴、霸道傲娇、邪魅冷傲……哪个是真正的你?亦或都是,我不管,你就是你,我要和你一起
  • 总裁大大请认错!

    总裁大大请认错!

    他慕文睿是环球公司的总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全球上下的人无不对他恭恭敬敬,可是他却遇到一个不怕死的女人——苏瑶!一天夜里,某男把某女按到墙上:“老婆,我们来做一下运动吧!”某女咬牙:“总裁大人,请节制!”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四爷的小可爱太野了

    四爷的小可爱太野了

    战四爷从荒山野岭捡回了一个小女童。疼若珍宝,惜如琳琅,宠上了天。白莲看了想扎一针,渣女见了要踩一脚。但最后,针都扎到了自己心里,脚都踩到了自己脸上。江星伊坐在屋顶,托腮睥睨:“愚蠢的人类,还想跟本龙斗。”……不知何时四爷家的女童消失了,多了一个无敌美少女。乡下来的、粗俗野蛮、笑话一样的存在。吃啥啥不剩,斗殴第一名!但她却是战四爷的小娇妻、娱乐圈顶流的亲生女、农商界泰斗的小师妹。……最后,知道真相的吃瓜大众桌子掀起来。众美男:战四爷不要脸,诱拐自己亲侄的未婚妻。众少女:江小姐没节操,投奔自己师侄的怀抱中!战四爷和江小姐心有灵犀: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 花落梦衣裳

    花落梦衣裳

    如果没有遇见他,她会平平安安的过完这一生。他邪魅,一直把她当做棋子,可是他却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她“你逃不了的”“放过我吧,求你”“这辈子你只能是我的。”且看小宫女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一代明后。
  • 老公养成计划

    老公养成计划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我和你之间是积累了多少次的怨恨才有了现在的纠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若可只盼今生不见你,来世不想你!闵尘逸你该知道我有多恨你!佛家讲因果,我只讲看见,董汐雨你的一辈子都是我的!总裁霸爱,女人,休想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纸上谈兵,画饼充饥(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纸上谈兵,画饼充饥(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美食电影的个人讨论,探索视觉旅行中的味蕾触动。分享曾让自己食指大动的优秀美食电影(电视)。也从电影中发现生活、美和世界的丰富。让更多的人一起体会生命中的小趣味。
  • 神圣之光

    神圣之光

    在一个光明的世界中,十二诅咒笼罩着这个世界。白痕是圣主之子,他寄托着怎样的命运?鸟中有凤,鱼中有鲲。光明与黑暗交织,生命与死亡永恒。当圣之雨……命运究竟将走向何方,而神圣之光是否能照耀苍茫大地?
  • 上帝让我嫁给你

    上帝让我嫁给你

    what,what!你个傻女子,一百块钱都不给我,真是的,不能好好玩耍了。好,很好!贤宝宝,今天晚上别上老娘床,拿上你的毯子去客厅睡。有床你就了不起啊?我去找我家朴小烈了
  • 大宋小丈夫

    大宋小丈夫

    萧然,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但他却是大宋地下势力实际掌控者,大宋首富,大宋朝堂第一人!